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孤岛喋血 > 111 动作

111 动作

书名:孤岛喋血 作者:乌鸦与麻雀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42:12

隔壁院子现在每天只留两个人留守,其余队员包括于大宝在内都加入了作坊的作业。要塞内的白俄也同样如此,包括妇女也都承担了繁重的挑土任务。

一到天黑,农庄内留守的人员就拉动暗索,从对岸拉动平底运输艇,把从厂房里挖出的淤土,拉到这边堆垒土丘。

这个工程投入的人数超过了500人,所有人都按照分工,按部就班进行作业。技师们还投入了一些挖掘设备,挖掘,搬运,排成了几条队伍,粗粗一看犹如蚂蚁搬家,场面可谓壮观。

爆破作业都在白天进行,配合外面车间发出的正常生产响声,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作坊这边原先掩护的产业是弹簧厂,老任又收购了两家规模比原先作坊大了数倍的工厂,一家是锻造加工,一家是五金搪瓷,都只是需要简单的工业设备就可以生产的工厂。

当时的民族企业,在工业化进程发展中举步维艰,可以从事的也只有这种粗加工产业。设备和技术都被外国封锁之下,也只有棉纺和印染,或者是纯粹依靠个人能力的染料和化工产业可以和列强有一搏之力。

改造成船坞的厂房就是原先的五金搪瓷,地面掘进作业完毕以后,在原先厂房周围进行掩盖性翻建,从商务局里过户给锻造厂,彻底在上海滩消失,原本设备都转移到了锻造工厂。同时锻造厂后续会申请加建冲天炉,扩大产能和设备升级。

有了高炉之后,无论是铸造还是锻造都可以自行进行生产,而不是和过去一样只能需要进口。理论上只要有图纸和参数加上设备,枪管和炮管都可以生产出来。另一方面,生产当时国内外的民用产品一方面作为掩护,一方面也可以创造利润价值。

挖掘机器加上爆破,还有数百人日夜不息轮流作业,按照工期推算,起码要十天左右,土建挖掘工作才能结束。然后还要进行船坞的水泥浇筑施工。总之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之后也不会有如此规模的动作了。

好在一劳永逸,这是一个必要的准备。原本那些白俄跟着蒲素他们干,做的就是掉脑袋的事。他们的家属完全,蒲素都是有义务要照顾的。现在已经不是他刚来的时候那样,只需要照顾好自己的安危。包括后续来的两百名同志,加在一起是沉甸甸的责任。

而且作为今后可预测的时间里,还会有大量物资从上海运出去,自己没有一个可靠的码头停靠一艘吨位适当的货轮,是非常麻烦的。

李文娟组织的商会已经开始在各处下了很多订单。有的是边区急需的物资,有的是用于上海商会的正常经营,一方面是迷惑,一方面也是为了盈利,维持现有体系。

依靠洗劫这个手段是原始积累,真正的目的是为了破坏和打击敌人的正常秩序,抢劫只是一个看似正当的借口,用来掩盖任务目的的一个手段。

现在商会正在法租界内筹备开设米行和百货商店。这都是李文娟的主意,如果商行名义调运购买了大量的米面,而表面上却没有相应的经营活动,一查就露馅。现在法租界,因为老任的关系,加上有俄罗斯商会的名义,没人愿意管闲事。只要有心人一查,必定是不能自圆其说的。

农庄的产出,只能起到内部补充的作用。三百亩土地听起来面积很大,其实着实有限,维持他们这么多人的日常供应都很困难,最大的作用是用做应急,应对不时之需。

没有现代工业,一亩地差不多产出500斤大米,算节省一点,一个人一天吃250g(半斤)大米,一个人一年吃90公斤也就是180斤粮食,这么多人远远是不够的,所以才要老蒯这样的行家进行规划,实行轮替种植,最大化的运用地力。

暂时,所有的供应还都只能通过采购,哪怕是从批发价这个角度衡量,商行产地直接购买,仅仅这一项就节约了大量开支。剩余的除去支援边区,还可以日常经营,维持消耗。

商会下属的多家商行,现在都是可以合法进出货物以及物资调派的机构。而必要时单据可以进行伪造。白俄之中就有着伪造各种证件的高手,只需要一个油印机,可以制造出各种证件和单据。只不过有老任在法租界,暂时还没有必要。

