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指南剑 > 杯酒释兵权3

杯酒释兵权3

书名:指南剑 作者:思语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36:40

热门推荐:、 、 、 、 、 、 、

第二十一节

既然说开了,魏虎倒也干脆,向吴明行了一礼道:“大人,当前有什么需要属下做的吗?”

“倒没什么事。”吴明沉吟了下,接着道:“禁军衙门十路卫所,你能调动的有几路?”

魏虎躬了躬身,苦笑道:“真正能听属下的只有两路人马,三路卫所使甄凡是我副手,更是我一手提拔上来的,自然听我的。而我当年救过七路卫所使裴勇,现在和他更是拜把子兄弟,他一向唯我之命是从。”见吴明仍是沉吟不语,他迟疑了下,接着道:“大人,五路卫所使纪忠和我关系不错,不过依属下估计,他可能是丞相一边的人,真要有事,还拿不准他会倒向何方,需要去拉拢么?”

吴明看着他有些忐忑的脸,心下暗道:“看来他是全心投靠自己了,否则不会把所有老底都和盘托出。不过这魏方既无背景,也无实力,能在两大势力间混到如此地步,却是难能可贵。”

想到这里,他摇了摇头道:“不用,魏兄你以后尽量藏拙,不到关键时刻,轻易不要发表意见。只要保住现有两路人马的就足够了。”

近卫营虽在城外拥有马场,还驻扎了一万五千人马。但马场离南宁城还有一段距离,外营士兵想要进城,上了百人以上还需报兵部备案。如此一来,难免束手束脚。吴明既已决定用自身实力来维持朝廷稳定,那自然是不遗余力。两路卫所,加起来一共有五千人马,这已是一股不小的力量,一旦有什么突发情况,吴明应付起来也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得多。

魏虎点了点头:“大人吩咐,属下谨记就是。不就装孙子么,反正已经装习惯了。”

刚送走魏虎,下人老宋就急匆匆的跑来禀告:“将军,户部侍郎唐大人来了。”

唐轩来了?吴明喜出望外,连忙道:“好,我这就去迎接。”走出统领府时,就见门口已停着一顶简朴的青色小轿,唐轩身着便装,在两个下人的陪同下笑吟吟的看着自己。吴明走上前,有些动情的握住他手道:“唐大哥你瘦了好多,注意身体啊。”

唐轩是瘦了,满脸憔悴不说,连鬓间的灰发已开始转白,一眼望过去,怎么也不像不到四十的样子,倒和一个五十岁左右的老头子差不多。唐轩轻咳嗽一声,眼中满是笑意:“是老咯,那能吴大人比。今日一见,风采更胜往昔。想来父亲大人泉下有知,也会欣慰不已。”

吴明却没和他继续互拍,扶起他就朝里走,边走边道:“唐大哥真是的,晚点来不成么,实在不行,等我抽个时间拜访你也是可以的,你一大早跑来,太后知道了,怕是不好……”

唐轩又咳了下,但却推开了吴明搀扶的手:“你唐大哥还走得动,用不着如此做作。”他望了望统领府门匾,笑道:“这高门大院的,想不引人注目都难。不过其他人怕来窜门,我唐轩可不惧他们说三道四。”

太学馆主唐子欧身陨后,唐子轩遵从父命,带着几十个南宁学院的教习,一路南下投奔吴明。这些教习都是举子身份,许多人还兼着官身,所以到了南宁后,真正留在南宁学院教书的并不多,大多被太后安插在南汉各个部门,这也是太后在南汉朝廷立足的基础。如今唐轩官至户部侍郎,更兼着南宁学院的院长,说是太后派的首席要员也并不为过。但吴明却知道,唐轩在关键时刻定会站在自己一边的,这不关乎直觉,而是对他人格的一种信任。所以两人的关系颇为特殊,既是同僚,也似故友,还隐约有那么一点兄弟情。如果说吴明在南汉朝廷和谁走得最近,那自然非唐轩莫属。两人的关系,几乎人人皆知,所以唐轩才有如此一说。

进了客厅,两人一落座,唐轩径直道:“吴大人,明天就是大朝会了,给你准备的时间可不多,可有什么计划没有?”

如今朝廷是五日一朝,经唐轩一提醒,吴明才醒起明天就是大朝之日。他想了想,笑着道:“看唐大哥如此紧张,难道还有什么变故么?”

