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明末阴雄 > 第543章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第543章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书名:明末阴雄 作者:多极世界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45:54

“大人,这话什么意思啊?”黄桂中有些不解的问道。

李养性却抢先说道“我知道,我知道,说的就是有钱了,一定要到扬州好好快活一番!”

很显然,李养性现在会识字了,就像卖弄一番自己的学时,却没想到画虎不成反类犬,曲解了其中的意思,搞得他的教习赵德芳也有些尴尬,毕竟教李养性的是她,现在土地丢人,岂不说明他这个老师没用。

不过孔有德也没打击他,淡淡的说道“看来你很有进步啊,按照字面意思确实可以这么理解!不过这话出自南朝梁人殷芸的殷芸吴蜀人一文,说的是四个进京赶考的年轻人救了个老头,后来发现是个神仙,于是答应实现他们每人一个愿望。第一个书生说愿为富翁,腰缠万贯第二个书生说愿当扬州刺史,众人仰慕第三个说愿当神仙骑鹤飞行最后一个人却说道: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说的是他都想要!”

李养性也感觉有些丢人,不过连忙认错到“原来是这个意思啊,看来是属下才疏学浅,回去之后一定加倍用功!不过这话说回来,最后的书生真是贪得无厌,居然都想要啊!我要是神仙,绝对扇他两耳光,还有大人,他们最后都怎么样了?”

“我哪知道啊,这故事我也就知道个大概,赵德芳你知道不?”

“回大人,属下也知知道这个典故,但对于后面的情况,也不甚了解!”其实赵德芳是知道的,但在孔有德面前,还是不要太过卖弄的好。

孔有德扫视着扬州城说道“不知道也无所谓,现在的主要任务是拿下扬州城!看得出来,这扬州城真的是富裕啊,咱们这一趟可是来对了!”

兴许是看到孔有德对扬州城极为憧憬,李养性乐呵呵的说道“大人,你放心,我们一定把能抢走的都抢走,到时候大人你要是愿意,咱们自己盖这么一座城不就好了!”

“能不能有点出息,你就不想着把这座城据为己有?”

“可是大人,咱们现在要顾着登莱,又要守着扬州,恐怕兵力不够吧,属下倒是有把握打下来,可是守不住啊!”

“又没说让你现在占领下来,等到咱们军力强大了再来不行?”、

“还是大人聪明,是属下愚钝了!”李养性有些不好意思的挠挠头。

对于这个情报头子,孔有德还是很喜欢的,虽然人有点呆呆的,但绝对的忠心,而且自己交代什么就做什么,确实可以放心下来。

没过多久,一个枪骑兵来到了孔有德面前,将一封信递给了孔有德。

本来天策军出发是没带马的,一是麻烦,二是船的数量有限,没那么多地方装马,结果在沿海的卫所,还有崇明岛上,一共缴获了两百多匹马,又有了更多的船只,孔有德也就带过来了。

现在都被装备给了枪骑兵,虽然不如他们自己的战马好用,但总比不行要好。

接过这封信之后,孔有德扫视了一眼,然后就扔到了一旁。

这封信是扬州知府发出的求救信,内容不多,是发往高邮卫的,信上说扬州城遭到海盗的袭击,勒令高邮卫指挥使率领全部卫所军救援扬州城,赶跑海盗,完成任务之后,必定上报朝廷,扬州商会还会给予他们五万两银子的犒赏。

孔有德也是笑了笑,指望这些卫所军,看来这扬州知府是病急乱投医啊,看来他们确实也是恐慌的不行,不过也侧面的说明,城内的防御力量很弱。

尽管城头热火朝天,人山人海,估计多半是虚张声势,拖延时间的。

不过可以想到,他们准备的求救信,肯定不止这些,扬州的防卫力量不行,但周围能够增援的军事力量还是有很多的。

比如东边的泰州卫,西北边的扬州卫,隔江而望的镇江卫和镇江巡检司,西南边的南京守备军,远一些的比如北边驻扎在淮安的漕运总督,太湖水师,这些都能在三天之内赶到。

不过孔有德对此也并不在意,现在估计连扬州知府都没弄清楚是个什么局面,就算那些地方收到了信息,商议之后决定派兵增援,起码也是两三天之后,能派多少来还是个问题,在此之前,他就已经拿下扬州城了。

