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指南剑 > 两分明月1

两分明月1

书名:指南剑 作者:思语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36:40

第一节

复兴五年是个多事之秋,烽烟四起,各地战争进入白热化。. 对南汉来说,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年份。

这一年春,南汉丞相祝淮被太后赐死,江南祝家没落。同年秋,波斯大举入侵西地,西北总督何啸天应于尘之请,率军支援。在激战中,不幸中了敌军的两路夹击之策,重伤不起。

幸得中西总督吴明随后来援,挽狂澜于即倒,在于尘国内,冒险刺死了波斯使臣,如此一来,何都波心知就算有心投降,波斯也不会相信,唯有转头与中西合作一途。不过,转投中西也有好处,毕竟波斯终究是外族,于尘国奉他们为宗主国,难免会不舒服。

既已重归西北,何都波索性破罐子破摔,假意投降以麻痹波斯,内里则厉兵秣马,向吴明献策与援军里应外合,大破敌军。吴明大喜,于是联络城外的杨易,策划此议。这一战波斯大败,几乎是当年沙城之战的翻版。

波斯虎侯末底并不知楚天行已亡,得到何都波肯定的答复,全军一片欢腾,早早开起了庆功宴。

是夜,几万中西军埋锅造饭,饱餐一顿后,丢弃辎重,全军出击,做出破釜沉舟的态势。正在庆祝的末底不惊反喜,认为这是中西军失了辎重,狗急跳墙,做出的冒险一击,只要打退了对方此次进攻,那么胜利唾手可期。于是波斯军趁夜列阵,准备以优势兵力,堂堂正正击溃中西援军。

双方拉开阵势,打得天昏地暗。波斯军虽数倍于敌,但中西铁骑天下闻名,在草原上纵横驰骋,一时间,波斯人竟奈何不得。

战得最后,杨易虽一代帅才,但敌人数倍于己,应付起来终究勉强,眼看中西军就要不敌,这时一通鼓响。于尘国都四门大开,无数骑兵从里一齐杀出。末底大惊失色,急令分兵抵挡,可现在战事绞着,急切间如何能行?

于尘不是降了么?此等命令一下,后方将士茫然失措,一片混乱;前线将士见后方烟尘大作,还以为中军失守,那还有心思抵抗,顿时一溃如注。

末底初期还想组织人手反击,只手挽澜,可到处都是乱军,兵败如山倒,岂是人力能够挽救。,,。乱军之中,杨易一骑绝尘,直取敌方主帅。两人虽同属七段,但杨易步骑皆宜,末底却长于步战,本就逊色一筹,加之己方大败,更是无心恋战,两人交手,仅几个回合,他一个疏忽,就被杨易一枪刺下马来。

主帅落马,波斯军更是乱上加乱,那还能组织有效抵抗。近二十万大军,一路哭爹叫娘的朝南落荒而逃。骆驼营和中西铁骑衔尾追杀。这一仗下来,波斯人虽未公布伤亡数字,但于尘国都以南,百里之地,几乎尽赤,伤亡由此可见一斑。

以前的波斯帝国,军政几乎都是三大家族把持。兴隆上位之后,大肆提拔亲信,末底贵为国公,更是心腹中的心腹,此次却陨于东征途中。

事隔多年,波斯仍未逃脱东征主帅必亡的厄运。此战也让兴隆意识道,新提拔的心腹忠诚足够,但能力素养终究欠缺,否则的话,末底也不会如此大意,而致全军大溃。而两大家族能够屹立多年,底蕴深厚,其精英子弟大都受过系统教育,不是末底野路子能比拟的。于是文武二公渐有话语权,波斯经过短暂的三公鼎力的时代,又回到二公主政的政治格局。

西地一战,不但对波斯影响深远,对南汉亦是如此。

东汉五大总督,如今已去其四。南汉两大总督的相继陨落,标志着权利分布的进一步明朗。一方是以贤庄太后为首的江南派,他们占据江南四省,以及北方的庆阳。由着槐英的关系,商家的撤出,中西成州也在太后派控制下。

其次,就是定国公一系了。

何啸天弥留之际,亲自将西北三省交予吴明代理,名虽代理,但继孙何逍遥年幼,尚不具备理政能力,而何逍遥又是吴明之子,所以西北三省,也成了中西的一部分;

从省份上看,太后派占据六个,似乎略逊一筹,但江南富庶,加之云度尚在波斯控制中。所以中西派在经济力上大有不如,但最近几年,中西军战无不胜,气势如虹。军事力量却强得太多,两方势力,竟是一个奇妙的平衡。

