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明末阴雄 > 第529章 范景文的愤怒

第529章 范景文的愤怒

书名:明末阴雄 作者:多极世界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45:54

他原本还以为,需要自己苦口婆心的劝诫,然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讲述诸多的道理,最终将他招揽过来,万万没有想到,他就这么答应了。

其实孔有德不知道的是,早在家丁进来禀报,说孔有德前来拜访的时候,宋统殷就已经下定主意了。

在他看来,有着完备的计划,而且有勇有谋,有着一直强大军的军队,还能屈能伸,礼贤下士,目光长远的孔有德,未来的作为绝对不小。

如果孔有德邀请他去登州,他可能还会考虑一番,没下嗷嗷的是,孔有德居然亲自登门拜访,而且推算时间,应该是得到消息之后就出发了,否则不会这么快的来。

既然孔有德如此的有诚意,他也就懒得虚与委,互相试探,直接就应下了。

但就是因为他的果断,孔有德反而有些不相信,甚至怀疑他在逗自己玩,正静静地看着宋统殷,企图得到确认。

宋统殷看得出来,孔有德对此很是诧异,坦然的说到“你是不是已经准备好了一大套说辞,如果我不答应的话,准备花上很长时间说服我?甚至会用处各种手段,尽力的拉拢我?”

看来这宋统殷的确是老谋深算,孔有德被看穿也不觉得不好意思,淡定的说道“呵呵,这个倒是让宋前辈猜到了!只是我有些明白,宋前辈为何如此坦率的就答应了?”

宋统殷仰起头,有些悲伤的说道“大明现在的样子,已经是病入膏肓了,流寇,反贼,兵变,鞑子,可谓是烽烟四起!依照老夫的估计,如果继续这么下去,恐怕不消三五十年,这大明就要亡了!”

“可纵使局面如此糟糕,仍旧有许多人看不清楚现状,认为这只不过一些小问题,不思解决这些问题,反而忙着争权夺利,甚至把这些当成是争夺的筹码,当成是对手的把柄!如此内耗下去,只会让局面变得越来越糟糕!亡国有日啊!”

“现在你手下有精兵强将,跟谁作战都有很大的胜算,基本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而且思虑长远,如果励精图治,必然能有一番大的作为,若皇上能够不计前嫌,重用于你,这大明未必不能再中兴一次!”

看得出来,宋统殷对大明的局势分析的很明白,但他现在已经被免职,就算想做点什么,也没有机会了。

所以他才想到了自己,利用自己他还有尽自己的一份力,为挽救大明出一份力,换句话说,他是换一种方法,重新获得权力。

不过孔有德对此无可厚非,平静地说道“宋前辈果然看的清楚,现在却是已经到了不破不立的时候,至于我是当郭子仪,还是当赵光胤,就看北京城的那位了!如果他非要学本朝态度,那我当赵匡胤也是没办法的视情况!”

孔有德的意思很明显了,他如果发展壮大,可以考虑不取而代之,但最终决定权并不在他手上。

对于孔有德的恢复,宋统殷还算满意,接着又说道“既然这件事情定下来了,那你打算给老夫一个什么位置?”

“登莱巡抚!”

孔有德脱口而出,仿佛他就是皇帝一般,能够随意任命一个巡抚。

宋统殷也是笑了笑,说道“我知道你是真心诚意的,但老夫于你天策军来说,毕竟是个外人,一来就担任此等职位,恐怕难以服众!所以,老夫暂且就先担着莱州知府吧,这莱州毕竟算老夫的家乡,能为家乡的百姓做些事情,也是极好的!”

“宋前辈……”

宋统殷挥手打断,以不容置于的口气说道“我知道你要说什么,无功不受禄,暂时就这么定下来了!”

