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末武年代 > 第一百七十四章 花落谁家

第一百七十四章 花落谁家

书名:末武年代 作者:酸奶酪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36:07

对于镇南军突然出兵巴晋帝国的东方行省和西方行省,除了这两个行省的五个大家族之外,最惊恐的要算是巴晋帝国京都行省以及北方行省那几个掌控着兵权的大家族。

虽然镇南军出兵的借口,是因为东方行省和西方行省的五个大家族勾结银狼帝国,甚至还拿出了有利的证据。

但谁知道镇南军攻占了东方行省和西方行省之后,镇南军背后的周家,会不会想继续染指巴晋帝国剩下了两个行省。

然而京都行省和北方行省几个大家族就算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有心出兵支援,但看到镇南军势如破竹的攻势,也不得不熄灭了这个想法。

既然打仗解决不了问题,那么只好另辟捷径。

在汉唐帝国首都天圣城的皇宫一座宫殿内,宰相郭辅瑾向皇帝欧阳徽汇报道:“陛下,巴晋帝国的皇室正式提出,希望朝廷能制止晋南军入侵巴晋帝国东方行省和西方行省的军事行动。”

皇帝欧阳徽撇了撇嘴说道:“巴晋帝国的皇室,都流亡到天圣城了,难得还惦记着巴晋帝国的事情,是不是有什么人联系了巴晋帝国的皇室?”

这时绣衣台指挥使赵荣光说道:“启禀陛下,确实有人联系了巴晋帝国的皇室,是巴晋帝国京都行省郑家的人。

根据我们绣衣台的调查,郑家好像向巴晋帝国的皇室作出了一些承诺。”

京都行省的郑家,可算是巴晋帝国实力最强的一个家族,不但掌控着大半个京都行省,甚至连巴晋帝国的都城也控制在了郑家的手里。

郑家联系巴晋帝国的皇室,也是病急乱投医,希望巴晋帝国的皇室能说服汉唐帝国的朝廷,制止晋南军侵略藩国的行为。

皇帝欧阳徽摆了摆手说道:“不用去理会巴晋帝国的皇室。

周家如果能拿下巴晋帝国的东方行省和西方行省,也算是为我汉唐帝国开疆扩土,朕高兴还来不及,哪里会去阻止。

何况就算朕有心阻止,那个周睿也未必会听,这一点自知之明,朕还是有的。”

宰相郭辅瑾这时犹豫了一下说道:“陛下,周睿已经是三镇节度使,如果再让周睿拿下巴晋帝国的东方行省和西方行省,可就相当于又多了两个藩镇。

周家的势力足以取代朔东镇,成为我们汉唐帝国第一藩,看来朝廷以后得多对周家下一些功夫了。”

皇帝欧阳徽叹气说道:“解决藩镇割据的问题,对朝廷来说还是一件遥远的事情。

现在对朝廷来说最重要的,是尽快夺回禁军的控制权。

朝廷如果掌控不了兵权,其他的事情都是空谈而已,甚至连太子的人选,朕都做不了主。”

汉唐帝国的禁军,目前一共下辖12个步兵师,分别驻扎在天圣城和四座卫城当中,每个禁军步兵师的兵力都在1.5万人左右。

不过这12个禁军步兵师的兵权,却没有掌控在汉唐帝国的皇室手里,而是落入了天圣城四个家族的手中。

天圣城的这四个家族,不但掌控着禁军的兵权,还把持朝政,控制着朝廷户部每年收上来的赋税。

相当于朝廷的国库,也落入了这四个家族之手。

宰相郭辅瑾和绣衣台指挥使赵荣光互相看了一眼之后,宰相郭辅瑾便说道:“陛下,如今禁军中许多忠于朝廷的将领,都已经明确表示愿意把兵权交还给朝廷。

臣认为夺取禁军兵权的计划,应该可以实施了。”

其实那些禁军里面所谓忠于朝廷的将领,只不过是被绣衣台给收买了而已。

为了收买禁军的将领们,皇帝欧阳徽连皇室内库之中的很多珍宝都贡献了出来。

皇帝欧阳徽闻言,整个人不由紧张了起来,“宰相,时机真的成熟了吗?”

