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明末阴雄 > 第693章 尔虞我诈

第693章 尔虞我诈

书名:明末阴雄 作者:多极世界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45:54

半晌过后,一个年近五十的大掌柜“老爷,这个《商业法令》我已经详细研读过了,原本以为是抑制商业的,没想到却是鼓励经商的。”

刘兴业的大儿子顿时就不乐意了“何掌柜,你也是在我刘家带了二十多年了,不至于连这都看不明白吧?这怎么是鼓励经商,分明是要打压的我们没办法再做生意啊!”

“少爷,您看看这第一条,咱们是商人,商人在大明地位比工匠还低,这一条直接废除商籍,相当于给咱们抬身份啊。而且您在看看这一条“登记注册的商户,可以向‘辽宁钱庄’申请贷款,年利三成。一年只需要三成的息钱,这是怕咱们生意做不大,给他们提供帮助啊。”

何掌柜这么一说,众人都觉得很是在理,除了收税多一些之外,其他的条款,都是给他们经商提供便利。

但刘兴业对高额商税还是有些不满“可这税率,实在是太高了,咱们鸿运商号又主营的是药材,按照这上面分类交税,药材的税率高达两成半,真要按照这税率收税,我们一年光商税就要三四万两银子。”

“老爷,事情不能只看这一面啊。您瞅瞅这一条:依法纳税,是每一个商人的天职,除了向山东官府交税以外,无需向任何其他人交税,除了山东官府任何人无权收税。一旦发现索贿受贿,偷税漏税的情况,任何人都有检举揭发的权力,一旦查实,偷税漏税商户的三成资产奖励给举报人,其余充公。这可是大好事啊。”

刘兴业顿时就不乐意了“这能算什么好事?这不是堵死了咱们逃税的法子吗?”

他当然知道,这一条,就是用极重的惩罚,堵住他们偷税漏税的路径,就算他们能瞒天过海,少交税款,一旦被查出来,可就倾家荡产了,是个人都得考虑一下值不值得。

姓何的掌柜却摇了摇头“老爷,您只看到了不好的一面了,但更好的一面呢?”

“你是说,咱们检举揭发别人?”刘兴业不是苯人,很快就琢磨出来了。

何掌柜兴奋的说道“老爷就是老爷,这么快就明白过来了。咱们鸿运经营的是药材,不说整个山东,单单就兖州府,能跟咱们掰腕子的就有三家。咱们只要依法纳税,然后盯紧了其他人,等着其他人逃税,咱们掌握证据然后上报上去,咱们就能分到他们三成的产业,绝对比咱们交的税款多。如果运气好,能通过这件事情,把他们三家全都干掉,这兖州府的药材生意,可就是咱们‘鸿运商号’的了,说不定还能扩张到济南府去。”

何掌柜继续说道“而且,虽然看起来咱们要交的税多了不少,但却少了另外一项支出--打理关系,能省出不少钱。而且整个法令从各方面看,都是鼓励发展商业的,咱们如果能趁机把商号做大,虽然交的税多了,但挣的钱也更多了不是?”

刘兴业听他这么一说,确实很有道理,如果运作得当,这确实是一件大好事。

他的鸿运商号,是从他爷爷那一辈传下来的,到他父亲那一辈,规模就跟现在差不多了,可他无论如何努力,就是没办法把规模再扩大一些,因为其他三家经营药材的也不是善茬,四家每一家的份额基本固定了,想扩展也没法子。

