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明末阴雄 > 第837章 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

第837章 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

书名:明末阴雄 作者:多极世界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45:54

汇合之后,代善和多尔衮,便暂时放下了敌意,商议接下来的应对方略。

现在皇太极多半死了,损失的兵马虽然还没有统计出来,但初步估算也有七八万之多,打肯定是没办法继续打了,现在只能撤军,撤回到沈阳去。

对于这个提议,无论是代善,多尔衮,还是拜音图,济尔哈朗等人,都没有反对,他们都知道,以现在的情况继续打下去,也顶多是给天策军多造成一些伤亡罢了,并没有多大意义。

定下这个基调之后,众人便开始进行具体的撤军安排,现在除了锦州城附近,以及小凌河东岸的兵马,锦州城以北,以东的诸多城池堡垒,都还有不少驻扎的兵马,都需要撤走,要是没个章程,很容易把撤退变成溃退。

在多尔衮等人忙着撤退的时候,孔有德也召集了跟前的诸位将领,商议接下来的作战计划。

现在,整个小凌河以南以西,都是天策军的地盘了,虽然还有一些地方存在少量鞑子溃兵,或者部分小堡垒有鞑子兵负隅顽抗,但已经不影响战局了。

众人都推测,鞑子应该要撤军了,现在他们根本没办法继续打下去了,皇太极已死,群龙无首,完全是一盘散沙,就算有人想打,其余的人也未必愿意。

汉军四旗全军覆没,蒙古各旗也损失不小,外藩蒙古的兵马除了自身的损失,老家还要面对来自车臣部骑兵的攻击,肯定不想继续打下去了。

满洲八旗中,镶红旗旗主德类格战死,镶白旗旗主阿济格被俘,正黄旗旗主阿山战死,而阿巴泰已经投效天策军,现在也就剩下代善,拜音图,多尔衮,济尔哈朗四人,而且他们还不是同一个派系的。

所以,他们撤军在情理之中,根本没有打下去的资本了。

孔有德倒是很想趁着这个机会,将鞑子的有生力量全部歼灭,但暂时还无法做到。

鞑子毕竟是倾国而来,虽然损失惨重,但剩余的兵马仍旧比天策军要多,而且现在时间上也来不及,主力现在还没有度过小凌河,也就白云龙部的一万多兵马在北岸,还有义州卫城的那些兵马,想堵住鞑子的退路不现实。