宰相郭辅瑾沉声说道:“陛下,按照绣衣台的布置,臣觉着至少有七成的把握。”

绣衣台指挥使赵荣光跟着说道:“陛下,如果不放手一搏的话,朝廷可能永远也无法夺回禁军的兵权。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

皇帝欧阳徽沉吟了许久之后,才开口问道:“赵荣光,你们绣衣台真有七成的把握?”

“陛下,七成是最保守的估计,得益于皇室内库的支持,我们绣衣台已经让12个禁军步兵师的很多将领,重新选择了向朝廷、向皇室效忠。”

在两名心腹大臣的劝说下,皇帝欧阳徽终于下定了决心,“那朕就赌一次!”

此时皇帝欧阳徽和宰相郭辅瑾都没有看到,绣衣台指挥使赵荣光眼中闪过了一丝耐人寻味的异彩。

天元1539年5月1日的凌晨,周睿把抽奖系统5月份白给了一张三星抽奖卡使用之后,只开出了2万块金砖、8万支德国毛瑟98k步枪和30万箱口径7.92x57毫米步枪子弹。

如今甘阳兵工厂早已投产,抽奖系统目前出品的武器弹药,甘阳兵工厂都已经可以生产,并且产量还很高,基本上可以满足凤武军、振威军和晋南军的需求。

比如德国毛瑟98k步枪,月产量已经达到了4万多支,随着工人对生产线和生产工艺的熟悉,未来月产量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所以周睿还是希望能多开出一些军舰,毕竟建造军舰的周期太长,甘阳造船厂的实力又不足。

目前甘阳造船厂的主要任务,仍然是维修西南海防舰队在海战中受伤的战舰,至于建造新军舰的方面,除了几艘潜艇之外,此时甘阳造船厂只有8艘大型装甲巡洋舰正在建造当中。

至于2万块金砖,对于还在抽奖系统中储备着几十万块金砖的周睿来说,几乎是可有可无的奖励。

看来今天的运气不算好,下次再开抽奖卡之前,自己得先洗洗手。

开完了抽奖卡,周睿刚刚准备去睡觉,狐一就拿着一封电报急匆匆的过来了。

“大帅,天圣城传来消息,朝廷对掌控着禁军兵权的四个家族动手了!”

周睿接过电报一看,眉头不由皱了起来,“看来朝廷倒是吸取了咱们周家的成功经验,禁军中的不少将领,竟然都被朝廷在暗中收买了。”

“大帅,根据现在的情况来看,朝廷这次的行动应该能够成功,不过最后禁军的兵权,到底花落谁家就不一定了。”

“你指的是绣衣台那位指挥使?”

“大帅,赵荣光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

提及赵荣光,让周睿一下子想到了赵嫣。

赵嫣早已如同从人间蒸发了一样,就连“鬼影”都没有查到赵嫣的任何消息。

“现在咱们周家的手伸不到天圣城,继续观望就好了。

你们‘鬼影’接下来要继续配合晋南军,尽快把巴晋帝国东方行省和西方行省剩下的城市打下来。

争取在金狮帝国、赤虎帝国和银狼帝国的远征军抵达前,就彻底解决了巴晋帝国的那两个行省。”

这次汉唐帝国朝廷收缴禁军兵权的行动非常成功,在绣衣台的主导下,只用了两天的时间,就把四个掌控着禁军兵权的家族一举铲除,收回了禁军12个步兵师的兵权。

不过出乎意料的是,汉唐帝国的朝廷虽然收回了兵权,但禁军12个步兵师的新任师长,竟然全部出身绣衣台。

“嘭——”皇帝欧阳徽狠狠拍了一下身前的龙案,“赵荣光呢!他为什么不敢来见朕?”

宰相郭辅瑾苦笑着说道:“陛下,臣也没有想到赵荣光会是这样的人,如今禁军的12个步兵师,已经全部落入了赵荣光之手。

就连负责天圣城治安的城防部队,现在也被赵荣光所掌控,现在朝廷手里只剩下皇宫内卫的1000多人。”

皇帝欧阳徽咬牙切齿的说道:“枉朕一直以来对赵荣光那么信任,没有想到在最关键的时候,他却在背后狠狠插了朕一刀。”

宰相郭辅瑾犹豫了一下说道:“陛下,赵荣光派人传来了三个条件。”

皇帝欧阳徽怒极而笑道:“竟然学会跟朕讲条件了!哪三个条件?”

