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从亮剑开始的不合理 > 第六十一章关于近期工作的若干报告

第六十一章关于近期工作的若干报告

书名:从亮剑开始的不合理 作者:坐看冰轮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22:31

一路疾驰到了王立先到了洪水镇,这里驻扎着两个生产总队,主要是靠着水源,方便饮用水和农业用水,冬季的农业用水除了大水漫灌之外就是牲畜的饮用水了。

这两个生产总队比起主力部队来说,那都能称得上是家大业大,要养那么多的牲畜,依水而居上必不可少的。

“今天,来你们这不是为了别的,主要是为了动员大家修水渠和堆肥。”王立在第一总队的驻地里和第一总队的总队长魏名扬讲道:“今年开春咱们已经堆积过青肥了,所以这一点我就不讲了,但是今年开水渠我是要另外讲一讲的。

为什么要修水渠啊,为了能喝口干净水。我记得今年六月份我去潞城的时候,往回走路上渴的不行了,前前后后十几里地没有村庄,不得不喝路边泥坑里的水,这是很大的问题。

另外,咱们平时的日常用水也很受限制,一些村庄只有一两口家井,还不是深井,很容易枯竭,到时候就不得不喝自己旱井里的水了。

大家都知道旱井里的水都是什么水,那里面还有羊粪蛋蛋了,可不喝不行啊,人不吃饭几天还行,不喝水两三天就凉了,所以一口干净水是非常重要的问题,这井修好了,不仅是一代人用,是几代人的事啊。”

“首长你说吧,怎么干,大伙都相信你。”魏名扬拍着胸脯说道。

这里的生产总队大部分都是周围的民兵抽调过来的,家里已经分了土豆的种子,也知道了这东西虽然产量高,但吃水也吃肥,没有足够的水肥,那是长不好的。

信仰是很重要的东西,但王立一直认为,精神上的需求固然重要,可物质上的需求也同样重要,对于普通的战士,你不能指望着所有人都有那么高的思想觉悟。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改善一下部队或者是群众的生活条件,这个是无可指摘的,是人之常情,就好比是王立,想要穿一件皮大衣这是错吗?这不是。

王立的威信来自于在劳动中他身体力行的行为和他无私的奉献,农业部是他一手创立的,虽然前身是后勤部的粮食科,可并没有多少上级的支援,绝大部分都是王立自行筹备的,所以他有信心可以组织一下这个工程。

“咱们中央的专家已经到了,过两天做好规划,咱们就开干,磨刀不误砍柴工嘛,这两天咱们,休息一两天,养养身子。

刚刚结束秋收,还有一些收尾工作要处理,比如说秸秆没有拉回来,咸菜还在腌,青贮料还需要堆积,我们还有一些事情没做完嘛,封冻还有半个多月,咱们还有一段时间可以利用嘛。”王立摆了摆手示意魏名扬坐下。

“首长,你说明年这军属真的发十鸡啊?”魏名扬有些不相信。

毕竟这十只鸡可不是个小数目,要是真这么发,根据地谁家还没有个当八路的啊,几乎得家家户户发啊。

“数量上嘛不用担心,一家换十只鸡苗,三颗鸡蛋换一只鸡苗。”王立知道魏名扬的担心,小农民的心思很单纯,就是那点小心思,很容易满足。

“行嘞,行嘞,有首长的话就行了。”魏名扬要这个答案,要的是态度,听说还在养猪,说不定以后还能养两个猪,那是地主家的日子啊。

……

各部队的联系工作可不容易,受限于通讯的问题和交通的不便利,必须亲自去联系,这年头通讯基本靠吼,交通基本靠走,能有一辆驴车或者是牛车那就是大户人家了,小媳妇回门能骑个驴那就是好人家了。

扇车划拉呼啦的转,人就在扇车上面顺着斜坡往下有序的倾倒小米,另外有一个人在摇着手柄,手柄带动扇叶吹出气流,米糠被远远的扬了出去,小米则流进了大簸箩。

山上的树木还有些青翠的意思,山下的树叶已经枯落,秋分萧瑟层林尽染,王立有心驻足观看,可没时间看啊。

路上不时能看见有人在割草,也有人在骑着人力三轮车拉秸秆,三轮车是合作社的,作为一个穿越者合作社这种东西怎么可能不明白,有限的资源如何更大效率的使用呢?

就是合作社,只有农业合作社才能将有限的工具最大限度的供应给更多的人使用,在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有限的资源如何分配就成了一个巨大的问题。

现实生活可不是只有吃饭问题的,就是仅吃饭问题也不是仅仅是粮食产量足够就行了,柴米油盐酱醋茶,那个不需要。

另外,布匹的原料也很急需,今年广子山附近并没有种苎麻,也就是麻布的原料,这个得需要上级调配,毕竟自己这边输出了上千万斤的种子,从外面换点麻布和豆油总不是什么过分的事情吧。

做完了驻扎在附近的几个生产总队的联系,已经是天快黑了,回机场是不可能了,只能顺道去医院那边住一晚了,这边的办公室他还留着呢。

“农业部11月4日电,告八路军总部并中央军委,昨日得知中央督导组前来,已做好接应工作,另关于部门重组一事,另行汇报。”王立在一旁念着汇报,一边在旁边来回的踱步,最后王立说:“把后缀改成王立。”

如果说八路军总部还在砖璧,也就不发电报了,可是想八路军总部搬到涉县和师部汇合了,有点远足有小两百里地,而且总部基本上一个月要换一次驻地,找起来很麻烦还不如发电报呢。

“好的,首长。”发报员回答道。

发报机滴滴答答的响着,王立的心情也是随着起起落落,为了方便工作,王立这边的农业部其实是有四部电报机的,比一般旅级的无线电台都要多,两部设在机场两部设在医院。

“还有一个电报。”王立对另一个发报员说道。

“您说。”发报员问道。

“农业部报八路军总部,近来有谍报人员在广子山附近活动的迹象,另冀南币有大幅通胀迹象,还望冀南银行可以予以调配管理。王立。”王立略家思考后说道。

冀南银行是八路军总部在1939年设立的银行,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日伪“联银券”、法币和各种土杂钞充斥根据地市场,严重扰乱了货币金融秩序。面对敌人的倾销和打压,冀南银行与伪币及土杂钞展开了艰苦的阵地争夺。

冀南银行成立之初,一切决策均由**华北局财经小组决定。彼时,冀南银行设有董事会,成员由八路军总部的司、政、后部门人员组成。杨立三任董事长、周文龙任副董事长。高捷成任总行行长、熊光炳任政委、陈希愈任政治处主任。

冀南银行成立时,分支机构仅设在太行、冀南两个区,总行下设五科、两部、一处。随着根据地发展壮大,到1947年,冀南银行分支机构已覆盖太行、冀南、太岳、冀鲁豫4个区5000万人口的晋冀鲁豫根据地,共辖4个区行、26个分行、473个县支行,拥有近2000人的干部职工队伍。组织开展冀钞印制、发行,共印制和发行冀钞47种、金额2012亿元。

工作员门骑着马,向农民们发放贷款,正是有了冀南银行的存在,才能将地主们的高利贷稳定在一分利上,即年利率12%,如果他们继续保持高利,那么农民就会向冀南银行贷款使他们反而一点利息都拿不到。

“好了,我先去吃饭,如果有回复就马上交给我。”王立交代道。

“好的。”发报员回答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