明天的重头戏,不外乎是对安抚西征将士。不过吴明现在手中有兵,也不怕中西总督飞了去。中西那个烂摊子,朝廷现在只有,也唯有交给他才能得保安宁,所以他现在老神在在,并不惊慌。

“要说变故,我倒是听到点风声。”

唐轩看了不慌不忙的吴明一眼,心下却在暗赞:“这小子越来越有大将之风了,赤宵的预言,说不准真能应验到他身上。”他看了看四周,然后小声道:“昨天晚上,丞相亲自去见了太后一面,两人谈了许久。丞相已许久不曾和太后谋面了,他们相见的原因,我估计就是为你。”

他身体不好,一大早巴巴的跑来,难道就为这事\?吴明心下一阵感动,笑道:“那也没什么,奖赏西征军将士,本来就是大事,丞相与太后提前碰头,也属应当嘛。”

唐轩仍是皱着眉头:“可我感觉却没那么简单,唉,太后虽然信我用我,但只消是关于你的,她都防着一手。否则的话,也不用如此被动。”

吴明道:“既然想不到就别想了。唐大哥一大早来,不会单单是说这些的吧。”

“自然不是,咱们已有一年不见,老哥我是来看你的。随便叨扰一杯水酒。”他叹了口气,接着道:“就是弟妹身子不好,已好久不曾尝到她手艺了。”

吴明望着他憔悴的脸,轻声道:“唐大哥,你同样要注意身体。人力时有穷尽,事情是忙不完的。”

唐轩苦笑道:“我自然清楚。”他又长叹了一口气:“可刘大人万事不管,西征军的钱粮总得调配,怎能不忙?不过战事总算结束了,我也可以轻松下了。”

战事结束了么?这多半是个自欺欺人的想法而已。丞相早在筹划北征,而李铁自然不会束手待毙。即使眼前这短暂的和平,到底能持续多久,又有谁知道?

※※※“咚——”

一声轰鸣,悠扬的钟声在南宁上空悠然荡开。

大街上来往的民众都不由望向了城西的帝宫。帝宫历时两年,在工部尚书刘泽的操持下,完全建成。到了如今,也有一年多光景了,对于南宁城民来说,这声音已是熟得不能再熟,正是催促群臣早朝的声音。

钟声一响,所有官员不分大小,必须在半个时辰内赶到帝宫内集合。“早朝之事涉及皇家威严,任何人不得无故缺席,迟到。”太后在换掉禁军衙门指挥使时,亲口下了这么一道懿旨。别看丞相经常和太后顶牛,可对这个命令却奉行不渝。百官见他如此,更不敢有丝毫懈怠。所以南汉在上朝时,百官勤勉,与以前历代大为不同。甚至有人私下传说,这是帝国中兴之兆。

钟声响起时,吴明已走到了议事的金殿外。帝宫的建造,不但完全参照京都内城的样式,而且在规模上有所超越。九十九级台阶,造得颇为精致,百官一脸肃穆,从外面鱼贯而入,从下面望过去,整个金殿更有一种其深似海的感觉,不可遐迩。更如天上宫厥。

吴明定了定神,走到金殿御座右首站定。自东汉设立近卫营以来,这个位置就是为其统领专设。每个官员进来时,都向他投来意味深长的一瞥。几乎所有人都有预感,这个年轻的统领怕是最后一次站这个位置了,以后就算他仍到朝,但身份已变。

当太后牵着小天子,在御座上缓缓落座时,百官莫不噤声。五年过去了,这个年轻的女人,已用自己的手段告诉所有人,她不是一个花瓶,也非一个弱女子。她用瘦弱的双肩,挑起整个太后党,和老而弥辣的丞相分庭抗礼,不落下风。

这样的女人,就算抛去她太后的身份,又有谁敢轻视?

文武百官,功臣显贵跸集金殿。一个太监拂尘轻甩,哑着公鸭嗓子大声道:“皇上,太后驾到,开朝。”除了丞相和吴明外,百官莫不俯倒在地,山呼万岁之后,又是三声“娘娘千岁。”动作整齐划一,遒劲有力。

太后和丞相虽然互相掣肘,但不可否认的事。两人到现在还颇为克制,至少在对外战争上,从没互拖后腿。南汉这几年来,也很是打了些胜仗。如今中西大半已收复,而西北也与朝廷接壤。所有人都深信,在太后和丞相的带领下,这个新兴的帝国必将战胜北汉,完成东汉的统一大业。

西征军大胜归来,更把他们的信心扩张到了顶峰。从上面望下去,可以见到这些人站得整整齐齐,同时给人一种气壮山河的气势。可吴明却知道,在这众志成城的表面下,已暗藏着太多的裂痕,一个不好,就是分崩立析之局。

金殿上说得天花乱坠,冠冕堂皇。而在台下则是摇身一变,各有嘴脸。丞相和太后是朝堂上的两棵大树,各个官员在这两大势力间分分合合,勾心斗角,互相算计。如今自己挟胜归来,以手中军力和他们分庭抗礼。势必让这波涛汹涌的朝堂再增变数。

这是南汉的权利中心,每天都在上演看不见的战争,其激烈程度,甚至比战场上真刀真枪还来得凶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