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从亮剑开始的不合理 > 第六十四章生日礼物

第六十四章生日礼物

书名:从亮剑开始的不合理 作者:坐看冰轮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22:31

“老总这份迟来的生日礼物,你可要接受啊。”王立从炕上的衣柜的一个抽屉里拿出了一把手枪。

从枪套里拿出来,在手里颠了颠说道:“比利时勃朗宁HP手枪,9毫米口径,13发双排弹匣供弹,全枪重0.9公斤,出口过50多个国家,只在试射的时候打过100来发子弹全新的。”

“还配套了武装带,挺好的啊。”老总把自己的旧武装带解下来,放在一边,又把新武装带系上说:“真舒服,还是牛皮的,这枪也不错啊,比枪牌撸子好看多了,这个生日礼物我喜欢。”

“那可不,这可是小牛皮的皮带,连枪柄都是鳄鱼皮的。”王立还真有点舍不得。

他手里虽然有三四把手枪,可最喜欢的还是这把,可老总生日没赶上总得送个比较好的生日礼物了,这把手枪无疑是非常好的生日礼物。

“三军统帅,腰板子得硬啊。”王立打趣道。

“报告,二专属的刘专员来了。”李小满敲门喊道。

“哦,你还有其他客人啊,那你先忙,我陪老总去试枪。”陈部长看见王立有事情要做,于是表示自己这些人不着急,可先忙别的事情。

“哎,还不是因为这个种子的事情嘛。”王立叹了口气说道,土豆和红薯连种子带根茎挑选出来的适合栽种的不少,足有小三千万斤,可红薯土豆一亩地要种小二十斤,也就是说只有一百五十万亩的种子。

看起来不少,可是需要种子的地方也不少啊,光冀太联办下属五个专区就有五十几个县,几乎上到各专区的专员,下到每个县的书记都来过,甚至几百里地开外的井陉县委也来人问过:什么时候修井陉的水利工程?

特别是三专区的专员刘亚雄,她负责的地方近,几乎每个礼拜都来转转,就算拿不到什么好处,用她的话说:“能蹭一顿好饭。”

王立这的伙食也不算是多好,可起码能吃饱啊,高粱面擦尖、玉米窝窝头算来其实不是什么难吃的东西,更何况秋收之后,不适合拿来种的红薯和土豆也基本上可以敞开吃了。

好比是石泉这边,浇水不容易,只能只能种点架豆南瓜茄子三种蔬菜,连西红柿和青菜都不好种,就三种蔬菜吃了一整夏天,可所有的战士吃的都很开心,有菜吃对他们来说已经很好了。

“王院长,我又来找你蹭饭了。今天我可是把赵襄也叫来了,跟你说你要是敢不做完三分区水利就转头去做别的地方的水利,我就把赵襄调走。”刘亚雄人未至声先来,她说着一口兴县口音的北方官话,但性格一点也不像是山西女人,和她的名字一样,不输男儿。

“诶呀我的刘大姐啊,您还真是不依不饶啊。”王立叹了口气说道。

“一个大男人拖拖拉拉的不像话,行就行不行就不行,那那么多废话。”刘亚雄挑起门帘就走进来说道,见到王立的两个客人于是敬礼说:“老总,陈部长好,我找王部长有点事。”

“你们先聊,我俩先试枪去了,就走了。”老总对于刘亚雄也没什么办法,于是借口就走了。

“你说,能不能先给我们三专区修。”刘亚雄拉着身后的赵襄威胁道。

“你这不是绑票嘛。”王立看着赵襄这句话脱口而出,倒是把一向落落大方的赵襄搞了个大红脸:“再说了,这不是正在修嘛,可是……”

“要人有人,也不用你拨粮食,我来想办法。”刘亚雄干脆利落的讲道。

她虽然说得强硬,可是心里真没底,她手里真没多少粮食,只有不到两百万斤,六个县所需的干渠、支渠、斗渠要修多长,要多少工时,要用多少料她心里一点底都没有。

何况这不是太平盛世,日本人不可能给你那么多时间修水渠,究竟能修多少,要修多久谁也没个谱。

“先吃饭,先吃饭……”王立只好拿吃饭来搪塞,毕竟这会所有的施工人员加起来也就够先修一个县的水利啊。

施工工程车只有王立建设机场的时候趁着系统漏洞掏出来的十几辆,其他的几乎全靠人力,要挖一条水渠,可不是一拍脑袋就能行的。

就拿最细小的斗渠来说,要挖60-80公分宽,70-90公分深,每一米就至少需要挖0.35方土,用50斤—70斤左右的青石70多块,白灰一担,沾麻两斤,仅仅是这个要修十万米的斗渠,其所需的材料就是天文数字。

