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指南剑 > 第二板斧1

第二板斧1

书名:指南剑 作者:思语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36:40

 第十六节

忙乱了一晚上,天亮的时候,大军营盘重新布置完毕。已到了六月,天气也一日热似一天。尽管是清晨,但空气已有了丝丝热意。空气中,淡淡的血腥味虽淡了许多,但在热气的熏烤下,却多了些莫名的异味。

吴明一大早就起来了,和营帐前和艾丝特喂了几趟剑,刚把身子热乎开,就听得有人叫道:“太师。”

吴明现在的头衔是太师,更是几十万攻城军主帅,其营帐不但高出其他人老大一截,占地也广,周围更用小型篱笆围了一圈,设了个小型辕门,两个亲卫直挺挺的按剑而立,威风十足。

他抬头一看,就见李源正站在辕门外,身旁还跟着顾齐。顾齐仍穿着医营的标配制服,还斜挎着一个大医疗箱,他人本来清雅,就算衣着普通,仍是风度翩翩。李源却脱下了军装,换上了一套普通长衫,他长得甚是高大,以前甲不离身,总给人一种勇猛无敌的感觉,现在这一身打扮,反而甚觉亲切。

吴明还剑入鞘,和艾丝特迎了上去:“李兄,你身体大好了?”

李源和顾齐同时一礼:“见过太师,见过三夫人。”

吴明连忙将两人扶起,一旁的艾丝特娇笑道:“李将军,阿明哥可一直把你当好兄弟的,你这样做,可就见外了。”

李源摇了摇头,道:“我现在一介白丁,那当不得将军的称呼,夫人如此称呼,折煞草民了。”

走近了仔细端详,才发觉李源面色发白,脸颊消瘦,整个人也瘦了老大一圈。他人虽站起来了,但妻女皆亡,心中的伤痛恐怕永远难以弥补。艾丝特安慰道:“黑旋风大名,已算东汉一个标杆,早在波斯时,我就有所耳闻。在我眼里,李将军永远都是顶天立地的将军,铮铮铁汉,岂是一个区区头衔能抹杀的?”

李源也不愿和艾丝特在这个话题上纠缠,苦笑一声,阻止其继续说下去:“夫人若真看得起小的,直呼其名即可,将军之衔,实在愧不敢当。”

艾丝特湛蓝的眼睛转了转,娇声道:“阿明称你为兄,李大哥不嫌弃的话,那我以后就称你为大哥吧?李大哥觉得怎么样?”

李大哥的称呼,倒不是艾丝特心血来潮。何艺也是如此称呼的,艾丝特打蛇随棍上的本领,可算是炉火纯青。她一连叫了好几声“李大哥”,李源那还好意思拒绝。只得继续苦笑:“夫人,我说不过你,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吧?”

吴明则对顾齐道:“李先生身体才好,正需要静养,实不宜四处走动。我不是早交代过吗,到底怎么回事?

顾齐张了张嘴还未接口,李源已抢着道:“这事不怪顾先生,是我专程来找你的,顾先生拗不过,所以也跟来了。”

这样啊,依李源的身手,若是一意孤行,顾齐肯定阻止不了。吴明大为疑惑:“不知李兄找我何事?”

李源面现难色,沉吟了好一会才道:“太师,草民虽经大难,但如铅刀一割还堪一用,今日觍颜前来,只求在你麾下当值,还望太师成全。”

李源一代勇将,若能收为麾下,自是一大助力,吴明本要答应了,但想到商羽坤说过的话,却又把话吞了回去。

李源是骑将,更是勇将,还顶着北汉从二品镇北将军的名头。他若到了中西,怎么也得把骑兵主将的位置给他,那置简飞扬于何处?可若放在其他位置,委屈李源不说,更不能让其一展所长,反易弄巧成拙,引起他误会。

一见吴明面现难色,李源一怔,道:“难道太师不愿意?”

“李兄能说出此话,证明是看得起我,怎会不愿意呢?”吴明想了想,委婉的道:“不过李兄军职太高,真若投效于我,一时也不好安排。”

李源笑了笑道:“太师也太小看我李源了。自从涵韵和师蕊离世后,我已了无生趣,要不是妻女大仇未报,李某早随她们而去。如今投到太师麾下,不为其他,只为手刃李铁老贼,以慰妻女在天之灵。至于太师口中的军职,李某不稀罕,也不在乎。”

如果其他人这么说,吴明想都不用想,肯定应承下来,可对象是李源,那就另当别论了。察言观色,如今李源早萌死志,若真随便安排个军职,这家伙冲锋在前,恐怕得力战而死。为今之计,只得先稳住他,减少其亲自上前线的机会。而时间是最好的疗伤圣药,只要拖延的时日一长,也许他就不会像现在这么激愤了。

吴明沉吟了下,半晌才道:“李兄身负血仇,我也理解。以你之能,若是随便安排军职,不但屈才,也不能让你一展所长。如果真是个小角色,如何能完成手刃李铁的宏愿?”

