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孤岛喋血 > 095 制度

095 制度

书名:孤岛喋血 作者:乌鸦与麻雀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42:12

老任既然回来了,打探消息的任务自然就交给了他。况且,房公子还和他有些关系。也不知道老任心里是怎么想的,面子上爽快的答应马上安排人手去办。

原本要调派去给报社做保镖的事,现在暂停了。目前还是低调为主,那些报社平时形式作风都很高调,这个时候派出去一批白俄显然是不明智的。

他们又更麻烦的事情需要解决。那些缴获来的现金自然不用说。还有古玩字画等等也还好说,法租界里犹太人和白俄开设的珠宝店很多,很容易变现。

只是原本要通过万国商团换武器的渠道也走不得了。刚刚才打的昏天黑地,事后稍微一查就可以知道是怎么回事。这时候如果大批量出售烟土,无疑是自投罗网。

好在从两个地方缴获的现金数额非常大。尤其是货轮上搬运下来的毒资,有大洋也有法币,都是硬通货。

两辆卡车被打的千疮百孔,好在现在从货轮上拆卸下来的材料很多,技师在重新进行整葺。把原先忽略的重点部位尤其加固了一番。并且把剩下的四辆车都重新进行了改装。

把大烟集中囤积在地下室后,清点完缴获,蒲素想了一个分配方案。

大宅附近的公寓,大部分都是阿廖沙他们控制的。队员们的家属都住在大宅附近。现在蒲素让老任配合队员对周进行征收。不管愿不愿意,附近两侧的公寓全部收归回来。

不管是对换公寓还是出钱购买,大宅两侧的街道都要完全被自己掌控。

他在地图上画了草图。从前面雁荡路路口位置开始,今后进行封闭,安装一道铁栅栏,24小时安排平民充当门房。明面上把这一带做成一个纯粹的俄罗斯街区,所有的队员家属全部聚集在这里生活。

所有的家属集中有几个好处。首先是安全可以得到保障,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如果不这么做,大宅现在要是被端了,实际上也没任何好下场,没有一个能幸免。

另外一个就是集中以后,统一配给更方便。而且不容易引起外界注意。街区里设置学校,中俄双语教育,甚至还可以考虑开设法语课程。他自己有体会,俄罗斯人学习法语比较容易一些。

现在手里有了钱,对于这些队员的承诺是必须要兑现的。按照他规划的福利待遇,这些队员家属今后过上的绝对是让人羡慕的生活。虽然他们平时不怎么和中国人搭界,也不免引人注意。

封闭管理,统一配置。甚至队员以后训练和执行任务结束以后,就可以各自回到家里和家人团聚,而不像现在几乎和兵营一样。

以后以大宅为界,内部是敏感警戒地区,而外侧一直到雁荡路路口都是宿舍区,孩子们可以随意在街面上玩耍,妇女们可以在下面的商店里自由购物。内部的商业设施完全是公益性质,只针对内部人员开放。

一些附属设施尽量自给自足。比如征用有技能的白俄饲养奶牛,供应牛奶制作奶酪。征用木匠制作家具和必要的设备。这些白俄大多都有才艺,不用多久就可以建设成一个相对可以自省循环的社区。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先期需要巨大的投入,而资金现在已经不成问题了。资源方面,除了老任初民搜罗,那些在霞飞路上开设商铺的白俄店家都是筹措点。

