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孤岛喋血 > 205 纠结

205 纠结

书名:孤岛喋血 作者:乌鸦与麻雀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42:12

第三个侦探走过来,仔细把地下室察看一遍,想看看有没有出口。

“怎么样”白发侦探问道。

“那里有两个出口,但是都堵死了”

“用什么堵的”

“砖头”

“尘土很多吗”

“不,那边和这里一样,尽是些碎石头,哪有什么尘土呢”

“这么说,没有丝毫痕迹”

“碎石块上会有什么痕迹呢”

“为了防止万一,我们再去检查一遍”

他们一起走过去,一边低声交谈着,不时地用手电筒照着黑暗的地下室深处布满灰尘的角落。角落里堆满碎砖和梁木。白发侦探停下脚步,从口袋里掏出香烟。

“等一下,”他说“我点着烟”

他站在肋形铁盖子上。

报务员听见头顶上站着几个警察。听得见他们在交谈,但是听不清他们在谈些什么,因为她脚下的深层管道里传来哗哗的流水声。她站在两个巨大的铁钉上,抱着两个孩子。她心中一直惶惶不安,生怕身体失去平衡,和孩子们一起跌进这哗哗作响的污水沟里。她听见头顶上有人说话,便横下一条心:“如果他们打开盖子,我就跳进污水沟,这样大家都会好受一些”

小男孩哭起来,起初他用尖细的嗓子低声哼卿,几乎听不出来,但是报务员觉得这哭声很大,周围的人马上就会听见他的哭声。她向他俯下身来,以免失去平衡,一边轻轻地用两片嘴唇向他唱起摇篮曲。但是小男孩有点浮肿的青灰色眼脸没有睁开,哭声越来越大了。

报务员感到两腿麻木。小女孩也醒了。现在孩子们一齐哭起来。她已经明白,上面的地下室里听不见孩子的哭声。

她记起来了,开始她跌倒在这个金属盖板上,听见下水道里的哗哗流水声。但是由于害怕,她才没有打开盖子爬出去。这时她开始想象,仔细想象自己怎样用头把盖子项开,怎样把孩子放在石头上,好好舒展一下胳膊,哪怕休息一分钟也好,然后再从这里爬出去。为了一分钟一分钟地拖延时间,她强迫自己默默地数数,一直数到六十。报务员感到自己又开始着急起来,就停下来从头数起。在大学一年级,他们举行过一次专门的课堂讨论,题目是“检查出事地点”。她记得,老师们怎样教他们注意每一个细节。所以她才像野兽般狡猾,在出口盖子上撒了一些石子,然后才用右手抱着两个孩子,用左手把盖子重新盖好。

“过了多长时间”报务员心想,“一个小时不,一个多小时。也许不到一个小时我什么也不想。最好是一下打开盖子,如果他们还守在这里或者设下了埋伏,我就从这里跳下去,那时一切都结束了”

她用头顶了顶盖子,可是盖子没有动弹。凯特绷直双腿,又用头顶了一下。

“大概他们站在盖子上,”她明白了,“难怪怎么也顶不开。没什么可怕的。一块生锈的旧铁板,我用头使劲摇晃摇晃它,如果仍旧顶不动,我就腾出左手来,让它好好歇一会儿,用右手抱着两个孩子,然后用左手打开盖子。当然,我一定要把它打开”

她小心翼翼地移动一下正在哭叫的小女孩,想把左胳膊抬起来,但她马上就明白了,这是办不到的,因为胳膊麻木了,不听她的使唤。

“不要紧,”报务员对自己说,“这一切并不可怕。马上就会感到胳膊像针扎一样疼,然后它会暖和过来,会听我使唤的。我用右手抱着孩子,他们身子很轻。只要小女孩不用力翻滚就好。她比我儿子重一些。她比他大,身子也重”

