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从士兵突击开始的人生 > 第293章 “闪电战”和“大纵深理论”

第293章 “闪电战”和“大纵深理论”

书名:从士兵突击开始的人生 作者:黄杉公子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32:04

B军区作战部。

当张春华副部长讲完了自己的见解之后,大家都纷纷点头,表示认同。

演习下周即将打响,红蓝双方的作战要求,也都基本已经定下来了。

现在作战部这边先进行一个推演,是对双方的战术打法进行一个预判,做到心中有数。

邓佳华听完自己副手的陈述,就笑呵呵地开声道:“我原则上赞同张副部长的看法。”

“不过,红方如果想采用一线平推的方法,后援补给就必须要跟上。否则的话,他们即使攻占了城市,也很难坚守住四天时间。”

听了邓部长的讲述,张春华就微微颔首道:“部长说的是。其实这一战不止是红方,蓝方的后援补给也相当重要。”

“毕竟整个演习将进行整整四天的时间,谁能够挺到最后,才是获胜的一方!”

对张副部长的这个观点,大家都是赞同的。

邓佳华左右四顾了一番,就看到站在人群后面的苏七月。

“七月同志,这次演习的双方,都有你的老部队,你应该对局势应该也有自己的判断,发表一下观点呗?”

邓佳华对苏七月,主要是通过通信部部长沈如勇了解的。

自从军区的“全IP系统”在苏七月的主导之下成功搭建并投入使用后,沈部长对苏七月这个年轻人就是赞不绝口。

因为作战部和通信部两边需要协调的工作比较多,邓佳华和沈如勇之间打交道的机会也很多。

一来二去,他对苏七月也渐渐有了印象。

感兴趣之下,这位邓部长就查了查苏七月的履历资料。

这不看不要紧,看过之后,邓佳华是真的被这个年轻人的横溢才华给惊到了。

抛开对方在学业上的专业水平不说,其在702团和A大队的那次演习中,表现出来的战术思想、战术理念,都是有着很高水准。

这样的水准,即便和基层的精英指挥人员相比,都要强出了不止一筹。

要说军事学方面的人才,军区作战部这边当然不缺。

光是邓佳华手下这些参谋中,就有不少军事学的高材生。

别说博士,就连硕士也有几个。

但是这些参谋们的专业水平,更多是体现在“纸上谈兵”上。

真要是将他们下方到基层部队,担任营长、连长去带兵,怕是就不成了。

而这个苏七月,不仅军事理论造诣不凡,关键是实用性还很强。

尤其是他策划的034高地那一战,从头至尾的战况,几乎和他的设想一模一样。

这样的能耐,在下面各集团军营连一级干部中,邓佳华还真没见过几个。

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发现,这次借着刘副参谋长对苏七月的“点将”,邓佳华陪着沈如勇一起走了一趟特战旅。

为的就是近距离的接触一下苏七月,对他进行一个全方位的了解。

眼前这个沙盘预演,既是对这场演习的预估,也是对各个作战参谋战术思想的一个考量。

如果有谁能够准确地判断出演习双方的战术战略,无疑很能彰显其能力和眼光。

此时邓佳华点了苏七月名,也是想看看他能有什么“高见”。

邓部长说话之后,作战部的各个处长、副处长、参谋,就都将目光转向苏七月身上。

相比邓部长,作战部的这些军官,对苏七月的了解就没那么多。

但是有一点大家都能肯定,这个年轻人的能力肯定不一般。

说起来,军区这些部门里,干部的年轻化是要走在各集团军、师旅前面。

二十**岁的少校,军区这边的部门也有那么几个。

但这些年轻的少校,大多数都是部门参谋、干事,或者是专业技术等级达到了要求。

他们本身并不是部门领导,也没有什么实权领导职务。

眼前这个苏七月就完全不一样了。

他不仅年龄,而且还是基层部队的实职副营级干部,是个带兵的。

这和机关的干部,完全是两个概念。

要知道,想在基层部队里一步步走到副营级,难度可比机关里大多了。

没有真本事,根本不会有人服你。

对于自己一下子成了场内目光焦点,苏七月并没有丝毫忐忑不安。

既然邓部长已经发了话,那就谈谈吧。

稍稍组织了下语言,苏七月就开始了自己的陈述。

“如同邓部长所说,我之前确实在C集团军下面的702团待过一段时间。后来去到特战旅,也有近一年的时间。”

