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大明国师 > 第143章 《汉书·高后传》

第143章 《汉书·高后传》

书名:大明国师 作者:西湖遇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7-29 09:02:26

第143章 《汉书·高后传》

李景隆越想,越觉得有可能。

原因也很简单。

对面的人是谁?

足利义满,日本室町幕府第三代幕府将军。

李景隆在从平户港到京都的路上,已经了解了这位日本枭雄的事迹。

足利义满十岁接任的时候,室町幕府还是风雨飘摇之际。

而等到他成年后,便开始树立威信,当兴福寺僧众抬着春日大社的神木入京强诉的时候,满朝公卿畏惧,足利义满却扶持朝廷,对寺社势力进行严厉打击。

随后,足利义满超越了祖父足利尊氏和父亲足利义诠,先后升任内大臣和左大臣。

后圆融天皇退位,后小松天皇即位,足利义满开始担任源氏长者,兼任淳和奖学两院别当,受封“准三后”的称号,成为了公家和武家双方势力的首领,摆平了京都朝廷。

再往后,足利义满通过土岐氏之乱和明德之乱,先后削弱了守护大名的势力。

尤其是明德之乱,山名氏鼎盛时曾经占据了日本六十六国中的十一国守护,有‘六分一众’之称,但被足利义满分化瓦解,酿成内乱。

最终,山名氏的氏清、满幸率军在京都的内野与足利义满的幕府军展开大战,双方血战昼夜,结果以反幕军的失败而告终,山名家族的守护只保留了但马、伯耆和因幡三国。

而接下来,足利义满更是一手终结了日本持续了一个甲子的南北朝时代。

南朝后龟山天皇手里的三神器(天丛云剑\/草薙剑、八尺琼勾玉、八迟镜)被奉还给北朝后小松天皇,这也标志着足利义满的威势达到了日本近百年间的最顶峰。

如此枭雄!

心气定然高傲无比!

怎么可能被自己误送了女装后,跟没事人一样呢?

装的!

肯定是装的!

不过是碍于面子,不好意思当众揭破罢了。

否则,足利义满自己面子也难堪。

正是如此,才会主动向自己示好。

再结合他派遣僧人特意给自己转达的话。

就是在暗示自己,不要当众提这茬,当无事发生过。

但其人,一定早已在心里怨恨自己了。

口蜜腹剑!

笑里藏刀!

而现任幕府将军足利义持想要当着他的面,拉拢自己,甚至用鬼丸刀的故事暗示自己幕府将军的权力之争,想必一定已经触怒了足利义满。

因此,自己绝对不能犯错误。

即便自己是天朝上国的使者,不能卑躬屈膝以辱国格,但最起码,应该做的礼节,是必须要做到的。

不然的话,对方对自己本来就心怀怨恨,自己如果过于傲慢,更是容易让对方找到借口。

李景隆不想死在日本,他决定尽量地做到有礼貌,如此一来,对方抓不住自己的把柄,就不能把自己如何。

当然了,如果足利义满非要耍流氓,那李景隆也确实没办法就是了,这终归是人家的地盘。

大明使团的其他成员,诸如宫里的宦官,礼部的官员,看着作为正使的曹国公神色阴晴不定,多少都有些担忧。

出使日本有风险这件事,使团成员是都知道的,以前洪武朝的使团就被扣押过。

因此,他们也不由地紧张了起来。

曹国公的神色,一定是在向我们暗示什么!

不好!

难道日本人打算开箱为号,把我们乱刀砍死?

这都得归功于姜星火的那句【不要让任何人知道】,所以李景隆保密工作做的极其出色,是半点没透露给使团成员,使团成员们纷纷警惕起来。

有的人,手甚至按在了刀柄、剑柄上。

而宴会厅里刚刚松弛下来的气氛,也骤然紧张起来。

对面日本权贵们的“八嘎”又要脱口而出,手也纷纷按在了武士刀的刀柄上。

而就在这时候,坐在足利义满身侧的一位老妇人,忽然放下手中李景隆所送的书籍,开口说道。

“明国的大将军阁下是我的贵客,你们这是干什么?”

这位老妇人便是御台所日野业子,日野氏在日本国内特别是幕府体系内,拥有着类似于“王与马共天下”的那种地位和影响力,而日野业子更是深孚众望。

因此,老妇人甫一开口,底下的日本权贵们就又把脱口欲出的“八嘎”咽了回去,手也从武士刀的刀柄放了下去。

双方的气氛,再次从攀升到极限的临界点跌落。

少年幕府将军足利义持不留痕迹地瞥了一眼,日野业子放在桌子上的书籍所翻的那一页。

——《汉书·高后传》。

趁着日野业子说话,足利义持还看了看自己能偷看到的内容。

“高皇后吕氏,生惠帝,左高祖定天下,父兄及高祖而侯者三人。惠帝即位,尊吕后为太后,太后立帝姐鲁元公主女为皇后”

足利义持心中又惊又喜。

御台所肯定是故意让自己偷看到的!

谁是高祖?

足利义满啊!

谁是高后?

日野业子啊!

