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国新的认知中,穿着八路军军服的,都是自己人。他是一个善良而正直的**,怎么会想到,日本人会用这么卑鄙的手段呢。
其实,不要说李国新,就连与之交手的贾家庭,此时也没意识到,他遇到的是日军。
贾家庭回想昨天的情形,脸上露出痛苦的表情:“我也不知道,当时韩队长只让我们赶紧撤退。然而,他……就牺牲了。”
李国新安慰道:“你先在特务队待着,组织上会想办法营救,该吃吃,该喝喝,养好身体,出来才能打鬼子。”
贾家庭见到李国新,燃起了巨大的希望,自然不会想着轻生。
他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好。”
李国新离开后,迅速赶到张晓儒的住处,向他汇报了与贾家庭见面的情况。
张晓儒惊诧地说:“穿着八路军军服的敌人?”
他脑海里,顿时闪过无数念头,可哪一种,都没办法合理解释。他潜伏在敌人内部,对敌人的动态掌握得比较清楚。
李国新问:“会不会是友军误伤?”
因为信息不畅,与友军交火的事情,也时有发生,特别是光线不好时。之前,七零五民兵连就利用过这一点,让日伪自相残杀。
张晓儒笃定地说:“不会,韩德文和罗志忠与他们接触过。而且,韩德文还让他们撤退。显然,韩德文知道对方是敌人!也就是说,要么这支部队已经叛变!要么,他们是……”
李国新紧张地问:“他们是什么?”
张晓儒的想法,更倾向后者:“他们是敌人假扮的。”
李国新惊诧地说:“不可能吧,敌人为什么要假扮我们?”
在他看来,日本人根本没必要假扮八路军。
张晓儒分析道:“完全有可能,想想看,如果出现了一支这样的队伍,我们的部队是不是将疑神疑鬼?甚至人人自危?而根据地地群众,遇到这支部队时,会不会向他们传递情报呢?”
李国新气道:“小鬼子太坏了。”
张晓儒郑重其事地说:“老李,今天晚上得辛苦你一趟,马上找到区委,向组织汇报这个紧急情况。不但要找到他们,还要消灭他们!”
张晓儒很担心,这支穿着八路军军服的日军,如果进了根据地,会产生巨大的破坏。比如说,他们要寻找八路军,当地群众会替他们指路。他们要找县委、区分委机关,也能轻易获得消息。
李国新也意识到了,这支神秘的日军,破坏性非常强:“我马上就动身。”
张晓儒说:“如果见到张荣生,一定要叮嘱他保护好区分委的同志们!”
李国新走后不久,陈景文再次来了他家,张晓儒看到他半夜过来,心里一紧,问:“出什么事了?”
陈景文叹道:“上杉英勇刚才到了特务队,把人提走了。”
张晓儒吃惊地说:“上杉英勇?他怎么这个时候来提人?”
这段时间,上杉英勇并不怎么来特务队,有什么事情,张晓儒会主动向他汇报。贾家庭的事情,张晓儒只是作了一个例行汇报,上杉英勇并没在意,怎么会在半夜来提人呢?
陈景文说:“不知道,突然就提走了,好像送到了红部。”
张晓儒喃喃地说:“看来是要对我们保密。”
特务队除了上杉英勇和刘子珍外,其他都是中国人。而红部有一半以上是日本人,把人送到那里,最大的可能是防着中国人。当然,也有可能是贾家庭波及到日本人机密。
如果昨天与游击队遭遇的日本人,上杉英勇把贾家庭提走,也就能说得过去。
陈景文急道:“怎么办?”
张晓儒说道:“急什么?红部有陈光华,他自然会传消息出来。”
张晓儒背着手,在房间内踱步,中午他向上杉英勇提过一句,说抓了个土八路,上杉英勇当时并没在意。特务队的事情,上杉英勇基本上交给了他,为何到了半夜,突然要提人呢?
难道,是李国新暴露了?
不!李国新到特务队,不可能被发现。
最大的可能,上杉英勇知道了贾家庭的身份。
日军穿着八路军的军服,自然是他们的高级机密,贾家庭看到过这支部队,当然不能与外界接触。
陈景文说:“总得做点什么吧?”
张晓儒说:“你派人盯着红部,不要让他们连夜把人送走。”
张晓儒很想去见一下上杉英勇,可他知道,这个时候任何的异常,都会引起上杉英勇的怀疑。
等待是最大的煎熬,特别是那种对未知的担忧,更是让张晓儒夜不能寐。有的时候,他真恨不得亲自上战场,与日军面对面交手,享受那种酣痛淋漓。
整个晚上,张晓儒脑海里只盘旋着一句话:化装成八路军的日军。
他们到底要干什么?有何目的?是什么人假扮的?
这些问题,张晓儒必须尽快弄到答案。
他设身处地,想象中,如果自己是支部队的长官,会做些什么事呢?十几人的队伍,哪些武器再精良,战士的军事技能再高,战斗力也有限。
怎么样把他们的战斗力发挥到极致?
找到八路军的主力部队,引导日军的飞机和部队进攻。另外,找到我军的指挥机关……
想到这两点,张晓儒吓出一身冷汗。自己能想到的,日本人一定能想到。他相信,敌人的计划一定更恶毒。
好不容易等到天亮,张晓儒看了看时间,虽然内心万分焦急,昨晚也没睡好,但他依然跟往常一样,先去三塘饭馆吃了碗面,再去红部报到。
在红部,张晓儒见到了小川之幸,他告诉张晓儒,昨天晚上,特务队的八路军关到了红部。
张晓儒惊诧地问:“小川队长,这个人是不是很重要?”
小川之幸点了点头:“对,他暂时不能与外界接触。”
张晓儒不再多问:“好。”
再到特务队后,陈景文先来报告,昨天晚上红部没有动静。
张晓儒说:“今天继续盯着,防备转移到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