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指南剑 > 进退两难1 第一节

进退两难1 第一节

书名:指南剑 作者:思语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36:40

第一节

东汉的人口是目前四大帝国最多的,有近五亿。人口多,连带着大城市也就多了起来。北方的大城,当然以京都为代表,近两百万的人口,说是这个世界的第一大城也不为过,当然,也有一些人口规模上百万的城市。如果是南方的话,那就要首推紧靠大江南岸,昆州省省都南宁了。

此时已是初冬,然江南天气,不比北方,还不曾飘雪。祝淮正襟危坐在一副象棋边,双手托着下巴,冥思苦想着,他的双目涣散无光,虽然盯着棋盘,但心思却不知道飞到那里去了。

雨,绵绵的下着,院子里,那枫叶掉得快光了,独留几片干黄的叶子在风中颤颤的抖着。他对面的一个青年仰天打了个呵欠,用右手在嘴边扇了扇,然后站了起来,伸了个懒腰,道:“祝伯父,考虑了这么久,还没想好么?这都快半个时辰了,那有一步棋要这么久的?”

这青年生得很阴沉,高鼻,阔嘴,一对细长的双眉斜飞如鬓,如此配着,反而让人生出一种不和谐的感觉。他的来头可不小,是现今朝廷的实际掌权人,太尉李铁的五子,名叫李忠。如今整个朝廷,李铁一家独大,在京都说是呼风唤雨也不为过。唯独这南五省,因江南总督祝淮是以前丞相一派的骨干,所以迟迟不见表态。李铁对祝淮颇为顾忌,为了稳住对方,就派了李忠带着自己的书信前来提亲,说愿意与祝淮接为儿女亲家,以后两人互相扶持,共商国是,说得虽然文绉绉的,言下之意,就是软绵绵的威胁了,让祝淮早点表态,别再摸棱两可,咱李太尉的耐心可不是很多。

听到对方如此催促,祝淮抬起头来,堆起笑道:“贤侄何必如此咄咄逼人,让我多考虑一会还不成么?”他大声说着。许是急了,额头上竟然渗出汗水,李忠见祝淮如此,只是微微一笑,道:“伯父,你心浮气燥,心中所思,已不在棋盘,所以棋力也是大不如前,这局,恐怕你已经输了。”

祝淮站了起来,走了几步,活动了下筋骨。他很胖,面团团的如同一个富家翁,单看体型,倒像一个士绅商贾,实在难以与一个控制江南五省,几十万兵马的江南总督挂上勾来。度了几步,他转过头来,看着棋盘,想了想道:“虽然贤侄的小卒已然填了我相心,但也欺得太近,成了老兵了,实在难有威胁。”

说完,他走前几步,抓起一个红车,往前一推,然后道:“车二进四,升车巡河。”

李忠楞了一楞,似乎并没想到祝淮会如此应对,擦了擦自己眼睛,惊道:“伯父,你确定要如此走棋?不会悔棋罢?”祝淮挥了挥手:“快走,快走,这么简单也想来折腾老夫,真是小看老夫棋力了。”

李忠听见祝淮如此说,快走几步,到了棋盘前,抓起一个黑炮,一下沉到了祝淮的底线,道:“炮二进六,将!伯父,这是炮打闷宫之局,你的帅必死无疑,我赢了。”祝淮吓了一跳,几步走到棋盘边,绕了好几个圈,然后拍了拍脑袋,有点懊恼的道:“哎呀,哎呀,这不算,再来,再来,再来一局。”

李忠一阵无语,他到这里,已经快一个月了,几乎天天和祝淮下棋,这一来二去,两人已经熟了,说话自然少了许多顾忌。他晃了晃脖子,道:“江南总督祝淮,向有书棋都督的美誉,棋力更是天下少有,如今却时常败于小侄之手,这只能说伯父你现在和我对弈,已经是心不在焉,重开一局,也是枉然。”

祝淮有点不自然的笑了笑,道:“再来一局,这次一定全力以赴。”说完就要去重新摆棋。

李忠按住了祝淮摆棋的右手,道:“伯父,小侄呆在这里,已经快一个月,家父昨日又来信催促小子,要伯父你给个确切答复,这天天下棋,也有点腻了,愿伯父早点给我个答复,也免得让我为难。”说到这里,他顿了顿,有点忸怩地道:“久闻祝小姐才貌双绝,不但艳名无双,其才情更不在其父之下。要不,伯父请祝小姐出来,和小侄一较棋力,小侄感激不尽。”

祝淮抬起了头,语气中不无遗憾,道:“贤侄,老夫不是说过么?小女最近身体不适,实在不方便见客,要不,等她身体大好了,我叫她亲自来给你陪罪……”

这种推脱之辞,祝淮已经用了多次,李忠脸上顿时现出愠怒,张了张嘴,就欲再说,这时候,一个管家模样的人撑着油纸伞从远方跑了过来,老远就道:“老爷,老爷,有急事,急事……”

雨下得并不大,濛濛淞淞,他跑得甚急,到了祝淮面前,连伞都不折,往地上一丢,张嘴就喘着道:“急事,急事……”急了个半天,眼角扫到了对面的李忠,后面的话却是怎么也说不出来,祝淮顿时皱了皱眉,道:“老胡,我给你说过多少次了,每逢大事要静气,你看看你,老是不听。”