报务员开始小心翼翼地一握一松地活动手指。

她想起在别墅里消夏时的一个邻居。他是个又高又瘦的老人,一双蔚蓝的眼睛闪烁着古怪的光芒。

他常常到她家的露台上来,用鄙视的目光望着他们。这时他们正在吃馒头和腐乳“这是要不得的,”他说,“馒头是毒药,腐乳也是毒药,这都是动物身上的极为有害的物质。馒头呢这些黄油是油泥,应该吃用金盏花煮的肉,吃辣椒白菜萝卜那时永恒就会进入你的体内我可以活一百万年是的,是的,我知道,你们以为我是个江湖骗子。不,我只不过是敢想,我的胆子比我们那些保守的医生们大一些。疾病是不存在的医治溃疡或者结核是荒唐可笑的应该医治细胞永保青春的秘诀是;按规定进餐、呼吸新鲜空气和精神疗法。细胞是生命的根本之根本,你们要合理地供给它们营养、氧气,要经常锻炼它们,当你们同某个细胞、或者同决定你们本身存在的亿万个其他的细胞谈话的时候,要把它们当成自己的同盟者。要知道,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是一个受环境支配的软弱的人,而是生存于阳光之下的所有国家中最理智的、拥有数百万细胞的大国的领袖你是整个银河系中的大国最后你们还要明白,你们是什么人要睁开眼睛看一看自己。要学会尊重自己,什么也不要怕。如果你明白了人的天赋,亦即作为一个人的使命,那么这个世界上的任何恐惧都是虚幻的,令人可笑的”

报务员试图同自己的手指谈一会儿话。但是孩子们的哭声越来越大,她知道,已经没有时间同她的细胞大军谈话了。她举起左手,仍然觉得它不听使唤。她开始用麻木的手指抓头顶上的铁盖子。盖板动弹了一下。

报务员用头顶了顶,盖板移动了。她甚至没有看一看地下室里是否有人,就把孩子举上来放在地板上,随后她自己也爬出来,和孩子们并排躺在地板上。这时她已经精疲力竭、神志模糊了。

“那些热情答应帮忙的先生们曾事先告诉我,说您有能力通过某种方式使我同那些决定千百万国人命运的人取得联系,”老师说,“如果我们能够接近上层社会,哪怕是接近一天,那么将来我们就有许多东西可以得到宽恕”

“我想先给您提几个问题”

“请提吧。我愿意回答所有问题”

和老师谈话的是一个北方人,身体消瘦,个子很高,看样子十分苍老,举止却显得非常年轻。

“用不着回答所有问题。如果您同意回答所有的问题,我就不再相信您了”

“我不是外交官。我是受人委托前来找您”

“是的,是的,我明白。已经有人向我转告过您的一些情况。第一个问题:您介绍的是什么人”

“对不起,但我应该先听听您的回答:您是什么人我准备谈谈留在汪未经身边的人。死亡威胁着他们他们和他们的朋友。您住在中立国家里,您不受任何威胁”

“您以为在中立国就没有76号的间谍吗不过,这是个别情况,这和我们的谈话没有关系。我不是美国人,也不是英国人。”

“我从您的英语已听出这一点。大概您是日本人吧”

“是的,就出生地来说,我是日本人。但我是美国公民,因此,既然您相信那些帮助我们会面的先生们,您也可以非常坦率地同我谈话”

老师想起领导临别时的嘱咐。所以他说:

“我在故乡的朋友们认为,所有的日本军队部投降,肃清汉奸的各个部队,可以挽救数百万人的生命。我完赞同他们的观点。我的朋友们想知道,我们应该和盟国代表中的什么人接触”

“您指的是所有部队:驻在西部、东部、南部和北部的部队同时投降”

“您想提出一条不同的途径”

“我们的谈话是以一种古怪的方式进行的:谈判对日本人有好处,而不是对我们有好处,所以我们将要提出一些条件,您说对吗为了使我的朋友们能够同您进行具体的谈话,正像古人所教导我们的,我们应当知道,他们都是些什么人什么时候多少人在谁的帮助下为了达到什么目的”

“我不是政治家。也许您是对的但我请求您相信我的坦率。我不了解送我到这里来的那个小组背后都是些什么人,但我知道,代表这个小组的人是个相当有影响的人物”

“这是玩弄猫捉耗子的游戏。对政治问题,一切都应该一开始就讲好。政治家喜欢讨价还价,因为对他们来说没有秘密可言。他们在衡量什么东西值多少钱。如果他们不善于讨价还价,如果他们是极权主义国家的代表,他们就会被推翻,如果他们来自议会制的民主国家,那么在下次选举时他们就会落选。我建议您转告您的朋友们,在我们弄清楚他们代表什么人,他们的纲领、首先是意识形态纲领是什么,以及在事先得到我们帮助之后他们打算在德国实现哪些计划之前,我们是不会坐下来同他们谈话的”

“意识形态纲领是很明白的:它以反暴力主义为基础”