“对于这两支部队,我确实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肯定不够全面,所以只能是抛砖引玉,谈谈我个人的一点不成熟看法……”

听着苏七月谦逊的话语,作战部的处长、参谋们就暗暗点了点头。

副部长张春华饶有兴致地看着苏七月,想听听他到底能说出什么。

他对苏七月同样有一定的了解,也知道这个年轻人在网络信息安全、数字化技术上,都很有一套。

但是对方这小小年纪,在作战方面能有什么新奇的观点,张春华是不相信的。

“这次的演习,我们模拟的场景是城市保卫战。而说到城市保卫战,我们首先联想到的词组,可能就是‘闪电战’这三个字了……”

在大家的注视之下,苏七月开始有条不紊地讲述起来。

“闪电战!?”

听到这个名词,包括邓佳华、张春华在内,作战部的人都轻轻点了点头。

确实,作为二战期间德军最引以为傲的战术,“闪电战”在很多战役中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哪怕是到了二十一世纪,军事理论专家们,对这个战术的研究也没有停止过。

在大家暗暗思忖的时候,苏七月的讲述也在继续。

“对于闪电战,我们大家都十分了解。它的战术要领,是先动用空军,猛烈轰炸敌方重要的战略设施的通讯中心,以及对方的机场,尽可能的取得制空权,并使敌人的指挥系统瘫痪,从而为下一波地面部队的攻击,扫清障碍。”

“闪电战的战术原则有三点:分别是进攻要突然,攻势要猛烈,部队机动性要强。”

“因为会大规模集中使用坦克和飞机,所以闪电战的进攻速度比一般战术快得多。如果对战方没有及时准备,几乎肯定会败下阵来。”

“尤其是在城市攻防战的时候,如果守方没能防住攻方的第一波空袭,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听着苏七月的侃侃而谈,邓佳华、张春华二人对视一眼,都轻轻点了点头。

苏七月虽然只说了一半,但是他的意思两位部长已经差不多明白了。

他这是说,下周的演习,红方作为攻方,“闪电战”这个战术,绝对是可以考虑的选项。

等他说完后,会议室里安静了片刻,一位处长就开声问道:“苏少校,闪电战的实用性,咱们当然不怀疑。但是与之对应的‘大纵深理论’,不是可以完美的应付这套战术吗?”

这位处长提出质疑之后,作战部的几个处长、参谋就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确实,同样在二战期间,为了应付德军的“闪电战”,苏方军事家们提出了这么一个“大纵深理论”。

它的基本原则是,在进攻集群中建立突击群、牵制群、预备队以及火力群。

其中,突击群的任务,是在突击方向上实施进攻、

牵制群,顾名思义是辅助突击方向作战、转移敌方注意力。

预备队则用来迅速接手战斗进程中突然出现的任务。

至于火力群的作用,就更容易理解了,它是以杀伤敌方的坦克、大炮等重火力装备,同时压制对方的纵深。

“闪电战”和“大纵深理论”孰优孰劣,在苏德战场上并没有得出结论。

但是“大纵深理论”可以部分克制“闪电战”,这个是不争的事实。

现在这位处长拿它来反驳苏七月,自然没什么问题。

在这位处长说话的时候,张春华一直在观察着苏七月脸上的表情。

注意到对方神色没有出现丝毫变化,张春华就暗暗点头。

不管这个年轻人军事理论的水平如何,光是他这份淡定,就已经胜过很多人了。

旁边的邓佳华则笑呵呵地对苏七月挥了挥手:“七月同志,不同意见出现喽,你来解释解释吧。”

“好的,邓部长。”

苏七月应了一声,继续阐述自己的观点。

“王处长说的没错,‘大纵深理论’确实和‘闪电战’能够互相克制。”

“尤其是我们这次的模拟战场上,防守的蓝方同样有广阔战略纵深的情况下,闪电战能否行之有效,就更值得深思了……”

听着苏七月“涨他人士气”的话,张春华不禁有些好奇。

现在的他,倒是很想听听这个年轻人接下来是如何辩驳。

“相比六十年前的战争,现代战争虽然具有完全不同的特点,但是两者之间,还是有一些共同点。”

“比如大多数战局之中,战事的间歇期和平静期,都远比行动的时间更长……”

听到这里,先前出言反驳的王处长就是一愕。

回过神来,他心中不禁暗自疑惑:间歇期、平静期长,这和战术打法有关系吗?

在他百思不得其解时,苏七月跟着给出了答案。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