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从亮剑开始的不合理 > 第五十四章杨老三的光辉时刻

第五十四章杨老三的光辉时刻

书名:从亮剑开始的不合理 作者:坐看冰轮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22:31

消息到达了总部临时的指挥部韩登坪,老总本人对此特别重视,特地为此推迟了半个小时的总攻时间,改为三点半总攻。

西侧的攻击部队在增加了独立团之后,杨老三也跟着过来了,他过来其实就是凑人数来了,前两天他听人说小鬼子的骨灰可值钱了,能当肥田粉(化肥)用,还能用来喂鸡,鸡吃了一天能下三个蛋,据说还能壮*,这不是要焕发第二春了嘛,老光棍也想补一补。

就算是不需要补一补,这不是眼看着要娶媳妇了,兜里一毛钱没有,拿去卖钱也是好的啊,反正那东西一不是军需品,二又不是什么之前的东西,他作为参战民兵分一点也是很正常的……吧?

虽然王立说了好几次:“同志们要相信科学,吃人是野蛮人的行为啊。”

但,好像并没有什么作用,并且这种谣言越传越离谱,以至于到了河北那边都传成小鬼子的骨灰能包治百病了,现在那边的日军人人自危,唯恐被那个脑子缺根弦的彪形大汉抓去烧成灰做药引子。

本来就广泛的游击队,又找到了一条新的理由,“抓小鬼子、烧骨灰、赚大钱”,日子不好过的土匪、会道门、农民甚至一部分杂牌军都在这么做,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发展成了一条奇怪的产业链。

王立真是一个罪恶深重的男人。

……

“司令,这小鬼子的骨灰真能包治百病吗?”高树勋看着地上的骨灰陷入了沉思。

“管他呢,反正能赚钱就行了。”石友三可不在乎这个,只要给钱,认谁当爹都行。

“不过,小鬼子倒是也该死。”高树勋明面上应和着,其实心里早就已经想弄死这个寡廉鲜耻的上司了。

石友三一生七叛,先叛冯玉祥,后叛阎锡山,再叛常凯申,又叛张汉卿,中原大战时期在各路军阀中来回摇摆,充分的诠释了什么叫墙头草。

原本都是自己家里几个兄弟打架,当兵的就是混口饭吃,跟谁打仗不是打仗,结果今年四月份,石友三叛国投敌当了汉奸,这就引起了结义兄弟高树勋的不满。

历史上他还能活四十来天,12月1日,。12月1日,高请石的老长官孙良诚以开会为名,邀请石友三前往濮阳柳下屯(今濮阳柳屯),在会中将其绑架后用麻绳套住石友三的脖子活埋于黄河支流金堤河岸边。

这个民国搅屎棍一样的石友三让自己老部下、结义兄弟终于结束了罪恶的一生,给活埋了。

……

“大哥,你说这玩意能值钱吗?”二当家的指头挑起一点骨灰搓了搓,还闻了闻问道。

“管他呢,反正有人给……给……给钱,咱们就……就干。”谢宝庆也是一个视财如命的人,一斤骨灰五块大洋,一个日本人烧五六斤,再兑点草木灰进去,净赚50大洋,那就是十几石小米啊。

……

凌晨两点多

“这个悬崖不好上,杨老三你看看能不能挖个洞。”李云龙是知道杨老三原来是干什么的,这种事情对他了来说应该是家常便饭的。

“应该可以,但我家伙事没带啊。”杨老三本来想推脱一下,自己是过来捡便宜的可不是过来打仗的。

“要是攻上去,咱就是头功,到时候咱老李给你请功,你不是看上孟寡妇了?这大老爷们结婚那哪能一个子都没有啊。你看这样,今天要是立功了,明年给你分二三十只鸡崽,再分几只猪仔,过年那也是地主过得日子。”李云龙慷他人之慨那是毫不犹豫,反正又不是自己的,于是信口许诺道。

用赵刚的话说:“你这家伙说谎话从不脸红。”

可杨老三当真了啊,一个团长应该不能说瞎话把,于是从身后掏出自己随身携带的小铲子,又不知道从哪掏出几根小铁棍一接,再把铲子一装这不就是洛阳铲吗?

“给杨老三,你那玩意不好使,这个工兵铲,好使。”李云龙把身后随身携带的工兵铲掏出来递给了杨老三说道。

“使不惯,你忘了我还干过一段时间工兵呢。”杨老三摆了摆手,表示还是自己的老伙计好使:“这可是咱在洛阳的时候找陈印娃打的,正儿八经的洛阳铲。”

“我看你这狗曰的是老毛病又犯了。”李云龙脸上有点挂不住于是威胁道。

“团长小声点,小鬼子就在上面呢,别吵醒了小鬼子,到时候再给咱送几颗铁疙瘩。”张大彪盯着山崖上总担心上面有小鬼子顺手丢几颗手雷下来。

……

“团长去哪俩了?”赵刚巡视完突击队回来就发现李云龙不见了,这狗曰的一准是去前线了。

于是,政委开始急得满前线找人,总攻马上就要开始了,团长人不见了,这不是扯淡嘛?

“你们干什么吃得?一个团长都看不住。”赵刚气的大骂:“张大彪也跟着去了吧。”

“是,一营长也跟着去了。”警卫员也委屈啊,团长那是什么性格能拦得住就奇了怪了。

“算了,赶紧找。”赵刚也知道李云龙什么脾气,没办法只能先放一边等打完仗在说。

没多长时间就从二营那边得知团长去山崖下边了,远远的的确看见十几个人鬼鬼祟祟的在山崖下边挖洞,跟群地耗子一样,不是李云龙一行人还能有谁?

