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明末阴雄 > 第582章 战争之神

第582章 战争之神

书名:明末阴雄 作者:多极世界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45:54

而机动性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就是重量,如果能在不影响性能的基础上,把重量降低下去,绝对就是一项很大的进步。

第二便是射程问题,孔有德要求是不能比佛郎机短,不求超过红衣大炮的射程,起码要有三里的射程,否则的话,野战之中的效果就太弱了,尤其是对付骑兵的情况下。

毕竟以后最强大的敌人还是关宁军和鞑子,他们都是有着强大骑兵的,射程短了,开不了几炮人家就冲上来了。

至于射速,这个要求倒是不高,因为要追求精准度,所以新式火炮不打算采用佛郎机那种子母炮,那样的话气密性不好,的威力就不能全部传递到炮弹上,炮弹出膛的初速度就很低,影响精准度。

不过这个射速也不能太低,起码要达到两分钟三发的速度,如果能达到四发那就更好的。

还有就是精度,不求能有多高,至少得比同吨位的佛郎机高百分之三十,也就是在同样的距离,由同一批炮手操作,打出一样多的炮弹,要多出近三分之一的炮弹命中目标才行。

孔有德把这些都交代下去之后,基本就看工匠们自己的智慧了,因为他对火炮的研究也没有多少,只知道后世火炮能发展到什么程度,但具体怎么个发展法子却不知道。

就比如他知道,膛线对于火炮是一种质的飞跃,燧发n的膛线也确实被工匠们给搞出来了,而且效果还不错,但对于火炮来说,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燧发n的膛线,用的还是最原始的办法,先人工刻画好膛线,而后再打造成n管,而后再进行其他的加工。

但火炮那么厚的炮管子,总不能也这么办吧,而且火炮的威力更大,对膛线的磨损更快,可能打个几炮几十炮,膛线就被摩平了。

也就是说,现在没有相关的技术,也没有相应的材料学作为支撑,想要搞出线膛炮,简直是痴人说梦。

所以,只能在射速,射程,精度,机动性方面做文章,这些都是要取舍的,加了射程,就意味着机动性的降低,反之亦然,必须的找出相应的平衡点,以及何时的火炮造型,争取将性能提升到最大。

事实上,这些工匠们确实很有智慧,而且在巨大的奖赏激励下,他们也都将这些智慧发挥了出来,这次的新式火炮,就是他们成果。

当孔有德来到火炮局的试验靶场时,看到已经有三门成品的新式火炮,静静地摆放在那里,很是满意。

这三门炮,都是用炼铁厂出产的精钢打造的,表面光滑平整,给人一种坚硬而厚实的感觉,看着就格外的舒适。

当时孔有德对炼铁厂进行了一些指导,使得精钢的产量迅速上升,而且技术也在不算的优化,品质也在不断地提高,已经能够满足大规模钢制火炮的铸造了。

随后,火炮局的管事丁文,就开始跟孔有德介绍这三门火炮了。

这三门火炮的研制,实属不易,当初孔有德定下指标后,丁文就将火炮局的工匠分出一半,专门用于新式火炮的打造,并且分成了五个小组,搞竞争机制。

这半年来的时间里,他们一共弄出了不下百种方案,并且实际打造出来的火炮就超过四十种,结果都差强人意,达不到孔有德的要求,不是这欠缺一点,就是那方面出现了问题,最后只能回炉。

不过失败是成功之母,他们经历了这么多失败,也在失败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终于在无数次的尝试之后,拿出了这么一个可行的方案。

