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指南剑 > 跋胡疐尾1

跋胡疐尾1

书名:指南剑 作者:思语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36:40

 第十六节

何斐?

难道是出使东蒙,协助自己,以火攻大破东蒙军队的何斐?

这条计策虽是吴明一手促就,何斐则是关键的执行者之一,但两人并未真个见面,一切都是由何啸天牵线搭桥,一手完成的。火攻当夜,连烧十里连营,于尘国使团几乎全陨于军中,吴明也以为如此。也许,这个何斐只是重名吧。

他正想着,那个叫何斐的军官已应道:“热气球飞临于尘,定是中西方面来人了,是圣母着我来看看。否则的话,老子才没闲心来管你的破事。”

话声才落,一个中年大汉已从外围转了进来。这人个子不高,面相更是普通,只是手上提着个旱烟袋子,一拔开人群,就盯着吴明两人打量不已,眼睛也是滴溜溜的乱转,一脸的精明相。

看来,这人就是何斐了?

热气球的事,其他人不知,但祝玉清和吴明一直有书信来往,自然清楚明白。吴明舒了口气,定是小清看见热气球飞临,遣何斐来看个究竟的吧。

他正想着,那个河马却面色不善,继续愤声道:“何斐,现在看也看了,没什么事,我可要把将人带回去审了,恕我就不奉陪了。”话一说完,也不待何斐回应,高声道:“来人,将这两个奸细捆了,押下去,本将军要好好审审。”

随着他一声令下,两个兵丁上前一步,伸手就要捉吴明等人。

“且慢!”

何斐叫停了两人,乜着眼睛扫了何马一眼,然后走上前,绕着吴明两人走了一圈,然后掏出个火折子,将烟点着了,深深地吸了一口,这才慢条斯理的道:“何马将军,刚才本人说过了,热气球是中西独得之秘,这两人很可能是中西定国公派来联络的友军,你就这么不问青红皂白的抓了,到底是什么意思?”

一听何斐如此说,何马也沉下脸,冷笑道:“是不是友军,不是你说了算,总得我先审审才行,怎么,难道你要阻止我执行军务?你们礼部的手,是不是伸得太长了点?”

两人正在争论,突然人群又是一阵骚动,外围有个轻柔的女声道:“何礼部,来的到底是谁?怎么这么多人,到底发生了什么?”

那声音虽然带着焦急,但却又轻又脆,如山泉叮咚,听着悦耳之极,正是祝玉清。吴明又惊又喜,祝玉清与他分离也有大半年了,虽然两人一直保持着书信来往,但经久弥新,对她的思念却是怎么也遏制不住,没想到初到于尘,两人就见面了,看来,估计是小清中西来人了,再也坐不住,前来打探消息的吧。

吴明叫道:“夫人,是我。”

祝玉清现在扮演的是圣母,这个身份却是何艺,也许于尘国高层知道她这圣母是冒充的,但对于普通士兵来说,却是货真价实的,圣母是稳定军心的一大要素,吴明可不想叫出“小清”二字而穿了帮。至于夫人也不算错,不论是何艺,还是祝玉清,两人都是吴明妻子,他叫“夫人”,也算恰如其分,只是此夫人非彼夫人,外人不知,他和祝玉清你知我知而已。

刚才还在喧闹的人群一下分开了,祝玉清从人群中走了出来。大半年不见,她比临出走时又瘦了些,一袭葱绿紧身仕女服裹在身上,脸色略微发白,配合淡淡的愁容以及大大的眼睛,更显得柔弱不堪,惹人怜惜。自从枯木为她治好顽疾后,祝玉清身体日益好转,脸上也多了些红润,只是现在看起来,和病前也差不了多少。大概,还是因为丞相与祝玉龙离世的原因吧。

虽然元宵节之变,吴明并未参与,但多少也有纵容,默认的成分在内。看见祝玉清如此,他心头又是一阵疼痛。

周围人群一下跪伏在地,就连何马也有些不情愿的蹲下了,人群中响起一阵整齐的声音:“拜见圣母。”