“然而在您的朋友们看来,将来的国家是什么样子呢它将朝着哪个目标发展呢你们向国人提出什么样的口号如果您不能替您的朋友们负责,那么我想听一听您个人的观点”

“无论是我,还是我的朋友们,都不愿意看见未来的国家染上布尔什维克的赤色。但是在这种程度上说,我觉得,保持尽管是变相的保持某种镇压祖国现有的国人的机关的想法是极端荒谬的”

“首先遇到的问题是:汪未经下野之后,谁能够使人民遵守秩序宗教界人士现在被拘留在集中营里的人还是那些决心与日本断绝往来的现实存在的警察部队的指挥员”

“这么说,您指的是保持卫队的权力,您认为它有可能使人民摆脱无政府状态,从而遵守秩序”

“谁提过类似的建议我认为这个问题还从未讨论过”北方人回答说,在整个谈话过程中他第一次绷着脸严厉地注视了老师一眼。

老师吓了一跳。他明白自己说走了嘴:这个非常仔细的北方人会立刻抓住他不放,强迫他说出他所知道的有关美国人同卫队谈判的部情况。上级曾给他看过谈判的速记记录。老师知道,他不善于撒谎,他的脸色总能暴露他内心的一些想法。

然而,这个北方人,作为日本情报处的一名工作人员,回到住所之后,沉思了很久,然后才坐下来写有关这次谈话的报告。

“要么他是一个完无足轻重的人,”北方人人心想,“在国内没有任何影响,要么他是一个精明的侦察员。他不善于讨价还价,但是他没有对我说什么。不过,他最后几句话证明他知道同上面谈判的一些情况”

报务员没有钱乘坐黄包车。可是她急需乘车离开这里,随便去哪里找一个有炉子的地方。给孩子们换换衣服,然清用襁褓重新把他们包好。如果她现在找不到合适的地方,两个孩子不久就会死掉,因为他们已经在寒冷中待了很长时间。

“那样还不如早晨就结束这一切好呢,”不知为什么报务员老是摆脱不掉这个念头,“或者呆在地下室里”她心中的危险感变得有点迟钝了。她从地下室里走出来的时候,居然没有向四下瞧一瞧,便匆匆忙忙地朝公共汽车站走去。她不大清楚自己该往哪里去,怎样买票,把孩子放在什么地方待一会儿。她对乘务员说,她没有钱,她的钱部留在被炸毁的住宅里了。乘务员埋怨了几句,劝她去难民收容站。报务员坐在靠窗户的位置上,这里不像外面那么冷。睡意立刻向她袭来“我不能睡着”,她对自己说,“我无权睡觉”

然而她马上就睡着了。

她感觉到有人推她,揪她的肩膀,但她怎么也睁不开眼睛。她现在很暖和,舒服极了,孩子的哭声也似乎离得很远,听来模模糊糊

她恍惚看见一个古怪的五彩缤纷的东西,她不由自主地为那些枯燥无味、过于感伤的梦境感到难为情:此刻她正和一个小男孩沿着厚厚的蔚蓝色地毯走进一座房屋,小男孩自己已经会走路,抱着一个布娃娃;吕梁、妈妈、在房子里认识的那个自称可以活一百万年的邻居老头儿,一起走出来迎接他们

“太太”有人用力推了她一下,使得她的鬓角在冷冰冰的窗玻璃上磕了一下。

报务员睁开眼晴。乘务员和一名警察站在她身旁;公共汽车里黑乎乎的。

“什么”报务员把孩子抱得更紧一些,低声问道,“什么事”

“空袭,”乘务员也低声回答说,“快走吧”

“去哪儿”

“去避弹所,”那个警察说,“让我帮您抱着孩子吧”

“不,”报务员说,一边把孩子抱紧,“他们离不开我”

乘务员耸了耸肩,但是没有说话。警察搀着她的胳膊,把她领进了避弹所。这里光线很暗,但很暖和。凯特走到一个角落里,两个男孩子从长凳上站起来,给她让了一个位子。

“谢谢”

她把孩子放在自己身边,然后向在避弹所里值勤的青年队的一个姑娘请求说:

“我的房子被炸毁了,我连一块尿布也没有,请帮帮我的忙吧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一个女邻居被炸死了,我收留了她的女儿。

可我什么也没有”

姑娘点了点头,很快就找来了尿布。

“请拿去吧,”姑娘说,“这里是四块,我想暂时够您用的了。我建议您明天早晨去找附近的难民救济处,不过您必须持有您所在的区警察署和行政长官签发的证明信”