而且就算增援军队赶来,能不能打过他孔有德还是个问题,实在打不过,他还有这么多船,直接跑就是。

所以,孔有德直接传令各部,别把口子扎的太严,尽量露出一些破绽。

要是有城内的信使出去送信,放他们去出去就是,不过那些盐商可能不放走,这些人要是跑掉可就亏大了,至于如何分辨,根据体型就能看出个大概。

孔有德就是想让消息传递出去,迫使周围的明军,都朝着扬州方向集结,相比之下,朝着沿海那些盐场集结的兵力就会少很多,也就可以获取根发更多得海盐。

又过了约莫一个时辰,各部都派人前来汇报,说是准备工作已经就绪,随时可以展开进攻。

看到各部已经就绪,孔有德也点了点头,随即一个警卫点燃了手中的信号弹,一枚绿色的信号弹腾空而起,闪耀在扬州的上空,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

“轰轰轰”

率先开火的,自然是站船上的大口径火炮,也就是红衣大炮,十斤重的炮弹,呼啸着朝着扬州城的东城墙飞去。

其余的各型佛郎机,也都纷纷开火,炮弹一发接着一发的飞向扬州城墙,有些落在了城墙前面,有些砸在了城墙上面,有些则越过城头,落入城中。

运河离着城墙接近两里的距离,在这个距离上实心炮弹的命中率真不怎么样,一轮跑记下来,命中城墙的炮弹还不到十枚,而且都极为分散。

孔有德对此早就已经习惯了,想了很多办法都不能改善命中率,就算炮手都是训练有素,而且经历过多次大战的,然后又进行了更加专业的研究,但硬件问题不解决,命中率就没法提升。

这些火炮本身就存在缺陷,换句话说,这年头的火炮都这个德行,火炮诞生之后,基本上一直都在改进,射程,进度,装填速度也都在不断地提升,经过了三四百年的发展,才有了现在的样子。

就像一个月前与海盗的那场海战,双方二十多艘船,两百多门火炮,从下午打到午夜,打出去的炮弹至少上万发,也只通过炮击击沉一艘船,而且还是二十多丈的距离打埋伏干掉的。

其他的时间,基本都是远距离的对轰,消灭敌人的船员和水兵,以及对船体造成损伤,而且还以散弹居多,用数量弥补命中率的问题。

如果用于对付密集的人群还好,对付单一的目标就很扯淡了,所以孔有德一直投入相当大的财力,用于新式火炮的研究。

而且为了能快速的搞定这些问题,孔有德还给工匠们定了极高的赏格,哪怕只是一个小的改进,也能获得一二百两银子的奖励,要是能有一项突破性的进展,他们能获得的奖励,不亚于战场生阵斩数百级,这也极大的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

虽然眼前的炮击命中率很低,但这些都不是问题,哪怕命中率再低,只要有那么几发打进城区或者击中城墙,孔有德的目的就达到了。

这一次炮击,并不是为了向原本历史上的扬州之战一样,利用大炮轰塌城墙,而是单纯的恐吓城内的守军,让他们心无斗志,更利于天策军拿下扬州城。

哪怕现在的扬州没什么防御,而且也不如历史上扬州之战时那般牢固,城头也只有十来门虎蹲炮之类的小炮,但依旧不是通过炮击能快速摧毁的。

想要炮击轰塌城墙,起码得轰上两三天的时间才行,孔有德可没那么多的时间跟他们耗着。

而城楼上面的扬州各级官员,此刻内心是极度恐惧的。

安定了这么多年的江南地区,第一次遭受如此大规模的炮火打击,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是从未有过的体验,然而却是很糟糕的体验。

但韩文静还是强作镇定,指挥着城头的士兵守城,其他的官员和士绅都纷纷劝诫,说城头太过危险,知府乃是扬州的父母官,如果有个闪失,就没人能够指挥防御了。

而韩文静看到了第一轮炮击的效果,发现这些火炮的声势虽然好大,但准头极为有限,所以也就没有那么多恐惧了,严词拒绝了下城墙指挥的建议。

“嘭!”

