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指南剑 > 以攻为守7

以攻为守7

书名:指南剑 作者:思语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36:40

热门推荐:、 、 、 、 、 、 、

第二十三节

李忠和一干将领站在城头,面色凝重的看着城下。今天虽守住了城,但也给他上了生动的一课。至少李大公子,再也不会狂妄的认为,只要有六千驻军在此,丰台就会安若泰山。相反,他现在已成惊弓之鸟。

眼光在城下巡梭了一圈,仍未见百灵圣母身影,他不由有些失望。正想收回目光,猛地怔住了,他指着远方道:“那些泥腿子在做什么?”

陈姚民年龄不小,那有他看得远,睁着老花眼张望了一番,仍是不得要领:“那里?”

肖飞已至五段,虽只是初期,但这等身手,在世俗间已属难得。他视力较之旁人,要好上许多。闻言手搭凉棚望了望,良久才道:“他们好象在砍树。”李忠看得虽沒那么仔细,却也能瞧个大概。疑惑道:“这些泥腿子砍树做什么?难道用來生火?”

丰台在沙洲境内,离科第尔沙漠极远。这里气候干燥,但一年四季,雨水仍有不少,所以南平附近,多为不毛之地。但此处却多为水草丰沛的草原,许多不适宜放牧的山地,还长着高大的乔木。丰台就建在一座高地上,四周也有些小山,他们高低不齐,以众星拱月之势,把丰台围在正中。百灵教的临时驻地,就以难民为掩护,隐藏在五里外的一座小山上。

“公子说笑了。这些树木都是活的,又不是枯枝败叶,贸然砍下來,未经脱水,如何能燃?”

陈姚民摇了摇头,否定了李忠的猜测。猛地,他似乎明白了什么,失声道:“难道他们在做攻城器械?”

普通难民一盘散沙,自不可能如此。但城下有百灵教,有他们组织调遣,也并非不可能。肖飞又盯着看了一小会,转过头道:“还真是,他们好象在做云梯。”

说这话时,他声音已有些发颤。

众人莫不变色。这几天难民越聚越多,保守估计,城下已近二十万人。如果沒有攻城器械,六千守军有城墙掩护,也可高枕无忧。可一旦他们有了云梯,那就另当别论了。这可是二十万人啊,就算难民装备不足,力气不够,但发起狂來,仍不可小视。毕竟,他们人多,一旦饿得发了疯,力气和装备的劣势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一点,城上众将都无怀疑,因为今天攻城,已做了很好的阐释。

楼上众将面面相觑,一时无言。正有些不知如何是好,远方,突地传來凄凉的萧声。萧声如泣如述,伴随着《葬歌》之音,遥遥而來。初始并不太响,但随着城下难民齐声相和,已如一道闷雷,在天空上方滚动。这声音直冲霄汉,直如排山倒海。到得后來,也不知谁开了个头,大声喊道:“开城!”

“开城!”“开城!”“开城!”……

无数难民站了起來,站到弓箭射程外,振臂狂吼。万千个人头攒动,万千只手臂同时举起,万千道声音响了起來,越來越整齐,整个丰台城在声浪中,如大海中的一叶小舟,也似在颤抖。

人类的求生意志,本就高于一切。百灵教利用今天的伤亡,成功激起了难民心头原始的火焰,已呈燎原之势,不可收拾。李忠心头大寒,一屁股跌坐在地。几个亲兵见状,手忙脚乱的把他扶起。他扶着堞雉缓缓站起,已是心胆俱裂。转头对陈姚民嘶声道:“快快写信,请赵总督发兵解围,说得越严重越好。”

陈姚民皱着眉头道:“公子,驼关战事正烈,现在叫赵总督回兵相救,攻城兵力减少,驼关更不能下,岂不前功尽弃?”

“是么?”李忠定了定神,狭长的眸子寒光闪闪,盯着陈姚民:“依老将军的意思,又该如何?”

“东蒙与朝廷并无战事,从北方军区抽调兵力,应该可行。是以老夫觉得,京都求援方为妥当。”

“向京都求援?”李忠气极反笑,指着城下难民道:“京都路途遥远,加之北方暴雪,道路不畅,这一來二去,耗时更长。等他们赶到这里,这里的粮食,早成了泥腿子的大便了。沒了粮食,西征军还拿什么和对方斗?这个责任,你担当得起吗?”

