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明末阴雄 > 第811章 蒙古诸部

第811章 蒙古诸部

书名:明末阴雄 作者:多极世界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45:54

一望无际的荒原上,持续了数天的大雪终于停了。

整个草原上,都是白茫茫的一片。

一群草原狼,正在草原上觅食,希望能够找到填饱肚子的食物。

忽然间,负责警戒的野狼发出一阵嚎叫,整个狼群迅速向北方逃去。

没多久,南方的地平线上,出现了一支庞大的骑兵队伍,一人三马甚至四马,向北方缓缓走来。

为首的一人感叹道“这草原真大啊,若是向南走,恐怕现在都走回登州了!”

身旁一个蒙古人打扮的中年壮汉谄媚道“统领大人说的是,这塞外之地,除了大就没别的了,地广人稀,寒冷贫苦,远不及上国,让统领大人亲自跑一趟,真是我等的罪过啊!”

“以现在的速度,还需要走多久?”

另外一个蒙古壮汉回道“统领大人,若不是这风雪,恐怕我们只需要四五日就能到了,现在看来,恐怕还得再多走三四天才行!”

说话之人,正是天策军第五军团第一师的师长左文飞,而他身边的蒙古壮汉,乃是敖汉部首领索诺木,以及扎鲁特部首领内齐。

他们的目的,便是北方的喀尔喀蒙古草原。

早在入驻锦州之后,白云龙就按照孔有德的指示,派了使者前往喀尔喀蒙古各部,联络他们,希望共同对付后金,但他们却仿佛没什么兴趣。

这一次,左文飞亲自率军前往,首先要去的,便是喀尔喀三大部之一的车臣汗部。

自明初数次北伐,驱逐元廷,蓝玉又在捕鱼儿海之战中将北元朝廷彻底覆灭,蒙古各部便分裂为瓦剌和鞑靼两部,后经过两百余年不断地兼并,融合,分裂,迁移,到明朝末期,已经形成了漠南蒙古,漠北蒙古,漠西蒙古三大部格局。

漠西蒙古也就是卫拉特蒙古,三十多年后,四大部之一的准格尔部统一卫拉特,成立准噶尔汗国,与入关的鞑清激战百余年,势力范围为后世的新疆,内蒙古和外蒙古国西部,中亚几个斯坦国东部,以及部分大毛国的南部地盘。

漠南蒙古主要包括科尔沁、札赉特、杜尔伯特、巴林、札鲁特、奈曼、喀尔喀、茂明安、乌拉特、喀喇沁、乌珠穆沁、察哈尔、土默特、鄂尔多斯,敖汉十六个大部落,还有一些小部落,共主为蒙古第三十五代大汗--孛儿只斤林丹巴图尔,又称林丹汗,势力范围是内蒙古中部和东部,以及黑龙江,吉林的西部。

漠北蒙古,又称喀尔喀蒙古,主要势力范围就是后世的外蒙古国,包括土谢图汗、札萨克图汗、车臣汗三大部。

当然,除了这三个大的分部,还有布里亚特蒙古,西伯利亚汗国,莫卧儿帝国等等,以及一些中亚,西亚的蒙古小部落。

车臣汗部的领地,主要位于后世蒙古国的东部,南接察哈尔,也就是后世的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接科尔沁,札赉特、杜尔伯特、巴林等部,也就是后世的呼伦贝尔,西接土谢图汗,北接布里亚特蒙古。

对于天策军来说,漠西蒙古鞭长莫及,实在是太远了,即使派出使者,一来一回差不多也是大半年的时间。

而漠南蒙古,自从老奴起兵便开始,去年林丹汗被皇太极从归化城一路追击,逃跑到青海之后,大部已经被后金征服。

所以,到目前为止,天策军也就收复了敖汉,扎鲁特这两个部落而已,去年皇太极打祖大寿防守的锦州,这俩部落也追随皇太极作战,后来打渔港之战,又各自分出三千兵马,在萨哈的指挥下,向天策军发动进攻,然后就死的没几个了。

