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明末阴雄 > 第471章 他们真的是倭寇吗?

第471章 他们真的是倭寇吗?

书名:明末阴雄 作者:多极世界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45:54

刚才他一直在城楼上,查看着城外敌军的动静,结果通过细致的观察,他发现了孔有德的意图。

虽然外面的敌人都做着攻击姿态,各种各样的攻城器械都托了出来,而且军队也都已经列队待发,但一些细节做得并不完美,漏出了马脚。

所以他判断,这次炮击只是恐吓。孔有德就是想用这样的方式,逼着自己跟他继续谈判。

所以范景文也得出了一结论,肯定发生了其他的什么事情,孔有德急于去处理,所以自己才拖延了不到一天,他就等得不耐烦了,用这种方式,威逼自己答应他的条件。

而他下令让杨御藩开炮还击,并不是为了取得多大的战果,而是为了鼓舞士气,告诉城内的百姓,他们并不是被打的不敢还手,目的已经达到了,就没必要继续打下去了。

很快,张国臣来到了范景文面前“抚台大人,不知叫下官前来,所为何事?”

范景文怒斥道“我让你去谈判,你是怎么搞得?你是不是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让这孔有德等不及了,竟然想来攻城?本抚这么信任你,你就是这么报答我的?”

张国臣也有些懵,难不成是自己与孔有德话,传到范景文耳朵里了?

那也不至于啊,自己去的时候虽然带了护卫,但根本就没听不到里面的话。

“大人赎罪,是属下办事不利,没有安抚好孔有德!不过属下真没乱说什么话!”虽然不知道怎么回事,他还是赶紧认错,官大一级压死人,这还大了不止一级。

“既然错误是你犯得,现在孔有德想要攻城了,这件事情你赶快想办法解决!”范景文怒气冲冲的说道。

听着这持续不断地炮声,张国臣也是一阵蛋疼,他不明白,孔有德为甚了要炮击莱州城,不过这些都不重要,为了自己的前途和小命着想,还是赶紧处理此事的好。

“抚台大人,还请派人打出白旗,要求对方停止攻击,属下愿缒城而出,再去跟孔有德谈判!”张国臣有些无奈的说道。

范景文又怒骂了几句,还是让人照做了,果然,城外的炮击慢慢停止了。

临行之前,张国臣还是小心翼翼的问道“不过大人,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必须要想个妥善的法子!敢问大人,对于孔有德的那些要求,该当如何回应?”

范景文稍微平静了一些,说道“他的那些条件,本抚可以考虑,但还不够详细,而且本抚也加了一些条款!这些都需要时间理清楚,你就这么跟他说!”

“但有些事情本抚不好做主,必须要上报朝廷!待到拟定一个详细方案,朝廷同意之后,方可实施!”

“你此去一定要经历安抚孔有德,切莫让他再做此鲁莽之举!”

“下官明白!”张国臣领命之后,就上了城墙,缒城而下,打着白起朝着孔有德的军阵去了。

“鹿死谁手,还未可知呢!”望着张国臣离去的身影,范景文喃喃自语道。

“孔老弟啊,你可害苦我了!”见到孔有德后,张国臣就开始吐苦水。

而孔有德一副很淡然的样子,问道“怎么?范景文责备你了?”

“你说你怎么就这么等不及啊,这才一天时间不到,你就想着攻城了?”

“我这不是看范景文办事拖沓,催催他嘛!”然后似笑非笑的说道“这次范景文让你来,是带来了什么好消息吗?”

“他愿意这些条件,但他也有一些其他的条款,这次让我来,主要还是劝诫你,切莫再鲁莽行事了!如果再打下去,指不定范景文会不会反悔呢!”

“既然如此,那再好不过了!我可以答应他,不过他也必须尽快的给我回复,我希望在在明天这个时候之前,见到他的详细条款!”

