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孤岛喋血 > 第八章、实力

第八章、实力

书名:孤岛喋血 作者:乌鸦与麻雀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42:12

越过墙板后蒲素不免有点失望。

别说预想中里面热火朝天制造武器的场景没有看到,就连弹壳也没发现一颗。

眼前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车间。分成了几排工作台,二十来个工人正操作着设备制作弹簧。

工人们先用台钳夹住一根按照需要制作弹簧大小直径的钢管,然后固定住钢丝,再手动摇臂操作缠绕,根据长度需要延展。

这些工人们制作的弹簧直径和长短都不一样,生产的型号还很齐全。

效率虽然不高,但看起来都是熟练工。二十几个工人里有白俄也有中国人,都穿着统一的爱国布工作服,戴着手套很是规范。

老任这时已经站在车间另一头的通道口,和一个坐在轮椅上的白俄老人比比划划说着什么。看到蒲素他们进来,冲着他两招了招手。

而这时阿廖沙已经快步走了过去,还没到跟前就张开双臂做了拥抱的动作,:“夏弗斯基公爵,您的气色真好!”

接着阿廖沙弯腰抱住老人亲吻了面颊。蒲素注意到老人坐在轮椅上笑吟吟地从左到右再到左,在阿廖沙的面颊上亲吻了三次,这个礼仪在俄罗斯民族代表着长辈对晚辈的疼爱。

待他们打过招呼蒲素才朝前一步,虽然老任之前已经应该已经和老任介绍过了,阿廖沙还是用俄语对老人做了介绍。

“蒲先生,这是我的老师——夏弗斯基公爵!”

“很高兴见到您,公爵先生!”

蒲素也俯身拥抱了老人。

“这里没有什么公爵,只有个坐在轮椅上的老头……”

“你的俄语说的很好。年轻人,在哪学的?”

老人的面容很是慈祥,头发和胡须一片银白。上身披着一件法兰绒袍子,膝盖以下盖着苏格兰格子毛毯。

虽然坐在轮椅上,老人身上散发出的儒雅雍容气质丝毫不弱。

“我在俄罗斯上的大学,学习了几年欧洲古典文学。”

蒲素知道流落在上海的白俄和现在莫斯科的那些人肯定不对付。尤其是这位老人原先还有着公爵的贵族头衔,起码也是皇室亲戚。

如果说自己一直和苏共在打交道应该会让他们感觉不太舒服。这种情况下最聪明的做法当然是不说实话了……

“是吗?是圣彼得堡还是莫斯科大学?”

“公爵先生,我是在莫斯科大学!”

蒲素恭敬地回答。对于老人他一向尊重。

“啊,莫斯科,年轻人,你知道吗?我就出生在冬宫。”

不等蒲素作答,老人坐在轮椅上轻轻地吟唱了一首古老的俄罗斯歌谣。

“我生来就是要死亡的,请给我自由”

“或许我已经频临死亡,但我仍将为你歌唱。”

“无父无母孤独的我,蹒跚行走与人间”

“有一天,我将倒下死亡。我的身体就像树,哪儿是我埋葬之处?”

“我的歌声就像鹿鸣,何时会破裂消失?”

“我是个**的灵魂,是的,就像个天真的孩子,穿越人间。”

“不要怪我,果子成熟了,就会落地。就像太阳与月亮,我是个**的灵魂。”

……

唱到一半时阿廖沙和蒲素都跟着老人一起吟唱了起来。

这是一首伤感的歌谣,充满了忧伤的情绪。歌词里涉及了死亡和遗世独立的孤独。

老人虽然身形消瘦,蜷缩在轮椅里却不让人觉得弱小。他低沉的歌声令人动容,唱至结尾眼角竟泛起了一丝晶莹。

“老了,想家了……”

唱完最后一个音符,老人用手帕擦了擦眼角说道。

“走,我们去作坊!”

他吃力地伸出左手摇动轮椅调头。

边上的阿廖沙和老任正抢着要帮他推轮椅,老人朝着蒲素笑了说:“年轻人,麻烦你来帮老头子一把。”

蒲素自然非常乐意,推着轮椅顺着通道走了进去。

在蒲素观察之下这个通道是S型设计,宽度刚好可以容纳一辆推车通过。一旦被入侵,哪怕来再多的人也最多只能两人并排通过。

这种S型设计让来犯之敌既不能直线冲锋又毫无遮蔽,一把冲锋枪就能把人压制在死角里。

“布置这里的人一定是个战术高手。”

心里暗暗想着,蒲素推着轮椅从转角刚一出去就被眼前看到的场景骇到半天说不出话。

不足二十米的正前方赫然停放着一辆英制“维克斯”MkF型坦克。此时炮口正对着他们出来的通道。

这辆维克斯坦克没有任何涂装徽记,还保持着原厂四色实边迷彩。

这还是蒲素第一次见到实物,当时在契卡学习的时候教官只是拿出了模型和图片。

原因嘛,自然是苏联军方已经看中并且引进了生产流水线进行独立制造。对于中国学生自然是要留一手的。这个型号的坦克其实就是苏联在1939年到1942年初使用的T26坦克。

原本之前和阿廖沙说的只是装甲车,他还以为最多是一辆轻型装甲。

哪里想的到这里居然停了一辆真正的坦克。

维克斯算是6吨轻坦,装备著名的淞沪会战**战车第一连“虎连”。**在淞沪战场第一次投入战场作战时曾一度让日本人大惊失色。

但是因为步坦协同作战并不流畅,后来被日军94式反坦克炮阵地正面重创。首次作战就损失惨重。

虽然战果不理想,但很大程度上威慑了当时日军在淞沪战场的正面作战部队。

这辆坦克装备了一门47毫米18倍径炮,最高时速为32公里,使用穿甲弹时500米穿深为25毫米,另外还有7.9mm机枪一挺,对付当时日军的89式坦克和95式坦克显然并不落后。

但是由于当时**将领根本不具备指挥一个正牌装甲步兵师能力,步坦协同混乱使得装甲力量过于分散,最终被日军各个击破。

淞沪会战后残余的坦克部队在南京保卫战时一部分被丢弃或被日军击毁。另一部分由于渡船翻沉而损失,至此当初引进的这款坦克已经损失殆尽。

蒲素原本以为是**手里的坦克被他们弄来了,只是绕了坦克一圈也没看到有虎和龙的字样,更没看到青天白日徽记。

刚想开口问这辆坦克的来历,老任就用眼神暗示了一下他。意思是知道他要问什么,但是最好现在别问。

蒲素转而换了个话题开口:“还能用吗?”

“保养完好,可随时开车发动。油箱满油,炮弹和机枪子弹也储备充足。”

阿廖沙简短回答了蒲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