就在这时,一声巨响传来,海宁门城楼上的一根顶梁柱,直接就被一枚炮弹击断,木屑飞溅,站在旁边的好几个侍卫,都倒在了这些木屑的攻击之下。

而失去一根顶梁柱的城楼,顿时发生了倾斜,要不是质量过关,恐怕就会直接坍塌下来,不过总是如此,也是摇摇欲坠,如果再挨上一炮,恐怕到时候就会直接坍塌下来。

这样的情景,对于从未经历过战争的韩文静来说,无疑是震撼的。

他万万没有想到,这火炮的威力,竟恐怖如斯,这么粗的柱子,一炮就给打断了,要是打到人身上,哪怕仅仅是擦个边,恐怕也要掉一大块肉。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虽然嘴上强硬,要与城墙共存亡,但本能的恐惧,仍旧让他做出了最为理智的决定,在一众士绅和官员的劝导下,他也没有多推辞,直接就下城墙去了。

虽然还是撤退到城墙下面,但知府韩文静还是昂首说道“此次倭寇来势凶猛,但我扬州有数十万的百姓,有着坚固的城墙可以防守,必定能够将倭寇阻挡在城墙之下!且本抚已经发书南京,镇江,泰州,淮安,高邮等地,请求援军助战,相信不日便会有援军抵达!”

“诸位乃扬州的头面人物,此时断不可慌乱,否则恐慌蔓延,就不利于防御倭寇了!”

说完之后,他发现这些大盐商们都一脸惊慌,两股战战,议论纷纷,显然他们也被这炮击给吓坏了,就算见识最多的,也无非是海盗来袭,几十几百人的战斗,连佛郎机都没怎么动用过。

韩文静虽然也是一样的惊慌,但他知道,现在他就是这里的顶梁柱,如果他表现出胆怯之心,恐怕整个扬州城,就会向海宁门城楼一样,摇摇欲坠。

所以他又故作镇定,挨个安抚这些大盐商,让他们不要太过忧心,只要他韩文静没死,就定然不会让那倭寇打进城。倭寇想要伤害扬州的百姓,就必须从他韩文静的尸体上踏过去。

虽然这些盐商打心底瞧不上他这个扬州知府,但此刻由他这尊大佛在,众人也稍稍安心一些,

他们这些盐商,都是生意场上的人精,镇定下来之后,对于眼前的情况也有了清晰的认识,这些倭寇的火力,远远超过他们的想想,如果挡不住倭寇的进攻,恐怕他们都要葬身在这火炮之下。

虽然韩文静已经发文到周边卫所和城池,请求援军协助,这个筹划虽然开起来不错,但实际上却不是这么回事。

大明的军队什么德行,他们再清楚不过了,尤其是那些卫所军,他们手底下都有不少卫所军为他们做事,他们都了解的一清二楚,就比如那赵四,得了赏银也不管其他的,直接去青楼喝花酒去了。

也就是说,即使最近的扬州卫城,想要集结大军,然后赶到扬州城来,恐怕也要到明天这个时候才能到了,甚至有可能明天傍晚才来,而且他们打不打得过倭寇还是个问题。

能够指望的,也就是南京的守备军,还有驻守在淮安府的漕运总督,他手里有着接近五万人的军队,除掉卫所军还有接近两万人的战兵,这两部分军队才是他们的救星。

而这些军队抵达,最少也得两天到三天的时间。而按照目前的局势,依靠城内的防御力量,想要撑住这么长时间,根本就是不可能的。11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