“这些话,老哥我一定替你转达!孔老弟,切记,冷静!”张国臣叮嘱道。

张国臣回去之后,孔有德也没有闲着,直接派人去了平度,通知秦致远到这来,由他出面,跟范景文详谈。

这些谈判方面的事情,并不是很重要了,完全可以交给秦致远来处理,秦致远现在完全跟自己绑在一起了,现在自己的利益就是他得利益,相信他一定能够好办这件事情。

同时,孔有德还做出了其他的安排,比如对所有的驻地都进行了巡视,而且对部分兵马进行了调整,堵住了一些可能存在的漏洞,同时做了一些其他的布置,让范景文没法察觉自己要离开。

接下来等待他的,将会是一次并不轻松的战斗,尽管并不如招远之战那样规模浩大,但同样至关重要,容不得他有半点懈怠。

安排好这些事情之后,孔有德就带着警卫营,启程返回登州了。

“大人,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黄桂中有些好奇的问道。

这一路上,他都发现自家将军没怎么说话,都保持着沉思的状态。

“成山卫和靖海卫都被攻破了!”孔有德淡淡的说道。

黄桂中难以置信的说道“什么?文登居然被攻破了?大人,敌人是谁?”

“敌人很多,鞑子,海盗,依附于鞑子的汉人,还有倭寇!”

“怎么会这样?张东和不是率领着一营兵马,坐镇文登吗?而且这两个卫,都还有不少卫所兵,怎么会被攻破呢?”

这件事情,对于他来说,确实是匪夷所思,他知道登莱的东南沿海一带,盘踞着为数不少的鞑子,倭寇,还有汉人,平时就靠劫掠过往商船,还有上岸打劫村寨为生。

甚至三月初,还假冒天策军的名义,攻破了鳌山卫,大嵩卫,即墨县和莱阳县,以及其他一些地区,

但当时情况是,这些地方的防御兵力,都被吴安邦或者徐元永抽调走了,防御空虚,他们打了出其不意

而现在文登一带的防御极为严密,没想到居然还会被攻破,这超出了黄桂中的理解。

天策军拿下登州府之后,就对卫所进行了整训,那些卫所兵虽不是什么强兵,但也算是有了一定的实力,依托城池固守,等待张东和的增援,应该是没多大问题的,结果居然没撑到张东和率军抵达,简直匪夷所思。

“其实早在早在五月二十一日,靖海卫就已经陷落!当时敌人就对成山卫和靖海卫同时发动了进攻,半天的时间,靖海卫就被攻破,而且成山卫也岌岌可危,敌人已经攻上了城头,好在张东和率援军抵达,勉强保住靖海卫不失!”

“五月二十三日我就收到了消息,但当时与范景文大战在即,为了避免动摇军心,这件事情除了李养性之外,再没有其他人知道了!

“招远之战结束后,我调集毛承福,还有程希孔,苏凯风的部分兵马,奔赴文登,就是增加问等方面的兵力,同时筹划着收复成山卫的!”

听完这些,黄桂中有些不可思议,没想到还他有这么多事情“居然还有这种事情?那成山卫怎么又丢了呢?”

“因为这次敌人的数量很多,而张东和手头的兵力并不是很充足,他们又有战船的优势,就在两天前,他们又利用战船,发动了对威海卫的突袭,张东和被迫调遣一部分兵马增援威海卫,于是成山卫的防御兵力不足,就被敌人趁机拿下来了!

黄桂中还是有些疑惑,于是问道“大人,那也不对啊!照说他手里也有两千多人,加上那些卫所的青壮,起码得有三千人吧,就算三个顶咱们天策军一个,手头也有三千兵马啊,怎么会抵挡不住呢?”

“因为这次敌人的主力,是倭寇!至少千人的倭寇!”

“倭寇?还一千多人?”

“没错,张东和发回来的情报,说是至少有上千倭寇,具体数量还不清楚!”