故此,天策军的一系列作战安排,都是冲着追击去的,同时尽可能的将分散各地的鞑子兵消灭掉。

……

崇祯七年,正月二十八日。

一大早,后金军队便开始全线撤军,多尔衮残破的两白旗,代善的正红旗,拜音图的镶黄旗残兵,济尔哈朗的正蓝旗还有蒙古四旗,部分外藩蒙古军队,悉数东撤。

对此,天策军各部也按照前一晚的计划,分头行动。

小凌河南岸的主力,留下一万人照顾伤员,看守俘虏,保护后方城池,以及肃清那些溃散和负隅顽抗的敌兵,其余兵马,分别从锦州城的西岸,石门山段,下游的西岸三处渡河。

而后,再度分兵,一万兵马直奔义州卫城,对付围困义州卫城的鞑子。

楚中天部,分出一部分兵马追击济尔哈朗部,其余兵马与紫荆山南麓的白云龙部汇合,加上从锦州城西边渡河的主力,追击鞑子以两白旗和正红旗为首的五万余兵马。

当然,这场追击战不会太激烈,鞑子虽然伤亡惨重,但还是有些战斗力的,追击太猛,很容易出现重大伤亡。

根据孔有德的计划,肃清锦州到义州卫城这一段的残敌后,主力兵马将分成三拨,轮换追击,消耗鞑子的有生力量。

而负责第一阶段追击任务的是程希孔和黎贤能,他们率领两万兵马,死死的要在鞑子后边,瞅准机会就上去咬一口下来。

根据孔有德的指示,他们尽可能的攻击正蓝旗,正红旗和蒙白旗的兵马,而两白旗,镶红旗,以及外藩蒙古各旗,能放过就放过。

对于孔有德的命令,程希孔和黎贤能都感觉有些莫名其妙,这鞑子都一样,打谁不是打啊。

但孔有德却道出了自己想法,这一战虽然大败鞑子兵,而且斩杀了奴酋皇太极,消灭和俘虏的鞑子兵超过八万,但鞑子手里还有十二三万的兵马,想要一战而定是不可能的。

这些兵马,天策军能吃掉两三万就不错了,剩下的那些多半都能逃回沈阳去,哪怕那些外藩蒙古的骑兵都跑到老家对战车臣汗,但满洲八旗的兵丁也还有四五万人。

当然,这些鞑子只是暂时撤回沈阳,等到开春,增援的部队和武器,物资等抵达,战线就会继续向东推进,最终将灭亡鞑子。

但孔有德想把这个时间缩短,中原方面的战局让他很担忧,保不齐那一天崇祯就会再度发难,调集大军进攻山东,所以越早解决鞑子越好,而最好的办法,就是激起他们的内斗。

现在皇太极死了,后金内部出现巨大的权力真空,而多尔衮又是野心十足之人,必然会想办法利用这个机会,成为后劲大汗。

但这一系列的大战下来,两黄旗几乎是全军覆没,但两白旗的损失也相当大,多铎被杀,阿济格被俘,而正红旗,正蓝旗的损失小得多,加起来还不到两白旗任何一旗的伤亡。

昨天代善和济尔哈朗,也停止了主动进攻,保存了很大的实力,如果现在不趁着这个机会削弱他们,多尔衮就算回去,也就被代善等人压制,无法与之抗衡。

所以,孔有德就像趁着追击的功夫,尽可能的削弱代善一系的实力,让多尔衮能够与之抗衡,后金内部必然争端再起,即使没有演变成内战,也足以让他们之间的隔阂扩大,无法再有效配合,天策军能够更为轻易的消灭后金的残余势力。

二十九日,撤退的后金大军,抵达了大凌河一线,顺着早已搭建好的浮桥迅速渡河。

这一天多的时间里,他们不断遭受天策军追击大军的袭扰,虽然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战斗,但小规模的战斗数不胜数,尤其是天策军的枪骑兵,不胜其烦。

与当初出征之时不同,现在后金兵马,无不垂头丧气,如丧考妣,伤兵成群,一些躺在板车上,或者被捆在马背上,至于那些重伤员,都被抛弃了,现在已经顾不上他们了。

这些伤兵,还是不停的发出哀嚎,单单是伤口的疼痛就算了,而是这一战的失败,让不少鞑子兵的精神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这些伤兵的哀嚎声,让多尔衮心烦意乱,这一天多来,他一直在思考,大金军到底是怎么败的。

他知道天策军铳炮犀利,但这并不能完全解释战败的原因,毕竟大金军也有重炮,而且兵力是天策军的三倍,完全可以弥补武器方面的劣势。

正在这时,一个鞑子兵前来汇报“报,翁牛特部头领擅自率军撤回草原去了!”

多尔衮只是摆了摆手,表示自己知道了,便没有再多过问,这已经是第五个擅自撤退的部落了,根本拦不住他们。

对此,多尔衮也能理解,这一战下来,不单单是军队数量损失较大,更为严重的是对参战兵马心理上的打击。

以往无论是满洲八旗,还是蒙古各部,对付明军的时候都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也就在天策军手上吃了几次败仗,这次倾国而来,居然还是败了。

这一战下来,不少人都像明军恐惧鞑子兵一样,患上了对天策军的恐惧症,一听到天策军三个字就浑身发抖,歇斯底里的嚎叫,之前与天策军恶战的一幕幕,又重现眼前。

那些外藩蒙古的兵马,损失也都不小,不少人都打心底害怕天策军了,不愿意继续与天策军作战,甚至有一些部落,已经开始盘算着背叛后金,投入天策军的怀抱了。

当然,现在是不行的,这些外藩蒙古的兵马必须要回到自己部落去,车臣部骑兵正在进攻他们的老家,保住自己的地盘先。

对此,多尔衮和代善也无可奈何,因为率先撤回草原的,便是跟后金关系最为密切的科尔沁部。

科尔沁现在的头领是在博尔济吉特·布和,也称之为宰桑·布和,是皇太极的老丈人,大玉儿和海兰珠都是他的亲女儿,而之前跟随德类格一起被斩杀的吴克善,则是他的长子。

宰桑·布和这次带来了一万五千人的骑兵,但现在,只剩下不足一半了,仅仅是吴克善那一战就葬送了近五千骑兵,其余各战场也都由科尔沁骑兵作战,在天策军的冲炮冲击下,损失也比小。

不单单是这些伤亡,从漠北来的喀尔喀诸部骑兵,已经在漠南蒙古的草原上横行肆掠,不断地有被攻破主帐的部落溃兵,前来求援。

虽然现在还不清楚天策军到底跟喀尔喀诸部达成了什么交易,但不断来求援的各部留守兵马,已经证明了事态的严重性,他们不回去也没辙。

这个时候,一些声响从身后传来,多尔衮呆呆的望向身后,又一支天策军的骑兵追上来了,与正蓝旗的骑兵展开激战,但持续没多久,这支天策军骑兵就后撤了。

根据传回来的战报,正蓝旗阵亡四十五人,手上二十八人,对比与整个大军来说,并不算太大的伤亡,但他也意识到了情况不对。

这一天多的时间里,天策军追击大军与大金军的交锋很多,但多尔衮也察觉出了一丝阴谋的味道。

按理说,孔有德对大金有着相当大的仇恨,完全不像其他明军一样养寇自重,对上大金军就是穷追猛打,能放过绝不放过,按照这样推算,无论是那一旗的兵马,天策军都应该一视同仁才对。