如今尚在北伐,所以贤庄对于中西军力虽然忌惮,却暂时没什么想法,不过双方都清楚。对于南汉来说,中西军方已不是尾大不掉,而是根本的国中之国,这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一转眼,又过了五年。

这五年来,发生了太多的事。

与意料中的一帆风顺不同,南汉的北伐,遭遇到了极大的阻力。复兴七年秋,准备了一年多南汉,终于趁着秋收之际,越过青麓山脉北伐。这一次,杨雄小心翼翼,在青麓山脉,却并未遭遇到想像中的抵抗,十万大军,悉数通过山脉,进入龙望省。

因为翻山越岭,所以十来万大军,几乎都是步卒。一出大山,就遭遇了北汉黑甲精骑的迎头阻击。好在杨雄也非庸者,竟以十万步卒,利用器械结阵自守,硬生生的顶住了几万骑兵的冲击,可自身也损失惨重,伤亡超过三成。这一战震惊天下,黑旋风之名,再次轰传。黑甲军名噪一时,勇名之盛,一时无两。

死伤惨重之下,杨雄只得退回青麓山脉,一边休养生息,一边向朝廷告罪。这一战,也使贤庄意识到,所谓南船北马,北方多平原,适合骏马驰骋,要想拿下北汉,打造一支铁血骑兵,是必不可少的。成州马场的地位,显得尤其重要起来。

可北汉并不安于现状,也筹划着南下,把庆阳夺回来,于是双方围绕青麓山脉,展开了激烈争夺。战争自此绵延,赋税加重,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困苦不堪。不但是北方,就连向称富庶的江南,也时有暴动发生。

而在双山关以北,东西二蒙厮杀更烈,在楼居和吴明的支持下,西蒙逐渐掌握主动,战场向干比噶以东延伸,离东蒙首都日泽拉越来越近,可越是如此,战事却更为惨烈,每年,西北都会接纳大量逃亡的牧民。好在西北有百灵教,这个半官方半宗教的组织,在这种动乱的年代,更能给人以心灵上的慰籍,百灵教迅速发展壮大,在稳定人心方面,起了极大的作用。

相比于四处烽烟,中西与西北两地却是难得的安心,也足足修养了五年;这五年来,定国公府喜事连连,添丁加口。复兴六年春,柳慧诞得一子,取名吴瑞。这个孩子的出生,也让其母松了口气。吴明贵为国公,三妻一妾,相对于他的身份来说,后院略嫌单薄。虽说定国公在女色上不太在乎,婚后对她也是爱惜。但母凭子贵,有了这儿子。她这个四夫人位置才算真正稳当。

何啸天的辞世,对于何艺打击很大,这几年她几乎都在西北三省,主持百灵教事务,夫妻二人聚少离多,自然再无子嗣。与他相比,艾丝特则是好事连连,不但能生,还一连生了两个大胖小子。两个儿子虽是黄肤黑发,但眼睛却和其母防佛,为蓝色。艾丝特欢喜得不得了,大儿取名吴嘉波,小儿名为吴铭亚。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复兴九年的时候,祝玉清终于诞下一个男孩。这个孩子一出生,不但是吴明,阖家上下都松了口气。这几年来,大夫人主持内务,操尽了心,其柔婉公正的性格,受到定国公府将士的一致爱戴。可其他几位夫人喜事连连,大夫人却毫无动静,众人心下不说,却也心焦得很。就连吴明,私下多次见到祝玉清唉声叹气,为没有子嗣而烦恼。

得知出生的是个男孩,祝玉清喜极而泣,亲自为这个孩子取名为天赐。岁月如梭,一晃眼,小天赐周岁了,中西狼帐内张灯结彩,大红灯笼几乎连成了片,庭牙有头有脸的人物都来了,为这一周岁的小宝贝庆生。

主座上,吴明和祝玉清身穿喜袍,怀抱儿子,笑吟吟的给各位贺客打着招呼。由于枯木神功的滋润,五年过去,这个三十出头的小妇人未现丝毫老态,不过人却丰腴了些,更显稳重。

至于吴明,由于已臻九段,气血早已稳固,看起来还如五年前一般,只是神色更为内敛,他身穿一袭蓝色长袍,坐在那里,虽然沉默不语,但自有一股威势。

定国公在中西一手遮天,小儿子周岁之喜,参加喜宴的非富即贵,且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各个酋长,部落首领,将军等一一上前,掏出事先准备好的小礼物,如糕点,糖果,点心等一一奉上,然后再献上用白线串好的挂钱,由司仪托上,小心的给小家伙挂上。

眼见差不多了,吴明才站起来道“列位都是我中西肱骨,能来参加小儿周岁之喜,是我吴明的荣幸,本公在此多谢了。”

手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