“是的,当然了,谢谢您,”报务员回答说,她开始给孩子换尿布,“请问这里有水吗有没有水和火炉我想洗洗湿尿布,我这里有八块呢,够我明天用的了”

“有冷水,我想还应该发给您一块肥皂。过一会儿您到这里来一下,这一切由我来办”

两个孩子吃饱以后很快就睡着了。报务员也靠在墙上,打算睡一会儿,哪怕睡半个小时也好“现在我什么也不想,”她对自己说,“我在发烧,大概在地道里冻感冒了不,孩子们不会感冒的,他们包在毯子里,脚是暖和的。我先睡一会儿,然后再考虑下一步怎么办”

她又出现了幻觉,但是现在的梦境很不连贯,幻影断断续续地向她飘来,蓝白红黑几种颜色迅速地在她眼前交替出现,她的眼睛很快就疲倦了。她依然注视着这些急剧交替的颜色“大概,我的眼球在眼脸下面转动着,”报务员突然明白了,“这是非常明显的,上校在学校里曾经这样说过”她惊惧地从板凳上站起来。周围的人都在打瞌睡,远处还在轰炸,模模糊糊地听见高射炮的吼叫和炸弹的爆炸声。

“我应该去找李广元,”报务员对自己说,她惊奇自己在这样的时刻还能够平静地思考,思路清晰而且准确“不,”她心里又萌生了反驳的意见,“你不能去找他。要知道,他们会向你询问他的情况。那时你毁了自己,也毁了他”

报务员又睡着了。她睡了半个小时,然后睁开眼睛,自我感觉好了一些。虽然她忘记了她曾想过李广元,但她忽然清晰地想起一个电话号码:427541。

“请问,”她用臂肘碰了碰坐在她身旁打盹儿的一个小伙子,“请问附近什么地方有公用电话”

“什么”小伙子吓一跳,连忙站起来问道。

“轻点,轻点,”报务员安慰他说,“我问您,附近有没有公用电话”

大概青年队的那个姑娘听见了她的声音,她走到报务员面前,问道:“您需要帮助吗”

“不,不,”报务员回答说,“不需要,谢谢您,一切正潮

就在这时,解除警报的汽笛响了。

“她问什么地方有电话”那个小伙子说。

“车站上有,”姑娘说,“就在旁边那个街角后面。您想给熟人或者亲戚打个电话”

“是的”

“我替您照顾一会儿孩子,您去打电话吧”

“可我身上连一枚硬币都没有”

“我救济您。请收下吧”

“谢谢。离这里不远吧”

“两分钟的路”

“要是他们哭了”

“我就抱着他们,”姑娘微微一笑,“请放心吧”

报务员从避弹所走出来。地铁车站就在旁边。无遮无挡的自动电话机旁,几处水洼业已结冰,薄薄的冰凌闪着谈谈的亮光。一轮蓝幽幽的圆月挂在当空,洒下令人愉快的清辉。

“电话机坏了,”一名警察对她说,“被炸弹的气浪震坏了”

“哪儿还有电话”

“邻近的车站上有您急需打电话吗”

“是的”

“跟我来吧”

警察陪着报务员走下空寂无人的车站,然后打开了警察值勤室的门。他开了灯,朝写字台上的电话机点了点头。

“请用吧,不过要快一点”

报务员绕到写字台后面,在高高的安乐椅上坐下来,拨通了427541。这是李广元的电话号码。听着话筒里嘟嘟的盲音,她没有马上发现玻璃板下面压着她的一张大照片,照片旁边是铅印的电话号码表。那个警察站在她背后抽烟呢。

此刻,除了常凯申的脖颈,李广元什么也没有看见。他的脖颈又粗又壮,毛发修剪得整整齐齐,从脖根到后脑勺几乎没有丝毫变化。李广元看见两条似乎标明头颅和身体分界的横向皱纹。不过,常凯申生得结实健壮,体格匀称,因此他的躯体与李广元周围的人的躯体极为相象。这些年来李广元居住在德国,他对周围的人怀有深深的仇恨;有时这种仇恨使他感到疲倦,他已经在这个圈子里工作了整整十二年。起初,他明确地意识到这种仇恨:敌人就是敌人。后来他渐渐地熟悉了保安局机关的机械式的日常工作,也就有了越来越多的机会从神秘的机关内部观察它的工作程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