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孤岛喋血 > 145 居住

145 居住

书名:孤岛喋血 作者:乌鸦与麻雀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42:12

他在心里记下离这儿最近的街道名称,随后他把手枪扔进下水道,步行回到仙客来旅馆。在旅馆的酒吧里,他要了一平当地白酒慢慢呷着,以调节自己激动的情绪。墙上的一块告示牌引起了他的注意。

“这是个玩笑吗?”他问侍者,“在这儿携带武器是违法的吗?”

“在这里,唯一不准携带武器的地方是旅馆。”侍者回答道,“你在街上走的时候可以带武器,但必须带在明处。”

“嘿,我太吃惊了。”

“当然,许多人不遵守法律,我敢肯定,他们都暗中携带武器。”

“这成就更加吃惊了。”古铜说。

“而且,我认识的每一个人都在他们的车里备有一支枪。”

古铜愣愣地盯着他,就像方才在小公园里遇到那个拦路抢劫的家伙时一样。“看来是应该采取点预防措施。”

“拓荒者是一家枪械商店。”店员说。

这句话叫古铜吃了一惊。“是吗?”他只能说出这几个字。

“我们相信,有人希望我们自己对自己的安负责。”

“我认为这么想是对的。”古铜打量着货架上的手枪和步枪,目光落在一节上着锁的玻璃柜台上,里面是手枪。商店里散发着枪械润滑油的芳香气味。“我想要一把瓦尔特380型手枪。”

“这不可能,都卖光了。”

“那么有没有西格-索尔928型手枪?”

“这种武器棒极了。”店员说。他穿着胶底鞋、工作服。

店员打开玻璃柜台的锁,掀开上盖,取出一把跟古铜的巴掌差不多大的手枪。“它使用的子弹跟贝瑞塔的相同,9毫米。装的子弹少一些,弹盒里13发,枪膛里一发。这枪是双动式的,所以你不必先扳击铁再射击——你只要扣动扳机就行了。但如果击铁已经扳起,而你又决定不开枪的话,你可以很安地用这一侧的反扳卡把击铁扳低。这武器的构造好极了,绝对一流。”

店员取下弹盒,拉开枪顶的滑盖,露出空枪膛,然后才把枪递给古铜。古铜把空弹盒装回到弹盒卡上,对着一张招贴画上的人像假装瞄准。

“你算是把我说服了。”古铜说。

“标价是950大洋,我大洋卖给你。”

古铜掏出大洋放到柜台上。

“我很抱歉,”店员说,“但老大哥在监视着呢。你必须先填好这张表格,再经警方调查证实你并非恐怖分子或者头号公敌,那时你才能拿到枪。这些文字工作要花去你十个大洋,这你得感谢这边管事的。”

古铜看看表格。其中有一项询问他是不是重罪犯。设计这种表格的人真的相信会有人对这些问题回答“是”吗?他很怀疑。

“我最早什么时候能拿到枪?”

“法律规定是5天。这儿有一份武器携带者权利的文章的复印件。”

和文章复印件钉在一起的是一段箴言。这时古铜才认识到,异邦城的的确确异乎寻常。

走出商店,古铜沐浴在清晨的阳光下,仰慕地遥望着圣菲城东高耸入云的山脉。他至今仍不敢相信自己已经来到了圣菲。在他的部生活中,他从来没有这么冲动过。

回旅馆的路上,他回顾了一下这个忙碌的上午和自己已经安排好的种种事宜开了一个票号户头,把钱从他存的那家钱庄转到这儿来;与他委托的国立股票经济公司在此地的分公司取得了联系;打电话给他在重庆的房东,同意因自己中断租约付一笔罚款,作为交换,房东答应把他为数不多的衣物打包寄来。完成了这么多的事情,他感到疲惫不堪,但身处圣菲的现实感也越来越强烈了。他做成的事情越多,在这儿住下来的决心就越坚定。他还有许多其他事情要做。他要去搞一辆汽车,买一辆交通工具;他需要找个住的地方,必须想法给自己找一种工作做。