那一战彻底把他们打怕了,结果皇太极没还有下定主意撤军,来部落头人便带着残存的兵马,一股脑的逃回老家去了,担心继续打下去,兵马都打没了。

后来皇太极撤军,天策军入驻锦州,左文飞便数次出塞,去对付蒙古人,虽然每次规模都不大,但无往不利,此次都是大胜而归,自身的损失微乎其微。

其中第一次,便是带着兵马直扑敖汉部,命令他们归顺天策军,敖汉和扎鲁特两部落都在打渔港之战中折损了大量的兵马,对天策军更是恐惧不已,而左文飞带着兵马压境,他们根本无力抵抗,选择臣服。

后续几次对其他部落的攻击,左文飞便带上了敖汉和扎鲁特的仆从军,并不是担心缺乏人手,而是

不过,敖汉和扎鲁特的力量终究还是不够,打渔港之战的损失太大了,虽然这一年来有所恢复,但就算把半大孩子都算上,都凑不出万人的骑兵,其他漠南蒙古各部,又都跟后金关系密切,毕竟是从老奴时代就开始经营的,改换门庭并不容易。

现在能利用的,自然就是喀尔喀蒙古,而最接近锦州的自然就是车臣汗的领地。

天策军在打渔港之战的大胜,一次后来数次出塞攻击漠南蒙古各部,车臣汗部的头人们都是听说过的,但对于天策军数次联络结盟,他们的态度并不积极。

一是没有亲眼见过天策军的,之前几次都是派的使者,如此一来对天策军的实力没有一个具体概念,二是后金太强了,他们也同后金作战过,基本都没占到什么便宜,而且崛起的时间很长了,尤其是知道后金居然打到了北京城下,在他们心中后金仍旧是不可战胜的。

在者就是天策军与自己之间距离不近,还隔着众多臣服于后金的漠南蒙古部落,联络并不通畅,所以包括硕垒在内的车臣汗部的头人们,都对结盟的兴趣不大。

他们希望继续观望,等到局势明朗之时,再行决定。

对于这样的想法,孔有德自然是见怪不怪,所以这次他便让左文飞,带着军队去会一会他,只要能都结成联盟,趁着鞑子后方兵力空虚,便可一路横扫漠南蒙古诸部,直逼沈阳。

到时候,皇太极肯定会坐不住,要么撤军回防沈阳,要么与天策军展开决战。

以皇太极的性格和能力,必然知道撤回沈阳意味着什么,必然会选择决战,而这,正是孔有德希望看到的。

至于能否结盟成功,孔有德很有把握,大不了再打一场就是。

敖汉和扎鲁特两部归顺天策军,不是孔有德有什么王霸之气,两部纳头便拜,而是被天策军给打怕了,打的不敢继续与天策军作对,只能归顺。

唐太宗曾经说过“夷狄,禽兽也,畏威而不怀德。”

这话说得太对了,对于这些游牧民族,想要靠恩惠和恩德折服他们,不存在的,人家只会觉得你好欺负,你给了一匹布,人家非但不感激,还觉得你实力弱,想要抢十匹布回去。

只有把他们打服了,打怕了,他们才会尊重你,害怕你,臣服于你。

等到他们臣服之后,再施以小恩小惠,他们就会为自己所用。

孔有德与车臣汗结盟,除了短期内恶心皇太极之外,还有更为长期的考虑。

虽然天策军有自己的骑兵,但不得不承认,抛开武器方面优势,对上蒙古骑兵还真不一定能赢,人家自小就跟马匹生活在一起,七八岁能骑马的比比皆是,骑术自然高超,而天策军的骑兵只是入伍之后才开始训练马术的。

而天策军将来也是要扩张的,现在沙俄的势力,已经侵袭到了贝加尔湖北边了,西伯利亚汗国已经被消灭,布里亚特蒙古也在遭受侵蚀,将来必然要面临沙俄入侵的问题。

沙俄东扩,靠的是哥萨克骑兵,这些可不是什么冷并且骑兵,一样是装备了热兵器的兵种,类似于天策军的枪骑兵和西方的龙骑兵。同时又有大量的囚犯,马贼,流氓之类的亡命之徒,战斗力不比蒙古各部弱小。

