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从亮剑开始的不合理 > 第十四章论非致死性武器的应用

第十四章论非致死性武器的应用

书名:从亮剑开始的不合理 作者:坐看冰轮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22:31

“呦,载不是根生孙子么?跟上首长干八路了?”一个本地民兵李铁蛋看着跟在王立身后的李小满说道。

“嗯,他想当八路军,我就想着要不先跟着我干两天。”王立并没有说是因为偷吃粮食才罚他当了勤务兵的,算是给孩子留个面子。

“好好干,跟着首长也有奔头。”另一个民兵葛二蛋的羡慕的说道,毕竟王立伙食好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可是跟着是也不容易啊。”王立叹了口气说道,现在他干的活可不是一般人扛得住的更别说只有十一二岁的李小满了。

一路上有说有笑的就去了堆粪的地方,才堆了不到两个月,其实还没有真正腐熟,好在都是些白草、沙蓬没有玉米秸秆,腐熟速度倒也不满。

粪是没有熟好,但是再拖下去,根本来不及施肥,等五月还要打井修水渠种地,更加忙。

广志山或者说广子山附近十几个村,也就是王立试行的这十几个村,虽在浊漳河北源旁,但却没有几亩水浇地,旱地全靠老天爷给吃饭。

而武乡黎城两县年降水量极不均匀,春季几乎是无雨,降水主要集中在6、7、8三个月中,倘若是到了六月才下雨,别说是小麦了,就是种谷都不一定能收个好收成。

说到底还是畜力不足的问题,要是有个一百头牛,还用费这事?王立心里想着,但是转念又一想,一百头牛啊,比六七百壮劳力还能吃,问题是还金贵,这十几个村养不养得起都两说。

王立挑着担子,李小满也想挑,但是他太小了,王立怕累伤他,就让他提上水罐背上水壶,带点喝的水,也不算是空走。

事实证明,这苦水里泡大的孩子,就是坚韧,提着十几斤的水,跟着王立走了能有30里山路也没有叫过苦,就是饭量大了那么点。

黄瓷碗一碗能装半斤面条,王立能吃两碗,这小家伙居然也能吃两碗,所以也挺喜欢这个不善言语的孩子。

吃过中饭,又得去兵工厂了,兵工厂远就不能晚上去,好在四月已经搬到了黄崖洞,要是还是柳树沟,一来一回就得一天。

院长担心他的安全,走的时候还让他带了一个班的警卫,医院一共也没有几匹马,大多还是驮马,只能走路去。

等到了兵工厂都下午四点多了,黄土高原就是这样,两个山梁之间说句话对面都能听到,但是实际上要到对面,可能有几里地,也可能有十几里地。

穿过一条狭长的峡谷就到了黄崖洞,这条路很窄连大车都难以通过,狭长的通道呈S形,王立估计大概三里左右,两旁山崖耸立,如果修一道关隘必然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关。

“王副院长,这个子弹雷我们做好了,您看要不今天做个武器实验?您给个建议。”沈厂长赶紧问道。

他是今年才来兵工厂的,在他来之前,八路军的弹药所需除了缴获和从民间收集,都得靠太行八路军兵工厂生产。

仅仅两年时间靠着一把千分尺一把游标卡尺,他和兵工部的刘部长设计生产了八一式马步枪、仿造了50掷弹筒、甚至还开始试着做原装子弹,1941年甚至还指挥了兵工厂突围,可谓是能文能武。

他对王立之所以很客气,那是因为现在厂里不少的机器都是王立捐助的,要不然现在他们别说是水压机了,就是一架好钻床都没有,毕竟这是大(冤)老(大)板(头)啊。

“沈厂长太客气了。”王立赶紧回礼,比起他这个实干派,自己不过就是个耍嘴皮子的。

“走,我们看看去。”沈厂长看着王立的警卫班可是非常眼馋的,早就想拆开看看了,可是真没敢提这事,现在武器多金贵啊,能随便拆吗?安不回去怎么办?

