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孤岛喋血 > 098 帮手

098 帮手

书名:孤岛喋血 作者:乌鸦与麻雀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42:12

这边商量好了以后,那边蒲素就带着李文娟回去搬运电台。

然后刀疤他们看了几天家,李文娟和白曼彤出去大肆采购了一番,等到蒲素隔了几天再看到李文娟,俨然成了一个富家太太。和当初接头时被老任用迷药晕倒一副农家寡妇的形象完全是判若两人。

尤其因为她是北方人,一口脆亮的京片子,加上那股子干练的劲头,着实有几分管事太太的派头。阿廖沙还特地给她安排了一辆车,配了一个司机,一名随从。

好在当时上海滩雇佣白俄保镖已经是富商名流的标配,所以也不是特别引人注意。而老任给大宅里担负外勤的队员都开具了持枪证和通行证,所以合法性一点问题都没有。

商会里的人都在配合李文娟对原有的商业格局做出调整。很多手续是一边在办,一边他们已经开始慢慢做起来了。在自己的地盘上,就是做事方便。

没有黑帮捣乱,没有白道刁难。顺带着又由商会出面收购了几家经营不善支撑不住的店面,包括一家车行,而这些店铺大多都集中在霞飞路上。

所以现在的霞飞路中段,几乎可以说一家家看似毫无瓜葛的店铺实际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哪怕很多白俄是自主经营,但是他们现在也都有了一个松散的组织“俄罗斯商会”。

如此一来,对于白俄移民的管理和组织,在蒲素和老任手里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不仅早就超越了最早时的黑帮控制,还在顾楫时期松散型约束的基础上,增加了他们的凝聚力。

原本社区周边的一些白俄居民都到商会来表达诉求,想要被纳入社区。只不过在这方面,蒲素没有同意阿廖沙只要申请就允许入驻的意愿,表示申请后需要考察最后酌情处理。

现在要塞内的居民构成,主体都是原本大宅内队员的家属。把这些人囊括进体系,不仅是对她们提供保护,实际上社区原本就对大宅形成了一个缓冲,这种民用和准军事设施的叠加,其实是双边保护。

原住民基本上都是在同一驾战车上的立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如果大宅里她们的家人出了事,她们在上海的下场也可想而知。所以,信任度起码是充足的。

如果原先有意识避开大宅的那些白俄,现在眼见着这边形势向好就想被接纳,那对大宅本身的安全也存在着隐患。哪怕经过考察可以接纳的那部分,最终也只能在社区外,再行开辟一个社区把他们归纳到那里。

如此做法,首先形成了核心以及一环、二环的格局,对大宅外围多加了一层保护圈。同时也让队员和他们的家属产生自豪感。没错,加固他们对自己的认同和骄傲意识。

之前这些队员都是落魄溃兵,除了打仗,身无长技,在上海生存十分困难,那些有钱有技能的同胞看待他们也十分不屑。

现在不一样了。蒲素要让他们认识到,只要跟着阿廖沙混,能够进出这座大宅,他们就是可以让昔日那些老爷们需要羡慕的人。而他们的妻子和孩子也同样能够领略到这一点,成为让别人羡慕的人。

为此蒲素特地和现在已经是大管家的李文娟交代了几句,参照他在苏联时期感受到的配给制,让她有意识的做出调配。

通过商会名义供给的物资,优先供应社区内的居民。尤其是一些非必需品物资,比如咖啡和茶叶以及烈性酒等等,这些东西在眼下的时局都是只能在黑市上才能看到的东西。如果有多余的,才按照市价像白俄移民出售。

他就是要故意区分阶层,分出远近亲疏。而这一切都是打着“俄罗斯商会”的名义进行着,那些白俄都不知道其实从策划到实施都是中国人在制定和插手,唯一的最后环节,分配和发放才是他们自己的同胞。

