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烈火雄师 > 第四百五十四章人选

第四百五十四章人选

书名:烈火雄师 作者:雨古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31:54

自己的部队整编为团,张云飞就意识到自己的任务即将会有变动。

别看他们部队驻地只移动了四五十公里,但是发展方向却做了大的调整,新九团的发展重心将会往南发展。

南部地区随着中央军的溃败,抗日力量也被一扫而空,急需增强该地区的敌后抗战力量。

当然了,这么大的地区,不是他们新九团小肩膀能扛的下的,但是他的新九团防区稍微向南边挪挪也是理所当然,他们守在这里这么久,见者有份嘛。

鬼子也不是傻子,他们“好不容易”打下的地盘,怎么可能再让八路给渗透进来,所以必须加大对八路军加大清扫力度。

而现在鬼子主要的攻击目标是那些被鬼子圈定为非治安区的地区,也就是八路军建立的根据地。

至于准治安区,并非目前鬼子重点的关注目标,准治安区那需要长期的梳理蚕食,是慢工细活,是长期水磨工夫。

不论怎么说,是兄弟单位吸引了鬼子的注意力,让新九团暂时有了一段安稳的发展时期。此次鬼子东面对晋察冀地区的扫荡和西面对太岳地区的扫荡,夹在中间的新九团反而是处在鬼子包围圈之外。

虽然没受鬼子大扫荡的影响,但是他们的工作也不轻松,长峪处于四县交界处,除了新城算是他们老根据地外,其他三县虽有当地的组织配合,但是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去做。

只有获得广大群众的支持,才能开战游击战,没有民众的支持帮助,部队就没有任何隐蔽性可言,还怎么开展游击战。

这四县中,北部两县中的新城就不用说了,另外的建阳也还行,完全就是个山区县。

山区这类偏远地区,八路军的群众基础都比较好,而且建阳北部和青岭相邻,八路军机关选址常常在此处。

这也侧面说明的该地区的群众基础非常的良好,相比较北部两县,南部两县就不那么理想了。

以前属于鬼子和中央军对峙的军事区,一半属于鬼子的防区,一半属于中央军的,还真没多少八路军的事。

本身八路军在此的群众基础就比较薄弱,现在鬼子又转变了工作思路ꓹ 也开始对民众进行安抚ꓹ 使得他们进入该地区的难度增大了不少。

鬼子惺惺作态的安抚,多少还是能起到一点效果的,毕竟对于普通百姓来说ꓹ 日子再难熬都无所谓ꓹ 只要能安稳的过下去就成。

南边两县虽然工作难度要大许多ꓹ 汉奸特务也比较猖獗,不过也并非难以解决ꓹ 只是时间问题。

毕竟这两县长期处于军事区ꓹ 按照鬼子的划分ꓹ 就是非治安区ꓹ 鬼子对于这类地方的百姓可是非常残暴的,常常实现三光政策。

现在完全占领了该地区,又装好人进行安抚,收买人心ꓹ 哪有那么便宜的事情。

转移到长峪的张云飞,此时就在考虑如此打开南二县的工作。

而且他也想弄点响动出来,算是正式的立旗开张ꓹ 震慑一下那些投靠鬼子的汉奸ꓹ 做事得留一线ꓹ 别得志就猖狂。

不过具体该怎么做,这得要好好斟酌思想一番,得找准一个好的切入点,现在自己的团的内部都没完全理顺,倒也不需要太多急躁,事得一步步的来。

现在新九团的架子基本搭了起来ꓹ 这次转移,张云飞抽调了不少村寨游击队,组建了五连,其他四各中队也按照原来的顺序,改称为连。

五连的连长由吴汉年担任,四连的连长由吴金贵接任。

四连的这帮人加入八路军也有一段时间了,也差不多融入了这个集体,而且还有秦文秀这个指导员在,让吴金贵出任这个连长张云飞还是很放心的。

他们新九团现在也算是五个连都配齐了,算是满编团了,不过这也只是刚达到最低标准配置而已。

说真心话,八路军的部队人员编制其实很飘忽,有的团人员多的吓人,有的团又少的让人汗颜。

就比如他这个新九团吧,额定编制是五个连,但是吧,额定编制虽不可更改,但可以增加一些不在序列内专业性的队伍。

比如侦察连,通讯连,警卫连等等,随便设置个名头就成,没那么多讲究,只是人多了会被薅羊毛而已。

张云飞是没有这个年代干部那种多多益善的想法,他更在乎兵员素质,当然要是兵员素质过硬,有条件的话他也会入乡随俗,增加队伍的人员。

现在嘛,新九团条件有限,成立一个五连,就没多少冗员了,不过团属炮排,卫生队,供给处等机构也是必须的。

非战斗人员增多,团部的警卫自然需要加强,警卫连现在是不用指望了,至少得成立个警卫排还是有必要的。

至于警卫排的排长人选,说真心话,张云飞更倾向于铁蛋或者李二狗,毕竟自己的安全都要交给对方了,还是他们两人更让人放。

不过现在他们已经是连长了,现在总不能再让他们任排长吧,所以这个排长的人选,张云飞犹豫了好久,最终还是赵文洲这个政委推荐了一位人选,王泽均,上次投降的一名伪军军官。

八路军的低级指挥员,可以从老兵中提拔,可是政工干部,那可是需要一定的文化素养和理论水平的。

这可不是随便从党员干部提拔一个人就能胜任的,他们新九团的所有指导员,除了秦文秀有点功底话,其他的指导员,说实在话,也就是凑合,最多也就关心一下战士们生活啥的,照本宣科按照工作要求来,更细致活真的干不来。

而赵文洲却不一样了,那真是专业人才,受党教育多年,耳濡目染,想不成才都难。

所以他们这批同龄人,充斥在八路军各部队机关营团的领导岗位上。

当他们杠起枪的那一天起,他们就是一名合格的党员干部,连长在他们眼中都算是平级(小红缨语)。

新来的这位赵政委,十四岁就成为了党员,当过指导员,连长,教导员,主力团政治部主任,年纪虽然,却是经验丰富的老政工了。

可不是朱货郎这种光有年纪半调子可比的,刚来不久就获得了战士们的信任,这位王泽均就向他敞开了心扉。

说起来这位王泽均还真有点来头,中央军校十六期第一总队毕业,不过有点时运不济,刚毕业投军就成了俘虏,然后又成了伪军。

将近两年的学习,就这么一个结果,不知他是羞于说出这样得经历还是对于八路军的不信任,一直隐瞒了自己的这段经历。

张云飞觉得应该是后者,毕竟中央军校生,思想教育那是杠杠的,要不然好不容易培养的人才,被别人给拐跑了那不要哭死。

也只有赵文洲做思想工作老手,才能让他说毫无保留的说出自身的经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