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孤岛喋血 > 066 求助

066 求助

书名:孤岛喋血 作者:乌鸦与麻雀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42:12

由于76号特务活动疯狂扩张,人事增多,接着又增添了四个处,发展到八处四室。

增加的四个处为:机要处,处长傅也文,副处长钱新民;总务处,处长叶耀先,副处长孙时霖;情报处,处长唐克明,副处长王道生;电务处,处长晋辉,副处长先后有余玠、这人还先后担任过无线电侦察总台台长。

蒲素现在的“军统上级”陈功书,将要给蒲素安排的位置极有可能就是机要处。如果不是这里,就只能是情报处,也只有这两个部门更他的翻译身份最为对口。

四室则为:督察室,主任杨杰、,副主任王佩文;专员室,主任沈信一,副主任季庆仁;审讯室,主任汪瀚章、;化验室,主任姚任年,副主任岳光烈。

此外,76号还设有修械所、看守所、招待所、警官训练班、警犬训练班、女特务训练班等附属机构。

这些看似繁缛的部门之间,其实内部分工十分明确,都有着相对应的具体职能:

第一处,处长万里浪,主要负责对付军统。

第二处,处长胡均鹤,负责对付中统;内部附设CP股对付**和新四军。

第三处,处长张劲庐,对付忠义救**。

第四处,处长潘达,对付租界。

机要处,处长傅也文,亦是李土群的妹夫,管人事、文书、档案、收发等。

总务处,处长叶耀先,他是李土群的小舅子,管事务、财务、会计。

电务处,处长晋辉,他是被俘军统电台负责人,管电台、电报收发。

情报处,处长唐惠民,管情报收集、编审、指导。

……

起先,对于76号的成立,各方面都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事实上没用多久,这帮由散兵游勇以及变节分子组成的特务机构就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上海租界内外人民都积极抗日。除了少部分是军统、中统以及**的职业抗日分子,其他百姓也可以说个个都业余抗日。

当时的社会舆论,全上海的报纸都把矛头指向汪未经。没有一张报纸、一家舆论对他的卖国行为表示理解和支持,全部都是口诛笔伐,让他狼狈不堪。

而且汪未经那边吸收的行动人员只要到了租界,往往很快就丢了性命。各个行动队和锄奸团起初的刺杀行动非常活跃。

于是汪未经那边后续在展开行动时,就非常看重76号的枪手,对异几的人,就是用一个“杀”字。

那段时期,上海天天有暗杀事件,有时候一天数起,首当其冲的暗杀地区就是租界。双方都在租界内极尽所能的绞杀对方。

只是随着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上失利,留在上海进行破坏的抗日组织也只能转为地下。凭借着占领军支持的特务机关76号必然占据着上风。

而且租界当局在其辖区内发生暗杀事件时,势必要遭受日本军方的讥难和追责。

比如他们会勒令租界交出凶手,限定日期破案,否则就威胁他们将派遣兵力入驻租界以保护自身权益……

作为东亚新兴军事帝国。面对英美法这些老牌世界列强,日本人因为军事上连战连胜,丝毫不憷他们,而且在上海时刻对租界施加着强大压力。

此前在郊区被76号枪毙的潜伏组组长何国度,就是公共租界迫于压力交出去的。

更令国民政府愤怒的是为了自保,公共租界还曾经在外白渡桥上,把刺杀日本人后在租界落网的军统行动组队员,引渡给日本军方。

相比之下,法租界自从成立始跟公共租界相比就更加独立和封闭。加上界域不和虹口接壤,中间有公共租界缓冲,情况好了很多。

……

晚上蒲素和老任见面时,老任说他接到了一个护卫请求。

这时的76号一方面开出上百人的黑名单,一方面派人利诱黑名单上的人。

其中有不少胆怯的上了钩,或者是避到内地去,不上钩的人就在枪杀之列。

还有许多被76号暗杀的人,根本不是党政军界的人员,仅仅是报社里的记者。上海报纸的立场,始终站在反日反汪的态度上。只不过大的报社有报格,有些态度的表达就不是那么过瘾。

到是几份下午四点以后出版的晚报,里面的新闻,不光标题刺激,而且内容辛辣,上海因此还创出了一句俗语:“夜饭吃饱,快买夜报。”

在汪未经紧锣密鼓准备登场的时期,各报纸对汪派人物攻击的非常厉害,抖落出了很多丑闻,所以汪未经那边就恨之入骨。

76号里的“神枪手”成了伪政府的开路先锋。他们起初的暗杀对象,是以国民党内没有撤退的人员为对象,那段时期枪口就指向了新闻界的人物。

汪未经手下这帮特务手段实在也算的上灵活。黑名单列出来并不保密,而是直接派给名单上的人看,目的自然是让他们自己衡量。

所以这份名单传播的很快,包括一些保报馆都在名单上。于是大家都提高警惕,在报馆门口构筑防卫,堆上沙袋,深沟高垒,有的还装上大铁门和铁丝网,如临大敌,日夜派人看守。

只不过这种防卫,就算防的了报馆的安全,那些新闻记者却是保护不了的。就算这些新闻记者带着铺盖睡在报馆里,他们的家眷也早被76号调查的清清楚楚,所以76号的这份名单,对各界的心理震慑非常大。

老任在法租界是有点名气的。平时为人虽然不跋扈却也算的是招摇,尤其喜欢要个面子。所以几家报馆托到他这里,请求租界巡捕是不是能加强安保防卫。

法租界公董局这时候已经自身难保,这样的浑水自然不愿趟。

而且理由上也讲得通。他们表示如果在法租界上发生了案子,他们必然追查到底,但是事前提供保护属于无稽之谈,巡捕房没有这样的服务。

巡捕房这里虽没了办法。但那些新闻业者知道老任和白俄有些交情,于是便退而求其次,想让老任出面找一些白俄充当保镖,给他们提供保护。

老任说完之后,蒲素想了想,问他都有哪些报馆。对于抗日事业来说,报纸的威力不比一只军队要差了多少。

报纸上的政治观点和态度很大程度上可以左右民意。

民众对待抗战态度或者消极或者积极,报社的影响非常重大。

沦陷区以及租界内数百万民众大多数都只能在报纸上了解局势。如果向老任发起求助的确实都是些进步报馆,他觉得自己不能袖手旁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