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其他 > 我在综武当神捕 > 第127章 科举考试,出使大理

第127章 科举考试,出使大理

书名:我在综武当神捕 作者:贫道爱烫头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09-09 01:36:14

我在综武当神捕正文卷第127章科举考试,出使大理中原内外暗流涌动。

暗流之所以是暗流,就是因为没有拿到明面上,等到特殊时机,然后一口气爆发出来,现在显然不是时候。

既然没有任何暗流爆发,金陵家家户户都是安安静静过年,不知不觉间到了春二月,二月初九,春闱之日。

科举的重要性无需细说,经过数百年传承发展,至今已经非常完备。

不仅是大明,满清、蒙元、金国、辽国、大理、西夏、瓦剌、吐蕃,也有类似的政策,用于选用各种人才。

只不过若论传承发展、文化底蕴、制度完备,异族远远比不得中原。

这么说并不完全正确,因为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文化体系,在大明受到重用的人才,到满清未必会受到重视。

同样的,蒙元珍视的人才,到了中原之地,也可能没有发挥的空间。

不管怎么说,科举考试,无论在什么地方,都是重中之重,六扇门捕神以下六大管事,尽数在考场外巡视。

大明科举主要分为五个部分。

童试:初级的地方县、府考试,听起来似乎很简单,实际上很多人考到须发皆白,连个“童生”都没捞到。

院试:在府、州的学院举行,分为岁试和科试两级,通过院试之后,就有秀才功名,比如同福客栈吕轻侯。

考中秀才已经算是很不错,可以在寻常州府的书院,做个教书先生。

如果运气好,家里有点关系,也可以在县衙做个师爷、书吏,虽然不会有什么大前途,但至少能衣食无忧。

吕轻侯过得清苦,是因为他不甘心做教书先生,他想要继续向上考。

事实证明,他有这个能力!

目前过的清苦,只不过是潜龙在渊之时的磨砺,等到他金榜题名,那便可以乘风化龙,此后的路一飞冲天。

乡试:又称大比、秋闱,每隔三年举行一次,时间在八月份,通过后就是举人,是吕轻侯目前奋斗的目标。

古往今来最有名的举人,可能是五十多岁中举,然后欢喜的痰迷心窍,被岳父三巴掌打的恢复理智的那位。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噫,我中了!

不要觉得范进很可笑,有些人七老八十仍旧是秀才,甚至是童生,范进五十多岁中举,才学算是非常不错。

如果没什么背景,只能挑灯夜战,寒窗苦读,准备考研考公的学子,对于范进的举动,或许会更加理解吧。

都不容易!

真的很不容易!

“金榜题名”四个字,哪怕再过一千年两千年,也是天大的喜事!

另外,注意这四个字怎么写,如果写了错别字,怕是很难金榜题名。

会试:乡试后次年的二月初九至十五日举行于京师礼部,又称春闱,是影视剧中最为常见的“科举考试”。

考中了可以参加殿试,没考中也能做个小官,或收入国子监为监生。

殿试:最后一级考试,无所谓考中和没考中,到了这一级别,只要不是故意犯错误,基本上都能有官做。

状元、榜眼、探花,也是在殿试时由皇帝钦点,是光宗耀祖的大事。

无数读书人都在追求这个。

可以说是追求功名利禄,也可以说是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哪怕是李寻欢,在这个时期,对于状元也有几分期待,可惜沈炼如今只能在外围巡逻,没有阅卷的权力。

如果给沈炼阅卷的权力,那么

——我特么也看不懂啊!

沈炼唯一能做的,就是搜查每位考生携带的物品,检查有没有夹层。

科举考试作弊的惩罚,非常非常非常的严格,不仅要惩罚考生,主考官和巡逻的兵丁,也会有相应的责任。

武侠世界有桩好处,就是可以让武林高手监考,这些高手耳聪目明,就算温庭筠至此,怕也只能徒呼奈何。

数位大宗师在考场巡视,但有半点风吹草动,立刻出手处理,就算一只鸟飞进了考场,也要发暗器打下来。

沈炼是其中一员。

持枪巡视,但绝非冷漠无情。

沈炼身上佩戴着寒玉玉佩,经过某些坐立难安的考生的时候,会催动真气释放寒气,让他们能够静心答卷。

这是在规则范围内,沈炼能提供的最大帮助,别的高手大多也会如此。

也有一些考生会买通巡视兵丁,让他们盯着自己,别让自己打瞌睡。

沈炼抽空看了看名单,没看到自己记忆中的几位大才子,李寻欢沈在宽之类的考生,不需要沈炼盯着他们。

沈在宽是老实孩子,就是老老实实的答题,李寻欢甚至有时间睡觉。

六天时间眨眼过去,二月十五,考试完毕,三月十五,殿试开始。

殿试和沈炼没什么关系,连在外看着的权力都没有,巡视护卫是卢剑星带领的锦衣卫,还有九位辟邪太监。

这些辟邪太监,是皇室最新培养出来的高手,虽然仅仅修行数月,但速度奇快无比,已经具有不俗的战力。

辟邪太监的首领名叫雨化田,是这批太监中,唯一一个有资格修行葵花宝典的太监,剑术高深,内心阴狠。

殿试结束后,李寻欢为了避嫌,没有回家,而是在沈炼家中小聚。

一般而言,这是不合适的,就算李寻欢不在乎,别的考生也会议论。

不过沈炼的堂弟沈在宽,最近正好住在沈炼家中,两位考生交流诗书,就算宋濂至此,也挑不出任何毛病。

过得几日,科举放榜。

状元:沈在宽!

榜眼:甄兆人!

探花:李寻欢!

李寻欢心中略有些失望,他们家出了两位探花,想着能出位状元,没想到考到最后,竟然仍旧是探花郎。

就在他略有郁闷的时候,老李探花却大喜过望,因为朱元璋亲笔题字,为李家祖宅“李园”写了一副对联。

一门七进士!

父子三探花!

对于书香门第而言,一门七进士或许不算什么,谁家没有几个进士?

父子三探花,这可是大大的赞誉。

李家父子三人,都是探花郎,岂不是大大的喜事?足以传为百年佳话。try{ggauto;} catch(ex){}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