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明末阴雄 > 第463章 历史的惯性

第463章 历史的惯性

书名:明末阴雄 作者:多极世界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45:54

明末阴雄正文第463章历史的惯性“实在不行,咱们可以往南边去啊!当初东南一带那么多海盗,不少都接受了朝廷的招安,比如那郑芝龙,一样过得很滋润,咱们也可以照做啊,杀人放火受招安,自古以来都是这么个道理啊!”

石明雄却反驳道“这些都不是不行,但前提是,咱们怎么安的抵达朝鲜海岸,或者东南沿海?

尚可喜和李维銮率领的水师战船,虽然也经历了风暴,受到了一些损失,但也不可能军覆没!而且就算是军覆没了,他们手里的战船,并不是东江水师和登州水师的部战船,除了这次出动与咱们作战的,他们起码还有三十多艘战船!

他们的那些链弹你也看到了,只要命中船帆或者桅杆,一艘战船就注定被敌人俘获!”

“咱们现在所在的位置,距离朝鲜海岸最近的也有七八百里,就算一切顺利,也需要航行三四天才能抵达,这么长的时间,敌人的水师比咱们厉害,咱们估计还没走到一般,就损失殆尽了!”

魏望侯一番话说完,众人都沉默了下来。

王子登的这个建议蛮不错的,效仿当初毛文龙开镇东江,在朝鲜或者大明东南一带的岛屿上,开辟一片新的根基,然后招揽百姓,发展壮大。

等到手里有实力了,再与朝廷谈判,接受招安,就像东南的那些海盗一样,摇身一变,又成为大明的官军。

可这一切的前提是,他们能到这些地方去,而黄龙和尚可喜,使他们绕不开的一道坎,他们绝对不会让自己这么顺利的离开的。

同样的战船,他们的操控起来跑的更快,更加灵活,昨天两场海战下来,他们就损失了十多艘船,剩余的这点战船,估计不用两天就得部损失掉了。

很显然,这个提议并不可行,只是看起来很美好罢了。

场面安静了好一会,陈绍宗四周看了看,然后站出来沉声道“大人,属下倒是有个法子,不过属下若是说了,还望大人不要怪罪!”

耿仲明淡淡的说道”你直说便是,我事情已经说了,说错也不怪你们!”

“大人,敌人占据着从旅顺,隍城岛再到长山岛,这一连串的岛屿,咱们如果想出渤海,就必定躲不开敌人!现在咱们无论是向东还是向南,都会与敌人的水师遭遇,咱们又打不过他们,而且他们又不同意咱们归顺。

所以向东向南都不可取,摆在咱们面前路只有两条,向西或者向北,向西可以到青州,河间,天津,滦州这些地方,但咱们这点兵马,就算能打下一两块地盘,但没有险要的关口和城池,也很难抵挡朝廷的进攻!

向西并不可取!所以属下认为,咱们现在只能向北去!”

陈绍宗说到这里,便没有往下说了,众人也都明白他的意思。

北边主要是两块,一是从上开关,宁远,塔山,锦州,松山,大宁河等构筑的关宁防线,是关宁军的地盘,而关宁军历来和他们东江镇出身的兵马不对付。

而且关宁军一向排外,有军功的时候比谁都快,卖起队友比谁都果断,要真是去投靠他们,‘借个首级领赏银’的事情,绝对会发生。

剩下的就是盖州,海州,复州,耀州,永宁一线,被鞑子控制的辽东地区了,而陈绍宗的意思很明显,虽然没有说出来,但众人心里都有数,那就是去投靠他们的敌人--占据辽东的鞑子。

听完他的一番话,耿仲明突然站了起来,将手放在剑柄上做出拔剑的动作,但愣了一会,还是坐了下来,然后一副狐疑的看着陈绍宗“你的意思是,咱们去投奔辽东的鞑子?”

“属下是这个意思,现在黄龙和尚可喜不可能饶恕咱们,听说新人山东巡抚范景文就是吴桥人,当初他父亲被孔将军杀了,就算咱们重新归顺,他能饶了底下的普通士兵,肯定不会饶恕咱们这些带头的将领!

五月二十日那场夜袭,咱们被抓了不少人,何元德,杨成,孟崽他们这些被复活的军官,都被那谢琏和朱万年下令,凌迟处死了,其他的军官也基本都被杀了!