王立这个没节操的货怕死的很,所以干脆给自己的警卫班配了6支MP18冲锋枪、一支98K步枪、一挺MG34通用机枪,还有4支M1911,连手榴弹都是德制的M24进攻型手雷,看起来是一个班,真打起来比一个连的火力都强。

医院的警卫连也是这样,一共132人,配了72支冲锋枪,17支步枪,12挺通用机枪,甚至配了两门60迫击炮,训练的时候子弹管够使。

问题是都是王立自己搞来的,别人也没办法说什么,每次的援助大部分可都捐了,可这下子把老李是馋坏了,做梦都想着自己那天调走的时候带点嫁妆过去。

“行。”王立答应道。

一路上王立和沈厂长说:“一般武器可以分为致死性武器和非致死性武器,致死性武器很多,但是非致死性武器却很少。”

“等等,我想问一下,非致死性武器的用途是什么?”沈厂长本着不懂就问的原则,于是开口问道。

“与传统的致死性武器不同,非致死性武器不是以杀死敌方为目的,而是以致伤致残为目的,在我对日军的军队结构进行了研究之后,我发现,日军高层并不害怕死亡,但是他们绝对害怕士兵残疾。”王立笑眯眯的说着无比恐怖的话,果然彼之豪杰,我之寇仇啊。

“在日本军队中,阵亡士兵并不算什么,大不了发一次抚恤金就算了,毕竟日本的陆军不过是一张九分钱的明信片就能征兆来的廉价产品,但是一旦一个士兵受伤甚至残疾,战场上需要两个士兵去照顾,而且对于地方士气的打击也是非常的巨大。

再者日本只是一个小小的岛国,没有多少资源来养那么多残废的,可是如果他们不去养这些残废,那么日本赖以存在的所谓武士道精神就会彻底崩塌。

假设40颗子弹雷可以致残一个日军士兵,那么仅仅需要400万颗子弹就能把山西日军全部炸残,或者将山西日军全部封锁在据点、炮楼、县城里,倒时候我倒是要看看究竟是谁封锁谁。”

“那还有别的非致死性武器吗?”沈厂长听着王立的话,逐渐的背后汗毛倒立,你看看这是人话吗?

狠,太狠了,还是你们这帮子文人狠,我们这些大学生实在是跟不上你们这些文人的脑回路,当然不妨碍他把这东西用在对付日本人身上去。

“有啊,例如菠萝弹、箭霰弹、闪光弹、震爆弹还有咱们产的边区造。”王立如数家珍般的说道。

“咱们边区造也能炸死人。”沈厂长一听边区造居然是非致死性武器,一下子急了。

“你确定不是砸死的吗?你那边区造真不咋地,别以为我没打过仗,你那边区造有时候就能炸两瓣,不像是手榴弹倒像是烟雾弹。”说到这王立就来气,2月份的时候,他在苍云岭,亲眼看见有一个战士连甩了三颗手榴弹都没炸死一个敌人,反倒被敌人的反击打死。

“有什么办法啊?咱们现在能造的只有黑火药和苦味酸,苦味酸又不稳定,爆炸的威力也只有这点了。”沈厂长一脸苦闷的抽着烟,现在他们连硝化棉都工艺都没有攻克,只能造苦味酸或者黑火药。

八路军又不是脑袋里都进了苦味酸的日本人,居然现在还敢用苦味酸,宁愿用威力小的黑火药也不愿意用苦味酸。

不为别的,这玩意太坑了,八路军的兵工厂没有防护措施,加上熟练工人又太少了,不敢用啊,就这还因为一次事故把沈厂长自己的手掌差点炸烂。

就好比是王立送来的800吨水压机,要是21世纪随便来一个五金厂的熟练工人就会用,可是现在,把这从KMT那边挖过来的工人算在内,全厂能够熟练使用不出事情的就六个人,就这还是把厂长和三个技术员算进去了。

