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指南剑 > 祸心暗藏10

祸心暗藏10

书名:指南剑 作者:思语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36:40

第十八节

大阿虽干旱少雨,但到了六月,已是夏季,老天怎么也得表示一下,否则的话,一年四季都不下雨,也没什么机会了。

昨日大阿就下了一场雨,雨下得不大,但也不算小。这场雨水刚好洗净了城墙的血腥,也把地上的积尘冲去不少。当太阳升起的时候,空气一片清新,整个城市也焕发出一股新意。不论是城内的街道,还是城外的石板路,行人都多了起来。毕竟战争过了这么多天,人总要生存,要生存就得干活,不可能老窝在家里不出来。整个城市恢复了些许活力,在商羽坤的努力下,战争给大阿带来的创伤,正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恢复着。

大阿的东门外,吴明正带着商羽坤等几个心腹,和李源依依惜别。他叹了口气道:“李兄,自此一别,再见恐又两难,多多珍重。”

太后的懿旨已送达大阿,出征就这几日。李源既然杀不得,绑在手里又授人以柄,那就只有释放一途。根据原定计划,要放李源也就这几天。而昨日刚下过一场雨,天气晴好,所谓择日不如撞日,那就定在今日了。

中西攻下大阿,进逼京都已成定居。李源也是不傻子,吴明口里的两难,自然是指放他回去,难免再次刀兵相向。他拱了拱手:“承蒙公爷照顾,感激不尽。李某怎好意思再与公爷为敌,此回京都,我准备向太尉告罪,自承己过,解甲归田。”

他上了马,转过身子道:“公爷,再见了,后会有期。”

吴明道:“李兄文武双全,是天下少有的雄杰,又何必说此丧气话。本公期待与你并肩作战的一天。”

在大阿攻防战中,李源坐骑不慎遗失。现在他骑的马,还是吴明赠与的,马虽不凡,但也只是普通骏马,自不能与原来的坐骑相提并论。李源黑塔似的身子压上去,那马大不适应,打着响鼻,在原地不停的打着转。他抖了抖缰绳,止住了坐骑的躁动,笑了笑道:“公爷,吾意亦然。”

他扫了吴明身后的一众将领一眼,在简飞扬身上顿了顿,才笑了笑道:“可每个人都有牵挂,时过境迁,我非昔日之李源,而你也不是那个了无牵挂的侍卫了,就算现在投降于你,公爷可敢用否?”

这话不无揶揄,却也说的事实。想起商羽坤对自己的建言,吴明心头在叹了口气之余,更是无话可说,他拱了拱手道:“如此,本公不再啰嗦,李兄保重,一路顺风。”

李源在马上回了一礼,又向吴明身后诸将行了个罗圈揖,才道:“如此,在下告辞,感谢诸位盛情。”

说完之后,他一夹马身,坐骑开始加速,顺着大道朝前冲去。大阿的东门通往京都,平时熙熙攘攘,人流如织,也是最繁华的。可如今大阿落于中西之手,商旅早已断绝,平时络绎不绝的驿道,此时冷冷清清,也没几个人。李源纵马疾驰,只一小会,一人一马就成了个小黑点,消失于远方。

吴明叹了口气,半晌不语,他身后的商羽坤同样叹了口气。两人相隔不远,吴明自然听见了。他转过头,看着商羽坤苦笑道:“商兄,我想招降李源,你一直持反对态度,如今得偿所愿,你应高兴才是,怎么也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

商羽坤仍望着远方出神,闻言回过神来道:“公爷,若是李源真降于你,你准备如何安置?”

真降于我?吴明眉头大皱,那可真有些难办。一旦李源真降,中西还真不好安置这员骑将,不过这事也只是个假设,吴明也不愿多做讨论,顾左右而言他道:“商兄说那些话来,如今已然释放李源,就会重提,就如昨日黄花,空说无益,何必自增烦恼。”

商羽坤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但叹了口气,最终什么都没说。

※※※

既然太后懿旨已到,大阿已无长呆下去的必要。众人回城之后,就着手准备出征事宜。好在先前早已有备,倒不至于手忙脚乱。仅用了一晚,部队就已整装待发。随着吴明一声令下,二十万大军从大阿启程,浩浩荡荡,沿着驿道向东而行。

从大阿到京都,快马疾驰要一天一夜,可若步行,耗费的时间却多得多。京都作为东汉的首都,为天下第一雄城。龙望作为下属省份,自然也差不到那里去。连特虽为一省,但领地狭长,面积不及龙望的一半,若以民生论,双方差距更若云泥。但龙望省因为长年征战,北汉经常征兵,所以人口也有所减少。已至六月,田间的麦子大多熟了,有的地方业已收割,田间耸起高高的麦垛。但也有部分麦田已经荒芜,地里也长满了杂草。

二十万大军,声势自复不小。大队人马一路碾过,民众避之唯恐不及,生怕被兵灾波及。沿途村落空无一人,据探子汇报说,这些村寨凌乱不堪,显然百姓走得匆忙,已无暇顾及许多。商羽坤大喜过望,这么多人朝东逃命,会给京都带来极大的供给压力。可吴明心头却沉甸甸的。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还未交战,就给民生带来如此大的破坏,等双方几十人马会猎于京都,又得有多少无辜的百姓遭殃?