他们能接受小股兵马的投诚,但咱们这些人,真的投诚了,怕是一个都活不了,也会落得个凌迟处死的下场!”

“所以属下认为,投降鞑子,才是最可取的选择!而且也是唯一的选择!”

听完他的建议,耿仲明并没有立马表态,脸色依旧阴沉,看不出来他在想什么。

确实,这件事情对他们来说实在是太重大了,众人都不得不慎重考虑,权衡其中的利弊,最后才能做出判断。

下面的人都开始议论纷纷,而耿仲明也没有制止,开始思虑这件事情,现在他保持着对这支军队的绝对控制权,所以一定不能慌乱,必须思虑清楚再做决定。

其实关于这个投靠鞑子想法,早在昨天夜里,他就想到过,不到万不得已,他不打算用这个法子。

虽然已经准备投诚黄龙,但黄龙这厮答不答应还是个问题,自己为了能够活下去,可以暂时放下仇恨,但黄龙可不一定,而且他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多半是不会同意。

刚刚的商议已经很明确了,现在他们的状况,硬撑下去只有死路一条,黄龙不接受归顺,范景文更不可能,关宁军那边也没戏,想要归顺朝廷都没有法子。

至于打朝鲜,去东南海域做海盗,学那郑芝龙,也必须要能躲过尚可喜李维銮的追击才行,就算他们的携带的六十多艘战船部沉没,黄龙手底下的水师战船凑个三十艘还是没问题的。

刚出发盛状态下都打不过尚可喜的三十多艘船,现在损失惨重,人员和战船都损失了超过三成,火炮,火铳,刀枪损失更多,根本打不过。

还是王子登站了出来,表达了自己的意见“我觉得此举不妥!咱们在座的诸位,大部分都是东江镇出身的,跟着毛帅与鞑子作战多年!这些年来,咱们每个人手上都有着不止一条鞑子的性命,同时身边也有亲人,战友死在鞑子手上,可以说是势不两立,不同戴天!

就算咱们能放下仇恨,投靠鞑子,但鞑子就一定能和咱们一样,消除仇怨,接纳咱们?

没准鞑子口头上答应咱们,愿意接受我们的投诚,等到咱们一上岸,直接就把咱们宰了呢?”

这个问题,恰恰说到了耿仲明的担忧,这是他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其他人的投诚鞑,子可能会接受,但他耿仲明可能就不会那么容易被鞑子接受了。

须知,他耿仲明和王子登,在投奔毛文龙之前,可是先在鞑子手底下做事的,投靠毛文龙,其实算是对鞑子的背叛。

耿仲明原本是辽东盖州卫人,世袭的百户,万历末年已经官居把总,后参加萨尔浒之战,明军大败,他成为了诸多俘虏中的医院,为了活命就投靠了鞑子,为鞑子效力。

后来又因功晋升为千总,但努尔哈赤对待汉人的态度开始转变,变得极其恶劣,动辄打骂,稍有违逆直接斩杀。

他们这些为了活命而投靠的汉人将领,一方面对鞑子极为恐惧,一方面都在寻找机会,逃脱这个该死的地方。

天启二年,终于被他找到了机会,于是耿仲明带着王子登,还有其他一群对鞑子极为不满的将领,杀掉了管辖他们的鞑子。

然后带着这些人头,还有一大群不愿意接受鞑子统治的辽吗民,奔赴宽甸堡,投奔了毛文龙。

所以,耿仲明和王子登,在鞑子看来就是妥妥的叛徒,如果这个时候他们率军前去投靠,鞑子未必能够相信。

这就是他的顾虑,也是王子登提到问题所在。

这个时候,提出投靠鞑子主张的陈绍宗却辩驳道“大人,属下之所以觉得此举可行,乃是建立在鞑子的头领是皇太极的基础上的!”

“大人当初也被迫在奴酋努尔哈赤手下卖命过,努尔哈赤刚起兵的时候,实力不足,为了拉动汉人,对投靠的汉人将领极为有待!但其进占辽沈地区后,实力强大,对汉人将领就没那么倚重,于是各种欺压,随意屠戮!

大人之所以转投毛帅,也是在鞑子军中受欺压过甚,才被迫投奔毛帅的!”