“国力积弱,我们也只能把有限的资源用来造武器了,要是咱们也有日本的资源产量相等,他日本还敢打吗?就是敢打,他打的进来吗?”王立不无愤恨的说道。

“可是我们没有啊。”沈厂长长叹一声说道。

瞬间,场面安静了下来,中国积弱百年,这百年里任人欺凌。

“戊戌的时候,我们觉得是规矩出了问题,结果不是;洋务运动的时候,我们觉得是观念出了问题,结果还不是;北伐战争的时候,我们决定是制度出了问题,结果依旧不是……”王立这样一字一句的念着。

“中国人向来后知后觉的,直到1931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直到1937年日本发动了七七事变,我们才愕然醒悟,日本帝(防和谐)国(防和谐)主义原来是想要亡我中华,是要灭我种族的。”

“是啊,究竟CPC适不适合中国,我们也不知道,但是,我们也试一试我们这味药究竟有没有用。”沈厂长看向王立,两个人握着手。

他们的热血,他们的理想,究竟能不能改变这个国家,王立知道可以,但是沈厂长不知道。

但是他不后悔,他曾经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祖国的未来,在武器装备粮食药品都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奋身搏斗,为了维护民族尊严、国家主权、领土完整而奉献了自己能够奉献的一切。

“同志!”两个人的紧紧相握,从对方的眼中他们能看到他们彼此的理想。

“为了建设一个,人人吃得饱穿得暖不被人家看不起的新中国,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能有一个安生日子,我们唯有抗战到底,也只能抗战到底。”王立挥起手臂喊道。

……

“来了两封电报。”先生将一封电报递给了首长说道。

“这个常(蒋)凯(界)申(食)真是小肚鸡肠,中华民族都到料危急存亡滴时候,他还一心想着要消灭我们这些共(防和谐)匪呢,冈村宁次滴刺刀都都顶在他肚皮上料(了的湘音不是错别字)也不肯罢休。”他将电报狠狠的拍在桌子上说道。

“还有一封呢,我们的129师可是出了一个全才呢。”先生欣喜的说道:“前些日子,他捐了一百万发子弹,你还高兴了好几天呢,现在他又提起了两忆三查教育,对于转化伪军和顽军很有用处啊。”

“勤国,勤国,真不愧为他滴字,真是忠勤为国啊。”首长看了电报之后感叹道。

“是啊,王立这些天在带领广子山附近的老乡搞生态化种植,电报上说,成果不小呢。”先生一脸欣喜的说道。

“真是好同志哦,我们滴同志就该这样,不要被固有思维局限,要学会打破思维嘛。”他爽朗一笑,提起毛笔在纸上写了四个字:“开拓创新”

……

“王院长你看看,怎么样?”沈厂长一脸骄傲的对王立说道。

“你这个公差还是有点大啊。”王立抽检了几个地雷的套筒说道,只是木质的,没有用铁的,成本控制很重要啊,毕竟是大批量制造,要控制成本的。

“这个,是因为用的钻头不一样。”沈厂长无奈的说,就算是打造一个木质套筒,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这不行,虽然现在产量低,科技含量低,但是我们八路军不可能一直这么穷下去,产量低还能努力增加产量,但是这种凑合过的风气不可长啊。”王立看公差实在是太大,实在是看不过眼。

“可是,我们实在是没有熟练工人啊。”沈厂长也是无可奈何。

“那就慢慢来,总之这种风气不能助长,否则你我,还有所有的工人都是要付历史责任的。”王立坚持说道:“就是没有黄崖洞兵工厂的时候,我们也在坚持抗战,现在黄崖洞不该去做太行军工厂的事情,而是要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改变现在的局面。”

“福特的一长制已经是现在最好的方案了呀。”沈厂长很惊讶的说。

“工人参加管理,干部参加工作,改革不合理的制度,在技术改革中实行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工人三结合。”王立把鞍钢宪法提了出来,就是后来的那些人想来也不会怪罪王立吧。

“这个办法确实可以。”沈厂长在脑子里推演了一段时间说道。

“那就在一个车间里试行,如果可以,就改制度,不行就改办法。”王立吐了口烟圈说道。

“我看可以。”沈厂长点头答应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