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孤岛喋血 > 230 密道

230 密道

书名:孤岛喋血 作者:乌鸦与麻雀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42:12

值班长的电话号是多少?”

“您向接线员说出名字,就会给您立即接通。”

“谢谢,”李广元说,“请领我的同事看看,厨房在哪里,电器怎样开关,我们准备喝点茶。”

“是,队长,当然行。”

司机同卫兵出去了,李广元转对另外两人说:“伙计们,为了避免我们含含糊糊,我们坦率地说吧:你们谁打鼾?”

“我,”一个家伙承认,“尤其是刚睡着时。不过可以喊我一下,我马上会醒。”

“我不打,”另一个说,“我受过这方面的训练。”

“怎么回事?”李广元有些奇怪。

“他们训练我参加一次东方行动时,让我在深夜到来之前使自己平静下来,左侧躺着,学着听自己的呼吸。”

“这难道可能吗?”

“是的,我彻底相信了。假如能使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回忆自己最宝贵的时光,效果比麻醉剂还好。这是确确实实的,您别笑,我自己试过。他们让我们做各种试验,他为自己的小组挑人是极其仔细的。”

“在那边的时候你们要给他当助手吗?”李广元说。

这个司机象常凯申的司机一样,好象没有听到似的接着说:“我记得,我们中间有一个小伙子。他笑的声音太响。后来上级亲自来训练他,花了一个星期时间他们干些什么我不知道,但是这个年轻人后来笑起来无声无息,就象个有教养的姑娘。”

“有教养的姑娘不应当大声笑吗?”李广元感到奇怪,他从箱子里取出睡衣,“照我看,真正的教养是自然,响亮的笑如果不是病态的话是人的美好品质。”

另一个人回来了,他说水烧开了,问李广元是否喝点茶,于是所有人来到装玻璃窗的阳台,大喝大唱起来。

“喂,你,辛苦一下,给值班军官打个电话,请他喝一杯茶。”

“是,队长,”那家伙起回答,“一定办到。”

突击队长的头发已经花白,尽管他还很年轻。他举起杯,感谢南京的同行光临。他问了道路的况,还问了轰炸多不多。他表示坚信这是最后一个艰苦的天,随后他讲了两个笑话。他看到手下象婴儿一样躺倒,脸上露出了善意的笑容。

“还有一个能医治百病的神医的故事很可笑,”队长发现他的笑话很受欢迎,便接着说,“人们把一个拉拐杖的瘸子领到他这里,说:‘神医,您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医师。救救我们的这个可怜人,他离了拐杖站不住,马上就摔倒。神医用指甲很脏的粗手指捏着凸出的鼻子,思考着,然后说:‘病人,你是健康的扔掉拐杖。’那家伙象所有人一样是个胆小鬼,他当然没有扔。神医就在他边跳了几下,叫道;‘喂,我对你说什么啦?你没有病,所以你要扔掉拐杖。我要为你向我的神灵祈祷’于是那个病人听从鹰钩鼻子的神医的话,扔掉了拐杖。”

队长止住话头,伸手去拿烟。

司机忍不住,催促说“后来怎么样?”

队长悲伤地叹了口气:“摔死了。”

司机笑得差点从椅子上跌下来,似笑非笑地说:“等我们把那些匪徒赶出中国,应当除掉所有恶棍。我们对他们太客气。为这些坏蛋重建监狱。要把他们扔进炉膛,所有的人,有的要用小口径来复枪处死。那些孩子们把枪法练好些。”

李广元站起来,问队长:“朋友,不陪我一会儿吗?我通常在睡觉前散步。”

“非常乐意,队长。”

“队长不能到大门外去。”司机说,他仍然死死地盯着李广元,尽管他在对队长说话“他常常遇危险,常分队长派我们保护他。”

队长起问:“丁末村知道你们的使命吗?”

