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从亮剑开始的不合理 > 第二十一章机场与春耕

第二十一章机场与春耕

书名:从亮剑开始的不合理 作者:坐看冰轮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22:31

21日上午十时

一个双机编队的侦察机分队,自太原武宿机场起飞,这是两台KI15型侦察机也叫九七式侦察机,名气他无法与人们耳熟能详的彩云式或者是百式侦察机更加闻名,但是在中国他却是被使用次数最多的侦察机。

在二战时期曾被生产过700多台。1933年被日军陆军所使用,由于当时中国缺乏在速度上与其相媲美的战斗机,所以无法拦截。

这种战斗机也曾在南洋战场所使用过,但是不久之后就被淘汰,那里可不是中国战场,无论是英军还是美军都不乏可以在速度上超越他的飞机。

但是在中国,他依旧是以五百公里的最大航速,而称雄一时,要知道当时华北的天空已经看不到任何一架中国空军的飞机了,仅有的一些飞机蜷缩在西南一角舔舐着伤口,直到在苏联和美国的援助下,才逐渐获得了一点空中优势。

当时,中国的飞行员在素质上不虽然输于日军飞行员,但是机型的落后,飞机的匮乏,明明每一次都在打胜仗,但是却不得不步步后撤,直到退到了昆明再也无路可退。

10:30

榆社县城上空飞掠而过两架飞机,直奔蟠龙镇一带,因为没有遇到敌机的可能,这两架飞行直接就是是呈基本飞行队形飞过来的,而且似乎是为了耀武扬威飞的很低,只有一千多米如果不是这里有大山,还会飞得更低。

10:50

蟠龙镇的前沿观察哨发现了日机两架,随即放倒了信号树,长治这种地形信号树的使用使得消息的传递更加的便利,一山更比一山高的地形下,一句“望山跑死马”形容这种地形是再好不过了。

可是地面上消息的速度怎么赶得上天上飞机的速度,就在王立几人在商议事情的时候,两架飞机已经朝着石泉而来。

还好万泉山一带的情报员实力好,提前做出了预警,于是新十旅几千人在不到五分钟的时间内就分散隐蔽到了早就挖好的隐蔽壕里,只剩下一个连在假装种地。

毕竟已经平整好了地面,如果一个人都没有反而显得不正常,如果我有八路军在种地,那么正好和日军固有的思维所契合。

在日军眼里,八路军不过是一群泥腿子,一群刚刚放下锄头的农民,重新拿起锄头去种地,是很正常的事情。

“0134,0134,这里是0133,这里是0133,收到请回答。”长机的飞行员长野一郎在电台内向自己的僚机询问道。

“0134,收到,完毕。”僚机飞行员吉良吉影显然有些不开心,这里都是一片山区,能有什么大事情,多希望去轰炸机当飞行员,哪怕去战斗机也好啊,总比在这里当什么侦察机飞行员要好得多。

那个奥宇喜多吉不就是因为是天蝗侍从官出身嘛,从来都没有经历过一次实战,仅仅是因为在演戏中将训练弹投进了靶舰锅炉的烟囱里,居然号称什么轰炸之王,官至大佐联队长,还有人声称他击中的不是靶舰而是敌舰,这事情让他气愤不已,终究是自己的出身限制了自己的前途。

在日军的观念里即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也有着与其完全相悖的下克上,加上僵硬的上下级关系,使得下级军官(士官)擅自做主做出某件既成事实,然后逼迫上级承认就变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

“吉良君,不要气馁了,即便是今年无法晋升,明年还是有机会的。”长野一郎安慰着自己的僚机,他自己心里却也在想着自己家的拉面馆。

“我发现了,我发现了,在西南7点钟方向。”观察员兴奋的喊道。

“是吗?那是什么东西?僚机注意我要向右转向了。”长野一郎说完还朝着僚机打了个手势。

做完这些基本提前操作,开始推动操纵杆向左转向,基本队形里,僚机还在右侧,所以转向自然要左转。

飞机转向要比汽车转向难度大的多,在发现目标到转向,可能要三到四分钟的时间,等双机编队完成了转向,八路军早就完成了隐蔽。

“你看到了吗?土八路居然在种地?”吉良吉影对自己的长机报告道。

“我看到了,果然是一群农夫,应该是没粮食吃了吧,怎么样要不要去戏弄他们一下。”长机长野一郎提议道,毕竟这种侦察机还是在驾驶舱后部安了一架7.7毫米的滋水枪的。

“那可真是个好主意。”吉良吉影正觉得没地方发泄,于是同意了这个决定。

但是,等他们飞到了机场上空,也就是他们认为的农田的上空的时候,八路军的诱饵部队都已经撤离完了,气的两架飞机在周围的村庄发泄了一通,扬长而去。

是日,日军侦察机两架,使用曳光弹烧毁我农房3间,窑洞门窗15个,打死打伤民兵7人。

在得到报告的日军只是稍微得到了重视,并没有太过放在心上,虽然他们平整的地面很像是机场,但是没有一个参谋认为八路军有能力组建空军,要知道他们连人手一把步枪都做不到,更何况组织一支造价高昂到把砸锅卖铁也买不起的空军。

