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指南剑 > 隔江打牛3

隔江打牛3

书名:指南剑 作者:思语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36:40

第二十三节

当太后与吴明在城头谈论的时候,于照彬的前锋已抵达大江中部,果不其然,随着一声锣响,敌人船队源源不断开出,欲与南汉水军部队互抢先手

不论南宁或是汉水,两座城市都是依水而建,其城防对大江也多有倚靠。如果敌人来攻,水军龟缩不出,则失了大江之险,敌人一旦占据大江之利,进可以占据码头,退可以利用水军对城头进行休止的骚扰,所以对于双方来说,江上主动权是不争也得争。南人固然占据水军之利,北方吃亏之后,亦是拼命扩展水军,汉水经过几年发展,与江南水军相差几,至少从规模上来说,双方已是不相伯仲。

北方水军主将,仍是乐lang水师骁将王知庆。第一次汉水之战后,让李铁见识到了南北水军战力的差距,痛定思痛之下,决定在汉水扩建水军,以对抗强大的江南水军。可要建立水军,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首先要有船,其次要有人。船倒是好弄,丰林山上林木成荫,就近取之,就是造船的上好原料。但人就有些伤脑筋了,俗话说“北人擅马,南人擅船。”要在北方找个骑将,可说一抓一大把。可若换成水将,那就屈指可数了。

其实李铁也知道,前两次汉宁之战,其战败之责都不在王知庆身上,思来想去,实在人可用,只得把他从乐lang调来,再驻南宁。

南汉近调兵遣将,北方自然有所警觉。他们也清楚,在中西,西北与南汉连为一体的情况下,南方论从地盘还是国力上都已超过北方,发动反击只是迟早问题,只是南汉的反击来得如此之,却有些出乎意料。

这几天,王知庆一直寝食难安,就怕南汉在睡梦中攻下了汉水,他有两次战败的经历,如若汉水失守,以李铁的脾气,非得把他大卸八块不可。

眼见南方军出动,王知庆反而松了口气,喝道:“传令左右两翼,立刻压上,与中军齐头并进,给予南人迎头痛击,让其不能越雷池一步。”

南宁汉水一江之隔,自两汉立国以来,双方围绕大江时起冲突,在小规模的遭遇战中,北汉初期大为吃亏,在死伤了数人之后,其水军部队已迅速成长起来,不论是大规模作战,还是小规模冲突,排出的阵势也似模似样,如今和南方的遭遇战中,也是互有攻守,甚至还训练出一些如夏侯天的水鬼部之类的特殊水军,令南方吃了不少的亏,令江南水军深为忌惮,现在的遭遇战,大的可能就是互有伤亡,然后各自增援,齐齐排出阵形,谁也不敢轻举妄动,以进入对方投石车范围落了后手,后的结果,非是谁也不攻,对峙良久后疾而终,后不了了之,各自撤退。

王知庆的左翼,是他的属下兼副手任贤之,为人老成持重。而右翼则由夏侯天负责,夏侯霸镇守汉水之后,夏侯天这几年一直跟随其父。和王知庆的不如意相反,他的官职一升再升,现在已是五品荡寇将军。官一大,人也有些骄慢,王知庆现在怕的,就是夏侯天不服指挥,来个自行其是,到时阵势一乱,就可能大败。

江风一如既往的凛冽,双方战船缓缓逼进,一片肃然。双方相距五百步,于照彬对身边的亲兵下达了攻击的命令:“命令各船霹雳车发动,排炬石轰阵,对敌舰进行第一轮打击。”

水狮营长的于照彬统领的,是能载五十人的中型船只。而北方的出动的船只则要大得多,王知庆的旗舰奋威号,满员可到五百人,刚好十倍于南方,于照彬的坐舰和其一比,体型差距直若云泥,以此等小舰打头阵,若在平时自然不妥,但这些船上都装了如意机,规避性极强,加之霹雳车的远程打击力,就施行风筝战术。用“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的战术,玩也可以把对方玩死。

王知庆排的是长蛇阵,几百艘大小船只在大江上一字排开,齐头并进。而江南水军则排的玄囊阵,此阵分散,各船之间有很大的机动空间。就是考虑到如意机的机动性,给予各船多的闪避空间。

石油与火药应用于军事后,各国都有量产,所谓的炬石轰阵,就是利用霹雳车的远程打击力,将石油或火药抛入对方阵中,船只闪避不容,一般都将中,就算不能击沉对方,也能击伤敌舰,让其机动力大减。如意机发明后,江南水军已开始试用此法,效果甚好,北方已吃了好几次闷亏。

他命令一下,身边的亲兵马上打出了灯语,前锋的舰队得到命令,一下分散了。从南军舰船上,升起一团团红通通的火焰,带着绚丽的火光,直扑北方战舰。

“轰隆,轰隆……”

