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平十一年,夏。
此时的李恬也已经是十九岁,二十岁。
这一年的上半年,非要说有什么喜事的话。
除了李恬三兄弟都封爵了,那接下来应该就是李恬的嫡长子,也在这一年出生了。
到了满月的时候,这自然也是给了李重看看李恬的朋友都是些什么人的机会。
只能说……
他是真的一个都不认识。
不过要是往上问问他们的阿耶是谁,好像又有点印象。
然后一番看了下来。
李重也只能说,大多貌似都平平无奇。
毕竟……
到了他们这一代,已经很少有人知道打仗是什么。
而且即便是打仗,那也不关他们事。
至于你说一个年轻人,要对国家的大事能有什么特殊的见解。
那更是没有。
因为即便是当朝的宰相,估计都看不出来,如今的大唐到底还存在什么问题。
这也就导致了,这些人都好像是含着蜜罐长大的。
他们唯一能看到的,或者说是想追求的。
就是比比谁的身份、地位更高。
还有谁家更有钱。
你要问他们对大唐有什么见解,说实话,那恐怕是一点也没有。
即便有,那也不多。
李重坐下来,一一问了他们话。
借口是,想了解一下当代年轻人的想法。
比如说你觉得大唐将来会如何。
以这些作为题目,然后看了看他们的临场反应。
只能说……
能让李重觉得出彩的人,一个都没有。
又或者说,他这题目确实出得有点出人意料,让这些人一时间都没有反应过来。
李重也是觉得,这从国子监出来的,好像就是差点意思。
怎么说呢。
就是在文武这方面,好像更加偏向于文。
……
在长安举办满月宴的期间。
李承乾自然也有来喝满月酒,顺便,跟自己老师说说话。
比如说,以太子的身份,掌握大权,感觉是如何。
其实……
根本爽不起来。
毕竟……
这还是太过于束缚手脚了。
李重也是问道:「乾儿你觉得当皇帝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李承乾也是略微地想了想,道:「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
李重便道:「其实当了皇帝,也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当然,一些只要不是太过于出格的事,的确是可以做。」
李承乾:「比如说?」
李重:「比如说大修行宫,有时候稍稍地奢侈一下。」
李承乾:「父皇有没有说什么时候退位?」
李重:「这想法可要不得。」
李承乾:「有时候,我反倒是羡慕稚奴。听说稚奴那边如今正搞得有声有色,要是有机会的话,我也想过去看看。」
李重:「那就让于志宁暂时监国一段时间,其实,人多涨一些见识,并没有什么坏处。」
….
既然自己老师都这么说了,那就是没有问题了。
李承乾随后便道:「让李象监国吧。我先去辽东半年看看。」
然后……
李承乾便也开始撂挑子。
实在是在长安当一个盖章机器,这日子过得的确有些无聊。
说
不定看完了稚奴所过的日子,他便又能明白生命的意义了。
老师他曾说过。
要当就当一个尽可能站得高的人。
可他如今已经高得短时间内没有办法再高了,「要不老师你暂时留在长安吧?主要是李象他从来都没有监过国,要是放他一个人在这,我还是有点不太放心。」
李重:「……」
虽说李重其实有点不太情愿。
关键是这时间太长了,至少要大半年。
不过……
这也不妨看看李象到底行不行。
要是不行,那便看看能不能稍稍地培养一下下。
「那你去吧,我在这看着。」
看到李重点头同意了,李承乾当即便‘谢老师,。
……
夏末。
李承乾带着太子妃苏氏一起去了一趟辽东。
只能说……
上一次他来辽东,还是十几年前。
他记得这个山头,就是他曾经跟高句丽一起打过仗的地方。
在河水的对岸,就是高句丽大军的营帐。
李治也是纳了闷了,怎么感觉你们那么像是来郊游的?
这人来了一波又一波。
就算是现在从来州到辽东方便了,也不能这样啊。
在了解完了一番如今辽东的情况后,李承乾只能是感慨。
这里确实比大唐要有活力。
在大唐,每天处理的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而在辽东,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了。
因为……
辽东还有不少的敌人。
还有不少要去完成的大事。
比如说修铁路,肯定要把整个辽国大部分的地方都修通。
然后,如今在勉强解决了契丹的问题后,接下来,他们还要考虑渡海。
是的!
李重的第四个五年计划,就是东渡,把倭国那一块国土也给打下来。
另外……
这长白山山脉以北的地区,也要进行实控。
因此……
李承乾便可以看到,这个国家是充满活力的,是有目标跟梦想的。
再反观大唐……
则垂垂老矣。
还有实话实说,李承乾也不知道,为什么他们大唐不修铁路。
好像自从修了一条从运城到风陵渡的铁路以后,接下来就再也没有修铁路的想法了。
李承乾想了想,可能是没有人给大唐挖煤?
不过……
这辽国的模式确实很厉害。
大唐现在不少百姓还在为种粮食而发愁呢,而辽东,已经可以做到以一个国家的力量,却供养那么多的人。
其实……
李承乾是没看到辽东城以外的地方,这些地方的百姓还是要种粮食的。
只是……
好像谁也没有把他们当作是一回事。
一番考察下来,总结就是,稚奴他每天都有很多不同的事情去做,而且都很有意义。
【鉴于大环境如此,
再反观自己,不说了。
感觉没什么意思。
不过……
这辽东冬天确实也是真的冷就是了。
所以辽国的百姓没事就喜欢关上门,一边烤着火炉,一边造人。
辽东的地理环境是得天独厚的,宽广的平原,再加上稀少的人口,给了它们进行大规模农业机械化的条件。
反观大唐,就不太行了,毕竟每个人都还嫌自己家的地少呢。
摆烂11
ap.99xs.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