等赵刚找来的时候,杨老三已经打了两米多的坑了,不得不说这小子专业水平还真行,他在前面打洞,十几个人就在周围扩宽,从外边看,居然很直溜,不像是那种不专业的工兵,打洞打着打着就歪歪扭扭的。

悬崖上面的日军此时刚刚做完工事,这边由于有悬崖所以并没有派多少部队,毕竟太高足足二十米多高,那种土崖又无依无靠没有落脚的地方根本无法攀爬。

就算是能爬上来,上面是一片平地,跟活靶子没什么区别,所以日军的布防基本上约等于零。

凌晨三点半

柳树垴那边率先发起了攻击,决死一纵队的38团派人悄悄的摸了上去,悄无声息的解决的日军的哨兵,然后在坡下挖坑埋飞雷炮,这玩意要是没有一个密闭的空间作为约束,根本不能用。

像是土造的榆树炮也必须要提前构筑好射击坑,就是先挖个坑,然后把炮放进去,那玩意和飞雷炮一样就是固定的炮位,移动起来非常艰难,打打伏击、阻击还行。

等到日军的巡逻哨兵发现固定位哨兵不见了,立马就吹想了哨子,而这时候随着几声炮响,几个炸药包被投了出来,伴随着巨大的爆炸声,38团的突击队冲上了柳树垴。

日军听到爆炸声,也明白了今天就是决战时刻,带队的军曹(分队长)下令日军开始嗑药,仅仅一两分钟,刚刚慌乱的不成样子的日军马上变成了悍不畏死的野兽。

吃完兴奋剂虽然不怕死了,但副作用就是智商会变低,本来就不怎么够用的脑子,更是雪上加霜,居然跳出战壕开始以分队的规模在机枪的配合下打反冲击。

如果是历史上的八路军,这一招很好使,八路军一般体质较弱,加上是仰攻八路军这边上坡没有助力,日军是俯冲,借着下坡的力第一回合一般来说是稳赢的。

但这会八路军的突击队全都是冲锋枪(手提机枪)和轻机枪,火力比起只能栓动步枪来说要抢了十倍不止,于是日军连续两次的反冲击都被赶回了战壕不说,还折损了五六十个人,带队的中队长无计可施只好向关家垴靠拢。

关家垴那边得知了柳树垴被攻击,立刻升起了许多照明灯,顿时整片山谷被照的恍如白昼,可日军随行的山炮和曲射炮打不到柳树垴的攻击部队,只能派兵接应柳树垴上败退下来的日军。

虽然25团拼死阻击,仍然有一部分日军在关家垴守军的协助下逃往了关家垴主阵地,而此时,总部特务团、772团、769团、16团也准备好了从四面围攻。

凌晨四点

随着老总的一声令下,三发红色信号弹升起,首先发言的是总部炮兵团的两个山炮连,随着12门山炮的炮火延伸,总部特务团冲到了东北面的坡上,按照北方的建筑习惯这边的窑洞是最多的,所以攻坚难度也是最大的。

很快占领了一排窑洞,冲上坡就看见坑里有几孔窑洞,左侧的窑洞却伸出一挺机枪开始朝着冲锋的战士射击,特务团被压得无法展开。

警卫连长唐万成一摔帽子端着机枪带着一个班冲的最快,从侧面冲了上去,只见对面的一个窑洞里突然冲出来十几个小鬼子,唐万成对着小鬼子一梭子就全部撂倒。

谁料到子弹打空了,窑洞里又冲出几个日军,唐万成左臂中了一枪,机枪就掉到了坑里,排长南海斌见状于是就跳了下去,将掉到日军眼前的机枪又抢了回来。

可是日军借助着窑洞层层阻击,前线的攻击部队伤亡很大,也没能拿下来,虽然我军有步兵炮,但日军也有啊,而且准头要比我军的新手炮兵强得多。

在步兵炮对射的过程中,吃了大亏,设在韩登坪的山炮连干看着着急,就是没办法,这是一个反斜面阵地,从北坡根本打不到南坡。

于是局势再度进入了到了僵持阶段,八路军实在舍不得和日军拼步兵跑,对面的步兵炮在掩体里面,我军的步兵炮却是果露在外,加准头还差,太过吃亏。

直到早上八点多钟,也仅仅是占领了山腰的四十几孔窑洞,加上飞雷炮仰攻的射角和射程都太小,根本打不到坡顶的敌人,山炮连不得不转移至关家垴南峰垴一带。

上午九时,日军的飞机此时又来了,在上空盘旋了几圈确认日军都在窑洞里后,开始轰炸,虽然畏于马克沁机枪的防空能力,但我军的攻击也不得不停下。

上午十一时,日军又向关家垴阵地投放了空投物资,但日军已经被压缩到了很小的区域,大部分都物资被我军缴获。

这时候,杨老三距离地面仅剩下五米左右,他不得不停下了挖掘的脚步,因为太远了,土根本送不出去。

挖过洞的人才知道,挖洞其实最难的不是挖土,而是怎么把这些挖下来的送出去,就算的一个斜坡,挖下来的泥土依旧很容易堵在半路上,需要一截一截的人接力铲出去这就限制了挖掘的速度。

30日下午三时

第三次总攻开始

杨老三带着自己的临时手下仅用了二十几分钟就打通了剩下的五米通道,日军愕然发现八路军已经到了自己身后不由得大惊失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