“首先赵荣光要求朝廷任命他为禁军大都督,统领禁军的12个步兵师。

第二点要求由赵荣光的二儿子赵世杰担任户部尚书,接管整个户部。

第三点……第三点是……”

“第三点是什么?”

“让陛下册封赵荣光的女儿赵秀瑶为皇后!”

“什么?册封赵荣光的女儿为皇后?那朕的皇后怎么办?”

“赵荣光的意思是……废后。”

“混蛋!朕要把赵荣光碎尸万段!”

宰相郭辅瑾苦笑着说道:“陛下,现在赵荣光掌控了禁军的12个步兵师,有些事情,我们不得不妥协啊!”

在天圣城内的赵府,赵嫣一脸不解的对赵荣光问道:“父亲,既然已经控制了禁军12个步兵师的兵权,何必还让女儿入宫呢?”

原来宰相郭辅瑾所提到的赵秀瑶,指的就是赵嫣。

其实赵荣光真有一个女儿叫做赵秀瑶,只不过赵秀瑶是侍妾所生,并且在赵嫣回到天圣城不久,赵秀瑶便因病去世了。

赵荣光为了隐藏赵嫣的身份,便让赵嫣冒名顶替了比她小两岁的妹妹赵秀瑶。

赵嫣与赵秀瑶的长相本来就有些相像,加上一些化妆,就连赵府的下人们,都以为是赵秀瑶的病好了。

赵嫣顶替了妹妹赵秀瑶以后,几乎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这也是“鬼影”一直查不到赵嫣的原因。

赵荣光叹气说道:“为父这次是棋行险招,虽然咱们赵家暂时掌控了禁军的12个步兵师,但是咱们赵家根基太浅,还得借重朝廷和皇室的门面。

而且你只要生下皇子,为父就可以把我的外孙推为太子,将来继承皇位。”

“可是……可是……”

赵荣光看着女儿还是犹豫,便劝说道:“为父知道你心里还想着周睿。

不过既然你当初选择了离开,就算是现在主动回去,周睿也未必会接纳你。

并且你在周睿身边只是一名侍妾,而进宫之后,你就是母仪天下的皇后,将来你的儿子就是汉唐帝国的皇帝。

常言道,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也许等我外孙继承皇位之时,我们汉唐帝国藩镇割据的问题已经解决了。”

5月10日的傍晚,在巴晋帝国东方行省瑞谷城的城主府,狄家家主的大儿子狄庆昭对父亲狄士衡说道:“晋南军派人传来了话,只要咱们狄家选择投降,可以保证咱们狄家所有人的生命安全。

并且会给咱们狄家留下一部分产业,用来维持以后的生计。”

狄家家主狄士衡苦笑了一下问道:“现在咱们手里还有多少军队?”

“父亲,在瑞谷城这里还有6万多人,在其他两座没有沦陷的城市,加起来也有5万多人。

不过因为缺少武器装备,很多新兵只配备了一把大刀和一颗手榴弹。”

狄士衡摇了摇头,“看来已经是没有了一点儿希望。

等镇南军打过来,这些军队里面,还不知道得有多少临阵倒戈的。

算了,不坚持了,再坚持下去,咱们狄家很可能会被连根拔起。”

“父亲,晋南军背后的周家会说话算数吗?”

“按照以往来看,周家还是讲信誉的,何况他们应该也希望用咱们狄家做一个榜样。”

巴晋帝国东方行省的瑞谷城狄家,选择了向晋南军投降以后,仿佛起了连锁反应,东方行省的桑稻城史家,西方行省的珠阳城邓家、黄沙城廖家、德冈城祝家,很快便接连宣布向晋南军投降。

这也使得晋南军只有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把巴晋帝国的东方行省和西方行省全部攻占了下来。

这个时候金狮、赤虎、银狼三国所组成的联合远征军,因为金狮帝国的原因,还没有真正的组建起来。

随后周睿把巴晋帝国的东方行省改名为晋东镇,巴晋帝国的西方行省改名为晋西镇。

并且向汉唐帝国的朝廷,请封自己为晋东镇和晋西镇的节度使。

此时已经掌控了汉唐帝国朝廷的赵荣光,不愿意因为这样的小事得罪周睿,很痛快就让皇帝欧阳徽下了圣旨,册封周睿为凤武、振威、晋东、晋南、晋西五镇节度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