对于这个结果,孔有德也算默认了,前面说的登莱巡抚也只是他客气一下,要真是这样,那手底下的秦致远,梁百石,朱乐山他们可能就有意见了,这样不好。

既然他自己提出来当莱州知府,那就这么定了就好了。

想了想,又开口道“宋前辈,那这清查田亩的事情……”

说到这里,他便没有继续说下去了,宋统殷自然之道说的是什么,淡淡地说道“你大可放心,既然老夫已经选择了这条路,断然不会再把自己当成是朝廷的臣子,有些事情老夫早就想着,比如清查军屯,清查黑田,只不过掣肘太多,没办法操作罢了!

现在你能想到这一层,老夫自当愿为表率,亲自带头将此事完成!”

孔有德要说的,自然是清查田亩的事情,这也算是他立足登莱的根基。

天策军虽然成分繁多,但主力还是逃难至此的辽东难民,他们之所以愿意为自己卖命,不就是跟着自己能够活命,而且还能享受更多的好处么。

现在即墨县和鳌山卫清查的情况,差不多已经过半了,虽然还没有到宋家的头上,但进行下去肯定是避免不了的,现在宋统殷算是盟友了,要是为这事闹翻可就不划算了。

但如果在他这里停止,剩下的工作可就没法继续了,有了一次特例,就必然会有第二次第三次,时间长了这项工作可就完全没法做了。

而宋统殷如此坦率,让孔有德也放心下来了。

孔有德点了点头,开口道“多谢宋前辈理解!晚辈这一次是来对了!”

“哎,想到现在的处境,老夫又想到了西北的流寇!现在西北流寇肆虐,剿灭一伙又窜起来一伙,仿佛无穷无尽一样!

然而大家都知道问题的根源,无非就是官绅的土地没办法收税,这些减少的税收就必须从普通百姓头上幕布,压在西北百姓头上的税赋太重了,恰逢大旱,百姓活不下去了只能选择造反谋求一条活路!

虽然大家都知道,但没有人愿意去更改,甚至连老夫家里都有几百亩黑田,说起来老夫也有一些责任!”

“宋前辈真是一副赤胆忠心,为国为民啊!可惜皇帝不知道,也没那个胆气和能力,打破这一切!”

说完之后,两人都有些感慨,这确实是大明朝的死结,然而切没办法从内部解开,只能借用外力暴力破除。

其后,双方又进行了大半天的探讨,各种问题无所不谈,仿佛就像是找到了知己一般。

同时,双方对对方的认知也都加深了许多,无论是孔有德还是宋统殷,都不得不承认,自己小瞧了对方。

第二天,宋统殷这个前山西巡抚,正是就任莱州知府了。

不过现在莱州城还在范景文的手里,暂时的办公地点就安排在了平度城,说起来这里当府治其实更好,居于莱州府中央的位置,到各地的距离都不算太远。

六月二十二日,宋统殷亲自写的《就任莱州知府公告》,后面还有他自己的署名,从平度城发往莱州府和登州府的各州县,甚至连莱州府城治所掖县也发了一份。

宋统殷之所以这么做,无非就是达成双方的信任,他这一片文章发出去,必然天下皆知,算是彻底宣告他投身孔有德阵营了。

这一份份公告抵达各州县后,直接被当地的临时主官安排抄写,然后贴在城墙四门,各个城镇,包括一些人口密集,交通发达的村子。

登莱的百姓很快就获知了这么一个消息,也被震撼到了。同样的,范景文也获知了这个消息。

莱州城,山东巡抚行辕。

“砰!”

范景文将手中的茶杯扔了出去,砸在地上,碎成无数碎片。

“这个宋统殷,他怎么如此?”

“真是国之不幸,竟出了此等逆臣!”

“天不佑大明啊!”

