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指南剑 > 西出阳关3

西出阳关3

书名:指南剑 作者:思语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36:40

热门推荐:、 、 、 、 、 、 、

第十五节

太后遇刺,昨晚闹得沸沸扬扬,现在可说全城皆知。听得祝淮提及此事,众将稀稀拉拉的应了声“是。”又盯着地图若有所思去了,有的可能不大明白,还与旁人交头接耳。

见他们安然若素的样子,吴明明白过来。这些武将大半都是祝淮心腹,对太后遇刺漠不关心,那也在情理之中。退一步讲,武将不比文臣,他们关心的可不是道德大义,更多的是这次战争的可行性以及胜负的概率。陶雨下旨征讨中西五省,丞相仍把此事拿出来讨论,主要就是给这些人吃颗定心丸。毕竟,征讨中西五省,是朝廷前所未有的大手笔,调度规模为南汉历次之最。一旦执行起来,还要靠这满屋子的人。只有他们从内心觉得胜利可期,才不至于心头惶惑,畏首畏尾。

等议论声小了下来,祝淮才清了清嗓子道:“列位将军。综上分析,此番西征,战争三要的天时、地利、人和我们已是三占其二。现在分派诸军任务,争取把地利因素也利用起来。”

他这话说得大为轻松,所有人都露出会心的笑容,好象这次胜利真的如探囊取物一般容易。吴明的注意力却全落祝淮最后一句话上去了。他竟然说还要把地利利用起来?但地利一项,通常都在守御一方,这可如何利用?祝淮的文治武功,吴明现在深有体会,断不会无的放矢胡说一通。正自奇怪,祝淮大声道:“戴兵部听令。”

戴禀连忙站出来,恭恭敬敬地道:“属下在。”

他现在是一部尚书,按说在祝淮面前不用如此多礼。但他是祝淮一手提拔上来的,对祝淮一直是恭恭敬敬,不曾逾越半分。南汉官场上暗地里流传着一句话,戏称丞相有“三只手”。对内是左影左长史,对外是戴禀戴兵部。身上还藏着只手,那就是胡管家以及他控制的黑衣卫。

祝淮道:“戴兵部,一旦西征。位于大江中上游的机关城实乃我军心腹大患。现令你点齐五万水军,配合五万陆军。水陆并进,威逼机关城。能攻则攻,不能攻则把他们拖在城内,让其无暇西顾。”

戴禀神色一正,大声道:“属下得令。”

吴明心头了然。机关城亲近北汉,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整座城市卡在大江的中上游,进可攻,退可收。一旦大军西征,确实可能出兵断了三军后路。如果放任不管,他们就算不出兵,派兵骚扰朝廷粮道也是个恼火的事。祝淮派戴禀出击,显然对此也是极度重视。只是如此一来,江南水军实力大降,祝淮不怕北汉趁机来打劫么?

念头刚起,祝淮敲了敲桌子,接着道:“解坤,诸葛飞听令。”

解坤和诸葛飞同时站了起来,同声道:“末将在。”

“戴大人带队西征,南宁大江上的防守,就由两位费心了。诸葛将军远来不便,暂时听从解将军调度。”

两人再次同声道:“遵命。”

看着两人坐了下来,吴明心头却翻了个个。三年前增援广阳,诸葛飞还是主将,解坤和自己还要听从他分配,现在却掉了过来。看来诸葛飞上次被擒,最后虽借助南蛮求和之机赎了回来,但丞相心中仍有疙瘩。

但那次海战,诸葛飞应对中规中矩,实无可指摘之处。想到这里,吴明不由暗自叹了口气。人生的际遇,有时候还真难说。估计诸葛飞心头也大为憋屈吧,只是在大庭广众之下,他纵算有一肚皮不满,也只能憋在心里。

他俩刚坐下,祝淮接着道:“机关城的隐患一除,我们才真无后顾之忧,可以对中西五省放手一搏。”说到这里,他又拿着那把木尺,指着身后地图道:“大家请看,中西五省,和我们真正接壤的,其实就南版和成州。而这两个省份的地形又全然不同,南版紧挨着继玉森林,全省以山地和森林居多,我们要出兵南版,必须考虑到这里的特殊地势。”

所有人都若有所思,既然考虑到特殊地势,那肯定要因地制宜的派出相应的部队。祝淮扫了一眼坐在戴禀旁边的孙云龙,缓缓道:“这一路是主攻方向,所以是重中之中。南阳都督孙云龙听令。”

孙云龙显然早有预料,闻言站起来道:“孙云龙在。”

祝淮大声道:“令你统领十万精锐步卒,汇合福州的灵兽兵,直取南版的双汇。争取一鼓而下。”

孙云龙拱手行了一礼道:“属下得令。”

三年前,简飞扬挑选剩下的三万多降卒,全被孙云龙收编了过去。有这些百战之兵为基,这几年孙云龙又奉命招募了许多新兵。已把广阳经略得如铁桶一般。祝淮点点头,温声道:“孙大人请放心,广阳有忠勇侯在,断不会出问题的。”

