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从亮剑开始的不合理 > 第四十四章辽县战役(上)

第四十四章辽县战役(上)

书名:从亮剑开始的不合理 作者:坐看冰轮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22:31

“他酿的小鬼子,还想烧老子的弹药。”李云龙走进军火库就闻见一股子的汽油味,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你说怎么办?”程康和李云龙对视一眼,马上就有了答案,太默契了。

“一半上交一半平分怎么样?”李云龙试探着问道。

“行。”程康马上答应道。

现在旅长还在接受治疗呢,根本不能乱跑,当然也不可能知道究竟缴获了多少东西,于是除了像是山炮无线电没有截留,其他的早就私下分了。

上报的时候上报了:缴获山炮两门、掷弹筒17个、轻重机器21挺、无线电两架、电话机7部及大量枪支弹药、粮秣、被服,实际缴获多少,只有这两个团长知道。

榆社攻坚战的顺利让陈更的心思活络了起来,既然榆社轻而易举的就能击破,那么是否可以调整部署,将辽县也拿下来,但他放弃了这个有点不切实际的想法。

首先,辽县地处交通要道,是平辽公路的末端,而且城墙高大,一旦被攻击,如果不能在短时间攻破,那么敌人就会蜂拥而至,攻坚难度太大。

况且在总部的战略设想里,是要等到日军深陷太平洋战场之后再发力,一鼓作气将山西的日军全都赶到县城里,届时整个晋南三十多个县就再也没有日军容身之地了。

但如果就现在就发力,固然短时间可以收复一些县城,除了把日军的火力吸引过来,并没有什么实际上的受益,现在的八路军已经不是历史上那个穷的掉渣的八路了,短时间是有可能攻破十几个,县城的,但现在就要考虑也不得不为了长时间的发展考虑。

不过,将公路周围的据点全部摧毁,还是可以轻而易举的做到的,和历史上不同,这一次炸桥不炸桥面而是炸桥墩,炸桥面修复难度并不大,炸桥墩修复难度大。

炸公路则在险要路段,直接吊在半崖放开山炮,铁轨不再是掀翻在路边,而是截断之后,直接用自行车或者驮马带走,枕木如果能带走就带走,不能带走则烧毁,让其修复难度陡增。

“老总啊,386旅已经将榆社攻下来了。”副总参谋长将电报递给老总说道。

“什么?居然只用了仅仅不到四个小时?”老总看着电报陷入了沉思。

“是啊,我们从来没有调集这么多火炮一起攻击城市,这种富裕日子还是头一回过啊。”副总参谋长显然是非常开心。

“老伙计啊,是我们以前穷,从来没有打过这种富裕仗,老子今天总算是明白,小鬼子怎么那么喜欢用大炮了,哈哈,还真好使啊。啊,哈哈哈哈哈……”老总站起身点了根烟,他头上好像是突然就亮起了一个灯泡。

他现在明白了,为什么王立总是鼓吹大炮兵主义了:“遇事不决,弹幕徐进;事态棘手,饱和攻击;实在没有办法,就打他几个范弗里特弹药量。”

虽然到现在老总都不明白范弗里特弹药量是个多少炮弹,但这并不影响他喜欢上了大口径的火炮,并且成为了大炮兵主义的忠实信徒。

榆社攻坚战的顺利,其意义并不仅仅是振奋了部队的士气,也让总部第一次直观的感受到了火力优势的好处,按照平时的攻坚速度,就算是再增加一个团,最少也得三天才能彻底占领榆社。

而现在仅仅用了不到四个小时,就将敌人重兵防守的县城收复,其中火力优势的功劳自然是占了大头的,于是,尝到了甜头的兔子就提前走上了大炮兵主义的不归路。

后世就有了:口径越大越革命,射程越远越正义,当量越大越自由,装甲越厚越民主,毕竟要是炮火不能解决问题,那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就没有后膛炮了呀。

……

榆社战役左集团是由陈曦连指挥的,从1937年385旅奇袭阳明堡机场震惊军内外之后,385旅就从五台、寿阳一带进驻了辽县,并在辽县建立了根据地。

自从385旅驻扎在辽县后,参加过粉碎日军的“六路围攻”,进行过神头岭、响堂铺战斗和反击日军的“九路围攻”作战,让这一带的日军头疼不已。

在进驻辽县后,陈曦连先后在马厥村、石匣村、拐儿镇、寒王村都住过,他性格平和能融入人群,经常走家串户了解民情,因此他对辽县是非常熟悉的,他和他的385旅是和辽县人民有深厚感情的。

陈曦连深感这一战的重要性,打不好这一战别说对不起上级领导的信任,更对不住辽县的父老三年来的支持。

要想打好这一仗,没有足够的攻坚武器是不行的,陈曦连特意从老总那转磨硬泡的扣出来一个炮兵连,有了这六门山炮,攻击的难度就骤降。

在做了充分的战前动员之后,开始做作战部署:以13团的1营和2营携带两门山炮攻击管头村,3营携带一门山炮攻击铺上村,14团1营携带一门山炮攻击小岭底。

而最重要的狼牙山阻击战,陈曦连交给了在狮脑山阻击战立下了汗马功劳的769团,狼牙山阻击战是直接关系到榆社战役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战场,他相信这支老部队,是不会让他失望的。

按照作战部署,9月23日夜晚769团级就在团长郑国忠的带领下,秘密运动到了狼牙山,在经过王立的影响下,八路军已经明白了两军交战中掩体的重要性。

提前构筑掩体不仅仅能大量减少伤亡,还能大大提高我方战略迂回的余地,火力配置前重后轻,人员配置前轻后重,使用壕沟结合雷场进行防御,防御效果将会大大增强,这一真理是第一阶段就已经证明了的,尤其是769团体会更加深刻。

整整一夜,769团都在忙碌的修筑工事,24日白天则停下来休息,到了24日晚上继续修工事,直到386旅在榆社、管头打响,辽县西侧石匣据点的敌人立即增援。

这伙日军只有八十多个,但他们占据了地形优势,郑国忠于是就想用一支小部队充当诱饵,诱敌深入,结果日军根本就不上当,好像明白了什么,于是在据点外面转了一圈,就回去了。

可把郑国忠气坏了,到嘴的肥肉跑了,差点气的命令部队直接强攻石匣据点,要不是政委拉着,就真去强攻了。

他们的任务不是消灭多少敌人,而是阻击敌人,也就是能拖多久就拖多久,辽县县城加上石匣据点只有敌人的两个中队外加一个大队部,不到五百人,根本就凑不出多少人。

等到25日凌晨,才勉强凑出来270人,由一个大阪籍的中队长冈本带队赶到了狼牙山下,并且排了一个小队进行了试探性的攻击,郑国忠明白这时候不能暴露火力,于是冲锋枪和迫击炮都没有使用。

但即便这样,子弹充裕了的八路军还是轻松的将这个小队击退,在试探性攻击的小队被击退之后,这伙日军居然不进攻了,双方开始了对峙。

直到25傍晚,管头村攻击不顺,769团抽掉了一个营和配属的两门山炮前去支援,这伙日军都没有进行攻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