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抗战之三人行 > 第231章 换防

第231章 换防

书名:抗战之三人行 作者:木子昌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42:15

师团长阁下!”

大冶,日军第106师团师团部。

在攻占武汉后,日军第11军的司令部就搬到了武汉。

为了防备中**队,第6师团就驻扎在岳阳以北、武汉以南的地区;第106师团则是担任大冶、阳新、蕲春、田家镇要塞、广济等地的防务。

咸宁则是一分为二,北边的平原包括县城,被日军第6师团占领着;南边的则是第54军第40师118旅的防区。

54军的军部以及14师驻扎在崇阳县城,50师则是驻扎在南边的修水。

相当于54军同时跟日军第6师团和第106师团接壤。

好在日军没有大规模进攻的意思,不然54军的处境可就惨了。

清晨,师团部的参谋长秋山大佐急匆匆地敲开了松浦淳六郎的房门,脸色有些忧愁。

“秋山君,你这是什么表情?”松浦淳六郎有些好奇。

“阁下,刚刚得到的消息,帝**队一个运输车队在瑞昌和阳新的公路遭到袭击,连同据点的一个小队,两百多名帝国将士和一百多支那仆从军战死,所有物资被抢。”秋山大佐汇报道。

“纳尼?这是最近第几次据点遭到偷袭的事了?”松浦淳六郎脸色有些不太高兴。

“第12次,这次的损失最大。”秋山大佐说道。

“这些可恶的支那武装,命令123联队派出军队清剿这些支那游击队,确保瑞武路的安全。”松浦淳六郎下令道。

“阁下,可能不止游击队,还有支那第54军的影子。”秋山大佐说道。

“支那第54军?”松浦淳六郎有些疑惑。

“根据123联队的汇报,他们这段时间不少据点遭到从南边的支那武装袭击,南边是支那第54军第40师的驻地。

而且昨夜这次遇袭,导致两百多帝国将士战死,肯定不是普通的支那武装,势必是支那正规军,而且规模有一个团以上。”秋山大佐分析道。

“不要管支那正规军,确保瑞武路安全即可。”想到把波田支队打残的54军,松浦淳六郎并不想冒险。

如今波田支队叫饭田支队了,因为换了支队长,而且调到了驻扎在广州的21军。

“嗨!”

秋山大佐心里是有些不满的,认为松浦淳六郎是被万家岭一战打出了阴影。

日军占领区本就有不少散落的中国士兵以及地方武装组成的游击队活动,清剿这些游击队没什么,若是进攻中国正规军,将会是一场大战。

帝国下一个目标并不是湖南这边,而是南昌,从而截断中**队第三战区和第九战区的联系。

松浦淳六郎不想这个时候跟湘北、鄂南的中**队发生太大的冲突。

违背冈村宁次意志的人日子不会好过,没见27师团就被冈村宁次赶走了吗?

相比于日军这边不想大动干戈,冷杰这边则是看到了特战队和两个特务连带回来的战利品。

从袭击日军运输车队开始,特战队和两个团属特务连相继袭击了数个日军据点和一些投靠了鬼子的汉奸。

在日军大举清剿之前,就撤了回来。

虽然有几十个士兵的伤亡,不过收获也是挺大的。

缴获了各种步枪就900多支,仅日式38步枪就有500多,其他的还有迫击炮、掷弹筒和轻重机枪若干,还有大量子弹。

这是武器,其他物资也抢了不少,粮食、罐头这些足够120旅好好吃一段时间了。

本来冷杰以为会在通山过年,没想到还是没有等到。

重庆的调令来了,让54军移驻常德,并划归第20集团军管辖,同时也也不再隶属第9战区,而是隶属于第6战区。

54军都要调走,通山这边则是交由川军第20军驻防。

整个部队都要调走,冷杰也不可能特殊。

想到常德这边回重庆比较方便,冷杰也在想要不抽空去一趟重庆。

“老爷,去欧洲的船票已经买好了。”

香港,距离维多利亚湾并不远的一个很多英国人居住的街道中,其中一处小洋房里,一个管家打扮的模样来到正在看报的张静江面前,并低声说着。

不过这个管家身上有些泥土,好像是摔了一跤。

“哦?什么时候的票?”张静江淡淡道。

“三天后。”

张静江抬起头看着有些狼狈的管家,不禁有些疑惑,“老陈,你这是怎么回事?怎么弄得这么狼狈?”

“回老爷,是买票的时候被挤得。这不日本人攻占了广州吗?很多人逃到英国人控制的香港,买票去欧美的人也很多,不小心摔了一跤,没什么大碍。”管家回道。

张静江眉头一皱,“你辛苦了,快去把衣服换了吧。”

“是,老爷!”

管家当即告退,而张静江则是继续看着报,正好上面有个一个比较大的横幅,专门给一个人弄了一个专题报告。

《**23岁中校团长,富池口要塞坚守半月,击毙日军波田支队波田重一中将!》

这自然是冷杰的专题报道,用了整整一个版面。

武汉会战结束后,对于在富池口要塞保卫战和鸡笼山大捷中屡立奇功的冷杰,《中央通讯社》和《中央日报》都做了报道,后者却是没用整个版面来介绍,只是在一个版面的一个小角落中介绍了一下冷杰的战绩。

毕竟冷杰的功劳也是其上司的功劳,自然不能抢风头。

但是张静江手中的报纸却是专门去采访了冷杰,并决定来了个专题报道。

他手中的报纸不是其他报纸,而是《大公报》香港版,这是胡政之率金诚夫、徐铸成等在香港创办的。

如今《大公报》天津版、上海版、汉口版都已经停刊了,只有香港版和重庆版在运行。

别看《大公报》辗转办报,但是因为经营有道,销量倒是比较不错。

就说这一期的报纸就销量很好,可以说,也是因为这一期《大公报》,冷杰的名字才算是被未沦陷区很多人知晓。

《大公报》也不只是给冷杰做,也给其他抗战将领做了专题报道,冷杰只是其中一个。

看到这一期《大公报》给一个中校团长整个版面,张静江还是有些惊讶。

不过在看到冷杰的战绩后,他也不禁点头,倒也算得上虎将一名,仅仅是击毙两个日军中将的功劳,都碾压了很多**高级将领。

想到没有几天就要离开中国,张静江或许是不舍,就认真地看着这一期报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