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明末阴雄 > 第177章 皇权不下乡

第177章 皇权不下乡

书名:明末阴雄 作者:多极世界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45:54

*** 但是,问题就出现在这,他们虽然很有干劲,也很有信心,但是他们并不是专业的炼铁工人,也缺乏专业人士的指导,完是凭借满腔热血在做事,结果可想而知。

对于炉温控制,铁矿石选择,煤炭去杂质,操作流程等等一些列的操作,他们都不知道,能炼出来一部分合格的钢铁,已经是一件很奇迹的事情了。

孔有德的想法,其实就是用这种土高炉来炼钢,结构他已经知道了,大概的步骤高中化学课本里面有,他也有些印象,建立起那样的高炉完不是事儿。

具体操作他也不清楚,但是大概流程还是知道的,大不了让下面的人一直试验就是,他有的是人力物力财力,一次不成功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只要每次做好记录工作,总结经验,总有一次能成功。

一旦能够炼出第一炉合格的钢材,炼出第二炉,第三炉乃是第一万炉,那都不过是个时间问题罢了。

想清楚了这些,孔有德就开始根据记忆,开始书写炼钢的办法了,包括高炉的结构,炼钢需要的材料,

当然,只是一个指导思路罢了,并不能够当做具体操作,至于如何炼出钢,还需要赵一,王江这些铁匠们自己去钻研。

他还是在其中记载了一些,有关提高成功率的方法,比如将铁矿石打碎,不要用大块的铁矿石,用焦炭替代煤炭,宋朝开始就有了制取焦炭的技术,这一点没必要担心,还有其他的一些他能够想到的东西。

第二天一早,孔有德刚吃完早饭,赵一,王江,吕兴初就按照昨天的吩咐,来到了总兵府。

孔有德就将这些东西给了赵一,王江等人,并且开出了赏格,只要他们能够成功的炼出钢材,一共五百两银子的奖赏,由吕兴初负责分配。

后面的事情,孔有德就不打算参与了,自己知道的也只是不过是理论罢了,一些有用的东西他也记载了下来,实际操作还是交给下面的人好了。

炼出钢材几乎是注定的,当然不大可能一次就成功,而且也不是一两天的事情了,他也就没必要在冶炼坊里面苦等着,只要练出来通知他一声就行。

交代了这些事情后,冶炼坊的几个人感恩戴德的户去了,他也准备去登州府学,这里同样是一个对他来很重要的地方。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诸魏,蒋沈韩杨。朱秦”张益达一边背着识字课本,一边偷眼看着在远处同那铜钟并列悬挂的那几样东西,不由得咽了一下水。

“该死,我又忘了!朱秦后面是什么?”

“尤许!”

一旁用皂角揉搓着衣服的吕布,笑嘻嘻的提示了他一下。

“我老张,你是不是又惦记着那个了?”吕布有些戏谑的指了指高高悬挂在墙上的腊猪腿。

“去!就好像你不想似的!”张益达黑脸微微发红,啐了一,继续背书。

当初拿下登州城之后,白沐霖因为成功的服了耿仲明打开城门,功劳甚大,孔有德就把他安排到了登州府学,担任副校长一职,至于校长一职,自然是孔有德担任了,虽然他并不怎么管事。

以前的那些个祭酒,司业,教谕等等职务,孔有德听着不习惯,直接改成后世的名称了,听着舒服多了,反正他也不准备继续在体制内做事,没那么多顾忌,只要能够打赢朝廷的平叛大军,这些都不是事儿,打不赢怎么做都没个好下场。

张益达和吕布都是被白沐霖按照孔有德的要求,从辽民中选拔出来的优秀分子。

按照孔有德的条件:要熟悉农桑之事,年龄要在二十岁以下,最要命的一条,要识字,要会计数,身体没有残疾。

这一下,让白沐霖犯了难,懂得这些的人不是没有,但是,要是在一个人身上都具备的,可就少了。

没法子,孔有德只得条件放宽,不认识字的没关系,但是要会算账、计数的。

最起码,要懂得背诵九九。

矮子里拔高个,在这接近十万辽东难民里,挑选出了张益达,吕布他们这些人,这批为数一百五十五人的政事堂学生。

至于这府学里面以前的那些秀才,生员,廪生以及负责管理的祭酒等人,都被孔有德赶跑了,他们现在受到的儒家思想已经根深蒂固,很难重新塑造,与其浪费那个力气,不如招募一些难民,从新开始。

这政事堂,就是孔有德为了以后的统治打下的基础,招募过来的都是辽民,跟他这个辽东出身的总兵天然的合得来,再在教育期间,训练他们对自己的忠诚,那么自己就培养出了一批嫡系人马。

当然,新的政事堂听名字就知道,不是一所军校,都是为了除了处理以后的地方事务,为了让权力能够到达基层,为了能够让自己以后的统治更加的稳固。

明朝的皇权,只到县一级,再也没有向下了,也就有了一种法皇权不下乡。

也不光是明朝的去皇权不下乡,事实上哪怕到了民国时期,凯申兄名义上统一了国,但是权利也没有到达基层,然后,就被太祖等人从基层颠覆了。

这一切都是有原因的,中国土地面积过于庞大,人过多,但是受教育的百姓比例非常低,古代集权政府想要跟近代国家一样,把国家权利渗透进地域社会,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另一方面,封建王朝独特的集权制度,基本能保持国家的稳定以及发展,所以官府也少有向基层社会渗透权利的意愿和动力。

“官吏”这个词虽然会被连起来,事实上官与吏之间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官是一定要通过科举考试的,而吏则并不需要,基本上都是由本地人担任,而且很多都是世袭的。

最基层的官,即知县,辖内人少则几千户,多则上万户,要处理的事情非常多。***

免费小说,无弹窗小说网,txt下载,请记住蚂蚁阅读网w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