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明末争鼎 > 第三百四十二章 图纸

第三百四十二章 图纸

书名:明末争鼎 作者:建武.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46:00

刘夏给水军三个舰队的编制,分别是北海舰队,东海舰队,南海舰队。水军现在只有一个北海舰队,至于东海舰队,南海舰队目前而言还都是幻想。

一个北海舰队现在都没有整编完,船只都没有几艘,更别提东海舰队南海舰队了。所以遇明君名义上看似管辖兵马地盘挺大的,实际上只有胶州那一小块海域。

刘夏并不打算现在就给其他所有的将领们提升军衔。给遇明君提升军衔和权力,是为了让遇明君好建设水军。而给刘大壮提升军衔是因为西北太远了,刘夏不可能再千里之外的洛阳时刻的遥控着,毕竟消息从西域传到洛阳都得好多天的时间。若是让那两个军团分布在西北,他们军团的都指挥使都是平级的,所以谁也指挥不了谁,但是一个军团肯定不可能控制得了那么大的一块地方。必须两个军团协作。说道协作,那问题又来了。

到底是谁听谁的?因此刘夏不得不提前组建西北行都司,让刘大壮全权管理西域军务,至于政务那可不是刘大壮能够涉及的。刘夏一直可以的排斥军政人员去涉及民政事务,民政官员涉及军事。之前因为人力不足,让参军司总长陈浏担任总审判使,后勤司总长王恩担任财政司总长。但是现在刘夏不缺少人了,那陈浏也卸下了参军司的总长位置,王恩也卸任了财政司总长的位置,目前没有一个军政方面的人担任民政方面的职务了。而民政方面的官员们丝毫不能插手军政方面的事务。

或许在其他朝代,那些官员大臣们能够左右军政事务,对军队指手画脚,甚至连太监都能指挥军队。但是在刘夏这这是不可能的。军政和民政彻底的分离,哪个官员若是想要通吃民政军政,那肯定是刘夏打击的对象。

所以现在,一个家族之中进入军队之后一般情况下不会再进入官员序列。他们都知道刘夏的忌讳。一般军事策划等都不会和民政官员们一起讨论,而是刘夏专门开一个小会,将参军司,后勤司,督察司等人员一起商议。

这使得那些州府的官员们没有了调兵,使用兵马的权利。也威风不起来了。一般情况下,一个府的知府对于当地守城的守备军们都无法调动。

除了西北刘夏建立了一个西北行都司之外,对于其他地方刘夏没有动。在北京方向,刘夏布置了两个军团的兵力,至于白虎兵团之前已经秘密的转移到了胶州,准备渡海进入辽东。在北京的青龙军团和朱雀军团分别是张梁和王石头统领,朱雀军团比其他军团特殊的地方便是,这个军团由一个副指挥使,朱雀军团的副指挥使是张扬,凤翔卫指挥使。其他军团没有副职。

若是没有副职帮忙,那么统领两万多人的军团指挥使定然很忙碌,同时权利也太大。

“传令各军团指挥部,授予各军团内第一旅指挥使为军团副指挥使。西北军团副指挥使由牛朝兼任。水军副总督由北海舰队指挥使白梦虎担任,北海舰队副指挥使待定。”

北海舰队现在就由两个卫,一个是白鲨卫,全部都是从其他军队中选拔出来的百战将士,另一个是怒海卫,这个是由降服过来的锤子岛的大当家李大锤担任,由于李大锤的身份特殊,对于平北军的功勋也不高,刘夏暂且不能让其担任北海舰队副指挥使。

“王爷,从北海舰队传来消息。遇明君将军在一个海盗窝里发现了一些船只的建造技术以及图纸,经过分析,应该是当年下西洋所建造的船只图纸。”督察司孟宇道。现在孟宇不再担任龙组指挥使,权利消弱了一部分。不过督察司的权利也是很大,刘夏不但让其监察军队整理军队纪律,更是成立了政治处,负责给士兵们洗脑。

“郑和下西洋?”刘夏自然记得这个壮举,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航海舰队。一出动就是好几万人,虽然刘夏没有亲眼见过,但是靠书上的记载,他都能够想象得到。

“若是本王有着一支舰队,还愁不能将士兵送到辽东?”

“你去对遇明君说,让他将那些图纸复印一份之后交给胶州船厂,另外将原图护送到洛阳来。”

这可是几百年的古东西,自然需要保存好,虽说郑和舰队的造船技术已经是数百年前的了,但是对于现在来说仍旧是很先进。将那些图纸交给造船厂之后,再让造船厂进行一部分改进,给船只装上蒸汽机,不再用帆船驱动,而是靠蒸汽驱动,两边再安装上上百门火炮,船体包裹上铁甲,一只长达四五十丈的‘航空母舰’将能够横扫世界。即便不当做战舰,只当做运船,那么刘夏想要将两万多名白虎军团的士兵送到辽东也是很快的。

胶州

现在胶州湾基本上真正意义上成了一个军事基地,这里本来靠近海岸,而海边因为倭寇海盗还有禁海原因,使得离海岸几十公里范围内无人。这使得在胶州湾海岸边干什么都属于保密。

白虎军团此刻已经进驻了北海舰队军营。每日都让一些白虎军团的士兵们上船熟悉船上的生活,他们再过一段时间将会做一天的船到达辽东半岛。

白虎军团指挥使张远和遇明君算是多少年的老友了,两人都是军事大将,自然共同语言也比较多。坐在一起吃饭,都会不约而同的聊到当年在扬州的日子。

此外从洛阳修建到胶州的铁路,洛胶铁路不但从虎牢关向胶州方向延伸,铁路司为了能够更快的完成刘夏的任务,又派出一批人丛胶州军港还是往洛阳方向修建铁路,这样进程能够更快一些。当地的百姓们对于铁路这个新鲜玩意比较好奇,但是每段铁路旁边都有军队驻守,百姓们很难走上前。

现在战乱纷飞,铁路的安全至关重要,一旦某一段铁轨被一些利益熏心的人偷走,或者其他军阀派人过来刻意的摧毁那辛苦修建的铁路将失去意义。火车将成了废铁。

没有火车轨道的火车,就是一堆能够坐人的箱子。

遇明君得到了从洛阳传过来的消息,让他将手中的地图复制一份后交给船厂,再将原稿送到洛阳。就算是刘夏不说,遇明君也会将那些图纸复制几份。这样比较安全,一旦一份被损坏之后,也不怕。因为还有备份。

中国大地上的那些军阀们,除了刘夏和在福建的郑芝龙比较重视水军的发展之外,其他的军阀包括情况都不重视,他们根本就不会想到海军在以后的重要用处。

清廷根本看不到大海无限的财富,或者说他们即便看到了也不想要。以至于闭关锁国发布禁海令。

胶州造船厂离北海舰队军营并没有多远,当遇明君将那图纸得到之后,便已经给复制了一份,准备送给船厂,不过没有刘夏的命令他没有敢私自做主。

现在有了刘夏的命令,他心中有了底,于是便让几个士兵带着图纸去了船厂。

船厂属于后勤司的编制,和新兵营一样直属于后勤司不归其他地方管。至于钢铁厂玻璃厂等是归属工商司管。船厂的造船是需要水军进行**,给了钱之后才建造的。不然他们没有钱去钢铁厂买钢铁,也没有钱支付给工人们。毕竟不能让工人们免费劳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