同时几家商行也都合法购置了车辆,包括运输卡车在内。原本那辆出自青帮的卡车已经远远达不到目前的日常运力。商行卡车的加入,大大缩短了往返运送队员的时间。分批次从作坊工地往返,只需要一次就行了。

而侦查组,在这期间还是每次十人轮流,分乘五辆黄包车游走在上海的大街小巷,熟悉地形和重点目标具体位置。这种方式,最为有效和直观,而且非常自然,不会引起怀疑。

以后蒲素会对黄包车进行改装,隐藏一些武器在车体内。每次十个人的小队,遇到一般的卡点盘查都足以应付了。他现在对敌策略已经发生了变化。如果遭遇盘查或者扣押这种情况,不再和之前那样假装顺从配合再见机行事。而是直接暴力拘捕,火力突围。

这也是他不允许单独行动的理由之一。哪怕特训队员三人小组出动,也必须不能单独小组出去,必须两组或者两组以上。一旦遇阻则立刻武装突围,绝不冒着被抓捕的危险。

通过几次行动,他现在对这边的实力有了一些自信。而且对日常在街头执勤的巡捕和租界便衣有了足够的了解。这个阶段里,老任也透露了足够多的内部信息给他。

通常游走在街头的便衣和巡捕,武力值非常薄弱,甚至大部分巡捕只有一只铜哨和一根警棍。但是如果被他们拉到巡捕房里麻烦就大了。

首先往外捞人不是那么简单,而且在里面必须要过审,白俄还好说,都是在上海长期居住的老油条,新来的同志根本就搞不清楚情况,可以说一问三不知,而他们的证件又是真实的,这种情况下不说他们自己会暴露,还很容易牵扯出老任。

因此才有了低调行事,暴烈拒捕的方针。平时队员们尽量谨言慎行低调行事,只是一旦事情到了在街面解决不了,需要他们去巡捕房那种地方时,就要毫不迟疑的先发制人,保证人员脱身。

事态如果不在当时解决,蔓延下去后果更不可接受。

三十名侦查同志中起码有十名,他计划让老任想办法安插到法租界几个,再利用关系往公共租界安排几个。

混进去的同志就从最低级的包打听或者街面巡捕做起,关键时刻可以发挥出不可忽视的作用。

他每天都在随身携带的一本牛皮记录本上写写画画,把设想进行记录,在纸上构成相对合理的方案,记在脑子里再撕下来烧毁。很多事情,现在只有靠他自己,以前还有顾楫可以商量,并且给出意见,现在一切的设计都要单独进行,这对他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到达上海之后,他已经从一名单独行动的孤狼式特工,正在形成一个以他为核心的体系。而他根本没有想过,这个体系,是我党在敌后占领区历来从未有过的一个庞大规模。

当然主要是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要素。天时,是如今的局势让原本经营的犹如铁桶般的法租界当局产生了松懈,某种程度上,公董局内部悲观情绪严重,欧洲本土战事吃紧,现在是四月中旬,两个月后实际上法国就全面对德军投降。法国在1939年9月3日对德国宣战,德军从1940年5月10日开始进攻法国及低地国家,1940年6月22日投降。

非常有意思的是,法国自从对德宣战后基本没有任何举动,鸵鸟成这样也实在是不可理解。英国人到是很够种,同时期公共租界上的英籍士兵和志愿者都纷纷离开了上海,主动回国参加战争了。

这也是天时之一。公共租界上最大最资深的英国人已经自顾不暇,现在万国商团最大的战力只有白俄联队,其他像美国这种还没有卷入战争国家的联队,在上海都只是打打酱油,既然处在这个商团里就必须要尽到义务。比如乔纳德和他的手下,接受任务也不含糊,只是他们也绝不可能在异国他乡和中国游击队进行死磕。