其实,光着一千多倭寇,还有数量不清楚的海盗,鞑子,汉人,并不会让孔有德如此担心。

张东和的兵马不足,但毛承福的骑兵一营全部,还有火铳一营和炮营一营的一部分,现在要么已经抵达文登,要么正在前往的路上,对付他们绰绰有余了。

而且现在莱州方面局势已经缓和,青州方面白莲教也是一道屏障,万一兵力还是不足,打不了再抽调一些兵马就是。

范景文的三万多大军他都打败了,再来几千个倭寇海盗之类的,也不是问题,顶多就是损失大点罢了。

他担心的是,真的只有这些倭寇吗?或者说,他们真的是倭寇吗?

目前张东和发来的情报并不详细,主要是事情发生的比较突然,这些倭寇到底是什么个成分,和那些海盗,鞑子联合起来,进攻登州的目的是什么,都没有来得及调查清楚,俘虏都没有抓到几个,而且都是些小喽啰,审问不出什么有用的消息。

但是有当地的军户,从一些尸体中分辨出来了,这些是倭寇。

其实,倭寇是指13世纪到16世纪左右侵略朝鲜、中国沿海各地和南洋的日本海盗集团的泛称,除沿海劫掠以外主要从事中日走私贸易。

倭寇初时仅为九州沿海一带的名主、庄官等阶层及失业人民,宋末元初,日本进入南北朝分裂时期,在长期战乱中失败的南朝封建主组织武士劫掠中国与朝鲜沿海地区。因中国古籍称日本为倭国,故称倭寇。

到了明朝初年,倭寇就很多了,屡次进犯山东沿海。

现在已经被攻破的靖海卫,成山卫,还有大嵩卫,威海卫,登州卫,青州卫,莱州卫,安东卫,鳌山卫,灵山卫,山东半岛的十个卫,就是在洪武初年修建的。

这是十个卫,还有诸多的千户所,百户所,构成了初期山东半岛的防御链条,有效的抵挡了倭寇的进犯。

永乐十七年,明军于辽东望海埚全歼来侵之倭寇,此后海防较为平静。

嘉靖时期,倭寇对大明沿海的袭扰,达到了顶峰。

甚至在嘉靖三十四年,有六十七名倭寇在浙江绍兴上虞县登岸,竟然一路上如入无人之境,一直进犯到南京城下,虽然最终被剿灭,但也狠狠的打了大明朝一个耳光。

那不是什么小县城,而是大明朝的南京,地位仅次于北京城,大明朝南边半壁江山的政治中心。

驻所以倭寇如此嚣张,主要是因为这个时期,日本进入战国时代多年了,数十年的战争下来,大量的大名(诸侯)被击败,而手下的武士失去了效忠对象,于是自谋出路。

恰逢当时大明朝南边承平已久,经济发达,武备废弛,于是就成了这些倭寇觊觎的对象,再加上之前就有少量倭寇进犯大明沿海,满载而归,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失业武士加入劫掠的行列。

其实单单只是这些倭寇,并不能达到那么嚣张的程度,因为他们毕竟只是一些失业的武士,临时组织起来的,数量也不会很多,顶多就是几百上千人临时组队,上岸打打县城,劫掠一番跑路,断然不会发展到几千上万人的规模。

而事实上,当时大规模的倭寇进犯,数量甚至能达到万余人,而这其中,真正的倭寇并不多,还不到三分之一,至于其他的,大多都是南方的海盗,比如汪直,毛海峰,陈思盼、卢七、沈九等,或者海商假扮的。

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

恰逢当时大明禁海,南方的商人没法好好做生意,而走私被抓到是要杀头的,于是就假扮倭寇。

比如汪直由于向政府要求通商遭到拒绝,便劫掠浙东沿海,于是大明朝廷首次把汪直集团骚扰沿海地区称为“倭人入寇”。

于是‘大抵真倭十之三,从倭者十之七’。

而后来随着戚继光,俞大猷等将来抵达南方,训练出一批精锐士兵,才渐渐扭转局势。

嘉靖四十年,戚继光率戚家军等,在台州九战九捷,歼入寇台州之敌。

此后,戚继光,俞大猷联合,基本肃清福建、浙江倭寇。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戚继光与俞大猷二军配合,击灭盘踞在广东、南澳的倭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