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武侠 > 太平城里不太平","copyright" > 第24章 浣衣人(二)

第24章 浣衣人(二)

书名:太平城里不太平","copyright" 作者:佛印移山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3-07-29 16:09:53

京州,太平城,太师府。

话说老太师将圣上吩咐的美差办好,又喜添一孙女,自是少不了宴请一番,叫上了左丞相汪远山,却不敢叫上陈漠。老太师虽然也极为喜欢这小子,恨不得认他为干孙子,可自打上一次破例带陈漠出门考察三皇子,归来后又在朝堂上力保陈漠,而陈漠此番又是立了大功回来的,若是再和陈漠私交过密,难免会有结党之嫌,遭圣上猜忌。毕竟这陈漠之父可是定北王啊!内臣勾结外臣,那可是朝中的大忌,只这一条,便足以当谋逆论处!

再有,老太师猜想:恐怕星魂老人的死对陈漠打击过大,这几天还是不去打扰他为好,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人生中的很多悲哀,总要自己去承受,人生中的许多坎,有时候总要自己去迈过,这才能成为栋梁。若是一遇到困难便总有人相助,怎么能够成长?就像那蝴蝶,如果不是自己努力破茧,而是被人用刀划开的,是飞不起来的。

最重要的一点,陈漠这趟出门赈灾被刺杀了一次,这汪远山可是有重大嫌疑啊,老太师不带陈漠去,就是怕陈漠这小子说漏了嘴,或是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

过了这么多年,老太师仍是没有扩建或搬离自己刚当上吏部尚书时的宅院,每每皇帝陛下劝老太师搬离老宅子,换个新宅邸,都被老太师委婉推辞,只说自己住惯了老宅,这老胳膊老腿怕到了新宅不适应,睡不着。自打老太师中年丧妻,老年丧子之后,老太师依旧没有心思续弦,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吏部的小书房里休息的,已有许久没有回府上了。可谁人不知这老太师其实是个极度念旧之人,只是不愿意也不忍心回到家中触景生情罢了。

但今天却是个例外,按照老太师的说法:家宴总比外面香。所以老太师便约了左丞相汪远山来太师府赴宴。二人的马车一前一后在南市大街上走着,总算是来到了许久未回的太师府。

高泊推开了府门,院内松柏参差,古色古香,地上的砖,房上的瓦支离破碎,两边的墙上破败不堪,看得出来已是多年没有人去打理修缮了,只不过这诺大的花园却不见一张落叶,显然是有人在勤快打扫。

老太师颤颤巍巍地进了府,有些羞涩:“这宅子破败了些,还望汪大人见谅!”

汪远山说道:“哪里,哪里,有道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我都去过,可哪里比得上这里分毫?”

老太师被汪远山这么一夸,更不好意思了,笑道:“汪大人莫要抬举老朽,老朽哪里能比得上诸葛卧龙和扬羲之?不过是蒙圣上庇佑,比常人多活上个几年罢了!”

房玉京插话道:“老太师为官清如明镜,辅佐三朝,这一生并无半点疏漏,若论制律治军、书法文章,那卧龙、羲之之流虽可称得上是古之大才,可若论用人得当,纵横捭阖之术,只怕是那吕尚、项增之流也未必能比得上老太师分毫啊!”

汪远山呵呵一笑:“老太师,这可不是我说的啊,您要知道我汪某人只说实话,可是从来不拍马屁的!”

三人一片大笑。

这时,一健壮小伙捉蝶到此,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老太师解释道:“是我那痴傻的孙子,这孩子啊,受了刺激,很多以前的事情都不记得了,虽已到而立之年,但心智却始终如孩童一般。”

汪远山早听说老太师家门不幸,两个儿子在礼部员外郎的任上病死,儿媳便夫唱妇随,一同殉情了,后辈中只留下个傻孙子传承家业,如今看来此事不假,想不到这“慧极必伤,情深不寿”的传闻竟是真的,以后可要小心了,这做人嘛,马马虎虎就好了。

那痴傻汉子扭过头发现了迎面走来的三人,兴奋地说道:“诶,老爷爷,你怎么回来了?回来了怎么也不跟我说一声?带糖了吗?”

“好孩子,过来!”这位一生历经风雨无数,见过了太多生生死死都不曾流泪的老太师笑了笑,泪水在眼睛里打转,从袖中掏出了一小包孙子小时候的最爱,说道:“这是京味居的饴糖,好吃的紧!”

痴傻汉子熟稔地拆开了包装,尝了一块,“嗯,好吃,还是那个味道!”又掏了一块出来,递给了汪远山,说道:“小胡子,你也吃!”

汪远山尴尬地笑了笑,摆了摆手,谁知汉子直接拆开了糖纸,硬塞进了汪远山的嘴里,打了汪远山一个措手不及。

汪远山面露难色地嚼了嚼,又转为微笑:“嗯,真甜!”

老太师问道:“怎么不给这位小妹妹来上一块?”

痴傻汉子摇了摇头,嘴里振振有词:“就不给,就不给,这糖吃多了啊,容易蛀牙,这小妹妹生得如此好看,要是笑起来跟老爷爷你似的,可就不漂亮了!”

