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明末阴雄 > 第526章 总算是逮着条大鱼了

第526章 总算是逮着条大鱼了

书名:明末阴雄 作者:多极世界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45:54

这一次大游行,还让那些说书的人发了一把财,因为这么好的素材,根本不怕没人来听,而且孔有德还专门派人对他们进行资助,让他们多说一些这方面的东西。

尽管他们也只是跟其他百姓一样,看到了这些俘虏和首级,但他们依旧口若悬河,慷慨激昂的的讲述着当日发生的战事,仿若他们当时就在战场上一般。

为了能够更好地吸引人来听,他们更是突出了孔有德的作用,也为了对得起孔有德给的那些经费,他们将孔有德所造成一个勇猛无敌,万军从中取敌将首级的角色,间接地促进了孔有德的个人威望,甚至出现了一些对孔有德个人崇拜的现象。

这些情况,孔有德自然是乐见其成的,如果真正的能够达到所有人都能信任你,推行任何看似不合理的决策,那都是没什么问题,就算只有一部分这样的情况,推行的时候也要顺利得多。

这一路上,吴康泰和天策军的将士们,行动的速度非常慢,从文登县到即墨县,足足走了六天的时间,

当游行队伍进入即墨之后,同样的引来了大量的百姓围观,这里算是人口聚集地,各阶层的人都要来围观这一盛事。

而且即墨和其他地方不同,他们遭受的祸害更为严重,崇祯二年白莲教在莱阳起事的时候,赫图他们那一伙鞑子就打着白莲教的旗号,洗劫了即墨县。三月份又打着孔有德的旗号,来了这么一次。

虽然他们都打着别人的旗号,但即墨的百姓也不都是傻子,至少知道他们是从海上来的,而且撤离的时候也是乘船跑的,从海上来的,那不就是倭寇么。

很自然的,他们就将赫图他们这货鞑子犯下的罪行,安到了倭寇头上,这次展示的俘虏和首级又以倭寇为主,他们自然是要发泄心中的怒气。

当游行队伍入城的时候,城内所有的人都来到街道上围观,而且还有周边的百姓进城观看,就像是过年一般的热闹。

当初倭寇在靖海那边登陆的消息传来,他们也是被吓得不轻,甚至不少人都做好的准备,一但情况部队就赶快逃跑,天策军没有为难他们,可不代表倭寇不会为难他们。

现在担心没有了,倭寇都被赶跑了,而且被消灭了这么多,想必接下来也没有胆量再来惹事,新仇旧恨一起算,自然是要朝着倭寇俘虏发泄愤怒。

于是乎,就有人朝着俘虏扔石头,扔土块,甚至还有准拿着棍子准备打这些俘虏,而且有人带头,就会有更多的人效仿。

好在战士们都很警觉,知道这些俘虏还有用处,阻止了这样的行为。

而百姓们对于天策军还有一定的畏惧心理,这样的情况也就渐渐停止了,但即使如此,这一阵下来,已经有三十多个俘虏受到攻击,其中有五个已经死掉了。

还好已经被阻止了,否则的话,估计明天离开即墨的时候,这些俘虏怕不是得死掉一半。

这个时候,在一间茶楼之上,一个约莫五十来岁的老者,正在注视着游行队伍,若有所思。

“玉亭!”老者喊了一声。

旁边侍立着的中年男子,把目光从游行队伍收了回来,问道“老爷,什么事?”

“去打听一下,负责这次游行的人是谁,是什么身份!还有他们这次游行都要去哪些地方!”

“是,老爷,我这就去办!”

说罢,他便带着几个人就下楼去了。

而这个老者,仍旧关注着游行队伍,不过他的关注点,不再像普通百姓一样投放在这些首级和俘虏上,而是关注着这些押送俘虏的天策军队伍,目光非常的贪婪,仿佛他们身上有什么宝贝一样。

小半个时辰过后,被派出去的下人气喘吁吁的回来了,看样子是完成差事了。

“老爷,都打听清楚了,负责押送这些首级和俘虏的,是文登县的知县吴康泰,他们是从文登县过来的,今天一天都会在咱们即墨展示这些俘虏和首级,明天早上才离开!