在收音机里,他收听到公共广播“午前版”节目中的一篇报道,介绍的是目前许多步入中年的公司中层管理人员纷纷放弃他们压力沉重的工作(在他们的公司降低并解除他们的职务之前),移居西部山区诸州,在那儿创办自己的事业,靠自己的才干谋生存。这些人发现,为自己去工作、去冒险是激动人心的,也是富于成就感的。主持人把他们叫做“孤独的雄鹰”。

其实,此刻古铜就感到很孤独。他对自己说,接下来我最好另找个地方,不住旅馆的客房。租公寓?买公寓套间?我怎么决定呢?什么对我有利呢?仅仅去查阅一下报上的广告栏吗?正当他举棋不定时,他注意到一块招牌。此时他正经过一条绿荫浓郁的街道,这招牌就挂在街旁一幢土坯建筑的门前。突然间,他知道自己有了答案,而且这答案远不止解决了在哪儿安家的问题。

“是幢翻修一新的房子。”那位妇女说。她快60岁了,短短的花白头发,细长的脸庞因日晒而遍布皱纹,戴着许多绿松石首饰。她名叫王一娜,是德克尔注意到招牌的的发布者。这是她带他看的第四处房产了。“这房子的主人已经卖了一年多了。没有人在这儿住。他们授权我说,他们愿意接受低于他们要价的价格。”

“他们要价多少?”古铜说。

“五千大洋。”

古铜扬起了眉毛。“那么你告诉我这儿的房子价格相当高时,不是开玩笑喽。”

“而且年年在提高。”王一娜解释说,这几年在其他地方发生过的事情现在在圣菲重演了。有钱人来旅游时,爱上了那个风景如画的山城,于是决定在那儿购置房产。这样一来,价格就被抬上去了,当地人被迫迁走,到他们付得起房价的其他城市去居住。同样,圣菲的房地产价格一天天昂贵,这主要是由来自大城市富有的迁入者造成的。

“去年我1万卖出的一幢房子9个月后再次上市,要价16万。”王一娜说。她戴着毡帽。“就圣菲的情况而言,那房子很普通,甚至不是土坯房屋。营造商所做的不过是修整好房屋的构架,再加上新的拉毛粉饰罢了。”

“那这幢是土坯房屋吗?”

“当然是。”王一娜带他出了她的屋子,沿着一条砾石小道来到一处高高的金属大门前。门两侧的拉毛粉饰墙壁和门一样高。门上雕有仿造的史前岩画的侧影轮廓。门内是院子和门楼。“这房子出奇地坚实,你敲敲前门旁边的墙壁。”

古铜敲了敲。指关节受到的撞击使他感到自己似乎敲在了石头上。他打量着房屋的外观。“我看到支撑门楼的圆柱有些干腐。”

“你的眼力不错。”

“院子里杂草丛生,内墙需要重新拉毛粉饰一番。这些似乎说明,你所谓翻修一新的房子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古铜说,“真正的问题在哪里?这房产占地两亩,你告诉我这儿属于郊区,四周风景优美,是个理想的地段。但为什么至今没卖出去呢?”

王一娜犹豫了一下。“因为这不是一幢大房子,而是两套共用一面公共墙壁的小房子。”

“什么?”

“要从房子的这一部分到另一部分去,你得走到外面,进另一个门。”

“有谁愿意要这种一点儿也不方便的住房呢?”

王一娜没法做出回答。

“让我看看房子的其余部分吧。”

“你的意思是,虽然是这种布局,你仍可能对这房子感兴趣?”

“我得先查看一下再说,带我去看看房间。”

王一娜困惑不解地带他走进去,有个地下室,建在房子的地下,有一扇低矮的小门,空间十分狭窄。古铜从里面钻出来时,拍打着衣服上的尘土,心里感到很满意。“供电系统看上去大约有10年的历史了,铜管道略新一些,但都还挺好。”

“你的眼力的确不错,”王一娜说,“你知道该从哪儿看起。”

“如果基础结构也需要改造的话,那么改建这个地方就没有必要了。”

“改建?”现在王一娜更摸不着头脑了。

“你瞧这房子的布局。公用墙壁建在相连的两套房子之间,但我们有可能把墙壁改建成一个房间,在房间的后部隔起一道走廊,再把部分公共墙壁推倒,让走廊通向另一边的房子,从而使两套房子连成一体。”

“哎呀,我简直……”王一娜看了看车库。“我从来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古铜在内心盘算着。他本来没计划买这么一幢价格昂贵的房子。他想到自己积蓄的3万大洋,想到自己是否打算成为有房子的穷光蛋。

“我只能出4千!”