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范景文,此刻全然不顾形象,怒斥着宋统殷,而且言语中充满了粗鄙之语,犹如泼妇骂街一般。

让他怒气冲冲的,自然是眼前这一份《就任莱州知府公告》,他原本以为是天策军糊弄人的,结果刘重庆直接就认出了他的笔记,而且文风也是宋统殷的。上面还盖着的宋统殷的私人小印章,做不得假。

也就是说,这份公告上面的消息,全是真的,宋统殷真的投靠孔有德了。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宋统殷这个前任山西巡抚,居然也加入了孔有德这个反贼的行列,而且现在直接算是公告天下了,丝毫不藏着掖着,仿佛是一件很荣耀的事情一般。

对于眼前的情况,堂内的一大圈人神态各异。

比如宋国臣就很怡然自得,虽然极力假装平静,但内心的喜悦还是流露了些许,若不是人多,好在他发现的及时,不然就成了众矢之的。

像谢琏,寇化,刘重庆他们这些人,自然也是和范景文一样的愤怒,若不是现在范景文是主事的,他们恐怕也要破口大骂了。

至于其他的人,神情就有些玩味了,至于内心想的什么,只有他们自己清楚。

除了范景文之外,朱万年和刘重庆是处境最为微妙的。

他朱万年现在还是大明朝廷任命的莱州知府,结果这宋统殷,居然就直接自称莱州知府,虽然论资历论能力,他都不如宋统殷,但他还没死或者被罢职呢,这算个什么事啊。

刘重庆跟宋统殷是同年,都是万历三十八年的进士,而且还都是莱州府的老乡,虽不说交情有多好,但还是有一些的,对于宋统殷的能力还是有些了解

宋统殷投靠孔有德,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

而且这件事情的影响力,完全不亚于招远之战的失败。

孔有德在招远大败范景文,无非是证明他的军事实力强大,

现在倒好,堂堂一省巡抚都加入其中,而且还不是那种被迫的,很明显是自愿的。

城内的百姓传言,是孔有德挟持了宋统殷的家人,让他为孔有德这个反贼效力,他为了家人考虑,不得已才帮助孔有德,并非真心实意的投靠。

但这只是普通百姓眼界低,范景文他们可是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孔有德发动叛乱是去年年底,占领即墨是今年三月份,就算宋统殷消息闭塞,也该知道这些事情了。

如果担心被朝廷怪罪,没有老老实实在家呆着,他完全可以去济南,去南京暂避一段时间,朝廷也不是那么的不通情理,不会为难与他。

结果他仍旧没有犹豫,罢职后直接回家,仿佛不知道有叛军占据这即墨一样,然后就来了这么一出,毫无疑问,他之前就有这个打算,不然怎么会如此巧合呢。

现在看来,这孔有德真不简单了,不但军事实力过硬,能够以万人击败他接近四万大军,而后又奔袭东南,解决上万倭寇和鞑子,而且手段也很强。

就算宋统殷自己也存在这方面的意思,也得孔有德有那个本事,让他心悦诚服的答应才行,毕竟宋统殷是从山西巡抚位置上退下来的,眼界还是有的。

这件事情的影响还不止于此,登莱二府的士绅豪强,原本对孔有德就没什么好感,区区一个反贼头子罢了,事不过他们的武力不足以抗衡孔有德,才不得不配合清查田地。

这样一来,他们手中至少有四成,甚至最多能够六七成的土地,都被查抄出来,然后被孔有德手底下的小喽啰,分给了那些穷棒子。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孔有德这事直接明抢啊,而且一次抢这么多,要不是看到有人反抗,最后连剩余一半的土地都没了,而且人也被抓到矿山,盐场去干苦力,甚至直接杀了,他们才不会乖乖配合。

虽然现在不敢违抗土改,但不代表他们就心悦诚服,他们都在隐忍,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些土地都在这,等到朝廷大军打回来,他们的土地依旧能拿回来。

然而现在却不同了,连宋统殷这种担任过山西巡抚的大员,居然都去投靠孔有德了,也就是说一定有着足够巨大的利益,驱使他这么做。

至于其中的风险,人家是当过巡抚的大老爷,看的不比他们清楚明白?会做那种有风险但没有回报的事情?

渐渐地,就有人寻思着,他们是不是也能追随孔有德,是不是也能获得更多的好处?

至于那些土地,权当是交的入伙费好了,指不定以后还能赚的更多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