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黑丛林特遣队 > 第一百一十八章 极边第一城

第一百一十八章 极边第一城

书名:黑丛林特遣队 作者:姚皖闽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40:33

6月21日,远征军北翼攻击部队第20集团军终于走出高黎山。

围攻腾冲的战斗打响了。

腾冲,横断山以西中缅边境上一座美丽的边城。

它东连保山、大理,西通缅甸、印度,北控片马、泸水,南望龙陵、芒市,锁钥滇缅、沟通四方,像一块镶嵌在万山丛林中的绿宝石。

它是中缅边境上最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史称“云南近现代工商业的发祥地”,“东南亚、南亚、西域文化的窗口”。唐朝**时,就在这里建立腾冲府,元代以后各代中央**相继在这里设立司、州、道、厅、署等,这些机构,相当于现在的地区级别,是仅次于省的设置了。

这是座极其繁华的商镇。有名的南古丝绸之路就经这里延伸,它翻越横断山脉,从中国内地蜿蜒而来,经过该城分路向东南亚、南亚、西亚而去,史称“博南古道”。从时间上来说,它比著名的横贯大漠的北方丝绸之路还早200多年。

《腾越州志》记:“腾居天外,地广土肥......十八省云集。”在秦汉时期进入鼎盛,唐宋以后慢慢地衰落。1899年,英国在这里设立领事馆,1902年清**开始在腾冲设立海关,当时就连昆明海关还下在腾冲海关的下属之下的。

腾冲城的构建也是十分的奇特,它是中国唯一的一座石头建成的古城。

城呈正方形,墙高二 丈五,厚一丈八,全部用巨大的石头砌筑而成的,构建异常的坚固,城墙设计巧妙,上砌石城英垛,既可向外窥看,又可以防卫,城长里三分,设东南西北4城门,门楼高出城墙好几尺,比城墙也要厚一倍左右,威严雄伟,蔚为壮观。

腾冲是在明朝正统年间开始建造而成的石头城,经过近500年的风雨,仍然坚如磐石。

著名旅行家徐霞客赞叹腾冲绚丽的风光、繁华的街市、深厚的文化:迤西所无!“极边第一城”由此而得名。

出腾冲往西,沿着崎岖的“博南古道”蜿蜒而行,只需200多公里,就能够到达缅北重镇密支那城。正国这地利之便,美国史迪威将军在滇缅公路被封时,必须另辟一条中国内陆对外联系线时,首先考虑了中印公路,他勾画出一条从印度雷多经缅甸新平洋至密支那然后再级中缅37号界桩进入中国到达腾冲的红线,并将实现这条红线的措施纳入周密的“人猿泰山”计划。

10万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失利后,被迫沿着滇缅公路,经滇西撤往国内。而此前腾冲作为远征军的大后方,远离战场,按照**高层意思,日军不会打到这里,所以就没有安排多少军队驻守。然而谁也没料到局势会突然恶化,日军紧跟着撤退的远征军进入滇西,好不容易炸掉惠通桥后,才将日军挡在了怒江西岸。

而日军在占领龙陵地区后,一时过不了怒江,于是就扩大战果,出兵腾冲。此时,驻守腾冲一带的中国地方武装由龙云的儿子龙绳武负责。龙绳武得到日军进逼的消息后,竟秘而不宣,加紧抢运亲眷和财产,向昆明逃之夭夭。

第二天夜晚,县长邱天培也带上自卫队和警察潜逃。群龙无首,兵丁四散,只剩下手无寸铁的百姓,腾冲人纷纷舍家逃难,留下了一座空城。三天后,区区292名日本兵没费一枪一弹就长驱直入占领了腾冲,占领了这座屹立了500年的“极边第一边城”。

......

1943年底中印公路动工了。

当时由5个美军机械化工兵团、1个黑人工兵营、2个中国工兵团及当地民工组成的庞大建筑公路的部队上了路,杳无人迹的野人山响起了大型筑路机械的轰鸣声。

第一次入缅作战失败后,野人山已经纳入日军控制范围之内,为了扫除当时的障碍,孙立人将军率领中国驻印军为开路先锋,一路突破各个重要地点,一直打到密支那。

1944年5月17日,密集的枪声在密支那西机场响起,密支那战斗拉开序幕。

4月底组建完成的日军第33军的新任司令本多政材,刚接手缅北、滇西防务,就听到了震耳欲聋的枪炮枪。

这密支那是“缅北部中印陆联运要冲”,也是日军缅北重要基地,如果密支那丢失,缅北就很难再坚守了。本多政材焦头烂额,急奔前线,直接指挥密支那战事。

这时,日本南方军已为它的“乌号行动”背上沉重的包袱,英帕尔高地上8万日军被英军内外夹击,全部被牢牢牵制住,动弹不得。想指望从那里得到增援已经是不可能的事了,本多政材只有调集自己的第33军来挽救密支那。

为了保住这块要地,他急忙从缅北、滇西调兵来增援密支那,虽然当时的第56师团长坂口少将因兵力太少向一再向他诉苦,那他还是把第56师团的148联队1大队和56师团步兵团团长水上源藏指挥的部队火速调到了密支那。

这一来松山坂口在滇西的防务的兵力更加少了。

而此时,本多政材还担任了滇西防御之责,在全力应付缅北局面的时间,他必须随时睁大自己的另一只眼,警惕地瞪着滇西,他只有一个师团驻守怒江西岸,而这个被他抽主调了近两个大队兵力的师团将面对的中国远征军近10的大军。

对缅北而言,滇西是它的后背,而对正在激战的密支那来说,腾冲就是它的后背,如果腾冲被中**队突破,那密支那很快就会坚持不下去的,滇西要是被突破,缅北也一样很快完蛋。

1944年4月13日,重庆军委会下发“怒江攻击令”时,明确指示:“策应驻印军攻击密支那,打通中印公路。”远征军正是瞄准了密支那这“薄弱的后背”腾冲。

“极边第一城”以这特殊的地理,自然成为滇西反攻的第一攻击目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