当然,现在还都是在策划阶段,很多事情只是开了一个头。只不过这种基调一旦制定下来,李文娟就非常清楚该怎么做了。白俄中很多商人原本就是经验丰富的国际掮客,有着非常熟练的国际贸易经验。李文娟暂时顶着一个空壳公司的名义考察了几个,然后和他们分别签署了协议,让他们以商行名义出去进口相关货物,而“俄罗斯商会”会给与他们信用背书。

李文娟其实颇为不易,最大的困难和蒲素面临的差不多。手下没有合适的中国人可用。所有的事务如果不是自己出面,就要依靠白俄传话。但是这也没有办法,不是他们崇洋媚外,实在是现在的中国,尤其是现在的上海,最不可信的就是人心。

反而白俄这个群体,因为事不关己,对他们来说中国是异国,上海是他乡,反而超然于事外,鉴别起来容易的多。负责跑腿传话的都是大宅里的人,而和白俄商人打交道,也仅仅是商业上的往来,甚至李文娟等于是送生意上门,让他们赚钱。当然,为了不免他们怀疑,都是由阿廖沙进行介绍,号称是看在他的面子上,拉来的一个中国财团女富豪。

好在这种局面陆陆续续有了缓解。

首先是老任那边,连着几天接到了四个刺杀失败,突围出来的行动队队员。分别秘密送进了大宅。他们都是在看到城外张贴的蒲素手书的标记,找到的那些饭店旅馆,最终被掌柜报告给了老任,把人接了回去。

那个记号只有蒲素和他们知道,身为蒲素的学员,看到标志,自然也不会多做怀疑。这四名队员里,其中一名就是个女队员,她主要是负责掩护侦查和救治。

女队员叫郑为芝,江苏太仓人。因为之前的任务是掩护潜伏到南京,所以烫着时髦的波浪卷发,身材高挑的她穿着非常时髦,原本是个进步青年,接受过女大的培训,后来又转至情报组。

与她一起突围出来的一个男队员叫童川,江苏南京人,和白曼彤是老乡。两人化妆成一对夫妻。童川身材高大,浓眉大眼,英俊中男人气很重,来的时候和郑为芝一样,一身穿戴就是个典型的公子哥。

另外一个叫成华,陕西西安人。皮肤黝黑,个子不高,但是他的枪法很好,是刺杀的主力执行手,行动如果没有暴露,届时应该是由他担任击杀任务,在大宅里的他穿着普通,貌不惊人。

最后接到的是蒲素私下最喜欢的一个学员,于大宝,安徽合肥人。于大宝块头很大,原本行动里的任务是掩护撤退,他的臂力惊人,投掷准确,所以手榴弹和手雷都归纳到他那里。

于大宝的性格很好,憨厚,腼腆。因为体格魁梧,最早在边区时是重机枪手,后来因为特别能吃苦,被选送到蒲素这里特训,原本蒲素对他这样的傻大个有点不以为然,没想到于大宝非常能吃苦,敏捷类的科目,对于小个队员来说难度都较大的攀爬和匍匐潜进等科目都完成的十分出色。

而且他的性格,真的是十分乐观,从不叫苦叫累,所以之前边区这一批队员里,蒲素对他印象特别好。

接到这四个人之后,李文娟立刻汇报到了边区。后来陆陆续续得知通过不同的途径,又由三名队员返回了根据地,另外还有三名队员下落不明。而老任布置的接应点,再也没有接到任何一名同志。

蒲素让李文娟在电报里和上级申明了自己这边的难处,希望留住这四名队员。果然,上面没有为难他这里,立刻同意了他的请求。这四名队员就地由蒲素安置,转为敌后工作。

商量了一番之后,郑为芝的公开身份成了李文娟的表妹,并且在商行里担任着秘书的工作。而童川在商行担任经理,成华也同样作为商行的账房留在了李文娟身边。

而于大宝则被蒲素安排在了他的后院隔壁,和刀疤他们住在一起,方便随时照看宅院。并且让刀疤他们教会了他驾驶技术,以备日后需要。

平时,除了郑为芝和童川,其他于大宝和成华都轮流到大宅参与培训。按照每个人的强项,对大宅的队员进行针对性训练。成华的枪法不宜展示,但是于大宝的投掷技能确实让那些白俄开了眼。随便是一个石块,还是一个训练用手榴弹,50米之内十厘米范围每投必中。

