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明末阴雄 > 第525章 各怀心思

第525章 各怀心思

书名:明末阴雄 作者:多极世界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45:54

所以范景文打算借此机会,让他们来文登瞧瞧,深入的了解天策军的实力,以便能够做出最为准确的决策。

虽然他们现在被围困在莱州城,但如果有机会,范景文还是不会放弃再打一次的,毕竟杀父之仇,不是那么容易放下的,而且他是忠君爱国之人,为朝廷为皇帝扫清一些不臣,是他的恪守的信条。

先前他们还以为孔有德在吹牛皮,现在看到这么多的首级,还有那些倭寇和鞑子的俘虏,他们才发现,真的有鞑子和倭寇联合起来,企图登陆登州。

看这首级和俘虏的数量,就算没有孔有德宣称的七万,估计三四万总该是有的,天策军不但能够利用埋伏击败范景文带领的四万明军,连这些凶狠的倭寇和鞑子也能收拾。

原来天策军在招远打赢那一仗,不全是靠着埋伏啊,他们是真的有实力。

这样一来,就意味着只有招抚一条路了,打下去的话,朝廷根本吃不消的。

他们已经决定,等到回去之后,一定上奏朝廷,千万不能再打下去了,否则吃亏的绝对是朝廷。

而且这么强大的一支军队,如果能够收归朝廷,用去打辽东的鞑子岂不是更好?

宋之俊等文官是非常的担忧,但以徐得时为首的内廷派,此刻却有些欣喜。

徐得时是御马监监丞,宦官二十四衙门中,虽然御马监的地位不是最高的,但权利绝对不小,御马监职掌御马,自然有养马、驯马人员,由此产生了一支由御马监统领的禁兵——腾骧四卫、勇士营。

腾骧四卫包括腾骧左卫、腾骧右卫、武骧左卫、武骧右卫,在天子亲军二十六卫中,仅次于锦衣卫,直接负责皇城的安全,以及皇帝出行的随行护卫,

出身御马监,也曾掌兵过的徐得时,自然对兵事有一定的了解,而且了解的也非常之多。

内阁首辅是文官的终极目标,司礼监秉笔和掌印太监,以及提督东厂太监,就是他们这些阉人的最大追求。

这次出任监军太监,是他好不容易从曹化淳那求来的差事,他可是下了大本钱的,半辈子的积蓄都拿出来了。

他之所以这么做,就是知道军功才是升官的捷径,想借着平叛的机会,好好地捞一笔军功,到时候不光连本带利的赚回来,区区叛军而已,朝廷大军一到,必定将其剿灭,最后分润战功就是。

结果开始几个月,他们完全被叛军压着打,搞得他整天提心吊胆,别军功没捞到,还把小命打进去了,后来范景文赶到,一局歼灭李九成部,又解了莱州城的围,他才重新看到希望。

好景不长,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范景文又打了个大败仗,又重新回到当初被围城的局面,他也不再奢望什么军功了,只要能老老实实的回到京城,小命能保住就算万幸了。

这次文登之行,他开始还是不乐意的,但现在看到这些首级和俘虏,让他感觉自己这次是来对了,指不定还有回本的时候。

孔有德的天策军,实力远比想象中的要强大,不但能击败官军,现在打倭寇和鞑子都不怎么费劲,让他想起了戚继光的戚家军。

当年戚家军打倭寇易如反掌,将为祸东南倭寇清缴一空,现在孔有德打倭寇也这么容易,虽然不一定能比得上戚家军,但绝对弱不了多少。

正是这一点,让徐得时也升起了一丝野心,当年的冯保,张居正,戚继光加上李成梁的组合,是何等的荣耀,戚继光和李成梁在外征战四方,冯保和张居正掌控朝廷,风光无限。

再往前一点,成化年间的第一人西厂厂公汪直,也是徐得时敬仰之人,他也曾幻想过有朝一日,能够达到昔日西厂厂公的地位。

成化十五年,西厂厂公汪直率领京营精锐‘十二团营’开赴辽东,征讨建州三卫,按照宪宗的命令“捣其巢穴,绝其种类”。

汪直率领的中路军入新宾境后,连破佛阿拉、张打必纳、戴咬纳、朗家、嘹哈等诸寨,“燃烧其庐舍,杀掠其人民”,许多建州女真人逃入深山躲藏。建州女真没有防范,突遭袭击,各局部散。