“奥,问得好。”李广元心里想。

“他知道,”队长回答,“南京的人也知道。我们此行是为了监督建立党的专用档案库这是吴四宝的个人委托。

我们要和大叔耍一个小把戏,耍检查一下,他是不是把自己的鹰钩鼻子伸到我们这儿来了。”

“原来如此,”队长说,“好吧,我们大家听你们吩咐。”

他们走在花园里,李广元久久没有开口。夜空上星斗显得距地面很近,它们闪动着青色的光,相互不安地眨着眼睛。这是黎明的迷乱,好似恋人离别的时刻,天要亮了,空虚和失望又将降临。到处使人感到不安。假如房门的锁喀喀一响,只留下一个人时,思绪便奔涌而出,体会吃惊地发现你已经四十五岁,生命已经过去,不应当迷惑,尽管这是人的基本品质,当然也包括对奇迹的期待这一切再也不会有了。

“队长,”李广元说,“为了顺利完成任务,我希望得到您的帮助”

“我很荣幸,队长,我听您吩咐。”

“请谈谈您的同事的况。您能把他们中的哪一位推荐给我执行任务?”.

“请原谅,如果我知道是什么任务,那我就更容易对他们做出评价。”

“是一个复杂的任务”李广元回答。

“我从我的勤务兵讲起,”队长说,“从一九三二年这个电台中心刚刚建立起,他就在这儿啦,是个行家,绝对忠于我们的事业,家庭观念很重,山地滑雪能手,出色的手,行为上无可指摘。”

李广元皱皱眉:“队长,我看过他的履历表,无需重复那些言之无物的刻板公式。我感兴趣的是比如说,一九三三年他为什么受到丁末村的斥责?”

“我不知道,队长,当时我在前线。”

“哪个战场?”

“武汉保卫战。”

“在卫队吗?”

“您已经看过在丁末村这里工作的全体人员的档案,就是说,您也了解,我在**里当列兵。”

“您个人档案中说,您曾被上级降职。在他惨死之后,您又官复原职,并受到奖励,转到报部门工作。死去的上级为什么惩罚您?”

“我说了我无权说的话。”

“究竟是什么话?”

“我喝醉了。在伙伴中间有一个是他的朋友,当然我对此一无所知。我怀疑是否要消灭那些人。我有感觉”队长象受到惊吓似的立即补充,“我显然没有察觉。我说,一部分人应当关进监狱,等躲到山区时,用人来交换。可是上级在枪毙和交换俘虏的问题上很认真。”

“就为这事降了您的职?”

“基本上是这样。”

“那么‘基本’之外呢?”

“我还说,假如我们及时与西方单独媾和够战胜他们。”

“您什么时侯加入我们的运动?”

“一九三七年。”

“什么时候加入卫队?”

“问题是我出生在这里,我和丁末村住在一幢楼房里。他认识我一家人,我父亲在他困难时帮过他,所以一九四O年丁末村亲自推荐了我。”

“关于那边您还了解什么?”

“我能说的都说了,队长。”

“好吧,我问另一个问题:您可以和他一同执行任务吗?到敌人后方呢?”

“可以”

“谢谢,队长。往下说吧。”

“我的分队长,他的事很难说勇敢的军官,也十分诚实,不过我们没有什么关系。”

“您可以同他去执行任务吗?”

“只要接到命令。”

“接着说。”

“我准备和他做任何事。”

“您什么时候认识他的?”

“一九四一年。”

“可您知道吗,正是他为你的上级准备了给您降职的材料?”

队长站住了:“这不可能。”

“我会给您看材料的。走吧,我们走着说,要保持节奏。最后一个问题;您和他老婆睡觉他知道吗?也许你们是三角式或者什么别的?也许一切都很认真?”

队长又站住了。

李广元掏出香烟,点燃后,不慌不忙地把火柴梗扔在雪地上,叹了口气说:“就这样吧,队长。您当然属于无关的人,既然丁末村把您从东线弄回来。不过,保安总局的侦察系统是不受制约的咳,真见鬼。”李广元突然叫了一声,奇怪地向左边摔倒。爬起来后,他悄悄从里边的口袋取出扁扁的录音机,取出磁带盒,拉断磁带后又装了回去。他把录音机放回口袋,轻声说:“您明白我怎么滑倒了吗?所以,回去后,您要当着我的同事,问我跌得厉害不厉害。我的同事还没睡,有一个在跟踪我们,不过在很远的地方,所以您现在要给我写一个给对面的字据,明白吗?”