开始白俄还不服气,事实之上又觉得碰运气,结果连着来了十来次,才不得不闭了嘴。然后挠着头皮的于大宝才腼腆地和他们讲解要领和自己的心得。

而成华也终于有了施展的机会,射击其实蒲素是不训练的。都是老兵,也都有了自己的射击习惯,就算动作不标准,再纠正也没什么意义。枪法好的自然已经好了,而作为老兵精度不够,再怎么练也基本就这么回事了。

好在阿廖沙这边原本就有几个神枪手,所以蒲素这边不缺单兵神射手。而其他队员现在装备的都是大范围覆盖武器,冲锋枪一扫一片,要的是覆盖,对于精度反而不那么挑剔了。

所以,全员那次拉到江边试射,并不是射击训练,而是要挑出几支适合改装的狙击枪。成华指哪打哪,而且射速极快,连阿廖沙那边的几个神枪手都佩服不已。

这不是说他们的枪法比成华差了很多。其实精度这个东西,百步穿杨就差不多是极限了,大家都能做到这一步也就够了,分不出高低。难道还能百步打断绣花针吗?不现实的。

只不过成华的特点是射速极快,老兵们需要屏息凝神调整呼吸和姿势才最终击发,而他则可以连续击发,每发必中。

也就是说在老兵消灭一个目标的时间内,他或许起码已经完成了四次发射,这个效率是别人没法比的。

适合狙击枪改造的莫辛纳甘他们找了二十多支,还有十来把毛瑟98k,最后也只挑出了三把适合改成专用狙击枪。回去交给技师,让他们在作坊那里进行改装。主要是通过重金,买到了4倍的zf39瞄准镜。具体的改造参数蒲素之前已经和公爵他们做了研究,技术上不成问题,唯一之前欠缺的就是材料。

狙击手和狙击枪的重要性,蒲素十分清楚,尤其是在他们需要快速撤离战场的情况下,一个好的狙击手只需要一支步枪就可以掩护整支队伍,让对方头都不敢抬。

像阿廖沙他们在码头上的那那场战斗,遇到那种无盖豆丁坦克,其实一个狙击手在制高点上两发子弹就解决了,哪里需要阿廖沙他们拼了性命投掷炸药。

而且车队撤退时,只要后车厢里趴着一个狙击手进行精准绞杀,对面就不敢大大咧咧的进行追击。很明显,谁露头谁死!

蒲素对这几个队员都十分了解。其实他们就是没有明说的敢死队员,本身在南京执行那种性质的任务就是九死一生,哪怕完成任务,能够安然撤退的几率也不是很大。哪怕计划的再周密,也不可能百分百的做到周全。

关于这一点蒲素清楚,那些队员也清楚。所以对于他们的忠诚和革命意志,蒲素没有丝毫的怀疑。

现在虽然只来了四个,但是对他这里的帮助和整体实力的提升无疑也是巨大的。所以接下来他让成华对大宅里的队员进行了跟踪和摆脱的训练。

过不了多久他又要开始行动。而跟踪和传递消息这些任务就可以交给这些队员来完成。目标都是公共租界内的目标,这些洋面孔出现并不引人注意。

而以后在这些白俄不方便出现的地方,这次接收到的四个过去的老部下就能派上大用处了。

针对这些队员,大多数都只是做了一个基础培训。只不过成华对蒲素挑选出来的帅哥萨沙和其他五个比较适合执行传递和跟踪任务的白俄做了系统的培训,并且需要考核才能正式结业。

在这期间,李文娟也被蒲素要求每天参与训练,现在对她来说如何发现跟踪和反跟踪也显得尤其重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