同时他们也极为谨慎,第一门虽然效果很不错,但单单一门炮说明不了什么,于是就立马打造了两门,三门一起进行实验,结果发现效果出乎意料的好。

根据丁文的介绍,这种新式火炮的射程接近四里,炮管长度六尺三寸,差不多接近两米的样子,专门配备了带有铁轱辘的炮架,加起来重量在九百五十斤左右。

如果使用散弹,射程接近一里,实心炮弹更是高达四里,而且在两里这个距离上,精度比佛郎机要高出一半,发射的炮弹是九斤的实心炮弹。

射速是十个呼吸一发,差不多就是两分钟三发,但这只是理想状态,实际作战可能只有一分钟一发,毕竟战场环境负责,没办法做到最佳状态,能够持续半个时辰不间断的发射。

最让孔有德满意的是,这种火炮的转运非常方便,因为炮架自带轱辘,可以直接用两匹马拉着就跑,而且速度比步兵行动速度还要快一些,非常适合用于激动作战。

反观红衣大炮,运输起来就非常不方便,不单单需要将其卸下来,放在专用的运输车上面,还需要至少六头牛或者匹马才能运输,效率低下,很容易被敌人截获。

而且抵达战场之后,还需要重新架设火炮,极为繁琐,所以一般情况下,红衣大炮都是在守城战或者攻城战中使用的,野战之中完全就是鸡肋。

如果硬要野战,敌人看到你把大炮架上来,直接走开就是,等到你开火的时候,敌人早就跑出了射程,等你把火炮重新云上前,再架好,敌人又跑掉了,反复几次,你精疲力尽,敌人精力充沛,直接冲上来把你的炮给夺走。

事实上,原本历史上的吴桥兵变,李九成就是这么干的,用这个办法,让明军炮兵疲于应付,最后成功的从明军哪里夺走了五门红衣大炮,并且将其粮草辎重焚毁。导致明军大溃败。

现在这种新式大炮,射程已经可以比得上红衣大炮了,尽管威力还有所不如,但重量的大大降低,加上转运的方便,使得红衣大炮相形见绌。

而且这些工匠们除了给炮架加轱辘,还有其他诸多调整,比如炮架后面安装了一个铁质助锄,还有专门的轮轴,放下来后在地上挖个小坑固定助锄,就能直接开炮,而不是需要向老是火炮那样需要加装一堆器械固定,而后再慢腾腾的开炮。

普通的火炮,无论是佛郎机还是红衣大炮,如果敢这么做,估计只能开一炮,然后整个炮架子就散掉了,佛郎机还好,但红衣大炮那种重量,想要重新架设好炮位,起码得半个时辰,整场战斗就没有这炮什么事儿了。

对于孔有德来说,这炮架才是最大的亮点,就算你威力再大,开战半天还没发进入战斗状态,那有什么用?

就像玩游戏一样,你输出再高,能打出来才算数,不然队友一场团战打完了,你才磨磨蹭蹭的赶到有什么用?打输了你就是来送人头的,打赢了你白跑一趟。

听着丁文介绍完毕,孔有德也是兴奋不已,连忙催促道“别光动嘴皮子啊,动起来,打几炮看看效果!”

“属下明白!”

很快,十多个工匠在丁文的指挥下,就兴奋开始忙活起来,先是将助锄重新固定,而后装填和炮弹,再装上引线,最后调整火炮角度,瞄准了两里之外的几块标靶,然后点燃了引线。

他们虽然是工匠,但这段时间以来,各种试炮进行了很多次,所以进行的极为熟练,不一会就完成了这些操作。

“轰轰轰!”

三声炮响过后,三枚炮弹呼啸着飞向远方。

片刻功夫,这三枚炮弹就到达了目的地,尽管隔着两里,但孔有德通过望远镜,依旧能够看到炮弹的落点,一发落在了标靶的侧方四五丈的位置,一发准落在了侧面四丈的位置,一发落在了标靶侧前方三丈左右的位置。

对于这样的准头,孔有德相当满意,尽管没有一发中靶,但距离标靶都不算远,而且这还只是第一轮,相信他们肯定会进行调整,后面的命中率应该会高一些。

旋即下令继续炮击,连续射击十五轮,最好以最快速的速度发射。

果然,看到没有一发命中,这些工匠们都有些紧张,但还是进行了一些列的微调,然后重新装弹,瞄准,开火。

“轰轰轰!”