然后他话锋一转,又说道“但努尔哈赤死后,黄太吉接任奴酋之位,一改往日对汉人的苛待,不在大量屠戮汉人,而且对待汉人将领,也极为优待,咱们若是投奔黄太吉,虽然不至于像毛帅在世的时候那么快活,但也好过被黄龙消灭掉!”

“至于黄太吉会不会接受咱们的归顺,这点属下还是有信心的!想必大人不会忘记,当初孔将军发动兵变,就是去援助大凌河的路上,后来大凌河战场还是战败了!

总兵祖大寿杀了副总兵何可纲,率军投靠黄太吉,黄太吉不还是率领一众大将,隆重迎接祖大寿等人,甚至皇太吉还亲自携祖大寿手进入大帐,为祖大寿设宴庆贺,他们也都是与鞑子厮杀了多年,仇怨一点不比咱们少!

后来祖大寿用计逃回锦州,他的三个儿子祖泽润,祖泽洪,祖泽清,一个样子祖可法,还有几个侄子,也都活的好好的,而且听说还有人被封了爵位,加以重用,日子过的不比在大明差!”

陈绍宗这话说的很直白,搞得耿仲明有些尴尬,但这是事实,毕竟他为鞑子卖命过,也不是什么秘密了。

不过陈绍宗说的这些,确实很有道理,当初耿仲明从辽东叛逃,投奔毛文龙,不就是因为在鞑子治下活得憋屈,而且受尽屈辱么,就和当初选择充当孔有德的内应一样,如果不是被压迫,他怎么可能会这么做。

石明雄也站了出来,开口道“大人,我也举得此法可行!祖大寿没有配合鞑子献出锦州,不过是怕鸡蛋放在一个篮子,给打碎了,但鞑子的态度确实明确无误的,不但没有为难祖大寿的子侄,还加官进爵!

鞑子之所以这么做,除了心存侥幸,期望祖大寿真的献出金州城,还有千金买马骨之意!”

潘孝也附和道“大人,属下也赞同此法!黄龙一心要致我等于死地,如果投降范景文,也会和何元德,杨成,孟崽一样。落得个千刀万剐的下场!逃跑的路也被堵死了,咱们在这小小的渤海之内,能撑多久?”

“咱们手头还有近万兵力,而且还有这十门红衣大炮,鞑子虽然野战厉害,但攻城能力不足,不然当初也不会六万兵力力进攻,也打不下一万人驻守的宁远城,这些大炮,正好弥补鞑子攻城方面的不足!

而且鞑子缺乏战船,咱们手头还有四十余艘大型战船,刚好是他们需要而没有的东西!如果咱们归顺,黄太吉必定会对咱们重用!”

宋国辅也开口道“当初毛帅为朝廷做了那么多,还不是被袁崇焕矫诏给杀了?陈帅不也被袁崇焕的狗腿子刘兴治给杀了?咱们也杀了那么多鞑子,结果还要受他黄龙的气,现在连一条生路都不给咱们!”

“既然朝廷对我们不仁,就别怪我们不义了!”

提到毛文龙的死,众人又是一阵激愤,因为毛文龙的死,袁崇焕又安插刘兴治这么个搅屎棍,搅的东江鸡犬不宁。

他们被迫到了登州,结果还要受本地人的欺辱,他们就没过几天好日子,对朝廷就更加的仇恨了。

“属下觉得此法可行!”

“属下也赞同这个法子!”

“属下也赞同!”

……

出去两三个没有表态的把总之外,剩余的三十多个将领,无一例外的都赞同了这个提议。

众人都把目光聚集在耿仲明身上,希望能从他这里得到赞同,毕竟这是关乎到他们性命的事情。

让耿仲明没有想到的是,居然绝大部分将领都赞同了,虽然商议期间,他没怎么说话,但也一直在细细思量这件事情,同时心态也在不断地转变,至此他也有了自己的判断。

看着众人灼热的目光,耿仲明缓缓地站起身来,然后开口道“既然大家都赞同这个办法,那就这么办吧!陈绍宗,这个办法是你想出来的,本将命令你去与鞑子交涉此事!”

“属下遵命!”

最终,这件事情就在众人的商议中,被敲定了下来。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在巨大的惯性作用下,依旧没能改变他的大方向,但细节方面,早已经变得面目非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