而如果不修水渠两侧的护坡,那修起来是很简单,也不需要那么多的工程量,短时间内是能够起到非常大好的效果,可用不了多久就要出问题了。

山西的土质虽然坚硬,但属于黄土,颗粒极其细微,所以水土流失是非常的严重,用不了多久水流就能把水渠拉出一道深深的壕沟来。

再说就算不做青石护坡其实工程量也未必见得就能少多少,你总得把两侧和底部的土壤做硬化处理吧,底部还能用石锁子打实,侧部呢?那就只能用版筑法的夯土墙了,可夯土墙也难做啊。

这根本就是十几年的大工程,并不是一两年就能做好的,短时间内挖点井就是好的了,只能优先在靠近河流的地方修水渠了,洪水镇就是这么个例子,在浊漳河流域,可以就近挖水渠。

“那我不管,今天你得给个说法。”刘亚雄一副滚刀肉的样子说道,这年头不仅仅男人说混不吝,女人也是,都不好惹,能当到专区专员的女人,能是简单的人嘛?

“我的刘大姐啊,这是十几年的大工程,不是一两年就能修好的啊。”王立扶额无奈的说道。

“是啊,刘大姐,客观的事实规律是不能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啊。”赵襄也应和道。

“好啊,你还没结婚就向着人家了,咱俩家还是世交呢,你个小妮子真是个小没良心的。”刘亚雄哑然失笑。

“诶,这可是你把赵襄找来的啊。”王立终于扬眉吐气了,于是笑着说道,只见刘亚雄的眉头闪过一丝的哀伤,如果他在的话……

赵襄给王立使了个眼色,意思是别说了,刘亚雄的丈夫叫赵元成,1933年在南京雨花台被果党强杀,英勇就义,那时候她已经怀孕了。

房间里一时间就安静了下来,良久之后,吃饭号响了,才打破了这个尴尬的情况。

……

“班长,你看居然有鸡蛋。”一个战士在打饭太里打出一碗鸡蛋汤之后,还被发了一个鸡蛋,看着里面飘着了了几片的蛋花和手里的鸡蛋惊喜的说道。

“我的天啊,这里的条件这么好吗?”另一个战士惊讶的说道。

“人家这是把最好的东西都拿给我们吃了,咱们初来乍到,山西的规矩上车饺子下车面,是给咱们吃顿接风洗尘的面。”庞英并不相信什么条件好,条件就是再好,也不至于天天能吃鸡蛋和包皮面。

包皮面指的是白面夹着高粱面,比这配置更低的说高粱面夹榆皮面,那就基本上要吃野菜树皮的地步了。

“这个汤挺好喝的。”庞杰喝了口汤说道。

“是啊,在延安可吃不到白面。”战士们看着也很是开心。

延安虽然身处后方,可那里土地贫瘠,基本上只能种点杂粮,历史上是1942年349旅自力更生自我发展,才让原本贫瘠的土地变成了塞上江南。

不过,由于王立的小翅膀扇动的原因,今年11月份,刚刚收了秋粮中央就发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口号,其中,更是涌现了很多“气死牛”的开荒能手。

牛一天才能开熟地一亩八分,他带着病居然一天开了一亩生地,于是他仅凭一己之力就带动了整个边区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气死牛”比赛,他本人更是凭借着日开荒四亩二分创下了记录。

真是应了那句话,牲口算什么?牲口哪里舍得这么用啊。

所有人都打好了饭,部队上照例是吃饭前要唱歌的,可是农业部这边王立就从来没有把这边当部队管,而是当做民政部门管,所以例行的拉歌一般是没有的,当然一些特殊的日子还是有的。

“同志们,我们先唱个歌怎么样?”庞杰站起身动员道。

“好啊。”战士们已经习惯这种例行的吃饭前拉歌,不唱歌就吃饭还真不习惯,再说了刚刚打的面也还热着呢,暂时又不能大口吃,唱个歌不会耽误事的。

“那咱们就唱个八路军军歌吧。”庞杰说道:“铁流两万五千里,预备起!”

“铁流两万五千里,只向着一个坚定的方向,苦斗十年锻炼成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一旦强虏犯边疆……”这一唱整个食堂就跟着开始唱了,八路军的传统工作不就是文宣工作嘛。

宣传这个阵地,你不占领别人就会占领,这个时代兔子的文宣能力堪称是MAX级别的,简直就是开了挂一样,就算是秃子掌握了正统的大义在文宣上都干不过兔子。

和秃子那种学堂体的宣传资料不同,兔子的宣传标语大多简单直白,用标语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政治立场和思想,后世有句话说得非常鲜明,只要八路走进村,方针政策贴满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