抛一落在战舰上,就发出剧烈炸响。就算霹雳车不易瞄准,但双方相距如此之近,北方战舰庞大,规避力是不强。这一波打击下来,虽有很大一部分抛落入了江中,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命中了敌舰。不少北方舰上,马上就有火光冒起,甚至有两艘稍小点的船,火光甚烈,战舰开始缓缓下沉,显然已失去再战之力。

遇见这种打法,逃跑只会吃大亏,因为南方有如意机,机动性十足,掉转船头逃跑,南方战船可以边追边打,只会给别人当活靶子,其实于照彬也是如此想的。好的应对办法,外乎速前进,冲上前与敌方肉搏,或直接横冲直撞,扰乱敌方阵势,把自身船身高大的优势发挥出来。

可江上硝烟弥漫,敌舰似乎被打懵了,并没有迎上来,而是缓缓转身,一字排开,把侧面掉转过来,对准了于照彬部。

见对方如此应法,于照彬不由一怔,这样的话,岂不让整个船队都成了霹雳车活靶子?不过战机稍纵即逝,他也没法多想,马上喝道:“传令下去,即刻发动第二波攻势。”

他话才落音,突的一阵巨响,似乎整个江面都颤动起来,从敌方战舰侧面,突地闪出一溜火光,这些火光一出敌舰,就变成一颗颗火球,猛的朝己方高速飞来,落入大江之中,就翻起滔天巨lang,一旦落到战舰上,则马上发生大爆炸,威力比炬石轰阵甚,有几艘战船被火球击中,在剧烈爆炸声中四分五裂,间或夹杂着一声声战士临死前的惨叫。

这是什么鬼玩意,尽管于照彬熟谙水战,但这种武器还是头一次见,当场就有些不知所措,被这一波攻击打懵了。

就在他不知所措的时候,城头上的吴明却是惊骇欲死。别人不清楚那是什么,但他作为过来人,岂会不知,那是舷炮。北方竟发明出这等利器了?传言北汉工部尚弋冠比刘泽强上一截,看来所言非虚,仅从舷炮开发一点来说,北方就占了老大的先机。不过这世上本有火药,南方能想到热气球,北方开发出舷炮,也在情理之中。

他心头哀叹,战争能促进科技发展,看来所言非虚,从双方努力备战的成果来说,又深切的说明的这一点。可现在却不是感叹的时候,他定了定神,向身边灯语手道:“即刻通知诸葛将军,令于将军部转向,绕至敌方正面,从正面突击敌人,进行肉搏战。”

水战的历史,要翻开的一页,进入炮战时代了,他心头想着。不过舷炮也并非没有弱点,初期的时候,炮膛并非特制钢材,开上几炮就要熄火,否则就要炸膛。而且要把舷炮威力达到大,非得一字排开,把侧面面敌人才可。如果敌人绕至正面进攻,除了转向别他法。至于后来出现的船尾炮,船首炮,那也只是改进后的权宜之计,威力仍不能和侧面的排炮相比。

吴明熟读史,对舷炮也是略知一二,所以马上就想到了应对之法。那个传令兵得令,马上在城头打出了灯语,第一时间向诸葛飞传达了命令。

北方排的长蛇阵,而南方则应的是玄囊阵。这个阵除了左右两翼外,中军则分为两个部分,一为前军,一为后军,前军自然是于照彬,而后军则是诸葛飞镇守。诸葛飞排这个阵,固然有让如意车发挥大威力的想法,其实还有一点他没宣诸于口,那就是南军的左翼,是由中西军负责,虽然中西军精锐,向有百战百胜之说,但那只是在陆地上,到了江上的话,其战力如何,诸葛飞心头实在没底,他居中策应,向前可以策应于照彬,一旦左翼出事,也可紧急增援。

双方出动的水军兵力,南方有近四万,北方则是三万出头,兵力对比之下,似乎是南方占优,可排阵下来,这点优势却又荡然存。北方一轮舷炮下来,不但打懵了于照彬,同时也让诸葛飞惊骇欲死,这等东西闻所未闻,又该如何应对?正有些茫然,旁边的亲兵叫道:“将军,镇西侯有令。”

未遗漏,灯语一般要打三遍以上,除了群体命令外,还得等对方打出确认收到的信息才能停止。诸葛飞转目望去,正好看到城头上重复第二轮灯语。他虽对中西军水战之力存疑,但广阳海战一役,吴明只手挽澜,在己方主帅失陷敌手的情况下,一举击溃南蛮水军。当时诸葛飞也在场,所以对吴明的指挥,却丝毫存疑,马上对那个亲兵道:“即刻灯语传令,令于将军绕至敌舰正面进攻。”

想了想,他又道:“军压上,开始准备肉搏战。”

对方竟有此等利器,看来用霹雳车实行“风筝战法”的计划已行不通了,而于照彬的战船都是小船,肉搏的话,敌人居高临下,他就极为吃亏。诸葛飞也是个果毅之将,马上就选择了增援中路。至于左翼可能的隐忧,他此时也顾不得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