需要知道的是,光光收缴的这批毒资,就是原本可以养活一支军阀武装的数额。还不包括蒲素从沪西二十余家烟铺查抄得来的浮财。

现在需要他们考虑的问题是怎么把这笔钱花出去。不动声色的花钱其实也是一个难题。所以,商量了一阵之后还是“深挖洞,广积粮”。

老任用巡捕房的名义和阿廖沙那些队员们互相配合,迁出一些不相干的住户,给与他们相应的补偿,或者互换住所,完成拆迁应该不难。

犹太人和一些华人在这个白俄社区其实住的也不自在,明明在上海却像是生活在莫斯科……这边只能能主动提出补偿或者给他们提供合适的住所,让他们换出去,应该没几个不愿意。

真要是碰上钉子户,那也只能对不起了。为了大局面,上点手段也是无奈之举。毫无疑问,没有人能顶得住。

这个过程老任说需要三天就行,蒲素给出了一个礼拜的时间。实际上第四天开始,往外搬家的人流和路口铁栅栏的施工已经同时开始了。

然后就是统一配置,确定每天的供应标准,以及学校的选址。原先街面的底楼两侧,全部划为公共设施。要么变为商店,要么就是娱乐场所,除了烈性酒和毒品属于管制,这边都可以按照进价出售。

另外所有外墙统一重新加固,内里堆起沙袋防止穿透。这方面确实是为了有备无患,另一方面也是让所有家属要清楚现在的形势,让大家引起足够重视,平时谨言慎行,不要给大宅招来祸端。

这种战备氛围可以让家属们清楚,乱世之中流落到异国还能好好活着,而且活的还有一些质量,并不是她们的上帝在庇佑,而是她们的男人用性命换来的。

今后大宅区域里每个人都必须工作,有饲养技能的负责饲养家禽,有其他技能的负责其他。孩子接受统一教育。减少不必要的外出,相对封闭,日常采买由专人负责。

而且通过和白曼彤沟通,她也决定把诊所搬到这里来。原来的诊所名存实亡,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意义。蒲素决定把那栋楼派作其他用处,而白曼彤搬到这里,互相照应自不必说,平时还能给大宅人员提供应有的医疗救助。

其实这些白俄里也有医护人员,只不过流落到上海以后,他们没有条件行医。开设一个诊所最重要的的其实到不是行医资格,而是药品和设备。水平再高的大夫,徒手也治不了病,如果只能让病人多喝点开水,那有和没有完全是一个样。

这一次安德列他们命大,到了大宅以后再被抬到小车上送到海格路,辛亏挺过来了。按照他们当时的出血情况,很有可能会在路上就永远也醒不过来了。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蒲素才打电话把白大夫请来,和她谈了这个情况。白曼彤听了当即同意,而且既然现在面积和资金都不缺,她也开了一张单子,列出了一些设备,比如加氧设备和x光机等等。她原来的诊所其实都是十来年的设备,好现在医院相比,还是缺了不少东西。

老任看了单子,嘴里滋滋发出凉气,表示难办。蒲素接过来大致看了看清单,淡淡点了点头。他心里有谱,这些东西买不到就不用买了,用别的方法弄来一样的。

有些事情一旦开了头,只要按照相同的思路去实施,就会发现事情没有那么麻烦。

汪伪政权统治下的上海,原本就是非法政府,他无需遵守他们制定的规矩。而租界更是一样,对他没有任何约束力。

法租界出于地缘关系,兔子不吃窝边草,他不会在这里进行破坏。但是对于刚刚恶战一场的公共租界,他是不会就这么罢休的。不管新仇旧恨还是早早就在计划中,很快他就会发动第二次行动。

其实他很想把自己的住宅也搬过来,包括李文娟和她的电台。只不过不管是军统还是76号,他都不能被他们发现自己和阿廖沙这边有着过于紧密的联系。

所以他把之前自制的电台留了一架在大宅,用作应急。李文娟只能和他一起在辣斐德路生活,做着名义上的夫妻。

搬迁和重新调整分配住宅是个很细碎的工作。小队队长和立了战功的人员必然要受到优待。但是同时普通住宅也要随时可以升级,只要有普通队员加入了特训,待遇立刻可以进行调整。

不光是队员本身的资源有所不同,这种制度还包含了家属的配给供应。对于条件相当的住房分配,后来他们决定采用抓阄制度,同一房源编写号码,统统打乱,由家属代表抓阄,摸到哪里就是哪里。