谁是惠帝?

那肯定是自己啊!

太后立帝姐鲁元公主女(外甥女)为皇后,说的不就是自己的正室,日野业子兄弟日野资康的女儿日野荣子(日野业子外甥女)嘛!

对上了!

全都对上了!

足利义持喜上眉梢,这肯定是御台所在暗示自己,早就不为足利义满所喜的御台所,想跟同样不被足利义满所喜爱的自己,暗中结盟联手对抗足利义满!

等足利义满死了,御台所做太后,自己当皇帝,双方靠联姻利益捆绑,岂不美哉?

嗯,足利义持能有这种想法,那是因为他没看到《汉书·高后传》这一段的后半段。

“太后立帝姐鲁元公主女为皇后无子,取后宫美人子名之以为太子。惠帝崩,太子立为皇帝,年幼,太后临朝称制,大赦天下。乃立兄子吕台、产、禄、台子通四人为王,封诸吕六人为列侯。”

如果足利义持能站起身来多看点,恐怕他就没有这种天真的想法了。

只能说,学汉学还是学少了。

说回这边,随着御台所日野业子的一拍手。

另一个同款箱子,也被武士抬到了花之御所的宴会厅里。

日野业子笑吟吟地说道:“请明国大将军阁下查看。”

看着两个自己送出去的箱子,李景隆深吸了一口气。

这俩人,恐怕都不怀好意。

这世上就没有“给老头送女装,给花眼老太太送书”,然后还能落到好的。

怎么想,怎么不可能是对自己在示好。

或许,这两个箱子里,就藏着对方拿来不漏痕迹地当众侮辱自己的东西!

那自己拆开箱子,应该作何反应呢?

如果不说话,肯定很尴尬。

如果义正言辞地训斥对方,好像明明是自己先送了错误的礼物,多少有点理亏。

可如果服个软,大明大皇帝朱棣的威严何在?

算了,不想了。

车到山前,有没有路都得往里硬开了。

“锵!”

李景隆拔出鬼丸刀,这把宝刀在花之御所宴会厅的大烛台下,闪烁着森寒冷冽的光芒。

随着李景隆缓步走近那两个木箱,他身后那些曹国公府的家丁家将们,也变得紧张戒备起来。

李景隆心中暗叹:自己真是越活越胆小,以往自己遇到再凶险的局面,哪怕是白沟河那般千军万马的大溃败,自己都丝毫不慌.

李景隆毕竟是武将世家出身,虽说比不上朱高煦那种绝世勐将,但手上多少还是有两下子的,如今宝刀在手,他有信心任凭谁敢动自己分毫,自己都能必定让对方血溅三尺。

但现在,他现在却只能用鬼丸刀来打开箱子。

至少得看一看,里面是什么吧?

李景隆的心里已经准备好了,给自己送女装,自己都认了。

谁教自己先给人家送的呢?

李景隆走到箱子旁边,漂亮地一刀斩下,应得满堂喝彩。

李景隆用刀尖撬起足利义满送的箱子,轻轻打开了木箱,顿时露出了里面的东西。

是衣服,但不是女装。

一套男人的日本金箔织绣锦鸡山花纹礼服叠放整齐,静静躺在那里,刺绣精美,上面还有很多镶嵌着的珍贵宝石,连锦鸡的眼睛都是用宝石点睛的。

“大舍人之绢!”

有识货的日本贵族再次出声轻叹。

大舍人之绢,也就是姜星火前世的的西阵织,是日本国宝级的传统工艺织物品,在织品界享誉盛名、地位崇高,因其出产于日本京都的西阵地区而得名。

只不过这个西阵的名字,是由于室町幕府中期,在京都爆发了东西军之争,大舍人町的纺织业陷入毁灭状态,战乱平息后他们重返京都,在离原先场所不远的战乱时西阵(西军的大本营)大宫重新开始发展纺织业。

而这一切,尚未发生,所以此时还叫做大舍人之绢。

这一套礼服,都是织匠师傅以手工操作,一针一线的制织,独特的质感和典雅的质地花样,在宴会厅的大烛台下显示出了令人惊艳的工艺水准。

李景隆一怔,大约也晓得礼物确实是费了心的,恐怕得到了他前来的消息,足利义满就已经安排织匠开始制作了,而且不知道自己的具体身材尺寸,可能是成百上千个匠人同时赶工了好几套尺寸出来的。

“大明正使曹国公李景隆,感谢日本鹿苑院主人赠送的礼物。”

念及之前的打算,自己给对方送了女装,对方给自己送了礼服,对方也算是“以直报怨”,自己绝对不能太过倨傲了。

否则的话,极有可能让对方认为他们的示好在自己这里一文不值。

到时候闹出了误会,可就有性命之忧了。

李景隆向着站起身来的足利义满行了半礼。

这已经是大明礼部规定,对外正使所能行的最高礼节了。

足利义满当然明白,这已经是李景隆所能做到的极限。

也正是因为明白这个道理,足利义满才心中了然。

经过这次送礼物的试探,自己终于试探出了明国的李景隆大将军的态度,果然是打算与人为善的。

否则,如果仅仅是通过送女装和蜀锦来提醒自己。

那么在正式的宴会上,李景隆大将军依然应该保持着冷傲的上国使者风范。

而不是这样对自己有礼貌地行礼。

既然李景隆大将军给足了自己的面子。

自己也不能不给李景隆大将军面子。

足利义满连忙还了全礼,一边行礼一边说道。

“明国大将军阁下,您真是太客气了,这都是我应该向您致以的敬意!”

