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明末阴雄 > 第572章 乖乖掏钱

第572章 乖乖掏钱

书名:明末阴雄 作者:多极世界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45:54

说起来,闹到现在这么个局面,也跟徐弘基有一定的关系。

虽然和天策军交战的将领很多,但基本都是野战,而且都不是集中距离的决战,在外郭城范围内,基本上都是局部范围内的作战,尽管都输了,但他们只是觉得天策军很强罢了。

但是他们可不认为,天策局能够强大到攻陷京师城的地步,姚坊门派驻的兵力本就不多,而且年久失修,本身防御能力就不强,天策军也就是打了个措手不及罢了。

而知晓天策军恐怖实力的,就是南京水师的一众人等,四倍的战船数量,在天策军水师面前,完全就是待宰的羔羊,完全没有还手的余地,最后落得个大败的下场。

然而,大部分水师的将士都被俘虏了,包括沂城伯赵之龙,安城伯张国才等一大批将领,逃回来的本就不多,能够参加这个级别会议的,也就徐弘基一个人。

张国才倒是清楚,但他被天策军俘虏后放回来,算是个传信的,所以他的话语可信度很低。

徐弘基一把年纪,五十多岁的人了,遭此大难,吓得半条命都没了,一个上午就仿佛门神一般愣在那,根本就没提醒他们这些事情,否则他们也不会如此自大。

现在徐弘基开口了,而且他们也亲眼看到了天策军真正的实力,哪还有那个胆量继续顽抗。

既然天策局那么容易炸开城墙,那么只要孔有德愿意,三山门和石城门这两座水门,被攻破是迟早的事情,到时候天策军的战舰,就可以顺着秦淮河进入京师城,甚至能从城东南打到城西北,甚至进入玄武湖,那个时候,就没有他们说话的份了。

前一次被派出去的那个兵部郎中,被殴打了一顿,然后又被打断腿送回来,他们也知道是自己办错事了,这次必须得端正态度。

所以,这一次派出的谈判使者级别很高,户部尚书郑明泰。

南京是北京的备份,虽然六部,大理寺,通政司,国子监等等北京有的部门南京都有,但真正有实权的也就兵部和户部,一个长官江南半壁的军队,一个掌管税收。

至于其他的部门,基本上都是样子货,比如吏部,其实就是个摆设,全大明所有的官员任命都让北京户部包揽了,南京吏部没什么是可干。

所以,除开南京守备太监,南京兵部尚书,南京守备勋臣这三个,户部尚书算得上第四号人物,级别不可谓不高。

尽管骨子里有对武将的鄙夷,但他也亲眼去看过秦淮河边,被天策军水师战船炸出来的巨大缺口,知道这个任务重大,一个不慎,说不定自己都给打进去了,孔有德连南京城都敢打,杀他一个户部尚书也没有多难。

所以这次来,他的态度摆的很端正,不单单是平等对话,甚至还有一丝委屈求援,

对于郑明泰这个使者,孔有德非常开心,堂堂正二品的朝廷大员出来谈判,看来他们确实有些诚意了,不再像之前那样敷衍了事,这事有希望了。

看着他,孔有德乐呵呵的说道“郑尚书,没想到来的居然是您这么个大人物啊!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孔总兵能亲自相迎,是老夫的福气啊,哪里还敢怪罪!”

郑明泰也笑眯眯的回到,完全没有文官对武将的鄙夷,仿佛发自内心的尊重一般,至于是装的还是真的,孔有德并不介意,看来这位是个回来事的,有诚意,那这事就好办了。

“来人,看茶!”孔有德吩咐一声,然后又笑呵呵的说道“郑大人,我这里条件简陋,还请郑大人将就一下,若有怠慢,还望海涵!”

“这些都不妨碍!但现在公事要紧,还是希望孔总兵能够尽早开始,对双方都有好处!”

“既然郑大人这么着急正事,那我也不墨迹了,咱们开始吧!”