“低于要价?给这么一幢值钱的房子?”

“给这幢我听见你称为翻修一新的房子,或者是不是我刚才的建议突然使这房子更加具有吸引力了?”

“对合适的买主,是这样的。”王一娜仔仔细细地打量着他。“为什么我有一种感觉,你曾多次洽谈过房地产生意呢?”

“我曾经是一家地产公司的顾问。”古铜把情报局为他印制的商业名片递给她。“哈同公司,总部设在上海的外滩。这家公司不是跨国公司,但经营着许多特殊的房地产业务。我的具体工作是,寻找那种实际价值比表面上看起来的要高得多的房地产。”

“比如这幢房子。”王一娜说。

古铜耸耸肩。“我的问题在于,我无论如何只能付得起四千。”

“我会把这一点向我的委托人讲清楚的。”

“请务必强调这一点。按通常标准,定金应该是一千。

古铜又耸耸肩。“还有另一个问题——如果我找不到工作,我就买不起房子。”

“卖房地产怎么样?”王一娜突然大笑起来。“你一直在试图说服我成交。”

“也许有点吧。”

“我喜欢你的风格。”王一娜笑着说,“如果你能说服我成交,那你就能说服任何人。你需要一个工作,现在你找到了。问题是,你怎么付得起改建房子的费用呢?”

“这很容易,用廉价劳动力。”

“可你究竟指望到哪儿去找廉价劳动力呢?”

古铜伸出自己的双手。“就在这儿。”

无论是在特种部队服役时,还是后来做文职情报特工时,古铜曾多次感到过害怕——失败了的任务,没有预想到的威胁——但哪一次也无法与他第二天半夜醒来时感到的恐惧相比。他的心怦怦乱跳,一个劲儿地恶心,浸透了汗水的内衣紧紧贴在身上。有那么一会儿,他似乎被黑暗吞没了,不知自己身在何处。这不是仙客来旅馆里的房间。但接着他就想起来了,他已经搬到王一娜经营的一处租赁房里了。这房子甚至比他在重庆退租的那套公寓还要窄小,但至少它比仙客来旅馆的客房便宜。目前首要的原则是节约。

他感到口干舌燥,却找不到电灯开关。在他摸索着到狭小的浴室去找水池时,屁股碰到了一张桌子上。他一连喝下好几杯水才感到解渴。他又摸索着走到单间的窗前,拉开双层百叶窗。出现在他眼前的并不是壮观的风景,而是街道里月光映照下的街巷。

他问自己,我究竟做了些什么?他又开始出汗了。我一生中从未拥有过大宗的财产,可我刚刚签署过文件,承诺购买房屋,为此我必须一次付清,我这是疯了吗?如果情报局方面听说我真的在房地产上投资了,他们会怎么想?他们会怀疑是什么促使我相信自己付得起这笔钱。事实上,我是付不起的,但他们并不知道这一点。

古铜不由得想起最近的一桩丑闻。一个特工把情报局莫斯科地下组织的秘密情报出卖给了俄国人,换取到2万美元。其结果是灾难性的——行动组织被摧毁,特工被处死。过了好几年,情报局的反间谍机构才开始怀疑有一个双重间谍,并最终把怀疑的目标集中到那个人的身上。使情报局大为震惊的是,反间谍机构派出的小组发现,在作为例行审查一部分的测谎检查中,那人两次都差点没通过,但测谎结果却被描述为模棱两可,而且得出了对他有利的结论。这个小组还进一步了解到,那个间谍在房地产上投资惊人——数处度假别墅和一个占地一万亩的农场;此外,他还分别在不同的银行账户上存有几十万。这些钱究竟是从哪里来的?之后不久,那人和他的妻子因间谍罪被逮捕。情报局本来已经放松了对其特工人员私人生活的监视,现在却又采取了新的严格的防范措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