由于董山被拘,李满住年迈体弱,面对弱小的明和朝鲜联军,没有停止无效的抵抗,使建州女真蒙受到史无前例的严重损失。李满住和长子李古纳哈等为朝鲜军擒斩,鲜血染红苏子河、婆猪江,建州女真人尸横遍野。

总兵官赵辅在所作《平夷赋有序》中说:“一夷而见逃,剖其心而碎其脑,粉其骨而涂其膏,健壮就戮,老稚尽俘,若土崩而火灭,犹瓦解而冰消,空其藏而猪其宅,杜其穴而空其巢,旬日之内,虏境以之萧条”。

经历一个月的围歼战,共契寨四五百座,女真人家的牛、马、牲畜茫然一空,明廷又将董山等杀死,其弟秦羊等几百名女真鞑子,被谪戍福建等省份,使他们永远身处异乡。

经历了五次大规模的征讨,每次均以“可屠者屠之......尽灭乃已”,为记录,建州女真“流离四散,其他存者无几”。

朝廷对建州女真部落的毁灭性打击,就仿佛对一片长满花草的庭院,用牛拉着爬犁翻过一遍一样”,清算得干洁净净,整个进程真正的主导者还是明宪宗朱见深,年号为成化,所以被称为“成化犁庭”。

(明宪宗差点让建州女真彻底灭绝,所以鞑清所撰写的《明史》中对其颇有抹黑。)

因为成化犁庭,使得建州女真彻底衰弱下去,过了一百多年,他们才重新崛起,成了朝廷的心腹大患。

然而现在却没有一支足够强大的军队,再像成化年间一样,将建奴征讨消灭。

现在戚家军没了,在蓟州兵变和浑河之战中损失殆尽,但又出来一支天策军,让徐得时看到了希望。

如果和天策军搞好关系,未来能够像西厂厂公一样,率领京营与之并肩作战,消灭建奴,必然能够风光无限。

大明朝,永远是以军功最重。

三年前的己巳之变,虽然让一大堆人掉了脑袋,丢了官职,但同样有很多人升官发财,军功的效果就是这么的好。

当然,在此之前,那就必须要跟孔有德搞好关系,这人很会带兵打仗,但同样有些桀骜不驯,不然也不会悍然兵变,吴桥的事情他也知道一些。

虽然各种消息鱼龙混杂,但依照他的分析,多半是毕自寅小肚鸡肠,刁难北上增援大凌河的孔有德,最后孔有德忍无可忍,悍然举兵攻城,一路杀回登州,将沿途刁难过他的州县全部攻破,以此来报仇雪恨。