说着,孔有德将三张纸递给了他,然后继续说道“我这个人一向大度,做人做事留一线,不会把人逼到绝路!所以呢,现在这里有三个方案了解此事,至于选哪一个,你们可以自己看着办!”

郑明泰接过来之后,逐一查看,越看脸色越难看,这些条件,一个比一个难以接受。

第一个方案,就是由南京方面,赔偿天策军出兵的军费,人员的损失,因打击私盐导致天策军食盐方面受损的利益,孔有德个人的精神损失费等等三十余项费用,合计一千五百万两白银,然后天策军撤退。

第二个就稍微好一些,赔偿金额只有一千万两,但除此之外,还多了两个项目。

首先还需要从工部虞衡清吏司下辖的军器局,以及内守内衙门下辖的兵杖局,各抽出一千工匠,交付天策军,

还有就是在南直隶沿海的盐场中,辽宁商号花五十两银子购买五处,南京方面不得干扰这五处盐场的正常经营。

第三个选择,就是他们也可以不赔偿,但天策军会自己进来取,也不需要太多,拿够了赔偿就会走。

针对这样的条件,郑明泰头都大了,对于他来说,这些条件一个都不能接受。

首先排除的就是第三个选择,说的简单,进城自取,看起来就像是京城游玩一般,真要选择这一项,估计不到今晚天策军就能进城,然后他们还能不能活下来,就看孔有德的心情了。

权衡再三,郑明泰也只得先答应第二个条件,至于能否达成一致,就看兵部衙门的诸位是个什么态度了。

相比于上午开出的百万,这一千万确实很多,但对比一下第一条的一千五百万,却又好了很多,现在主动权不在他们手上,能有这么个结果,倒也还不错。

至于两千名工匠,对于他们来说也不算什么,反正工匠本身地位就低,加起来还不值十万两,给天策军也不没什么问题,到时候再招募工匠便是。

而五处盐场,说的是五十两卖给辽宁商号,说白了就是划归天策军,这辽宁商号明摆着就是他孔有德的。

至于他们的目的,郑明泰也看得出来,天策军想要在南直隶有个立足点,对此他觉得也没什么不能接受的,不过这盐场的人数有必要做出限制,否则他再来这么一次,没人吃得消。

看着满脸苦涩的郑明泰,孔有德喝着茶说道“这些都是大方面的问题,还有一些细节问题,可以等到第二轮谈判在解决!不知郑大人意下如何?”

“既然孔总兵给出了选择,那老夫就先带着这些条件回去了,一个时辰之内,必定给出答复!在此之前,还望孔总兵约束部下,以免出现对双方都不利的事情!”后者无可奈何的说道

“郑大人慢走,代我向城内的诸位大人问声好!”

这郑明泰很上道,也很识时务,孔有德也没必要为难他,早点把这事谈妥才是最重要的。

当郑明泰把谈判的结果带回去的时候,南京的高层再一次沸腾了,因为这一次不但要赔偿的银子多了二百万两不说,还有其他的条件,尤其是盐场的问题。

这让他们怀疑,这郑明泰投靠了孔有德,或者被孔有德许诺了什么好处,不然的话,怎么会谈出这个结果。

其实这事他们不懂谈判,或者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谈判。

军事谈判,其实就是有矛盾的双方,关于某一点分歧,不愿意使用武力,或者不想继续运用武力,从而一起协商解决办法的过程,说白了就是个讨价还价的过程。

虽然谈判结果跟参与谈判人员的水平有一定关系,但只能影响一些细节,最终的结果,还是由双方的实力决定的。

就比如李鸿章因为签署马关条约,被骂成贼,认为因为他勾结日本人,出家利益,才谈出这么个结果。

殊不知,就鞑清国当时的情况,换谁去谈判都一样,哪怕孔明再生,依旧是这么个结果。

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别指望在谈判桌上得到。

日本当时之所以没有继续进攻,不是不能,而是不愿意,或者说不划算。

当时他们已经拿下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沿着两线同时进攻,拿下京城并不是不可能,但所需要付出的代价会大的多,相比之下,通过这种方式所获得的利益增长量,却比增加的成本要高。

