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从亮剑开始的不合理 > 第十章未来(2)

第十章未来(2)

书名:从亮剑开始的不合理 作者:坐看冰轮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22:31

“那个,现在毕竟还是国共合作时期,这话出去可不能说啊。”旅长赶紧打断王立继续喷下去的架势,就他那架子,怕不是再说下去就要直接骂常凯申本人了。

“嗯,那就谈谈当下的问题,抗日战争是持久战这句话是老生常谈的事情了,可是究竟怎么打持久战,能说出个一二三的却不多。”王立收起自己的性子,拿起一个碗摆在桌子上说道。

“不错,目前华北地区的粮食产量逐年下降,老百姓过得苦,自然没有多余的粮食来养部队。”老总叹了口气,没办法啊。

“在农业上,我的意见是使用屯田制来养兵,一则目前我们已经建立了相对稳固的根据地,二则我们有不少随军的家属,三则可以减轻老百姓的负担。我们可以解决三个月的口粮,就能减少老百姓四分之一的负担,就能让他们过个好年,还有就是这种农场也可以安置一部分伤残军人和烈士家属。”王立把自己心里早就想好的策略说了出来。

“哦,具体施行方法呢?”彭总很感兴趣,毕竟他就是农民出身,对于种地的技巧还是很有兴趣的。

王立看了那么多抗战文,多多少少还是明白一些的,例如1941年1942年两年的大旱,例如一些养殖种植的技术,剔除一些不现实的就是可以施行的。

“今年的春耕就要开始了,我们可以在相对稳固的根据地施行联合农场制,即山林放养鸡鸭羊猪牛,农户堆积青肥,青肥肥田,秸秆养牛养猪,达成较高的土地利用率。”王立略加思索这样回答道。

“首先哪来那么多猪崽鸡仔呢?”老总提出了第一个疑惑,而且:“再说了,山里那么多狼啊黄鼠狼啊狐狸啊,养鸡能行吗?”

“鸡仔呢,见效快,可有用大缸孵鸡法,或者是火炕孵鸡法,都是《农政全书》里就记载的老法子了,老祖宗就这么养过。猪呢?见效慢,养殖得法,一年成年,两年可以产三胎。至于山林里的猛兽,那就拉民兵去清剿,民兵不够用,就拉正规部队去,就当是训练了,还能找点肉吃……”

王立侃侃而谈,还真就把这些没怎么见过世面的老革命给唬住了:“就算是再难也要搞,往后的日子谁知道什么样子?老祖宗说过‘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啊。”

“你的意见很有建设性和前瞻性,把你的这个意见整理成书面报告,嗯……先搞一个样板,然后推行到整个八路军的根据地。”挨过饿的老总一拍桌子决定了:“386旅那个李云龙战场抗命不服从指挥,我就把他调到你这来,给你当警卫连连长,再抽调武乡县的一些民兵归你指挥,你就放心大胆的搞,出了事我担着。”

好家伙,被副厂去不成了,这下子改去搞农场了,虽然不知道老李知道了会作何感想,但是,王立是一脑门子官司,这么一个部下可不好管,那就是个刺头,能听自己的嘛?

“你别怕,他要是敢扎刺,你就给我打电话,我倒是看看,他敢不敢对你阳奉阴违。”旅长看见王立有些头疼,于是就给王立做了保证。

不管结局如何,起码当王立能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的时候已经很厉害了,作为一个领导,最怕的不是没有技术,而是没有战略性的眼光,看到的就是这一亩三分地,这种人也就没什么出息了。

“还有就是工业,太原的工业基础其实还可以,起码比我们的强,目前不少技术工人流落在外,我们可以试着招揽一部分,虽然我们给不了物质待遇,但是我们可以给政治待遇,按技术级别分,对标同等的军事干部。”王立继续讲军工业方面的发展。

“这个我要向延安汇报,想来军(防和谐)委也不会反对,毕竟我们太穷了,能给的也只有这个了。”老总想了想说道。

之后,就农业、工业、商业的发展前景,四个人一聊就聊到了晚上,而莫名其妙过来的上千号人都被拉去做了苦工,老李拄着一把镐头说:“这都是什么事啊,老子这么就稀里糊涂的当了苦力了呢?”

“团长,你别抱怨了,这是老总的命令,我可听人说了,搞不好你要在这待一段时间了。”张大彪看了看周围,小声说道。

“老总有一个警卫员是我老乡,中午吃饭的时候听了一耳朵,老总说是要把你调到总部医院当警卫连连长,而且,还要种地。”

“这,没天理了啊,老子打了胜仗,凭什么要撤职啊?”李云龙不甘心的大声嚷嚷道。

“嘟滴滴嘟嘟滴滴~,滴滴滴嘟嘟,嘟~滴……”一声军号声传来,是要开饭了。

这会天已经擦黑了,王立和老总四个人终于确定了《关于根据地的可持续发展的四条建议》,毕竟开大会办小事,开小会办大事嘛。

“团长,有肉啊,你看。”张大彪夹起一块大概有两钱(10克)那么大的肉对李云龙说。

“诶,你说这老王平时扣扣搜搜的,常常连顿饭都舍不得给咱们吃,这今天太阳从西边出来了?还舍得给咱们吃肉?”李云龙眼睛一眯,发觉事情不简单。

“别管这了,团长你说,晚上咱住哪啊?周围就俩村,这千把号人住的下吗?”张大彪比较想知道自己住在哪,毕竟身上的棉衣可不厚啊,干活的时候还好说,这一不干活了,浑身冷的不行。