祝玉清假冒圣母也有一段时间了,加上从小就身在丞相府,对这些礼数倒是见怪不怪,闻言莹白的素手虚扶:“大家起来吧,不要多礼。”

眼见众人起来了,她才看着吴明,一双晶莹的大眼睛中闪着惊喜的光辉,娇声道:“阿明……”话一喊完,眼睛却先湿了。

吴明上前,捉住她一双柔软的小手道:“小清,你又瘦了……”

看着妻子惹事怜惜的娇颜,吴明纵然贵为国公,心有千言万语,却是无话可说。杨易阻拦高远,以至灵兽兵救援不及,丞相力战之下,最终授首。此事他就算有一千个理由搪塞,但祝淮间接陨于中西之手,这总是个不争的事实。祝玉清这次出走,虽然名义上是为散心,整理黑衣卫档案,但究其根本,还是因为赌气。父兄惨死,她不能对此事置若罔闻,更不能坦然面对。夫妻二人都是心思玲珑之辈,个中原因两人虽然嘴上没说,但却心知肚明。如今得见妻子如此,吴明心头愧疚更甚。

大庭广众之下,祝玉清却吃消不住,连忙把双手从吴明大手中抽开,脸红红的道:“阿明明,你怎么来了?何妹妹他们还好吗?这里到底怎么回事?怎么这么多人?”

她一连串问了一大堆问题,吴明一时倒不知如何回答,正自愣神间,何斐已接口道:“还能怎么回事,有人想把定国公抓过去审审呗。”

听说有人要抓吴明,祝玉清再好说话,此时也变了脸,冷冰冰的道:“谁要抓我家夫君?”

眼见她俏脸含煞,何马知道今天讨不了好,连忙堆上笑容,上前道:“圣母勿怪,小的先前并不知道定国公……”

一见是何马,祝玉勉强堆起笑容道:“那么,现在何将军还要阻拦我与夫君团聚么?”

何马搓着手,讪笑道:“不敢,既是误会,小的当然不敢造次。”说到这里,他向吴明行了一礼道:“公爷,不知者不罪,希望您大人不计小人过,小的就先告退了,不打扰你们了。”说完,他再施一礼,带着一大群兵丁前呼后拥的走了。

何斐朝他背影吐了口唾沫道:“哼,狐假虎威的东西,看你还能得瑟几天。”

祝玉清则叹了口气,轻声道:“何礼部,别说了,让大家都散了吧,别聚集在这里影响防务,万一敌人趁夜进攻就麻烦了。”

何斐躬身道:“是!”他朝围观的人群挥了挥手:“散了,大家散了啊,该干嘛干嘛去。”围观的人群这才四下散开。

祝玉清看了吴明一眼:“阿明,请跟我来。”

人群散开,露出外面的一辆马车,这马车甚是破旧,前方的车帘呈黑褐色,散发着一股陈旧的信息。车夫是个百灵教众,头发都花白了,配上前面的老马,稍有移动,车轱辘就“吱呀吱呀”的响,看得吴明大为迟疑,生怕自己一上去,这马车承受不住,马上就报销了。

祝玉清进了车,在车上招了招手,叫道:“愣着干什么,上来呀。”

吴明定了定神,连忙上了车,祝玉清放下车帘,对车夫道:“老李,回营。”

马车辘辘的开动了,夫妻二人一阵无言,过了许久,吴明才道:“小清,你在这里,过得并不好吧,怎么,难道情况有变?”

这么多年下来,吴明早已不是愣头小伙,察言观色的本领却是十足。刚才那个何马,对祝玉清颇有些不以为然,和何斐也明显有些不对付,由此可见,于尘国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如果真是这样,那这仗可就有些难打了。”

祝玉清愁容满面:“是,情况很不妙。”她叹了口气,接着道:“战事初起时,由于何总督的强势介入,何都波对我这个冒牌圣女大为恭敬,几乎有求必应。随着何总督负伤,他的态度就渐渐变了,并且对我日渐疏远。”

吴明皱了皱眉道:“日渐疏远?他于尘国是西北何家的一个分支,他们的根就在西北,难道还想自治不成?如果真是如此,何总督第一个就饶不了他,以他小小的于尘国,更承受不了西北的怒火。”

祝玉清又叹一口气:“阿明,如果是平时,这何都波就算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造次,但现在情势不同,波斯大军压境,何总督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如果何总督不在了,西北对何都波而言,还有什么威胁?就算他投降波斯,保不准比跟着西北何家的好处更大。如此算来,他现在这种态度,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吴明遽然一惊:“小清,何总督的身体到底怎么样?”