换句话说,本来不继续打,可以拿到两亿两白银,成本五千万,纯赚一亿五,打下去可能能赚到三亿,但成本会激增到两亿,只能赚到一亿,得不偿失。

而眼前的情况,其实也差不多,孔有德想要完全拿下南京城,已经不存在任何实力方面问题了。

虽然手头的各营士兵加起来只有四千出头,但几乎所有的重炮,都在天策军手中,没有了城墙的防护,明军想要守住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但他之所以不想拿下,主要还是因为实力不够强大,拿下南京城倒是简单,但结果却非常严重,这事裸的打朝廷的脸啊。

到时候势必会和大明朝廷成为死敌,天策军将会成为朝廷的首要消灭目标,有限度甚至高于鞑子,这可不是孔有德愿意看到的。

天策军还没有强到对抗整个朝廷的地步,所以就此打住比较好,稳稳的跟朝廷和谈,然后割据,偷偷地发育起来再干大事。

然而,南京城的高层们并不知道这个道理,他们都觉得,换个人去谈判,绝对不会谈出这么苛刻的条件,出现这么差的情况,完全是郑明泰没本事。

经过一番简单的商议,阎鸣泰决定亲自出马,人郑明泰去了都能好好地回来,他就不信自己会被孔有德扣下。

于是,轻车简从的阎鸣泰便从神策门出去,去跟孔有德过招。

差不多一个时辰之后,阎鸣泰就回来了,早已焦急等待多时人群,再次围了上去。

当看到他一脸黯然,甚至有些颓废的样子,众人心顿时凉了不少,看样子结果不大如意啊。

阎鸣泰去的时候信心十足,甚至放出豪言,起码能够砍下一半,甚至能够以三四百万两成交,让大家等待他的好消息,可现在他的样子,完全不像是有好消息。

不过也顾不得那么多,先把正事解决掉再说。

“阎大人,谈的怎么样了?”

“那孔有德答应降低多少?”

“尚书大人,这孔有德倒地怎么说的?”

一连串的询问下来,阎鸣泰头都大了,无礼的说道“这事就这么定下了,咱们赔偿一千万两白银!两天之内赔偿完毕,切不可拖得太久!”

众人顿时惊呆了,但阎鸣泰没有要跟他们解释的意思,在两个差役的搀扶下,径直进了后堂,众人这才发现,阎鸣泰的双腿都在发抖,看来经历了极大的打击。

他们只好从随行的几个主事和差役打听,结果都一无所知,这次谈判,只有孔有德和阎鸣泰两人,其他人都得有参与。

徐弘基又站出来说道“诸位,既然阎大人也同意了孔有德的条件,那么我们就照此执行吧,争取早日了解此事!”

众人看到阎鸣泰和郑明泰都没什么办法,都不能降低这次赔偿的数量,而且徐弘基的意思也是答应条件,他们也只有选择服从了,毕竟这两人,算是南京的头头了,他们也不想再整日提心吊胆的过日子了,早点了解为好。

剩下的事情,就是分摊各家应该出的比例了,这也是个麻烦事,如果就这么嚷嚷的商议,估计孔有德给的两天时间都不够,所以还是徐弘基,韩赞周,阎鸣泰三人自行商议。

他们三个人代表的是勋贵,文官,内臣三方势力,也可以算过三方代表,出钱的比例最终算出来了,内臣出二百万,勋贵三百万,文官出二百五十万,剩余的二百五万,则由城内的富商们提供。

至于内里的细分,具体到每一家,每一个衙门需要出多少,再在内部商议,比如工部还需要出一千名工匠,出资比例比其他五部会少一些,当然这只是官方名义出资,他们个人也都要付出一部分。14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