他也看得出来,孔有德这人吃软不吃硬,看他对待张国臣的态度明显不同,应该就是跟这些有关系。

至于他现在还是叛军的身份,都无关紧要了,很明显,孔有德也不想打下去了,朝廷也有意招抚,什么时候能定下来只是个时间问题罢了。

他已经打定主意,等这游行结束,就好好地跟孔有德增进感情,为将来的计划铺路。

同时,他已经准备好禀告崇祯皇帝,将天策军的实力如数禀报,并言明孔有德的翻盘都是被逼的,甘愿为朝廷征讨建奴和流寇,早日将这事敲定下来。

如果以后孔有德立下什么大功劳,皇帝一定会想着自己在招抚一事中的作用,对于以后的发展绝对有好处。

徐得时,宋之俊他们的想法,孔有德多少能猜到一些,这就是他请宋之俊他们这些官员来的用意,加快招抚一事的进程,免得久拖不决,生出什么变故。

再整齐的军容,再威武的士兵,再犀利的武器,能够展现出来的时候都是有限的,只有实打实的击败敌人,而且是非常强大的敌人,才是实力的最强证明。

接下来,就是这场游行的最后环节--祭天仪式。

其实也不光是祭天,也有祭奠那些死难的百姓,最好的祭祀物,当然是这些倭寇和鞑子了。

孔有德先是接过张普成特地为他写好的祭文,这文章的水平真心挺高的,至少以孔有德的文笔,至少要苦心钻研个十几二十年,他可没有这个闲工夫。

不过诵读出来,还是没什么难度的,通篇读下来也没费什么力气,也算是好好地装了波逼。

诵读完祭文,接下来就是杀俘了。

当初对付郭怀一,赫图,还有靖海卫的倭寇,孔有德为了减小伤亡,早日结束战斗,都做出过保证他们生命安全的承诺,但这不包括在成山卫俘虏的倭寇。

为了让这次游行更加的热闹,孔有德特地从成山卫俘虏的五百来号倭寇里面,挑选了二十名倭寇头目出来。

“可以开始了!”看着被压上法场的倭寇头目,孔有德淡淡地说道。

随着明下达,负责斩首的天策军将士,抡起了屠夫用的大砍刀,用尽全力朝着倭寇的脖子砍去,这些倭寇拼命挣扎,然而都无济于事。

随着大砍刀相继落下,一个个西瓜大的头颅飞了出去,脖颈喷射出一条血柱,然后倒了下去。

此时,现场的气氛达到了顶天,叫好声层出不穷,有些胆大的百姓,居然还上前去对着倭寇头颅踢了几脚,仿佛在踢藤球一般。

在文登的巡游,持续了整整一天得时间,民众们可以随意观看。

这次大游行,不光是在文登县进行,沿海的一系列卫所和州县,都要走一遍的,比如大嵩卫,鳌山卫,胶州城,即墨县,还有被鞑子肆虐过的莱阳县之类的。

这场大游行接下来的任务,孔有德原本交给张普成的,但觉得这事情也不是多复杂,就交给了了文登知县吴康泰去做。

吴康泰原本就是朝廷任命的文登知县,当初浮山之战结束后,他并没有选择和宁海知州一样自杀,反而因为胆小怕死,最后选择投降孔有德。

因为手头可用的人不多,孔有德也就继续留着他,负责协助处理文登县的事物。

当时去威海卫看了一圈后,孔有德来过一次文登县,主要是等周边三个卫所查抄的卫所军官财产,然后集中运送到登州,当时他见过吴康泰,对他的印象不怎么好,为人过于迂腐。

而且还能感觉到,这吴康泰的投降是权宜之计,多半是打算等着朝廷反攻,他再转身投靠朝廷,所以办事起来并不积极,孔有德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拿他怎么样。

这次来到文登,吴康泰仿佛像是换了个人一般,事实都积极主动,哪怕是这些跟他毫不相关的战俘,首级,他都亲力亲为,尽可能的安排好。

孔有德估计,他多半也醒悟了,知道朝廷打不过来了,还是跟着天策军比较好,他也明白自己能力不足,要想在孔有德手下立足,就得比别人更忠心,更卖力才行。

这一次,孔有德对他的看法改观了不少,所以把接下来的任务,都交给了他。

第二天一早,吴康泰就带着五百民夫,还有随行护卫的五百天策军战士,押送着这五千多首级,还有一千多号俘虏,离开文登县,朝着莱州府的方向出发了。其余的俘虏,都被押送到各个矿山,船厂,盐场去了,他们就是免费的劳力。

足足五千一百多枚首级,放在一起不是一般的壮观,沿途的百姓,平生也算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景象了,估计以后都不一定会有这样的机会。

这些登州府南边的百姓,当初听说倭寇登陆,而且来了好多好多人,还打下了靖海卫和成山卫,都被吓得不轻,都指望天策军能赶快消灭他们,好重新恢复平静的日子。

果然,天策军没有辜负他们的期望,以前分田地给他们,现在又消灭了来犯的倭寇,还一次消灭这么多,天策军的威望,在民众心中,又拔高了一层。

当游行队伍进入鳌山卫之后,引起了更大的轰动,原本一些专程去文登看过的人,也忍不住再凑上来看一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