这倒说到了点子上,李源身子一震,道:“太师提醒得甚是,还望你在太后面前缓颊,李某定当死战。”

“死不死的就算了,得暇我就向太后上疏,争取恢复你的镇北将军之职,怎么也得在攻城战中一展所长。”

李源身子又是一抖,深施一礼道:“太师大恩,李某无以为报,只有来世结草衔环了。”

搞了半天,李源仍打的战后自裁的主意,吴明真有种一败涂地的颓伤,他心下想着如何让李铁恢复生志,嘴上也有些无力:“那就这样说定了,李兄下去休息吧,静候消息。顾先生,麻烦你好好调养李将军。”

顾齐施了一礼道:“遵命。”他顿了顿,又道:“太师,属下有一事请教。”

吴明道:“顾先生有话请讲。”

“如果我军将京都团团围住,太师可有信心,一个月内下城?”

京都天下雄城,李铁更是一代枭雄,要想以奇谋胜之,几乎不可能。吴明在围京都之前,就已做好了长期围城的心理准备,所以他想都不想就摇头道:“不行。”

“不可以呀,”顾齐脸色爬上一层忧色:“盛夏马上就要到了,京都的天气,是典型的上午太阳午后雨。冷热交替加上雨水冲刷,生死灰的消毒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一旦疫病流行,这可如何是好?”

疫病?

这话像一个闷雷打在吴明心头,这想来想去,怎么把这茬给忘了?他连忙道:“顾先生,你可得做好这方面的预防措施,拜托了。”

顾齐点了点头,叹口气道:“好吧,我尽力。”他脸上忧色不减:“唉,希望别酿成浩劫把。”

吴明笑了笑道:“顾先生多虑了,只要预防得当,应该不大会出现疫情的。”

顾齐看了吴明一眼,道:“太师,可曾听过汉瑞帝十年的北原城之战?”

北原城就是北原省的省都,更是一座壁垒,也是东汉抵抗北蒙的第二道保险栓。它建在离双山关两百里外的咽喉处,后面就是一马平川的京都平原。一旦双山关陷落,北原城就首当其冲,能有效的阻止北蒙铁骑南下,为汉军集结赢得时间。

这里是雄城,更是战场,也是虎门杨的大本营。在这座军事壁垒,发生了太多感人的故事。荣帝八年之时,北蒙兴化皇帝入侵东汉。杨家之主杨天宇死战不退,在北原城写下了“万里江山何人守,教他雄关向天笑,七尺男儿岂惧葬,愿以此身付战场”的千古名句。

还是在这个城市,百年之后,也就是汉瑞帝十年之时,同杨也发生了一场惨烈的战事。之所以说他惨烈,是因为此战之后,整个北原城生者十不存一,而这种惨重的伤亡罪魁祸首,不是战争,而是疫病。

瑞帝九年冬,强大的寒流袭击了整个大陆,不但是北蒙,连东汉也深受其害。北蒙的牲畜首当其冲,冻死者不计其数,而东汉更惨,田间的小麦还只是幼苗,就被永远埋在了积雪下。

每逢灾害年间,北蒙传统的做法是大小部落相互掠夺,适量减少人口,以维持一个微妙的平衡。但这场寒流太过强大,席卷整个干比噶草原,大家都缺衣少食,依靠传统的做法根本解决不了问题。也不用日泽拉组织,无数部落蜂拥南下,在冬春相交的时候,聚集于双山关下。

这一次。东汉早已有备,北蒙也没有兴化皇帝那样的统治者,双山关自不可能瞬间失守。但蒙人疯了,他们渴望生存,双方鏖战三个月,蒙人依靠人海战术,死了好几万人,用生命堆下了这道雄关。

史上罕见的蒙人大军,如一道崩堤的洪流,汹涌而下。他们面对的第二道关口,就是和双山关有姊妹锁之称的北原城。

三个月的时间,东汉在北原做了大量准备,不但储备了大量粮草,更在北原聚集了十几万守军。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蒙人大军席卷而来,生生被北原城挡住了前进的脚步。

可这年的气候却十分罕见,冬季酷寒,夏季却罕见的炎热。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加上蒙人缺衣少药,疫病不可避免的发生了。这一战到了最后,蒙人终究没啃下北原这块硬骨头,而整个北原城,守城军士也因疫病损失大半。

当时的丞相在给瑞帝的奏疏中如此道:“千里之地,尽是伏尸,北原雄城,几成鬼域。怎一个“惨”字了得……”

顾齐的忧虑也非毫无道理。一旦疫病流行,就算围城方措施得当,但困局一隅,极易发生疫病,稍有处置不当,当年北原城的祸事,就极可能在京都重演。一旦如此,京都这天下第一雄城,恐怕也到了末日。那朝廷攻下此地,还有什么意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