“咱们干了一天活,总不能冻着咱吧,老实等着吧。”李云龙扒拉着菜,吃相那叫一个凶狠,他才不相信老总会没有安排。

果不其然,老总真的有安排,不过就是有点挤,一个炕睡11-12个人,连翻身的地方都没有,差点没把老乡的炕给压塌。

在经过了三天的修葺,一条能跑的开的卡车的路修好了,老总和副总参谋长特地一大早的就跑到了总部医院来,毕竟老总不是闲人,他还有一大摊子事要办。

这三天,八路军总部几乎是搬到了广志山一样,连电台都带过来了,前两天的电报中(防和谐)央同意了试行,王立总算是把心放回了肚子里,大展宏图,就在今日啊。

这会120师115师各部队白天一般都在行军状态,主要是因为要躲避日军的围剿,晚上才会开机汇报近况,这两天为了和王立商量屯田事宜,老总几乎是24小时连轴转。

用力搓了一把脸,顶着大大黑眼圈的几个人站在山坡上远远的就看见老长的一溜车队,跟望夫石似的,老总估算了一下大概能有150辆汽车,用望远镜看了看,居中的是拉着75山炮的牵引车。

这一刻,时间似乎很漫长,老总抽着烟在山坡上来回踱步,心里已经分配好物资了,这批物资一分为三,3个师各占一份,剩下的就由王立做主,这批物资毕竟是王立拿来的,这点自主权还是得给的。

李云龙这会也在看远处的车队,心里很是奇怪,毕竟八路军没有几辆车啊,而友军的车辆也明显不可能跑这里来啊?可是,这车看着也不像是日军的车啊,要是日军的车也不可能这么嚣张啊,是没挨够打吗?

“团长,打听清楚了,那边的车队是医院的王副院长筹集的物资,那个王副院长就是咱们团的王文书。”张大彪一脸兴奋的说:“听说物资有机枪、迫击炮、山炮,还要大米和白面呢,这回怎么着也要问他多要几千发子弹的,毕竟,咱新一团可是他娘家啊。”

“没志气,起码也得要两门迫击炮。”李云龙搓着手说道,但是他没发现他没多大志气,要是他知道这物资全是他赚来的,不知道会作何感想。

“伯坚这么说啊?”老总看着远处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师长说了,服从组织的安排。”旅长走到他身边,递给他一根烟。

几个人只是默默抽着烟,不说话,但是空气却弥漫着一股火热的气息,早春的武乡依旧寒风凛冽,这里无霜期平均全年只有150天,年积温不到3000度,所以,虽然立春了,可是依旧寒冷。

所有人期盼的物资终于到了,绵延一公里多的车队爬上了山,这地方小,车队都放不下,好在周围的地种的不是冬小麦可以压一下,要不然连头都掉不过。

还是老样子老配方,护送的军队,清一色的自动火器,甚至这一次还带了防空炮和防空机枪,就在不加盖帆布的车斗上焊着,可以说这个车队简直就是铁刺猬,稍微有一点军事常识的人,只消看一眼就知道这支车队绝对不好对付。

老总看着还涂着黄油的炮身,整个人都轻了几分,枪支弹药一箱箱的卸了下来,所有的战士也好干部也好都惊到了,这得有多少子弹啊?

“我的乖乖啊,除了当年卫立煌给我们拨了100万发子弹,我是这辈子都再也没见过这么多弹药堆在一起的样子。”老总随手用撬棍拆开一箱子弹,打开其中一盒说道。

“我也没见过啊,你看这炮弹一个基数120发啊,咱们一个基数才20发,这下子你的山炮连可以扩编成山炮团了。”旅长数了数炮弹之后惊呼:“这他奶奶的肥的流油啊。”

“勤国啊,我们八路军欠了你一大人情啊。”彭总握着王立的手说道,勤国自然是王立给自己取的字,意思是“忠勤为国”。

“你们为了自己的理想可以付出性命,我呢?我怕死就只好出点钱咯。”王立自嘲道。

作为一个生于新时代的人,王立其实本来应该有所谓的穿越者的骄傲,但是但是他真正的和这些人打过交道才发现,从人格上说,比起他这个混吃等死的社畜,哪怕是张大彪这样的人也显得那么高大。

“可我们八路军不缺不怕死的,就是缺你这样有钱的哦。”老总难得的露出来笑容,他真的笑的很开心。

这时候整个129师的弹药储备才不到40万发,王立一口气给填了100万发进来,几乎两倍半的储备啊,至于炮弹就更多了,总部的山炮连加起来才100来发炮弹,20倍啊。

“这些,算我们借你的,等打跑了小鬼子就还你。”旅长信誓旦旦的说道。

“可得了吧,等打完了小鬼子,到时候你拉着你几百吨弹药来还我,我要这些武器弹药干什么?放烟花听响吗?”王立白了旅长一眼说道。

看着活宝一样的两个人逗笑,这些天的阴郁也随之消散了,虽然依旧是寒风刺骨,但是正午时分,向阳的墙角已经有些许翠绿,春天似乎已经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