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指南剑 > 划江而治6 第六节

划江而治6 第六节

书名:指南剑 作者:思语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36:40

/.151kan./ 第六节

近卫营临时驻地离总督府也就两到三里.如果在平时.吴明徒步小走.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回到驻地.但今天他却晃荡了许久.

南宁城内.仍然是一副大战将起的景象.來來往往全是兵丁.除了这些.那就是难民了.南宁城虽然是少数的大城.但几十万难民涌将过來.也有点吃不住.大街两旁一片狼籍.不时有士兵拿着皮鞭在驱赶着百姓维持秩序.

吴明只觉得自己的心也似刀割一样的疼.有种想冲上前去帮助这些难民一把的冲动.但他最终还是忍住了.现在的难民现在成千上万.他纵是倾尽所有.散尽那点可怜的薪资.也帮不了几个人.对这庞大的难民群來说.不过是杯水车薪而已.

远远的.一骑飞驰而來.边跑边喊:“总督府有令.明日起开修帝宫.但凡有身强力壮或长于木工.泥水之类的匠人.将优先进行录用.一旦选拔上.即刻记录在册.一日三餐管饱.”一边说着.他在一个街口边停住了.然后从怀里摸出一张文告.贴在了墙头上.

街头两边的难民顿时如潮水一般的涌过去.围在那副文告旁边.沸腾了起來.

“终于有饭可吃了.”

“明日咱就去应聘.到时候用这一身子力气.暂时让一家老小有点活路.”

“老张.以前我们村里的木具不都是你修补的么.你去试看看.说不准能够得上.先把这段时间对付过吧.”

……

这些难民突然焕发了生机.许多人都非常兴奋.毕竟.饿着肚子在街头乞讨并不是一件好受的事.普通老百姓的金银细软本就不多.而这么多难民呆在南宁城里.城里的粮食供应渐渐跟不上.价格已经有隐隐上涨的趋势.总督府这时候出这个政策.足让这些难民感恩戴德.

“官爷.我丈夫早亡.还带着两个孩子和一个老人.都不符合文书条件.这可如何是好.”总有一些不合适宜的声音传來.一个妇人手里拉着两个孩子从人群里挤到了那个张贴文书的士兵面前.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问道.

那个士兵张贴好文书.刚从人群里走了出來.闻言皱着眉头跳开两步道:“走开走开.满身臭味.别脏了爷的鼻子.沒人干活还想吃饭.”翻了翻白眼.最后还是道:“等着.明天就是军屯选拔了.应该会有稀粥赈济.真是的.”说着.一把推开那个妇人.骂骂咧咧的上马走了.

吴明看不下去.紧走了几步.掏出一大块银锭递给那个妇女.望了望四周.小声道:“这位大嫂.这点小钱你先拿着.先将就着用着.”在青庭时.何艺因为一时心软.施舍了难民一碗面.结果自己差点被汹涌的难民潮吞掉.吴明到现在还记忆犹新.生怕这些难民会冲上來疯抢.到时候恐怕不但帮不了这位妇人.反而害了人家.好在现在所有人都围在那文告附近.倒沒几个人注意到这边.

那个银锭很大.恐怕足有五两之重.那里是什么小钱.那妇人吃了一惊.张嘴结舌地说不出话來.楞了好一会儿.才拉了一把两个小孩.哽咽着要行大礼.吴明连满扶住了她.心头却是蓦地一痛.

已是傍晚.落日为南宁栉次鳞比的房屋.披上一层深红色的流苏.那轮红色夕阳在发了整整一天的威后.却始终挂在空中.似乎在留恋着什么.在落日余晖照耀下.每栋建筑、每棵树、甚至街道上每位行人.都浸浴在红光内.整个城市又披上了似火又似血的轻纱.

如果小艺在的话.看着这么多难民.恐怕又会伤心了.

这一幕.又与去年南征军缺粮的时候何其相似.但祝淮好歹已经提前开仓赈粮.自己能做的.目前也只有这么多了.

远方.又响起了那个传令兵的声音:“总督府有令.明日起开修帝宫……”夕风送暖.声音也有点飘忽不清.他长吐了一口气.唐大哥说得对.只有站在更高的位置.才能为更多百姓做更多的事.

一路上想着心事.等他回到近卫宫时.天已经擦黑了.门口站着两个近卫营战士.看见吴明.“啪”的立正.行了一个军礼.其中一人恭声道:“统领.唐公子今日來找你了.等了许久不见你來.临走留下话.要你回來后.抽个时间去看看他.”近卫营现在经过杨雄的整顿.军纪大为改观.甚至连后來的朱雀队员都一改散漫的习性.渐渐严整起來.

这两个士兵比较面生.应该是朱雀队的成员了.

吴明点了点头.道:“我知道了.”

唐大哥找自己有什么事.吴明心中诧异无比.不过他正好为唐轩谋得了南宁学院副院长的职位.本來准备明天告诉他这个好消息的.但既然唐轩叫他.现在一并告诉他也挺不错.看看天色还早.他向两个战士说了下去处.返身朝唐轩处走去.