另外他们还决定,今后作坊里长期进行轮换,随时保证四个技师常驻在大宅区域。随着蒲素到来,思路的改变,作坊加工兵器的工作已经弱化,技师们的主要工作是保障供应这边的武器装备升级和加工。

至于提供边区的军火,蒲素已经决定直接去弄制式枪械了。不管是购买还是交换或者是直接抢夺,都要比原来偷偷摸摸零打碎敲的加工要有效率多了,而且,制式武器质量共有保障,故障率低。

人工装配的枪械运到边区,一旦出现故障,替换部件都很困难,因为不是固定的标准件,往往只能报废,反而形成了浪费。

最后的重点是在周边规划区域,蒲素制定了火力部署,制高点的瞭望和火力覆盖,他要找几门野炮架设在顶上,让技师在现有的建筑基础上,加高瞭望和布设重炮的位置。

水源他这里依靠着法国公园里的内湖加上地下的渗水是不缺的。一旦做好防守,哪怕被团团围困,他这边也能坚持很长一段时间。

后来完工以后,很快大宅这边被自己人称为“要塞”。确实在某种程度上具备了一个要塞的所有元素。只不过在外人看来,这里只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白俄聚集区。

所有的固定军事设施都在楼顶,哪怕外人走进社区,随意闲逛也不会发现。社区里诊所,花店,商店和裁缝铺,理发室等等应有尽有,就是一个正常的社区。

甚至要塞还办了一份俄文“真理报”周刊,每周刊发一次,散发在霞飞路上的各家白俄店铺,免费取阅。这份报刊的主要作用还是收罗零散的散乱在上海的白俄专业人士,经过考核符合条件的接纳进现有体系。

很多不明真相的白俄商界人士因此找到了归属感,相比之前,他们投入了更加巨大的热情,给要塞捐款捐物,从而获得一种民族归属感。而阿廖沙也出面把他们视为接受自己保护的范围。就这样,在一系列的动作之下,阿廖沙已经成了事实上的上海白俄“教父”。

在蒲素的牵连之下,后续还组成了“俄国商会”等民间组织,给了大宅一个社会组织头衔。这样一来,在阿廖沙牵头之下,组织物资和其他材料更是名正言顺。因为获得了几万名在上海白俄群体的拥护,阿廖沙顺理成章成为了法租界社会名流……这让他对蒲素相当不满。

而在内部,蒲素让阿廖沙召集下属公布了详尽的优抚制度。

狼群在捕猎过程中是不惧受伤的,所以它们往往比单独行动的猎豹更有进攻意识。比如猎豹这些猎食者就不敢受伤,因为单独行动,一旦受伤对它们来说就意味着死亡。

而狼群不同,它们知道自己就算受伤了还可以得到其他群体成员的帮助,所以在捕猎时都悍不畏死。在这种心态支配下,哪怕个体它们弱小了很多,但是取得的成果比狮虎都要高效的多。

借着这次行动出现了受伤情况,阿廖沙特意公布了抚恤制度。让原本可能会出现的消极情绪,反而成了一个难得的士气和军心的助推。

根据每个级别的受伤甚至阵亡情况,蒲素他们都制定了详细的优抚制度。任何人都没有后顾之忧。事实上,队伍里每个人都在为大家卖命。谁运气不好受伤之后,他会知道别人会照顾自己和家人。

既然有争斗,不可避免会发生伤亡,这个无法完全避免。哪怕再是提升防护和装备也无法避免,这一点大家都心里有数。但是从轻伤到重伤乃至阵亡,这边都制定了相应抚恤,绝不会扔下受伤的队员不管,也不会让他的家属无所依靠。

甚至失去战斗力的重伤队员和他的家人,不仅将得到超级物质待遇,并且还会得到所有人的尊重。如果有人胆敢对失去战斗力的队员和其家属进行欺辱,后果是十分严重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