他说的忠勇侯,自然是指祝玉龙了。听到这句话,吴明这才有点恍然,怪不得今天没见到祝玉龙,没想到早被派到南阳去了。不过祝玉龙忠正仁厚,用于进攻稍嫌不足,但守卫广阳,却是绰绰有余了。丞相可真是心细,考虑得面面俱到。

祝淮点了点头,语重心长地道:“孙兄,我已通知福州都督高远,让他再出三万精兵配合你。这次西征,老哥拜托了。”

按说商议军机,是不能搀杂任何感情的,但祝淮是丞相,自然没人敢跳出来问责。孙云龙眼中也似有异色闪动,重重的点点头道:“是,我一定尽力。”说着,再次行了一礼,然后坐了下去。

接着,祝淮又开始分派任务,都是一些协助防守,带兵助攻之类。吴明心下渐渐焦躁起来,难道丞相把自己也忘记了?还是根本就准备把整个近卫营都晾在南宁。正自忐忑,祝淮在地图前背着手,踱了两步道:“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奇正相辅,方能出奇制胜。最后一路将是我们进攻中西五省的奇兵。”

众人本以为他已分派完毕,那知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话来。稍微有点头脑的已经把目光朝吴明瞟来。吴明也知道丞相接下来肯定会派自己上阵,但听他如此说,顿时也来了兴趣。祝淮再次转过身,用木尺指到成州与福州两省的交界处道:“众所周知,福州与成州毗邻。边界绵长,两省之间,几乎全是平原以及草原,无险可守,是一马平川之地。这种地势,正是骑兵纵横驰骋的绝佳场所。”

说到这里,他转过头来看着吴明,双目之间神光湛然:“吴大人,朝廷因为地势的原因,没有大的马场。所以现在拿得出手的,就只有近卫营的一万五千骑兵。如果派你与成州的廖石周旋,可有把握?”

刚才上下两路统帅,他都是直接下的命令。但到了吴明这里,却是以询问的口气。但房中众人却并不奇怪,所有人俱都望了过来,面色凝重。

中西五省地势虽杂,但十路都督,几乎都是原青庭草原的部落联盟成员。这些部落降服东汉后,仍有很大自主权,其下子民都是牧民,天生长于骑射,骑兵正是中西之长。所以祝淮对其用兵,就采取了避实就虚的方针,以灵兽兵配合精锐步兵,从森林以及山地多的南版省进攻。

中西五省的骑兵太强了,强到祝淮在野外对上,也没完全的把握取胜。吴明正待答话,突然有个人站出来道:“启禀丞相,中西马上控弦之士,何止十万,吴大人的一万多骑兵虽是精锐,一旦对上,恐无丝毫胜算。”这正是自己担忧的啊,吴明心下感激,定睛一看,这人竟是谢川。

谢川是三万禁军衙卫的指挥使,也算一方主官。这次西征虽没禁军衙门什么事,但南宁的协防调度却肯定少不了谢川,所以这次会议他也有出席。谢川才干虽不怎么样,倒也算个忠厚人。见祝淮把这么个明显送死的活计往吴明头上推,心头也有点着急,马上就跳出来帮腔。

祝淮转过头扫了他一眼,点了点头道:“谢大人所虑极是,然两路大军出征,如果放任中路不管,廖石就可能腾出手来,要么南下支援双汇的廖刚。要么北上出兵帮助机关城。这样,攻打双汇的孙都督和拖延机关城的戴大人不是都很危险?”

谢川肚子里本就没什么货,被祝淮随口一问,登时张口结舌,答不上话来。

吴明乍听祝淮如此安排,开始也吓了一跳,真以为祝淮想把近卫营派出去当炮灰送死。但经过谢川这么一打岔,他反而冷静下来。心头却在寻思:自己现在好歹也是丞相女婿,不到万不得已,他肯定不会轻易把自己派去当炮灰牺牲掉。更何况,开会前他透露过,将派左影和祝玉虎随近卫营行动。这就更推翻了他炮灰的猜想。想到这里,他大声道:“丞相说得极是,为将者,当迎难而上,岂能拈轻怕重,畏刀避剑?属下定率领麾下儿郎与廖石陈兵对马平原,一决雌雄。”

说话之前,吴明还有点瞻前顾后。但话一出口,眼前依稀出现了那个怀抱琵琶的白衣少女。他只觉得脑子一热,后面的已是脱口而出,言语间大为铿锵。

祝淮眼中也闪动着一抹亮光,他突地大声道:“壮哉,吴大人豪气凌云,我祝淮果然没看错人。近卫营吴明听令。”

吴明脸色一正,恭敬地道:“末将听令。”

“此次西征,吴大人为中路军统帅,率本部一万五千骑兵先行出发。尽量把声势搞大点,以便迷惑敌人。记得,你的任务不在能否破敌,只要能拖住敌人就行。”

原来丞相只是打的这么个主意,吴明心下略为失望,但仍是上前一步,大声道:“末将得令。”

祝淮把一个将令抽出来递给他,然后右手顺势搭在吴明肩膀上,点了点头,却什么都没说。

他转过头扫视了房中众人一眼,缓缓道:“如此,三日之后正式西征,各位下去准备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