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武侠 > 太平城里不太平","copyright" > 第14章 假面人(二)

第14章 假面人(二)

书名:太平城里不太平","copyright" 作者:佛印移山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3-07-29 16:09:53

豫州,夏启城外,黑龙湖边。

大鸢朝的大湖素来是祭祀的好地方,只因传说中凤凰降世常落梧桐树,大鸢临凡则栖身大湖,故此民间有大湖能通神灵一说。这夏启城外的黑龙湖,自然也就成了法师、老道、巫婆们装神弄鬼的绝佳道场。

黑龙湖的湖水其实并不是黑色的,只因湖边三山环绕,古树参天,杂草丰茂,从岸边看,那湖边树影似那黑龙绕湖,更因传说中夏启的祖上是那五帝之一的黑帝颛顼,所以夏启城外的这片大湖便有了黑龙湖的说法。只可惜今年天下连续大旱八个多月,有不少古树已是枝折叶衰,不复往年的风采,如那醉酒的汉子,摇摇欲坠,又像那饥渴的寡妇,嗷嗷待哺。

这日子还未到中秋,黑龙湖便已呈现了一幅深秋的萧瑟之景。

如同行尸走肉般的人群,有气无力地互相拉扯着前行。更有甚者,脸上看着年纪轻轻,却是一脸颓容,拄起了拐杖,两腿也不听使唤。还有那骨架宽大的女子,一步一步,颤颤巍巍,风儿一吹,这身上的皮囊便飘忽起来。

若是往日,只要不是出去寻找食物,大禹城的百姓便待在家中保存体力,很少出门了。可今天衙役差使通知了全城,说是王爷要亲自在这黑龙湖祭祀求雨,百姓们便一下子提起了兴致。这传闻中一心为民的永昌王曹铛闭门不出二十载,今天可算是要现身了,哪怕是豁出性命,也要当面感谢,为王爷歌功颂德一番。

一部分百姓曳足而行,忽闻官差衙役敲打着铜锣开道。只见为首并驾而驱的两匹白色大马上一壮一少皆是身披华贵锦袍,虽然谈不上精神抖擞,容光焕发,可这由内而外透着的英气绝不是这区区灾荒就能抹去的。

传闻这永昌王曹铛与八百年前的大鸢开国皇帝,武帝曹鸿长飞得极为相像,是那老祖宗的转世,要不然怎么会有如此才干,远胜当今的老皇帝曹铁。想当年,建康之变后,曹铛虽获得了实打实的王位,底下的将士却落得个拆伙改编的下场,被分散到了如今的五大边军,异乡排斥,难免生怨,手底下的大小将士曾不止一次地来信,劝曹铛暗中积蓄力量,厉兵秣马,将来好从老皇帝曹铁手中夺取天下,无一例外,这些建议都被曹铛一概否决。

可即便是这些年来曹铛一直闭门不出,身边的朱雀门的间谍、密探又何曾少了去?这可真是:我本将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啊!

我曹铛原本只想做个与世无争的王爷,可你曹铁,不但毫不领情,将我唯一的女儿远嫁凉州荒凉之地,还像防贼似的防了我整整二十年,连个闲云野鹤的富家翁都不能让我踏踏实实地做,这,可就怪不得我了!”曹铛心想着这一切,却是强颜欢笑地回头瞥了一眼。

只见人群之中似有异动,而那十几人身手矫健,一下子便反应过来,又重新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

曹铛回想起这些年来常常梦见大哥曹铃一家来向自己索命,问自己为什么不去找曹铁报仇雪恨?心中不寒而栗。又常常在梦中浮现出自己曾亲眼目睹过的三座京观,那画面简直就是惨绝人寰!

而就是这些探子的存在,让曹铛不断地提醒自己,这大仇不能忘!

“永昌王驾到,众人让路!”官差衙役们不断重复着这句话,挡在前面的百姓们也纷纷注意到了这位名声极佳的藩王,纷纷退让。

曹铛平日里便时常拿王府的私库来接济穷苦百姓,底下的官员也纷纷效仿,只不过当治下的百姓称颂时,底下的官员都会说是永昌王让自己这么干的,要谢就去谢永昌王吧!做好事的官员便会在事后另得到一份奖赏,而官员呢,为了晋升又得去巴结长官,这一来二去,百姓得了好处,官员得了职位,永昌王既得了名声,私库还年年有富余,永豫二州之地也是一片蒸蒸日上。要不是这场无妄之灾,这夏启城虽比不上京城,可也算是大鸢朝数得上的繁华之地。

百姓中间有欢呼雀跃的,有躬身施礼的,有下跪三拜的,有抱着小孩指认恩公的……男女老少,形形色色,皆是一片赞誉之声。

可当早已过不惑之年的曹铛面对如此铺天盖地的赞誉之时,竟显得有些羞涩,拱手道:“众人莫要如此,我曹铛何德何能?受之有愧,受之有愧!”