接下来还要朝着西边去,听说胶州,高密,平度,潍县,昌邑都要走一遍!据说最后会被押送到莱州城,不知道是要做什么!”

“那些首级的数量,据说有五千一百级,我带着人粗略的数了一下,足足够三十三架马车,每一车上面大概有一百五六十枚,总数应该差不多,没有夸大!那些俘虏,差不多是一千二百人,听说是嫌麻烦,还有两千多俘虏没有押送过来!”

“还有一点,他们声称这些俘虏里面,有一百多个鞑子,我观察了一遍,应该是真的鞑子,不像是找人假冒的!”

老者听完他的一番汇报,闭上双眼久久不语,让人摸不着头脑,但是看得出来,他此刻的心情是极为激动的,因为他的身子有些微微的颤抖。

“做得很好,你再去办一件事情,一定要办成!”老者郑重的说道。

“老爷,要我去做什么?”

“你带着这幅请柬,去请那文登知县吴康泰,邀他今晚到老夫府中赴宴,务必要把人给我请来!”

说罢,旁边的另一个仆人将一封请柬递了过来,像是早就准备好了一半。

接过请柬之后,这个叫玉亭的下人有些迟疑“老爷,这……”

“恩?”

“老爷,我觉得这么做不妥啊,这吴康泰明摆着是孔有德的人,孔有德现在是反贼的身份,咱们最好还是不要跟他们有什么牵扯不少,万一朝中有人借此事攻轩老爷,怕是对老爷不利!”

老者瞪了他一眼,怒道“让你去就去,本老爷的话不管用了?”

“是!我这就去办!”