其实还有个原因,憋在李忠肚里沒说。李铁是派他來历练的,动不动就写信求援,难免被人看轻,给人一种懦弱无能的假像。其他人怎么看他都无所谓,但对李铁的看法,他却着紧得很。

他说得确实在理。陈姚民想了想,叹了口气道:“好吧,我这就去写。”说完,率着几个亲兵朝城下行去,走下阶梯时,李忠尤有些不放心,喋喋不休道:“写得严重些,这样赵总督才能尽快派兵前來解围。记得,记得……”

如果不严重点,赵无能怎么会发兵?如果不严重点,不但你李忠无能,我陈姚民岂非也是饭桶?再者,丰台情势确实危机,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所以,陈姚民回到住处后,挥笔泼墨,斟字酌句,只用了小半个时辰,一个十万火急的求援信就大功告成。

“敬呈督座:

自驻守丰台以來,卑下兢兢业业,夙兴夜寐,不敢有丝毫懈怠。然半月以來,城下难民激增,已逾二十万众。前几日,惊现南朝军队,他们联合百灵邪教,裹胁难民,以排山倒海之势,对丰台发动了进攻。余与李将军坚守不退,伤亡惨重,渐至山穷水尽。不得已,只得乞请援兵!

陈启民惶恐顿首”

丰台和驼关之间,说远也远。吴明一路打打杀杀,走走停停的从南平西南方向绕过來,耗时大半个月。骆关在南平东南,快马疾奔的话,也得好几天。但如果是信鸽的话,一天的时间就到了。这封信搁在赵无能桌上的时候,已是第二天下午。

得到这个消息后,赵无能又发了一通脾气。可脾气再大,丰台之围却不得不解。无奈之下,只得令李源点齐两万骑兵为先锋,再以一万步卒为后卫,救援丰台。

兵贵神速,以李源的本意,是要尽起三万黑甲军,星夜兼程,前去解围。可赵无能骑步混杂,派了这么一队兵给他。饶是李源心态奇好,此时也有些不满。这么一支队伍,将令不一,互相抵牾,未战先打折扣,如何打仗?他暗自叹气,都说赵总督火气大,将兵之力不足脾气三分,看來果然不假。

他其实错怪了赵无能。丰台之围得解,可驼关的战事,总还得打下去。骑兵虽对攻城沒什么作用,但驻扎在旁,总能让人心安。这几日攻的厉害,驼关的兵力在急剧减少,骆驼精骑已不足两万,就算加上原先的辅兵,也不足四万。虽说兵力不足,但何啸天奸猾无比,天知道会不会來个开城突袭。到时候沒了骑兵压阵,岂不要吃大亏?

不过抱怨归抱怨,李源还是点齐兵马,汇合步骑三万余人,浩浩荡荡的朝丰台进发。有了步卒,行军也快不了那里去。大军一路开拔,李源更是有意放慢了脚步,如果急行军的话,五天左右就可以赶到丰台,但以现在的速度,大概得十几天。

远道而來,敌人以逸待劳,过于急进,难免留人破绽。李源长于行伍,这错自然不会去犯。虽是救援,但李源却不吝马力,斥候都撒到了二十里开外,一有风吹草动,就难逃他耳目。部队也能在最短时间内,做出正确反应。

这仗虽然打得冤枉,但现在骑虎难下,是打也得打,不打也得打了。

李铁坐在黑旋风上,把长矛横放于马背,掏出一块丝巾,像安抚情人一般,轻轻擦拭着。马是良驹,坐在上面,四平八稳,尤行坦途。他以前的马也叫黑旋风,但陨于南征一役,为此痛心了好久。如今这黑旋风,也是他精挑细选而來。随较以前那匹大有不如,但仍是匹少见的良驹。马的寿命约为二十出头,就算异兽的寿命略有增加,却也不多。如此算的话,黑旋风如今六岁,正值风华正茂。可再锋利的矛,总得生锈,再擅跑的马,总得老去。人生百年,相对于一匹马來说,堪可自傲,但除去老幼之龄,真正能一展抱负的岁月,又有多久?

精铁制成的枪身,黑黝黝的。由于长年把握,枪柄三尺开外,反而泛着淡淡的白色。他把枪杆倒转过來,又仔细的擦着枪尖。枪尖更见锋锐,即使是平时,也能感受到一股凉凉的寒意,那是杀气。

好钢用在刀刃上,一杆长枪的枪尖,更是如此。长矛的枪尖是铁母制成。李源当年为开此锋,不惜人情,请了黑铁门最杰出的弟子,北汉现今的工部尚书弋冠亲自操刀。具体过程他不知道,只是弋冠交还此矛的时候,连说这枪尖磨坏了他几十个刀石。

这是一杆锋利的长枪,并不比那些名器逊色分毫。大凡神兵名器的之主,都有过人的武功,这把长矛在自己手里,已经埋沒了好长时间,也许会一直埋沒下去。

李源苦笑一声,怔怔的盯着长矛,一时无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