一肥胖的富商说道:“王爷受得起,要不是今年这天下大旱,我本想出资为王爷立个生祠,受人供奉!”

一背网的渔夫说道:“是啊,这信神信鬼不如信王爷,拜天拜地不如拜王爷,若是王爷这尊真佛都受不起,那庙里的那些泥菩萨们该无地自容了!”

一曾经求子不得的老农一家三口在地上长跪不起,嚷道:“要不是王爷,哪有小儿的今天?王爷理当受我们全家一拜!”

“这喝水不忘挖井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众人切莫忘记王爷的再造之恩哪!”一教书先生带着一众负笈游学的士子,竟是煽动了大家的感恩之心,在场之民,无不纷纷跪地!

曹铛赶紧下马,恭敬地将教书先生扶起,说道:“众人速速请起,折煞本王了!切莫再拜,今日本王到此,只为求雨一事,如今这天公不作美,只好看看龙王能不能答应大家的祈盼了!众人请随我来!”

众人起身,随曹铛和陈漠一行来到了黑龙湖的祭坛边,一巫婆打扮的老婆子领头的祭祀队伍从人群中走出,开始开坛作法。

只见老巫婆走到了祭台前,朝着湖面施咒道:“天灵灵,地灵灵,龙王老爷快显灵!天灵灵,地灵灵,龙王老爷快显灵!”老婆子双手晃动着,手里的铜鳞手镯叮当作响。

众人聚精会神地看着,自然是瞧不出任何端倪。

老巫婆又接过了弟子手中的桃木剑,从袖中拿出了一张符纸,用桃木剑穿过了符纸,晃动起来。然后又用祭台之上的蜡烛点了一大叠黄纸,洒向湖面。见湖中仍旧没啥反应,老巫婆又取来了一只活鸡,抹了一刀,取了鸡血,便扔到了湖里,只见那活鸡在湖里没能扑腾几下,便沉了下去,随后,老巫婆走到了祭坛边上,又掷出了牛头、羊头、猪头等祭品,湖里立马变得水花四溅。

老巫婆作势听了听,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说道:“这老龙王说了,有好些年没吃心肝了,想吃点小儿的心肝,不然说啥也没用!”

不要说百姓之中的孩童,就连大人听到了,也是一阵惊恐。

说着,老巫婆的弟子便抬了一个孩童过来,只见那孩童衣服上沾满了符纸,手捧一朵莲花,脸上被画上了两大片腮红,一脸开心的样子。陈漠仔细一瞧,竟然真的是昨日为他开门的孩童。

陈漠不忍心这傻小子就这么白白丢了性命,赶忙问道:“这龙王怎么说的,你是怎么知道的?”一旁的陈漠想仗着自己的钦差身份,试图将这可怜的孩童救下,这句话虽有点破坏气场,却说出了大家都不敢提及的思虑,

而老巫婆却振振有词地说道:“这龙王之言,岂是常人能随随便便听到的?没个金刚钻,岂敢揽这份差事?老婆子我自有神通,汝等切莫多问!”说罢,老巫婆的几个弟子作势要丢小门童入湖,陈漠试图阻止,却被永昌王曹铛拦下。

曹铛说道:“这神明之事可做不得儿戏,慎言,慎行!”

陈漠只好作罢,眼睁睁地看着那到现在还蒙在鼓里,脸上一脸笑意的门童被老巫婆的弟子们投入湖中。

众人惊奇地发现那孩童像是被施了定身咒一样,只见水中泛起阵阵波纹,却不见孩童有丝毫的挣扎。

约莫过了一盏茶的功夫,老巫婆又装模作样地去听了听,然后跪地祈福状,念起了莫名其妙的咒语,随后起身说道:“我送了龙王一份大礼,老龙王说了,这今年天下大旱只因那皇帝曹铁逆天而行,当年是篡位登基,才窃取了帝位二十年有余,如今不思朝政,宠信宦官,才惹得天怒,故而天下连着数月不曾有雨。然上天仍有好生之德,须得刑满一年方可天降甘霖,若是曹铁小儿仍旧不思悔改,则夺其阳寿,打入十八层阿鼻地狱。”

陈漠心想道:这厮好生大胆,竟敢当众训斥皇帝!

人群之中不乏藏有朱雀门更为经验老道的谍子和密探,刚才消失的十几名探子不过是虚晃一枪,消除曹铛身边护卫的戒心而已,这曹铛的谋反之名,算是做实了,只等到众人一散,便可层层上报,快马传至京城老皇帝曹铁的耳朵里。

岂料这时曹铛先开了金口:“如此说来,岂不是还要等上三月有余?太久了,烦劳您大驾,不辞辛劳,再跟那老龙王说说,能不能早些时日下雨?这皇帝有罪,得罪了老天爷,罚其一人即可,为何要责及不相干的天下百姓呢?”曹铛使了个眼神,身旁一护卫轻轻一掌,没等那老巫婆喊出“王爷饶命”四字,便被打落水中,声嘶力竭地挣扎了一会儿,便沉入了湖底,再也没有出声。

一旁的老巫婆弟子们惊慌害怕,不敢造次。

众人看愣了,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只是默不作声,继续看着这场神圣的求雨祭祀典礼。

又过了一盏茶的功夫,曹铛不耐烦地说道:“这老婆子怎么这么久还没商量出个所以然来?你们几个年轻些,脑子聪慧,嘴也灵光,快去催催她!”