刘兴业一直想击垮他们,但大家都不是笨人,而且都跟官府有一定的关系,以前还在朝廷治下,大家也不敢搞什么出格的,但现在不一样了。

天策军的凶残,他可是真真切切的看到了,看得出来,那位孔侯爷对《商业法令》很是在乎,不然也不会请他们这些商户代表过去,说明很重视。

如果能借此干掉三家竞争对手,那就再好不过了,就算那三家手眼通天,但这山东成了天策军的地盘,他们就算是皇帝的小舅子都没用。

而且何掌柜另外一点说的也没错,这年头想要经商,跟官府搞好关系是必须的,否则生意根本没法做。

以往虽然商税交的少,但其他的开支可一点都不少,先是打理各级官府,逢年过节孝敬钱财,然后时不时的来个什么苛捐杂税,也要他们牵头出钱。

比如去年五月份要进剿白莲教,他们这些商户就成了募捐对象,后来又要剿灭天策军,又是一笔开支,然后哪个地方闹响马,他们又得出点钱粮,虽然每次都不多,只有几十几百两银子,几十石粮食,但次数多了,开支也不小。

如果真的按照《商业法令》来,他们以后这方面的钱财就能省下来了,换句话说,这就是把以前打点官府,苛捐杂税,以商税的名义交上去。

这么一想,刘兴业对这个法令的抵触心理,也小了不少。

随后,刘兴业又带着众人,对着商业法令进行了逐一分析,仔细研究。

总的来说,这个商业法令,虽然限制增加了不少,比如商号要到到衙门登记,办理经营许可证,但确实实实在在的鼓励经商,而且对海贸的支持也比较大,甚至上面有专门的条例,只要他们愿意出钱,甚至可以请海军的战船为他们护航。

甚至还有小道消息说,纳税超过一定数量的商户,会成为天策军的优先照顾对象,若是他们的商队或者船队被人劫了,天策军的陆军和海军会帮他们收拾对方。

至于这税收,刘兴业已经决定了,该交多少就多少,一定不能偷税漏,以免被别人抓住把柄。

虽然孔有德看起来很温和,但在青州城的时候,孔有德那冷冷的一扫,那是人命如草芥的眼神,让他现在都还心有余悸。

尽管对天策军的了解还不够,但以天策军的实力,以及这一年多来的作风,他觉得天策军真的是说到做到,杀起人来绝对不手软。

上面对偷税漏税的情况规定的明明白白,一旦查实,三成产业奖励给举报者,其余家产全部充公,而且族内成年人无论男女,发配矿山,盐场,船厂等地做苦力,一直到五十岁。

万一因为建点小便宜,少交了一些税赋,然后把身价全都搭进去,还得去做免费的劳力,可就得不偿失了。

现在的刘兴业,就希望能够踏踏实实的做生意,等着别的同行往沟里跳,然后他好搜集证据,把别人坑死,接收别人的产业,做大做强。

想清楚这些问题,他便对几个儿子和大掌柜说道“你们再详细仔细研究一下,四月一号一到,就去官府登记,把经营许可证办下来。同时要盯紧其他几家,一旦查实证据,举报给官府,无论是谁,只要检举立功了,奖励的那三成产业里面,有两成就是他的了。”

刘兴业的几个儿子和几个大掌柜连连称是,一个个摩拳擦掌,等待着商业法令正式施行的那一天。

这可是他们发财的大好机会啊,尤其是那几个大掌柜和庶子,他们虽然多少有些分子,但比起刘家的产业,还是不值一提。

大掌柜虽然算是这个商号举足轻重的人物,但说起来还是外人,刘兴业一句话就能打发了,给点份子只是笼络住他们罢了,而庶子的地位,自然不能和嫡子比,就算刘兴业死了,分家产的时候也没他们什么事情。

他们相信,一定会有不开眼的,铤而走险偷税漏税,毕竟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以往这种事情他们做得多了,自然懂得这种心理。

甚至有些人现在就开始撒眼线,盯着其他几家的动静,准备到四月一号,好好地捞他一笔,只要成功一次,比他们辛苦干上十几年都有用。

与此同时,其他的商户们,也开始紧锣密鼓的研究对策,有和刘兴业一样,准备老老实实交税,等别人当出头鸟,然后检举一波干掉竞争对手顺便收获一波产业的,也有研究相关的漏洞,准备钻空子逃税的,也有准备贿赂当地主官,少出钱的。