李景隆觉得对方是在客气,甚至有些阴阳怪气?

为了消除误会,李景隆连忙继续行礼说道:“日本鹿苑院主人实在是太过客气了!”

足利义满心下一沉,李景隆大将军竟然说自己太过客气。

难道自己送的礼物有些贵重,李景隆大将军不敢收怕引起大皇帝的猜忌?但碍于面子,却也不能不收,只能用隐晦的“太过客气”来提醒自己。

足利义满这时候才有些后悔,自己不该用这些金丝绣线和宝石镶嵌制造的礼服送给李景隆大将军。

也是,万一让新的明国大皇帝觉得李景隆大将军这位正使里通外国怎么办?

李景隆大将军对自己这般提前提醒,眼下又回护自己的面子,自己送的礼物却不合心意,实在是罪过。

想到这里,足利义满连忙给自己斟了一杯酒,说道:“是我没考虑到,明国大将军阁下实在抱歉,容我自罚一杯!”

李景隆心头此时已经有些恼怒了。

什么叫“我没考虑到”?

这不是明摆着还记着我给你送女装的仇吗?

合着这事过不去了是吧?

但毕竟人在屋檐下,再加上李景隆素来要命不要脸。

李景隆也只能带着无懈可击的笑意,继续谦逊说道:“是我考虑不周,我也自罚一杯。”

“我自罚两杯!”

“我也自罚两杯!”

“我自罚三杯!”

“我”

大明的使团成员和另一侧日本的权贵们,目瞪狗呆地看着两人你一杯我一杯的喝上了。

有人偷偷尝了一口杯子里的酒。

跟平常一个味道啊。

此人心里不由地泛起了一个念头。

难道他们喝的是珍藏的美酒?

八嘎!

足利义满这个糟老头子坏得很!

给我们喝普通的酒,自己借着招待明国大将军的名义喝美酒!

世上竟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咳咳咳还有一个箱子呢。”

听到这句话,李景隆方才放下了酒杯,已经喝得有点熏熏然了。

李景隆一袭大红袍,手提鬼丸刀。

一刀噼下,第二个木箱的铜锁应声而断。

随着铜锁落地的清脆声音,第二个木箱的盖板也被刀尖挑着翻转过来。

里面的景象,顿时展露出来。

“居然是书?”

李景隆微微一怔,伸手从里面掏出几本厚重的线装书。

这让李景隆有点意外。

御台所日野业子开口解释道。

“此书名为《源氏物语》。”

李景隆点了点头,上面的汉字他认识。

所谓《源氏物语》,便是平安时代女作家紫式部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以日本平安王朝全盛时期为背景,描写了主人公源氏的生活经历和爱情故事,全书共五十四回,近百万字。包含四代天皇,历七十余年,所涉人物四百多位,人物以上层贵族为主,也有中下层贵族、宫女、侍女及平民百姓,充分反映了平安时代的文化生活和社会背景,在贯彻写实的“真实”美学思维的同时,也创造了日本式浪漫的“物哀”主义。

要是姜星火来了,也只会说一句,好一个日本曹雪芹。

当然,哪怕是当面说,李景隆也听不懂曹雪芹是何人便是了。

经过大概介绍,李景隆也明白了,这是日本文学的一部代表性的作品,御台所日野业子应该是想用此书,来向自己介绍日本。

明白了对方的用意,李景隆也同样行半礼说道。

“大明正使曹国公李景隆,感谢日本御台所赠送的礼物。”

日野业子勉力起身,意味深长地说道:“要感谢明国大将军送的汉学书籍才是。”

李景隆愣了愣,什么书籍?

哦对了,不就是几本《汉》之类的嘛,新版的书籍在大明城池的书店里随处可见,这几本之所以他拿来送人,是因为都是宋朝的版本,书籍老旧所以也比较有价值。

但内容其实都是一样的,譬如《汉书·高后传》、《旧唐书·本纪卷六》这些,放到哪个版本不都是同样的字?

还好,御台所日野业子不善酒力,不然的话估计两人又要一杯接一杯了。

不过三位日本权势者赠送给明国大将军礼物,倒也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怀疑。

明国是天朝上国,正使又是地位极高的李景隆大将军,幕府将军、鹿苑院主人和御台所赠送一些说得过去的见面礼,难道不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吗?

至于之前看起来有些古怪的地方,什么古怪?那明明是几位大人物在不露声色的无形交锋!

欢迎晚宴顺利地进入到了下一个阶段,介绍人物。

而接下来,则是等待日本后小松天皇驾临。

随后由大明正使曹国公李景隆宣读诏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