说罢,老巫婆的弟子纷纷被随行的王府护卫推入水中,高呼王爷饶命!可没过多久,也是挨个沉入了湖底。

陈漠心里得到了安慰,这举措总算是为那无辜的门童报了仇!

众人恍然大悟:什么老巫婆的神通,分明是个不折不扣的江湖骗子!莫说还要等上三个月,等不到三天,那老巫婆钱财得手之后肯定要远遁千里,销声匿迹!

“杀得好!”祭台之下一片欢呼雀跃。

曹铛摆了摆双手示意大家噤声,义正辞严地说道:“老巫婆之话不足为信,当今圣上定是被那些奸臣蒙蔽,才会惨遭天谴!如今圣上幡然醒悟,专门派了钦差大臣来赈灾,昨日我已与钦差大人仔细商议,想出了这赈灾之法三条,众人请看!”说罢,曹铛差遣了两名随行的护卫,将写有赈灾之法的绢帛高高举起,又叫一名随行的文吏宣读了赈灾之法。洋洋洒洒数百字,核心内容大致有三条:

一、\t永、豫二州之地各郡城抽调壮丁至永州安乡郡和豫州云阳郡,每城千余人,由城令府派出一名能吏领头押送赈灾之粮,每城一万石,所处之地每距太平城百里则加粮一百石,不足百里之城不加,运粮用的骡、马、驴、牛等各式车辆自筹,领到粮之后即刻返回所在之城,由城令府开设粥厂,每人每日可得粥两碗,待来年丰收时加一成粮税,以抵扣此次赈灾所耗之粮,直至抵扣完毕。

二、\t各地围湖造田,每户可领田一亩,自行耕种,若是所处之地无湖者,可赴大鸢河及黄沧江边修缮堤坝,官府按每人每日发放工钱铜钱三十文。

三、\t永、豫二州之民可举家迁往巴州和益州,官府发放路费五十两,通关文书一份,城令府银不足者由王府支出,由各郡城令府统一上报,择吉日统一安排出发。

然后,便是严苛的六斩:

倒卖粮食,哄抬物价者,斩

贪墨路费者,斩

有灾知情不报者,斩

贪墨赈灾粮者,斩

运粮迟缓懈怠者,斩

丢失赈灾粮者,全队皆斩

众人欢呼雀跃,这是生的希望,而给他们希望的依然是心中无比神圣、顶礼膜拜的永昌王曹铛。因为没有人相信,这三条赈灾之策会是一个年仅十二岁的小小钦差所想出来的,而曹铛,只不过是在这基础之上加了六斩而已。

陈漠心想:这赈灾之粮本就是要继续发的,想来大臣们也不会说些什么,而这湖泥作肥可是自己在大禽宫里研发的成果,没想到这么快就用上了,至于这围湖造田,虽不是长久之计,可当下灾情甚巨,也不顾了这么多了,以后万一出了问题再说。剩下这迁民之策,则是陈漠自个儿的异想天开,因为谁也没想到能这么干,毕竟这故土之情是谁都不能割舍的,可唯独从小便为质京都的陈漠除外!

这人啊,能吃饱饭活下去才能够有将来,至于土地不土地的,到哪里种不是种?男人不男人的,到哪里不一样是个大丈夫?女人不女人的,天黑了不都一个样?能活下去,过上好日子才是长久之计!

众人开心地散去,曹铛说今天高兴,要继续与陈漠痛饮一番,陈漠也万万不敢推辞,心想着到时候大不了又是个酩酊大醉,多说会儿胡话罢了。

就在此时,祭台之下的芦苇丛里,水面上冒出来一个小脑袋,小门童抹了抹眼睛,捏了捏鼻子,爬了上岸……

———————————————————————

皇宫,司天监,星辉坛。

皓月当空,三百浑仪士依旧在星辉坛下反复推演。一身素袍的星魂老人站在星辉坛上,散乱的头发随风飘荡。

突然,星魂老人大喝一声:“酒来!”

一道童快步送来一壶老人平日里最喜欢喝的花雕。

星魂老人饮了一口酒,又是一声:“墨来!”

另一道童又匆忙取来了笔墨。

只见星魂老人摇摇晃晃地给自己灌了一大口酒,提笔在日晷上写道:

巨蟒吞鸢不自知,

黄灾到头剑已迟。

十年生死不得见,

再见已是大乱时。

随后,星魂老人手中的酒壶滑落,一口浓血吐出,这位天下首屈一指的星象大家便撒手人寰,重重地倒在地上,笔落而身死,不留半点遗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