李忠在一边看了个分明,笑了一笑,道:“伯父,既然你还有急事,小侄就先告辞了,只是希望你尽快给我个答复,如今这局势,就如同现在这一盘棋,红方已然无帅,纵然车马炮齐备,也是枉然,只有早早认输才是正理。”说完,也不管两人,从旁边拿起一把绸伞,撑开,然后整了整衣衫,一步一步的迈进了雨幕。

祝淮见李忠走得远了,才转过头来,撇了撇嘴道:“真是龙游浅水,想我祝淮风光一生,到了老来,竟然还要受这等黄口小儿的胁迫。”他现在满脸铁青,那里还有刚才的和风细气。管家在一旁道:“老爷,要不我带人把这小子教训一顿吧,保管神不知,鬼不觉,让这小子想破脑袋也不知道谁干的……”

祝淮喝道:“老胡,我给你说了多少次了,平时做事,要多动动脑子,不要动不动就把以前在军中的那一套搬到这里来,现在我是总督,总管江南五省军政,有很多事,不光是靠打打杀杀就能够解决的,你是我管家,平时做事,要多动动脑子,知道么?”说着,他伸出食指,指着自己脑袋,看着胡管家,有点恨铁不成刚的道。

胡管家那敢还嘴,唯唯诺诺,一个劲的点头不已。

祝淮骂完了,又换上了一副愁苦的样子,道:“说吧,有什么事,这么大惊小怪的。”

“老爷,太子妃来信说,恐怕这几天就要到达南宁了,你看,我们是不是要准备下?”

现在的信鸽如此发达,陶雨要来南宁的事,祝淮老早就知道了。只是就算知道,他也提不出丝毫兴趣,他摆了摆手道:“我不是说了么?这太子妃要来,就让他来好了,咱们好吃好喝的供着就成,完了,还是往北方送吧,现在李铁那小子势大,咱们可惹不起,算我倒霉。”

胡管家从怀里摸出一封信,双手呈到祝淮面前,道:“只是,太子妃这次在简信中还附带了一封私信,上面著明了老爷您请启,我不敢擅动,所以就拿来请您过目。”信息传递,也分为公信和私信。军信中,一般都有火漆封口。但不怎么重要的,都是普通木筒放置。不曾封口,陶雨先前都是用的普通军信,所以胡管家也不忌讳,但现在竟然是私信,那就需要祝淮亲自开启了。

“哦,还有这等事?”祝淮伸手接过了信,然后拆开,只见上面写着:

“祝伯父见信如晤:

京都一别,星霜两载,伯父风采,侄女实不敢忘,时想南下拜望,一述衷肠。然成婚以来,随亡夫四处征战,以至耽搁至今,今侄女更是身有遗腹,探望多有不便,还望伯父原谅则个。

侄女:雨”

短短三行,甚至连百字不到,祝淮却翻来覆去的看了又看,到了最后,竟然忍不住开怀大笑了起来。胡管家摸不着头脑,诧道:“老爷,你这又是如何,竟然如此开心?”

祝淮把信纸条递了过去,胡管家接过,内容本就不多,几下就看完了,挠了挠头,也是露出笑意,道:“老爷,太子妃自承身体不便,如此,不见那是最好,也省得我们挖空心思,尴尬搪塞了。”

祝淮止住笑,扫了一眼胡管家,然后正色道:“老胡,你这就不对了。现在我们不但要好好安置太子妃,更要大张旗鼓,以太后巡狩地方之礼迎接。”末了,砸吧下嘴,感叹道:“陶仁这家伙,自己是个软蛋,几下就被李铁搞倒了,倒生了个好女儿。”

他扬了扬手里的信,继续道:“老胡,娘娘他们,到达南宁,还需要几天?”

老胡其他方面比较糊涂,这些倒很清楚,他从身上摸出一个小册子,翻了翻,然后道:“老爷,根据驿站驻兵来报,太子妃他们到达南宁,大概是三天后。”

祝淮笑着拍了一下胡管家的肩,然后正色道:“老胡,记得,以后不要太子妃,太子妃的叫,要尊称‘娘娘’,知道了么?”胡管家又挠了挠了头,点头应了下来,他虽然不明白刚刚老爷还一口一个“太子妃”的叫着,为何突然这么郑重其事叫自己改口。但跟着祝淮这么多年,他早习惯了凡事不要多想,不要多问的习惯了。

老爷这样做,总有自己的道理吧。

祝淮走上前,把刚才那盘棋几下划拉得稀烂,黑红两色棋子顿时在棋盘上一阵乱跳,乱成了一团,再也难以恢复原样。他却不管,嘴里只是轻哼道:“太子遗腹子?有意思。哼哼,竟然说我没有帅,现在天上掉下这么个嫡子给我,这不是御驾亲征了么?比你那个什么八秆子打不着关系的歪烂将帅可要好多了。”

说完,更是忍不住得意,放声大笑起来。

笑声,从总督府里飘出去。

老远。

外面,冬雨绵绵。

正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