机场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开始修建,时间也步入了1941年的五月,第一批施工器械以及相关施工材料已经运抵,修建速度越来越快。

ME323。第一次将降落在这个坐落于武乡县城偏远机场的时候,自诩为见过世面的范旅长也被眼前的这个庞然大物所惊呆了。

他翼展68米、长34米,相对于日军的侦察机或者是战斗机,他就好像是一个,来自于神话中的大鹏。

这一次运到的是200吨左右的玉米、小麦、谷子、高粱、土豆种子还有驮马运输队,种子是用来种地的,而驮马则解决了畜力不足的情况,虽然不是专业的耕牛,但是有的用就不错了,谁还敢挑三拣四的。

长治地区其实并不适合种植土豆,这里大部分土地学名叫做褐土,更适合玉米小麦,在后世长治这里的主要农作物就是玉米、小麦、高粱、棉花,而土豆只是少部分种植。

土豆从生物特性上就已经注定,他需要不俗的水分,还有一定的土壤要求,长治土壤虽然不算是硬,但是也并不如朔州、大同一带的沙土更适合,就算是临县、兴县这些吕梁土豆产区,那也是很靠朔州一带了。

新十旅修完机场就和独立团换防了,毕竟独立团现在情况不怎么样,来机场这边休整一段时间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新十旅也不是空着手走的,走的时候还顺便把王立库存的武器给带走了,反正看几个团长的样子,是很满意。

不适合种土豆,代表不能种土豆,早些日子王立只敢进行十几个村的农业改革是因为没有足够的粮食支撑,但是,现在畜力有了,种子有了,政策扶持也有了,不多搞点事怎么能行呢?

过了立夏,天气一天比一天热,王立也在着手准备浸种测试发芽率,如果不让老百姓看到实实在在的发芽率,怎么可能服众。

这可是秋粮的收成啊,你上嘴皮一碰下嘴皮就能让人家冒着饿一年肚子跟着你众来路不明的种子?做梦呢?

结果,玉米的发芽率在98%,小麦是96%,谷子是85%,高粱是94%,土豆最低只有80%,但是土豆的繁殖方式不同,有80%的发芽率就不错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土豆是脱毒马铃薯种子,属于小粒的种子,而不是土豆根茎,但是五六代块茎繁殖之后,如果没有专业的人员进行选育,继续使用块茎繁殖,就会很快的退化。

毕竟土豆属于茄科类植物,所以也是会开花会结果有种子的,但是很小,只有高粱子那么大,一般人很难注意到罢了。

王立忙里偷闲也见了独立团的新政委赵刚,是个很温和的人,一脸的书卷气,怪不得被李云龙叫做是白面书生。

看着他,王立很是怀念,想三个月前,我也是白面书生啊,仅仅是三个月我就成了跑单帮的,这找谁说理去啊。

鸡现在长势不错,找了谯鸡的,把公鸡按照十比一留下,剩余的全都谯了,跟母鸡当小姐妹多好啊,长得快还不打架。

二师兄们的长势也喜人,看来今年过年是能吃到年猪的了,王立这样高兴的想到。

12号下了一场雨,但是只下了个地皮湿,太阳一晒就已经干了,害得王立白高兴了一阵,但是听说隔壁的平顺县和黎城县雨下的不小,分过去那边种子已经种上了。

这就王立越来越着急,好在小满也就是5月21日,总算是下了一场雨,王立测了测石泉村有四寸,隔壁几个村也有3-4寸的墒情,可以种了,于是,好歹也是赶在冬小麦收获之前种了。

两匹驮马拉着一副步犁在地里可以说健步如飞,早就准备好的八路军战士在后面捅出来的沟里隔一尺放一颗土豆种子,如果出苗率不足则视情况补种。

今年没有种谷子和高粱,谷子这玩意出苗率完全看天气,有的年景一次种好了就能出苗,有的年景,种三四次都未必能出苗,而且这玩意要是天气不好,还要拿石墩子压一次地保证不被晒死。

出苗之后又要间苗,锄起来也比玉米和土豆麻烦的很,至于高粱,高粱更特么的坑爹,他起蚜虫,而且灭不掉,大伏天的啊去地里撒农药,要是敢上倒霉撒完就下雨,撒好几次也没有用。

那高粱杆上、叶子上上密密麻麻全是蚜虫,黑黢黢的瘆得慌,王立(作者)小时候经常能听说谁谁谁家因为敌敌畏配多了,中毒了的事情,当年六六六被禁用就是这么个原因,太毒了。

本来就就是三伏天,大太阳下蒸发量高,也就是这个原因才能毒死蚜虫,但是如果浓度太高,不仅仅可以把蚜虫毒死,还特么能把人毒死,当年种高粱的时候,中毒毒死的可不是一个两个。

就是王立长大以后,这些年条件好了很多也时常有新闻看到,某地农民使用农药不当,中毒的事情。

今年主要是为了存粮食度荒年,老百姓虽然有些不明白,但是还是听了八路军的意见。

就像是石壁村的村长李银拴就说了:“人家八路军还能害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