带着游行队伍在即墨走了一遍,吴康泰也有些累了,他毕竟是文官,虽然会骑马,但长处奔波身体也有些吃不消,所以就早早地来到了即墨县衙,准备休息了。

这即墨的知县,在三月份那些鞑子上岸的的时候就跑了,准备等到鞑子撤退的时候再回来,就和天启二年那次一样,然而等鞑子撤退了,白云龙带人杀到了,他更不敢回来了。

至于后来去了哪里,根本就没人知道了,兴许是找了个地方隐藏起来,准备等到官军收复即墨再回来。

白云龙占领这里之后,孔有德也没什么可用的人派来管理,于是就让白云龙留下一部分兵马,再收拢以前的部分衙役,安排一个识文断字的百总,暂时处理即墨的事物。

虽然干的并不怎么好,但基本的秩序还在,没出现什么大篓子,现在秦致远带来的人在进行土改,一个叫梁文华的政事堂学生正在主持事物。

当接到请柬的时候,他也是有些疑惑,毕竟他以前没来过即墨,今天还是第一次来,居然就有人要宴请他,而且他连发请柬的人都不知道,有些莫名其妙。

于是找到梁文华,问问他的意思,毕竟他在这也有半个月来,对即墨的情况也清楚一些。

梁文华看过请柬之后,对吴康泰解释了一下,这请帖主人的情况,虽然不是很详细,但听得吴康泰亮眼放光,仿佛捡到什么宝贝一般,当即决定赴宴。

当天傍晚,吴康泰带着几个战士,来到了位于城南的一座府邸,看样子是大户人家,宅邸看起来就很富丽,作为体制内的人,吴康泰自然能看得出来,这宅邸主人身份不一般。

虽然现在已经决心投靠孔有德,但他进去的时候还有些发憷,没想到听到他来了,宅邸的主人居然亲自出来迎接,然后双方边走边说的进去了。

差不多两个时辰之后,快到子时的时候,吴康泰才从这座府邸出来,看得出来,他是一脸的兴奋,定然是遇到了什么好事情。

然后他直奔县衙,让下属为他磨墨,他亲自动笔写了一封信,然后让人连夜送出,至于收信人,自然是孔有德。

当吴康泰的信送来的时候,已经是六月十六日的上午了。

孔有德已经在威海卫了,正在查看水泥作坊的扩建工作,对于郭盖的能力,他还是信得过的,而且这家伙还真把孔有德的话听了进去,巨献不避亲,把自己两个人也弄进来了。

不过他的两个儿子,水平确实也还可以,孔有德对此事也就认可了。

当亲兵来禀报,说是有吴康泰的信的时候,而且还是昼夜兼程的送来的时候,孔有德也是有些纳闷,难不成除了什么变故不成,这么火急火燎的。

随后他让送信的人进来,送信的是骑兵营的一队战士,听他们说,吴康泰将信交到他们手里的时候,是极为喜悦的,想必是有什么好事情。

孔有德将信将疑,拿过信封拆开查看,片刻之后,兴奋地喊道“总算是逮到一条大鱼了,吴康泰总算是办了点正事!”

“去吧黄桂中给我喊来!”很快他又下令道。

“大人,什么事?”

“让警卫营准备一下,半个时辰之后,出发去即墨!“

黄桂中也有些疑惑“大人,咱们现在去即墨做什么?难不成那边出现什么变故了?”

“没什么变故,我要去见一个人!一个对咱们有大用处的人!”孔有德笑呵呵的说道。

然后将吴康泰的那封信,递给了黄桂中,让他自己看,现在警卫营的战士,基本上都已经扫盲了,虽不说水平多高,但读懂信件还是很轻松的,黄桂中这个警卫营的偷偷自然也不例外。

黄桂中看完,也是欣喜不已,因为这封信上的内容,可以说是解决了孔有德眼前的一个大难题。

吴康泰的这封信上,详细的叙述了当天晚上赴宴的经过,包括当时他和宅邸主人谈了些什么,做了什么,总之非常的详细。

而这封信的后面,则附上了宴会主人的信息,真正让孔有德兴奋的,就是这个人的身份。

那个老者名叫宋统殷,乃是前任山西巡抚。

目前登莱的地盘内,除了还在莱州城帮范景文守城的前副都御使贾毓祥之外,就当属这宋统殷的官职最高了。

宋统殷,字献征,莱州府即墨县人,万历十年生,万历三十八年,登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此后调任北京户部、历任户部员外郎。

后改任淮安府知府,天启二年,担任山西按察使司副使易州兵备道。随後改为山东按察使司副使、山西按察使。

天启三年五月,升任右佥都御史,加提督雁门等关兼巡抚山西地方,也就是山西巡抚。

说起来,宋统殷中进士的万历三十八年,还真是一个能人辈出的年份,这一年的进士出的名人特别多,光跟孔有德有点关联的人就有很多。

比如莱州城内的户部右侍郎兼山东督粮道刘重庆,在吴桥发动兵变的时候,那个被孙龙砍了的王与谦他爹王象春,原本历史上接替谢琏成为下一任登莱巡抚的陈应元,以及莱州城内的前副都御使贾毓祥,都是万历三十八年的进士。

其他的比如大名鼎鼎的‘水太凉’钱谦益,就是那一年的一甲第三名,当年的状元则是编写了《东林点将录》的韩敬,还有河南巡抚丘兆麟,现任关宁巡抚杨嗣昌,去年年底被罢官的蓟辽督师傅宗龙,还有南明的高弘图,张慎言等等一大票人,不胜凡举。

关于宋统殷被罢免的原因,这上面也有详细说明,其实跟西北的流寇有关系,去年年底,一直在山西活跃的流寇,进入山西和河南,而且愈演愈烈,不管的攻略山西的城池。

因为平定流寇的行动不利,流寇又攻下诸多城池,甚至包括潞安府城这样的重镇,崇祯皇帝大怒,追究丢城失地的责任。

然后宋统殷这个山西巡抚自然难辞其咎,就和前前任的山东巡抚余大成一样,今年五月初的时候,就直接被崇祯给罢免了,撵回了家,也就是即墨县城。

当初因为剿贼不利,跟他同样被罢免的还有前三边总督杨鹤,要不是杨鹤有个好儿子杨嗣昌,跟崇祯皇帝关系不错,估计现在坟头草都三尺高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