唐轩被吴明送过來后.就在近卫宫附近购了间房子.那些跟随他一起前來的太学院教习.大多数都被南宁学院聘请了去.也有少数人去了江南的各个部门.成了小吏.但不知怎的.祝淮却对这个名满天下的“唐铁嘴”不闻不问.吴明每次提及此事.唐轩总是淡淡的笑笑.也不多说.他也不好去强求人家去求官.

今日他前去见祝淮.难民的问題是主因.其次么.就是为唐轩谋得个一官半职了.好在祝淮虽然稍微犹豫了下.但最终还是答应了.不知道唐大哥听到这个消息.会高兴成什么样子.他想着.脚步登时轻快了许多.

走到唐轩的小院时.老远就听到小唐忧“呵呵”的笑声.奶声奶气的.活力十足.他微微一笑.迈步走了进去.院子里点着个烛台.唐夫人正抱着唐忧坐在院子里.正逗得小家伙直乐.唐轩正坐在另一边.手里拿着本书.摇头晃脑的吟道:“人生难得几回闲.稀里糊涂隐世间……”

这诗在秋水一的诗文集里有收录.原文根本不是这个样子.被他改得面目全非.吴明忍不住乐了.大笑道:“唐大哥.你是闲得发慌是吧.今日正有个喜讯要告你.”

两人见吴明來了.大是高兴.同时站了起來.唐轩道:“今日下午正要去找你.沒想到你倒自个儿來了.”唐夫人慌忙把小唐忧放在旁边的摇篮里.道:“吴大人.你稍等.我去给你们做点宵夜.”小唐忧正被唐夫人逗得起兴.此时却被放回了摇篮.那里肯依.顿时“哇哇”大哭起來.唐轩那里还坐得住.慌忙站了起來.抱起了她.心肝宝贝的托着.嘴里道:“乖.别哭.别哭了.妈妈一会就好.”

吴明皱起了眉头.道:“唐大哥.你们也不请个下人什么的.一个人全让嫂子操持.如何可以.”

唐轩正抱着小唐轩哄着.闻言抬头看着吴明.苦笑了一声道:“吴大人.先父两袖清风.留给我最多的只是藏书.至于钱财之类.那就羞于启齿了.搬到这里.租这个院子我们的积蓄就花得差不多了.再要请个下人.人倒是请得起.但三餐咱们可管不了.”

吴明心头默然.唐轩说的倒是实话.这些难民涌过來.家家户户都或多或少带着点盘缠.钱倒是有了.但城里的米价却是飞涨.唐轩抱怨米价太贵.正是此理.他接口道:“明日起总督府就要开仓赈粮.并且以工代赈.这米价应该会跌下去……”

唐轩苦笑了一声:“吴大人啊吴大人.有时候你机警得让人叹服.有时候又傻得可以.李铁的大军不退.这米价那有那么容易跌下來.”吴明讶道:“这里面难道还有什么问題么.”

“我东汉承平日久.而江南又是鱼米之乡.水陆交通便利.这么多年下來.存粮肯定是极多的.其次么.虽然和北方断了來往.但海湾和昆洲两省本就盛产大米.多的是存粮.而其他两省也能做到自给有余.江南几省地势都较缓.交通上更是水陆并进.比其他几省好了不知多少倍.既然存粮和交通上不存在任何问題.那么这几十万难民呆在南宁.尚不足一个月.消耗的粮食恐怕也有限.就算米价稍有浮动.也断不会这么涨这么快的.”

吴明一惊.听唐轩这么一分析下來.果然有点道理.正想着.唐轩却断然道:“米价上涨之由.最主要就是城中的大世家.大商家见有利可图.囤积居奇造成的.如果不根治这个缘头.这场战争打多久.这米价就一直会居高不下.”

吴明勉强笑了笑:“唐大哥.也许你想多了.”

他虽然嘴上不承认.心中却沉重之极.唐轩分析得有理有据.他其实已经信了个八成.下午走出总督府时.自己还自信满满.以为终于做了件利民的大好事.此时听唐轩一分析出來.却觉得自己是多么的幼稚可笑.

这时候.唐夫人已经端了一盘子点心出來.搁在了茶几上.唐轩把小唐忧递给唐夫人.指了指旁边的小凳子.笑道:“如今做大哥的是一穷二白.今天就让你尝尝地道的京都民间小吃.这可是你嫂子今天才做好的.断不能浪费了.”

他说得很是轻松.吴明也只有收拾心怀.顺势坐了下來笑道:“如此.倒是叨扰大哥大嫂了.最近一直东奔西走.这种恬静的日子已经好久沒有过了.恐怕过不了几天.战事又起.到时候想和唐大哥这么安静的坐一会.恐怕也沒了时间了.也不知道.这战争何时才是个头.”

发完了感慨.唐轩倒沒说什么.倒是唐夫人抱着小唐忧.突地插话道:“吴大人.你也老大不小了.还是早点成个家吧.这样身边也好有个人照顾.”

151看书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