但事实上的情况确实,这一天多来,与天策军的数十次大大小小的交锋,天策军好像专门盯着正红,正蓝,镶黄等几旗的兵马下手,而同样负责殿后的部分两白旗兵马,却很少遭受到主动攻击。

虽然没有详细的数据,但感觉天策军九成的攻击目标都是那几个旗,而自己的两白旗,收到的攻击却不多,而且大部分都是其余的旗遭受攻击,他们离得近去支援,才爆发的战斗。

这不能用巧合来解释,一次两次说得通,几十次下来还是巧合就有鬼了,也就是说,天策军是有目的的放过两白旗,进攻正红正蓝等旗。

那么,他们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呢?

多尔衮不断地思索这个问题,但怎么都没有个头绪,就在此时,一个让他差点跳起来的消息传来--阿济格回来了。

开始多尔衮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但亲信却肯定的告诉他,确实是镶白旗旗主阿济格回来了。

没多久,阿济格便骑着马,在多尔衮亲信的引到下,来到多尔衮面前。

“大哥,你居然没死?”望着脑袋还在脖子上的阿济格,多尔衮兴奋的喊道。

不单单阿济格回来了,还有二十几个镶白旗和正白旗的将领,都是甲喇章京,牛录章京,也都活着回来了。

阿济格也兴奋的说道“对啊,我还活着!”

“那你快说说,你是怎么活着回来了?”

随后,阿济格便将自己的经历说了一遍,当时他们被俘虏后,阿济格便被天策军严密看守起来,但到了昨天上午,天策军却突然把这些甲喇章京和牛录章京带进来一起看押。

当天晚上,那些负责看守的天策军士兵为了庆贺胜利,喝的是伶仃大醉,一个被捆绑起来的牛录章京,不知道从哪从来了一个小铁片,割断了绳索,然后帮助其他人一起逃了出来。

他们当时没有对喝醉的卫兵下手,并且幸运的找到了一批战马,然后迅速绕路,朝大凌河的方向逃跑,一路上一人双马,麻不停止的逃跑,总算是在这个时候追上了撤退中的多尔衮部。

“这个阴险狡诈的孔有德,居然想出如此恶毒的计策,让我们同室操戈!”听完阿济格的讲述,多尔衮已经明白孔有德的用意了。

“什么同室操戈?”阿济格一头雾水。

多尔衮语重心长的说道“大哥,你还不明白吗?天策军是故意放你们跑的,就是为了让咱们内部重新起杀戮,同室操戈,他们好坐收渔利!”

阿济格还是有些不明白“你是说孔有德故意放我走的?他们为何要这么做?”

“你想想,大汗死了,现在汗位空缺,谁最有资格继承汗位?”

“这个我可不不知道,反正不是我!”

“叶布舒和硕塞虽然都是皇太极的儿子,但都还年幼,一个七岁,一个五岁,没办法继承汗位,那么大汗只能是我们兄弟几人中产生,现在实力最强的是代善,他的正红旗损失比如我们大,而且济尔哈朗也会支持他,当初父汗也曾打算让代善继位,他又是我们众兄弟最为年长的一个,无论怎么说,都是他继承汗位最为合适!”

“孔有德故意放你们走,就是为了加强咱们两白旗的实力,而且这一天多来我们屡次与天策军的追击兵马交手,但他们都只盯着正白旗和正红旗打,摆明了就是为了削弱代善的实力,让咱们能跟代善抗衡,不至于被压制,然后内部起争端!”

阿济格也被吓了一跳,孔有德居然有如此恶毒的计谋,不由得担心道“孔有德居然有如此诡计,那咱们该怎么办?难道真如孔贼设想的那般,让我们兄弟与代善他们拼杀吗?这样一来,岂不是让他孔有德坐收渔利?”

“如果主动派兵马去跟孔有德的追击大军拼命,然后让代善登上汗位,你乐意吗?难道你忘了,当初父汗可是想让咱们继承汗位的,那皇太极联合代善,莽古尔泰他们欺负我们三兄弟年***迫母亲殉葬,才让他皇太极抢走了咱们的汗位!”

多尔衮恶狠狠的说道“现在,我们是时候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罢了!”

他的眼中,重新燃起了熊熊的火焰,恢复了斗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