而且他们距离漠西蒙古更近,必然会和原本历史上一样,扶持,拉拢卫拉特蒙古,为他们的扩张保驾护航。

在人生地不熟的西伯利亚荒原上对付沙俄的军队,想单纯的依靠天策军骑兵,难度非常之大,光是寒冷的气候就让战斗力削弱了一大截。

而蒙古人则不一样,同样生活在高纬度地区,在荒原上寻找猎物,水源,辨别方向,作战,打猎都是拿手好戏。

小胡子没能打下的莫斯科,被蒙古人连续打下来两次,还被烧了一空,主场作战的能力依旧不能小瞧。

对付沙俄东扩,蒙古骑兵,则是不二之选,等到将分崩离析的蒙古部落,整合到天策军麾下,无论是抵挡沙俄的东扩,还是向西扩张,都是绝佳的选择。

说起来,后世鞑清对抗沙俄和准噶尔也是这么个策略,既然鞑清都能挡住沙俄的步伐,天策军无疑将会做的更好。

大唐对外扩张时期,也大量的使用外族仆从军,所以唐初版图扩张的非常迅速,虽然怛罗斯一战仆从军倒戈,导致战败,但总的来说还是利大于弊,只要自身够强大,再带上一群小弟,比自己单打独斗容易多了。

灯塔国也一样,无论是打金将军,还是猴子,亦或是傻大木,卡大佐,南联盟,都是拉上一圈小弟一起打。

天策军未来理想的模式,就是这个样子,现在有朝鲜仆从军,打日本的时候效果就很不错,叶赫军团虽然算是天策军的直属兵马,但在李泰的带领下必然迅速扩张起来,到时候肯定也会有不少野人女真部落加入,也算是仆从军。

而这一次行动,左文飞的速度也相当之快,主要得益于客场作战的优势,也就是就食于敌,游牧民族俗称的打草谷。

以往都是游牧民族犯边打草谷,这一次,终于轮到天策军打草谷了。

长岭山之战胜利后,孔有德就把多铎以及其他一些满蒙将领的首级,一股脑的给左文飞送去了,然后让他带着这些首级,去往漠北,与车臣汗硕垒结盟。

就在赵立军押送首级出发的同时,左文飞也带着这些首级,以及一个骑兵营,从义州卫城启程,出塞奔往车臣汗汗帐所在的呼伦河畔。

赵立军带的这个骑兵营,其实是骑兵军团第三师第二营,当初得知皇太极有大动作,十月初从山东调往锦州的部队之一,白云龙就将这个骑兵营,安置在义州卫城。

这一次,整个骑兵营轻装前行,除了必要的武器,以及三日的口粮之外,其他的所有东西一律不带,一人双马,交换骑乘,日行两百里。

出发两天后,左文飞抵达三百多里外的敖汉部,命令敖汉部首领索诺木点齐一千骑兵,一人双马,随军行动。

两日后,扎鲁特部首领内齐也率领一千骑兵前来汇合。

说起来,漠南蒙古诸部的首领,大多都是孛儿只斤家族的人,包括林丹汗在内,索诺木,内齐,都是达延汗(跟正德皇帝在应州大战一场的那个小王子)的六世孙,林丹汗是达延汗长子厚待,索诺木是十一子后代,内齐则是第五子后代。

当年达延汗一统漠南,掌控了整个漠南蒙古,就把自己的十一个儿子分散出去统领各部,有一些儿子的分支,控制了两个部落,比如扎鲁特和巴玉部的首领,都是达延汗第五子的后代,如此一来,也就基本形成了现在漠南十六部的割据。

尽管如此,可不代表这些部落是一心的,身为达延汗直系统帅的林丹汗,一样想将分散出去的权利集中起来,而那些跟他同宗族的部落首领,为了保住自己手中的权力与部众,不但骑兵反抗,甚至能在打不过林丹汗之时,归顺后金共同对付林丹汗。

这其中就包括索诺木的敖汉部,以及内齐的扎鲁特部。只不过他们都被天策军打怕了,又归顺了天策军罢了。

在前往车臣汗帐的过程中,左文飞还要跨越奈曼,巴林,乌珠穆沁,阿鲁科尔沁这四个效忠于皇太极的漠南蒙古部落控制区,不过这些部落的骑兵,大都随着部落头人去往锦州,追随皇太极作战了。

对于左文飞来说,这些部落,就是一个个补给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