李广元掏出便条本,递给队长:“快点,队长,快一点,这关系到您的利益。”

“写什么呢?”队长问。李广元觉得队长开始产生变态反应,即使在黑暗中也看得见他脸色惨白。李广元了解这一点。

“脑袋里想什么就写什么。”李广元回答,“我有义务为高官工作,倘若背叛……’等等,等等。”

队长写完,把便条本递给李广元。李广元没有看,翻过一页,问;“眼力好吗?”

“是的。”

“往这里看。”

队长望了一眼,立刻惊果了便条本上写着无名报务员从边界发给西方的最新的电报。

“队长,”李广元说,“用你们的密码发报轻点儿,轻点儿,别瞎忙。我不打算毁掉您,同丁末村一样,我对您也有兴趣。用你们的密码把我这些数字发出去。假如您打算拒绝,我不用为您破费一个硬币。”

“这是我最后的尝试了,”李广元想,“尽管这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可毕竟是有希望呀。”

在密电中他通知小心,他在这里,有三个76号特务缠住了他。他第一次承认,他已经精疲力尽。假如中心认为有可能安排他返回祖国,完全可以之前就开始行动。有十二个人守卫别墅。不过,他李广元,如果收到队长转交的回电,就起码可以冒险控制七个人。

一小时后,中心收到间谍‘二号”从变节发来的奇怪电报“二号”是队长的代号。一九四0年秋,在前线他毛遂自荐为战略报局效力。当时他正在和本人做着赚钱的生意,他们搞回了优质汽油和数百万法币,不是纸币,而是汽油和军用卡车。有一个获释的人作为交换条件把豪尔的意思转达给了大使馆。从此他就开始了工作。

战略报局的专家未能破泽队长发往延安的李广元那封电报。但是,因为李广元不得不提供收电地址,所以中心的人立即查询,并且确定在那里住过几个间谍,他与对面的谍报组有联系。

于是他叫来他的亲信们,向他们介绍了况。

他笑着问:“喂,我们该怎么办?你们想一想,小伙子们,任务很有点意思。我们去与间谍接头吗?还是按兵不动?”

他们得到详细报,知道了目前发生的事。他明白,局势复杂。他相信,大人物正在受到有各大财团做后盾的力量施加的压力。

他很明白,争夺在本乃至整个亚洲的势力范围的斗争进人了最后的决定阶段,老板们不会饶过他。他丢了自己的地盘。这些年来,他惨淡经营建立并倍加保护的同本和中国工业的联系绝不能落人他人手中,否则就标志着他的生命、功名和前途的毁灭。

他明白,上面正在下着一盘复杂的棋。美国总统勇敢地向美国人证明,象西方那样的保证自由企业家活动的国家与把国家计划放在首位的布尔什维克国家这两种不同的社会结构的国家完全可以在一个世界上共同存在。他知道,罗斯福为什么固执地争取斯大林飞往卡萨布兰卡参加“三巨头”的会晤,或者最起码在德黑兰进行会晤。。

他以及那些支持他而与大人物的观点相悖的人在一九四二年天处境困难:全世界将反对公开与划分范围,反对单独媾和。创伤还未平复,人们的经历还未成为往事的记忆。快些吧,记忆可以变化,有些可以不再提起,有些可以重新撰写,有些可以摈弃。但是现阶段主要的任务是坚持已经占领的阵地。

正因为如此,他把手下叫来开会。不能简单地拒绝显然已陷入复杂处境、受到胁迫的“二号”的请求。但是他不能也无权帮助那边,尤其是在国境内,在他特别感兴趣的地区。

支持把本站分享那些需要的小伙伴!找不到书请留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