北汉主动撤军,就是为了把拳头收回来,集中兵力与南汉决战,所以准备也极充分。越临近目的地,其坚壁清野就越明显。在第三天凌晨的时候,前方斥候来报,说还有半日就可到达京都。可道路两旁的大树,业已砍伐殆尽,田间的麦梗也焚烧完毕,到处漆黑一片,有的地方还冒着袅袅青烟。

对方做得如此决绝,自会给后勤带来极大的压力。商羽坤的好心情也到了头,在吴明身边唉声叹气,愁得眉毛都快白了。

吴明一军主帅,自然待在中军。骑在马上抬头望去,几十万大军蜿蜒无际,正不可一世的前进着。看着哀声叹气的商羽坤,他不由安慰道:“坚壁清野,也是无可奈何之举,其实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中西这几年风调雨顺,也算薄有积蓄。二十万大军耗费虽巨,但也能撑上一段时间,李铁如此做,怕是白费心机了。”

商羽坤却摇了摇头:“公爷委我重任,羽坤不敢懈怠。中西财政状况,自是心知肚明,我所忧者,非是我军后勤,而是朝廷。”

“朝廷?”

吴明心头一动,顿时明白过来。太后好大喜功,穷兵黩武,导致财政入不敷出。根本无甚余粮可调,更致民变四起。去年葛义前来述职,也曾提过此事。说朝廷无粮安抚难民,导致难民四起,饿死者不计其数。唐轩无奈,只得亲自出马,腆颜到双汇借粮。葛义最终拗不过吴明,只得顺从其意,借了一百万粮食给唐轩,还让唐轩立了张借据。如今借条还在吴明手里,虽说他未将此事放在心上,但此事仅过一年,那可能轻易淡忘。

青麓山脉以北,就是一马平川的京都平原,也是现在中西主力行进之地。以战养战,乃军队惯例。可北汉做得如此决绝,大军在这片平原上,怕也找不到多少余粮。而京都天下雄城,李铁准备又足,饶是吴明自负机智,却也不认为可以再施奇计,一鼓而胜。如此一来,即将到来的京都攻防战,就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围城战。

仗打到这个地步,什么阴谋诡计都是空谈,双方比拼的,无外乎人力物力等综合国力的较量。以南汉现今的状况,那可能支持朝廷大军在京都虚耗,一旦粮尽,就只得退兵。如此一来,中西孤掌难鸣,要想攻下京都,无异痴心妄想。

商羽坤是个实干家,也知怨天尤人解决不了问题,就向吴明告罪道:“公爷,属下这就去找左将军商量后勤诸事,先告辞了。”

吴明点了点头:“去吧,辛苦商兄了。”

眼见他骑着马,一路朝后军行去,吴明转过头,看着辽阔的原野出神。

夏初的原野,怎么也该生机勃勃,可经过焚烧砍伐后,却与这四个字毫不沾边。凄美,苍凉,深沉。这里天空,野草,丛林,小溪,色泽,甚至气息。都沾染着浓重的兵戈味道。漆黑的原野一直向远处延伸,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麦梗焚烧后的焦臭,还有树木的清香。不,那不是清香,而是树木被践踏后的血腥味。有风吹过,就有漆黑的麦叶麦梗打着旋儿,四处飞扬。片片尽是飞旋的哀伤。

烈日下,二十万大军气势如虹,仍在不可一世的前进着,卷起路边的粉尘四处飞扬。吴明心下暗叹,国战国战,果然惨烈之极,李铁拿京都做赌注,那也算孤注一掷了。未至京都,双方就已开始交锋,“李不要脸”的名字果然不是白叫的,不但对自己狠,对百姓更狠。

而太后也非弱者,她将如何应对?

他正想着,周吉从前方急急冲来,大声道:“公爷,急报!”

大军行军,斥候就是队伍的眼睛,自然少不了。周吉人甚机灵,是个优秀的斥候,这次东征,吴明就委任他为先锋,同事时统领斥候。他好歹一军主将,更需调配人手,平时有事,多是属下前来报告军情,如今亲身前往,肯定有重要军情。

出什么事了?难道前方有变,吴明拉住了马,等周吉在身边停稳了,才道:“什么事?讲。”

周吉翻身下马:“禀公爷,我们发现李将军了”

“李将军?那个李将军?”吴明一时转不过弯。

周吉道:“李源,就是黑旋风李源呀。我们发现他时,不但昏倒在田埂边,更说着胡话。属下不敢妄自做主,只得回禀公爷,听候您发落。”

吴明大吃一惊,是李源?李源甚是豪爽,人也洒脱不羁。到底出了什么事,竟使得他昏倒在田埂边,更说着胡话。

他对周吉喝道:“在那里?带我去看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