这到也不完全是他们贪生怕死,美国人虽然天性散漫,却也有着悍勇无畏的传统。只是一方面觉得不值得,还有就是他们对战争失败被侵略的中国人,有着天然的同情弱者的心态。

至于地利,则不用说了。身处法租界,而实际上这里到处都是中国人,蒲素他们融入这个环境非常方便。顾楫之前在这里所做的铺垫,以及老任的职务,都给了他们天然便利。白道和黑道都在掌握之中,起码在法租界内一路畅通,行事非常方便。

最后的人和,蒲素目前刻意回避和国人进行接触。相处的都是白俄,反而是他最大的人和。随着封闭社区形成,白俄的武装队员以及商业人员都被归纳进了体系。形成了一个牢固的联合体,也就是形成一体,利益和生死与共,容不得双方产生其他什么心思。

比如挖掘船坞,白俄全体出动日以继夜的进行施工,反而把蒲素那些同志当做来帮忙的兄弟姐妹,热情有加。

因为阿廖沙明确告诉了他们,这个船坞是用来以防万一转移他们和所有家属的。而建造中的船坞可以容纳出海的货轮,万不得已的时候,也只有开到外海逃离这个国家了。

好日子已经过上了,再回到过去那样浑浑噩噩缺衣少食的时候是根本不可能了。而且优厚的福利制度和现在强大的运转能力,也让他们感觉到了体系的强大。人多好办事,只要阿廖沙愿意牵头,他们是决意一条道走到黑的。大不了拍拍屁股上船,带着老婆孩子跑出去也未必是坏事。

商会有自己的家具厂,正在进行逐户测量,升级换代家具。而萨沙父亲的裁缝铺也培训了一批白俄妇女,从商行里运来的面料开始在要塞的加工车间里定制体面的摩登时装,然后对社区平价供应。

这些白俄在祈祷时感恩上帝和圣母的同时,压根没有意识到一个问题。所有在他们周围发生的这一切,都是他们为之浴血战斗,拼死反对过的社会体制。

实际上蒲素一开始自己都没意识到,他正不自觉中在要塞和农庄里践行了自己一贯的理想和信念——小范围内建立起了一个雏形。

现在的要塞和农庄以及作坊的氛围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没人去计较报酬,心里都清楚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有价值的。种地的是为了大家都能吃上饭,经商的是为了大家都不需要为了日用品发愁,而缝纫组则为了大家都有体面的衣服穿……

包括那些在学校里上学的孩子,也都知道老老实实在学校里学习知识,不给大人添乱就是对父母最好的报答。

公共资金不作单独分配,而是集体配给制度。要塞内一切都是配给制,标准化按照相应贡献配发。而农庄和接管了作坊边区来的同志,则都习惯了这种配给制度。反而是白俄觉得这样的制度更加有保障,毕竟,只要按照规矩听从指令,什么都不需要自己考虑,商会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这种情况下,作为维持这一切的基础,要塞武装必须要更加强大才让人安心。公爵带着几个白俄技师到达要塞后,立刻勘测地形,他坐在轮椅上指挥其他技师爬高上低,测绘了整个周边社区的地形后,又和中国同行一起制定了一个新的要塞构造。

新的图纸里包含着不显山露水的永久性钢筋混泥土工事。用雕塑和假山进行掩饰,阻挡机械化坦克和装甲车正面冲撞,混凝土厚度和标号足够承受重炮轰击。并且配备野炮进行有效还击,击毁装甲摧毁目标。

另外对朝着外面的房间墙壁从内部逐步进行加固,而且每栋公寓内部都修建滑梯,一旦爆发战斗,妇孺可以快速通过滑梯撤离,进入大宅从地库转移。

原本蒲素配置的重机枪火力点被公爵证实是合理的。另外加了几个大型蓄水池和地窖,这是最坏的打算了,四面被围,地库通道出不去的情况下,也只能据此死守。

这些白俄从故土一路流离,这几十年来都曾经吃尽苦头。在未雨绸缪心态支配之下,考虑的非常全面。蒲素虽然觉得好像有点夸张,但是出于对公爵的信任,他只是让李文娟在物资上全力进行配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