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代号候鸟 > 第一百〇五章 茶社的歌声

第一百〇五章 茶社的歌声

书名:代号候鸟 作者:姚皖闽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36:12

天色蒙亮。

夜雾将散,石板路有些湿润。

“江海茶社”四个字,笔法飘逸出俗,又有些落魄不意,“撇”如肆意挥开去,“捺”如水覆不能收,起有奔流之意,却无开合这趣,倒像是某位落第秀才的手笔。

长帘是关着的。

这么早,谁来品茶呢?

这么早,谁来闹市中品茶呢?

茶社里连灯都没有亮。昏暗的天色,映入内堂,更加衬托内堂的宽敞。

这么早来到茶社,等的是什么人?

他们要等的人就在这所参天塔顶的教堂里。

茶社的掌柜姓刘,在晚清时留过洋,青年时参加过革命军,蔡锷举兵时,他还是极负盛名的将领。过往的风光如白驹过隙,如今已是白发苍苍。

可能是年青时受了西洋文化的影响,刘老掌柜每天早上都要来这所教堂唱诗。

刘老掌柜其实对西洋的天堂真主啦,都不怎么信奉,他唱诗的习惯主要是因为遇到一名乐曲名师,而这位名师,与他的年纪相仿,精通西洋音乐。

这位名师,他叫谢叔同。

刘老掌柜打了半辈子仗,刀光剑影,戎马生涯,终于有一天他发现这世间还有这么美妙的事情——音乐。

音乐让他忘记了所有疲惫和负累,于是刘老掌柜仿佛找到了人生新的归宿,在闹市开了一间“江海茶社”,专门研习音乐和茶艺。

茶社的跑堂急急来通报,说是有客人来访。刘老掌柜刚刚结束了今天的唱诗,迎接着初升的旭日,看了看跑堂拿来的一张字条。当字条展开的时候,刘老掌柜神色微微一动。

刘老掌柜从茶社后厅走进内堂的时候,候在内堂的两名茶客,坐了起来。

“二位,请进屋内说话。”他的声音虽然老态,但仍然有着久经沙场的笃定。一张矍铄、英朗、白发苍颜,但气势非凡的脸,出现在了二位茶客的面前。

这两位茶客,自然是吴同光和李梧桐二人,历经奔波的疲惫,坐在这茶社里,一杯热气腾腾的茶,是了不得的享受了。

刘老掌柜的出现,更令二人精神一振——不愧是久经沙场的老者,果然宇非凡,吴同光起身作揖,说明来意,因为不懂西洋音乐特来求教一首慧云法师所作歌曲的曲谱。

刘老掌柜向他们俩个介绍身后的两名沉重,这二个皆是书生模样。

刘老掌柜接着问道:“这个原本是小事一桩,只是不知道二位和慧云法师是什么关系?”吴同光事前让人传递给他的纸条上写的就是慧云法师的一句诗文。

吴同光道:“老先生你有问,我实不相瞒,其实我二人只是敬仰慧云法师,却无半点关系。”

刘老掌柜目光中有遗憾,道:“老朽本以为你们是慧云法师的子侄亲信来了。”说完后,又让学生给吴同光和李梧桐加茶。

吴同光道:“我们两个虽然与慧云法师没有关系,却同样仰慕法师的绝代才华,救世的胸怀。”

吴同光又道:“过去日寇辱我河山,国难当头之时,慧云法师号如舍生取义救国救民,确实是佛法广照众生,如今世态破乱,民不聊生,我们作为晚辈,理当向法师致敬,做的也是救国救民的事!”

刘老掌柜心中一亮,已经大致猜测到吴同光和李梧桐的来历,但他并没有说破,然后说道:“我看小兄弟颇有慧根,想必也是精研法师之所学很久了。”

吴同光道:“精研可不敢当,在下来求教的,是当年法 师的一首曲谱。”他停了一下,然后接着说道:“多半是我和刘老先生有缘,我几年前在南京城中第一次听见有人唱‘长亭外,古道边’的,正是老先生你。所以,我今天遇到了难题,也第一个想起了此间茶社。”

“哦?是什么样的曲谱,法师的歌曲传唱很广,应当很容易找到才对。”

“是一首《归燕》。”

刘老掌柜想了一想,问道:“可是那首‘几日东风过寒食,秋来花事已阑珊’?”

“正是。”吴同光道。

刘老掌柜缓缓道:“这首歌曲确实是法师所作,词曲皆美,慧云法师真是世间难得的奇人啊!”

吴同光道:“既然老先生知道这首歌,希望老先生能将这首歌的简谱录给在下。”

刘老掌柜哈哈道:“小兄弟,既然有缘,那就让老朽亲自为你录谱。”

吴同光好奇地问道:“老先生你的意思是......”

刘老掌柜说道:“无妨,去拿纸和笔来。”不一会儿,两名学生将纸和笔呈在桌上了。刘老掌柜咂了口清茶,笑道:“那现在就开始吧!”

只听刘老掌柜开口唱道:

“几日东风过寒食,秋来花事已阑珊,疏林寂寂变燕飞,低徊软语语呢喃。呢喃呢喃。雕梁春去梦如烟,绿芜庭院罢歌弦,乌衣门巷捐秋扇。树杪斜阳淡欲眠,天涯芳草离亭晚。不如归去归故山。故山隐约苍漫漫。呢喃呢喃,不如归去归故山。”

刘老掌柜缓缓唱着,他嗓音稳重沉静,更显得这首歌出法脱俗。他吐字如珠如玉,音调圆润,唱到“天涯芳草离亭晚”,人间沧桑薄暮茫茫如人亲见,最后一句“不如归去归故山”,又似谆谆劝慰.....

刘老掌柜唱得兴起,用手轻拍桌面,以声相和。李梧桐对歌词本来是根本不理解,但一听刘老掌柜唱起,竟然听得痴了:“这首歌竟然如此动听!”当时是,刘老掌柜口中唱歌,吴同光心**鸣,所感皆是这些年漂泊生涯,他心想:“‘不如归去归故山’,我的‘故山’却又在何处?”

他边唱边写,将曲谱缓缓录下,只见一排排音符出现在纸上:

1.231——4560——3.651——3.23

1.231——4560——3.651——3.23

140150——140150——1.65.3——13212——

......

“不如归去归故山......”他唱了两遍,最后一句韵味深长,时间和空间仿佛都停了下来,词曲之中的归去之意直达人心,这种情感如繁华散场后,秋意阑珊,又如一江秋水,余波涟涟,向四周漫延开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