“轰轰轰!”

“轰轰轰!”

紧接着,隆隆的炮声不断响起,炮弹不断地向标靶飞去。

果然,命中率有了很明显的提升,随着第十五轮炮击结束,一个等待在标靶下方坑道的工匠,就爬了上来,开始清点命令率。

点清之后,就一路小跑过来汇报道“报告大人,一共命中十一发!”

听到这个数字,孔有德非常满意,如果让佛郎机来打的话,估计能有个七发命中就不错了,可见这炮的进度确实提升了很多。

随后就是射程测试,由于这片试验场不够大,走两里多,所以只能搬到兵工厂外面,平山湖的旁边进行测试。

这个搬运的过程,也是对机动性的检测,果然如丁文所说,只需要两匹马牵引,就能达到步兵的行动速度,效率非常不错,很快一行人便带着三门大炮,来到了平山湖的西南角。

而孔有德,则来到了平山湖北边的一个山头上面,不过为了自身安全,这次他是让警卫营中的专业炮手来射击的。

“轰轰轰!”

站好观察位置之后,孔有德下令挥动令旗,朝着东北方向的三门火炮陆续开火。

“好!”

看到三发炮弹,有一发落在了岸上,两发落在了离岸边不远的湖中,孔有德兴奋的喊了起来。

平山湖的面积不大,呈西南到东北走向,长度在四里出头,宽度在两里多点,

也就是说,这三门炮的射程,已经超过了四里,比起红衣大炮也逊色不了多少,丁文所汇报的数据都是没问题的。

尽管和后世那些动辄二三十公里的火炮没得比,但在这个时代,至少在大明地界,这种新式火炮,将会成为真正的战争之王,连红衣大炮在他面前,都要略逊一筹。

除了威力巨大,射程上略微占点优势,红衣大炮都被全方位的碾压。

随后,三门火炮又被拉回了靶场,又进行了散弹的试射,。

连续几轮射击下来,效果非常的强劲,散弹的射程差不多有一百四十丈到一百五十丈之间,接近一里,比同等吨位的佛郎机射程,足足高出了百分之五十,相当的可观。

这也就意味着,面对敌军大规模骑兵冲锋的时候,直接就可以用散弹进行轰击,再搭配上不低的射速,必然能够在接战之前,给予敌人重大打击。

如果再有战壕或者壁垒作为掩护,三十门这样的火炮集群,击溃甚至是消灭上千人的敌军骑兵,根本不是什么问题。

随后又是链弹的试射,几轮射击下来,射程和红衣大炮的射程不相上下,但考虑到新火炮的射速更快,也就是说,这种新式火炮的链弹打击效果,会比红衣大炮高得多。

因为虽然他发射的链弹威力虽然不如红衣大炮那么大,但针对的目标可不一样,主要是用于对付人员和船帆,而这两者的强度都不高,小一点也能轻易将其击杀或者撕裂,并不影响什么。

随后的半天时间里,又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测试,比如极限射速,不同的距离,不同nn的威力等等,总是就是把这几门火炮最详细的数据给测试出来。

总体来说,这款火炮,不单单是让孔有德满意,还远远超出了孔有德的预期。

他没有想到,这款火炮能够做的这么好,性能个如此的强大。

不过根据丁文的汇报,这半年来,光为了研制新式火炮,火炮局就投入了不下万两银子,各方各面都需要用到钱,虽然用的钱不少,但他看来这钱是花对了,花值了。

同时也说明一个问题,这些工匠其实都不笨,如果朝廷舍得投钱进来,不中饱私囊,大力气的研制各种新式火铳和火炮,不说弄出这么好的炮,弄出可以用于野战的火炮应该不成问题,可惜朝廷对这方面上心的人太少了。

可以说,只要这种火炮大量铸造,而后列装部队,现在让孔有德跟鞑子主力硬碰硬,他都丝毫不虚。

火炮,注定将成为战争之神。14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