当然,准备暴力抗税的人几乎是没有的,要是脑子蠢到想无力对抗天策军,做生意也不可能赚钱,早就赔的倾家荡产了。

一时间,东青济兖四府,暗流涌动,各种勾心斗角,尔虞我诈,阴谋诡计不断上演。

有些人甚至联络其他商户,商议着到时候一起抗税,法不责众,而自己暗地里却准备按照商业法令纳税,到时候坑死一大批,也有一些安插人手到竞争对手那里,到时候搞事情,坑对方一波。

对于商业法令的效果究竟如何,没到正式实施的那一天,孔有德也不知道效果,不过他已经为此做好了准备,到时候如果有暴力抗税,或者偷税漏税的,他不介意大开杀戒。

先礼后兵,他已经做到了,如果还有人不开眼,那就不怪他了。

事实上,这次的商业法令,算得上是一次大改革。

自古以来的变革,都会遭遇重重阻挠,毕竟旧有的既得利益集团,可不会白白的把手中的利益让出去,这就需要强权来保驾护航,消灭一切阻挠的势力。

万幸的是,天策军现在有这个能力,消灭一切敢与阻挡的人。

等到商业改革成功之后,他就要开始对实业进行整改了,到时候通过扶持制造业,让整个山东的工商业发展起来。

而白莲教方面,经过内部数日的磋商,以及炮兵师拉到临朐城外施加压力,他们总算是达成了一致,接受天策军的条件,根据个人意向,选不同的路。

二月九日,以徐诗铭为首的白莲教中高层代表,从临朐城出来,面见孔有德。

“你们商议的怎么样了?”

“孔将军,经过数日磋商,我圣教教众,愿意接受条件,接受贵军的条件。”

孔有德又对那一批中层干部问道“你们呢?是不是也心甘情愿的接受?”

“我等毫无愿意!”

他们确实不敢有怨言,自始至终,他们都被天策军压制的没有反抗余地。

从八月份朝廷大军南征开始,他们就完全处于被动局面,青州城还是天策军帮着拿下来的,为此他们还把昌乐,寿光,安丘三城让了出来。

结果北边的地盘丢光了不说,连青州城只撑了两天就丢了,而南边的诸城,日照也早早地被天策军收入囊中,西南的蒙阴,莱芜,沂水,新泰,也被天策军的一支偏师攻克,他们转移的路都被堵死了。

虽然双方未曾发生武力冲突,但他们并不会因此低估天策军的实力,单单祖宽的那一支前锋,就打的他们哭爹喊娘,后来主力抵达之后,更是直接把他们碾压了一遍。

而朝廷的大军,最终被天策军给收拾掉了,逼得朝廷都不得不承认他们割据山东。

而且前一次来的时候,那一轮炮兵演习,更是让他们永生铭记,一整片森林,顷刻间化为一片火海,根本不是人力可以抵抗的,就算有数万大军,在那样火炮的轰击之下,也抗不了太久。

随后,双方就具体的交接事宜,进行了短暂的商议,然后徐诗铭等人回到临朐,进行相关的安排布置。

第二天,辰时一到,程希孔麾下的两个营便出发了。

他们已经等候多时,事实上他们一直都是按照进攻作战的标准部署的,如果白莲教执意不接受条件,十天的时间一到,他们便会毫不犹豫的攻进去,虽然现在白莲教接受了条件,但他们还是没有掉以轻心。

随着东西城门打开,林蛋大和楚中天各自率部入城,接收了包括县衙,城门,库房,军营等主要据点,整个过程都是处于战备状态,以防万一。

半个时辰后,临朐城内的所有的白莲教教徒,分批次出城,到达划定好的区域,解除武装。

之后就开始登记造册,按照他们的个人意愿,进行统计。

愿意参军的,被划分到一起,等待接受天策军的入伍考核,而愿意当平头百姓的,则登记户籍,以及家中情况,每人发五两安家银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