祝玉清没说什么,只是摇了摇头,不再多说,吴明心头跟着一沉。自己只得到消息,说何总督身负重伤,没想到却是如此严重,以小清的表情观之,情况怕是不妙,若是何总督真有个三长两短,西北骆驼营没了主心骨,那还有心再战,何都波也可能倒向敌方。自己又中了敌人声东击西之计,粮草辎重被焚,这时单独对上波斯,更是败多胜少。这仗,可如何进行下去?

甫一见面就听到这么个噩耗,夫妻二人那还有丝毫久别重逢的喜悦,俱都沉默不语。马车辘辘而行,不时颠簸一下,更让人心烦意乱。吴明撩开车帘,借着月色,看着外面的景色出神。

大概风沙较大,外面的景色给人的感觉极为脏乱,现在虽是晚上,但由于战时,街上仍是热闹,不时有兵丁绰枪走过,但更多的则是难民。无数难民躺在街头两旁,哀号**声此起彼伏,空气中更有一股异味,又闷又臭。

吴明不由皱起了眉头:“这也太脏了,难道于尘国都不处理下吗?现在正是盛夏,如此下去,要是发生瘟疫,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祝玉清苦笑道:“处理,怎么处理?波斯一路北进,一连灭了几十个小国,但却不伤这些国家百姓丝毫。这些难民无路可去,自然只有朝这个西地最大的城市涌来寻求庇护了。到了现在,整个于尘国都里人口怕已不下三十万,到处都是人。如今波斯四面合壁,为渊驱鱼,估计要不了多久,不用他们攻打,这个城市没了粮食,自己就先崩溃了。”

三十多万人口?吴明不由吓了一跳。在西地,有个十万人就算是一个大国了,许多国家甚至只有几千人。三十万人也太过吓人了,估计波斯把西地以南的所有小国人口都驱逐到于尘国了吧。

想到这里,吴明吓出一身冷汗。于尘国都是西地第一雄城,更是西北何家死忠,达涯雪洞被堵后,波斯只能绕道西地东征,最大的敌人从南蛮人变成了自己和西北何家。这个西地第一雄城,也是波斯一道必须迈过的坎,为渊驱鱼之法,用难民消耗于尘国都粮食,倒不失一个好办法,只是太过狠辣,甚至有些灭绝人性了。这定是波斯在东征之初就定下的策略。以此计的狠辣来看,定是兴隆大帝的杰作了,看来这小胖子,果然不是盏省油的灯呀。

吴明不由道:“这些难民分明就是来消耗粮食的,难道何都波是傻子,照单全收?”

祝玉清又是苦笑:“何国主自然不是傻子,但在西地,人口就是国力,这东西平时可金贵得很,如今有人巴巴送上门来,那有不收入囊中的道理?等波斯大军围城,粮草告急,何国主已是悔之晚矣,现在就算想把人口朝城外送,也送不出去了。”

原来这么回事,波斯人这招可说步步连环,算准了何都波贪图这些人口,所以驱赶难民来消耗于尘国粮食,等粮食消耗得差不多了,再顺势围城,现在人口压力大增,这些难民于尘国又不能不管,一旦逼急了,难免发生民变。真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城内肯定饿殍遍地,更会发生瘟疫,这座雄城,才是真正的不攻自破。

这也许,是何都波考虑投向波斯的一大要素吧。

这也是阳谋,接纳难民,是何都波不能拒绝之事。

要解决这个难题,只有尽快击溃波斯人,可自己孤掌难鸣,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必须要于尘国全力配合才行。而以于尘国现今状况,他不投降波斯就算好的,要想他们帮自己,那可真是强人所难了。

这就陷入了一个死胡同,吴明想着,不觉头大如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