老太师和房玉京一脸难色,齐刷刷看向了汪远山,此时,汪远山口中的糖已然成了鸡肋,继续嚼也不是,吐出来也不是,只能囫囵一口吞了下去。

“小胡子,你可要小心哪!那隔壁大街上的小孩,上月跟我抢糖,被我追着跑,趁我不注意,便将糖吞了下去,结果给噎死了!”见汪远山正准备伸手扣喉咙将糖吐出来,痴傻汉子又说道:“还好有我在,我抓住了小孩子的脚给他倒立了回来,朝他肚皮上踹了一脚,救了他!小胡子,你脖子比那小孩子要粗上那么一大圈,这照常理来说,应当是噎不死的!”

汪远山听罢,马上对着胸口一通乱捶,看样子是卡在食道上了。

老太师见状,吆喝了一声:“来人哪,速去取水来!”

汪远山气急败坏,又不好当面撒泼,对着老太师说了声:“不用了,糖已入腹!我看这孙子也不傻,倒是聪明得很!”

“你才傻呢!”说着,痴傻汉子朝着汪远山伸了伸舌头,又将屁股对着汪远山拍了拍,转头嚷道:“小胡子,怎么还生气啦?来追我呀!”然后一溜烟,便躲到了假山后面去了。

汪远山脸都被气青了,有气却又不知道该往何处撒。

“放肆!”老太师怒道,又毕恭毕敬地向汪远山赔罪:“小儿痴傻,蛮横无理,望汪贤弟念他是个呆儿,莫要怪罪!”

汪远山摸了摸自己的食道,往下顺了顺,说道:“我汪远山一堂堂丞相,又岂是会跟一竖子计较之人?老太师莫要多想,今日老太师双喜临门,就让我汪远山做个东,咱们秋月楼走起!”

何人看不出汪远山这是给足了老太师面子。

“好,走起!”老太师借坡下驴,顺势答应了下来。

三人正欲出门,痴傻汉子在树上大声说道:“慢走,不送,常来啊!”

“这孩子目无尊长,老太师是该好好约束约束了!”

“那是那是,老夫回去定会严加看管,汪贤弟,咱们还是速速饮酒去吧!”

“走着!”

“走着!”

秋月楼前,门庭若市,秋月楼内,宾客无数,老板娘只一眼便认出了汪远山,打发伙计给三人安排了一个楼上的小包间。

四人上了三楼,进了一间上房,房内古色古香,与楼下相比并无半点胭脂气,反倒是多了些淡淡的墨香。

老太师感慨道:“没想到这秋月楼下喧闹无比,这秋月楼之上竟是如此清逸雅致啊!”

“这秋月楼我常来,都是一人独酌,这诺大个京城,也就是这里能让我远离了世俗的喧嚣,清静清静。”汪远山又转头对着伙计说道:“老伙计,有什么好菜都给我上来,先摆满了这桌子再说,再来两壶好酒,人逢喜事精神爽,今天就不吃花生米、炒豆腐了!”

老伙计愣了愣,似乎有些意外。

汪远山喝道:“还愣着干什么,是怕我给不起钱吗?”

“好咧,汪大人,请您稍候!”老伙计的匆匆下楼,没一会儿便陆续端上了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儿、烩海参、烧蹄筋、炖甲鱼,而最后上的是一盘香炸芋头!

汪远山盯着这一盘盘精致的菜肴,双眼发光:“不错,不错,下去吧,有事我会叫你的。”

老太师眯了眯眼,说道:“汪大人,破费了!”

“这区区小宴,不成敬意!”

房玉京也是个识趣的丫头,抢过酒壶,起身给两人倒上了酒。

“这丫头甚是乖巧,要不是被老先生收了做孙女,我还想认她做干女儿呢!只可惜我那不成器的小儿子今年才九岁,要不然哪,甭管老太师同不同意,这儿媳妇我是认定了!”

“如此说来,倒是被老夫捷足先登了,没想到你汪贤弟还有这般心思,来,咱们尝尝这菜!”

“这吃菜之前咱们是不是该饮上一杯?尝尝这佳酿啊?”

“那是那是,来来来,高泊,玉京,你们也一起,咱们干上一杯!”

大鸢朝本以武立国,可到了曹铁做皇帝的这二十年,却是重文轻武,喜好风雅,民间舞文弄墨之风日盛。

酒过三巡,玉京说席间无以为乐,非要玩个行酒令,三个大人只好依着她,便叫店家取来了笔墨纸砚,以夜宴为题,由玉京先起,然后是老太师、汪远山,一人一句诗,谁接不上了,便要罚酒一杯,而高泊自认不善此道,说每次轮到他的时候便自罚一杯酒。

忽然,窗外传来了一阵琵琶声。

只见玉京歪歪扭扭地写道:谁家琵琶暗飞声 ,写完便把笔递给了老太师:“爷爷,该你了!”

老太师自认虽无文才,可要接上这简简单单的诗句却也是信手拈来,只见老太师写道:“夜随秋风入高楼”,那笔迹却是苍劲有力。

“哈哈,爷爷喝酒!”

老太师一脸疑问:“这又是为何?”

汪远山解释道:“老先生,这韵脚不对,依规矩,是该罚酒一杯!”

见爷爷喝完一杯,玉京本想说该汪大人了,却看见汪大人提笔在老太师的基础上改了四个字,写道;夜随香风漫京城。

玉京说道:“汪大人这可有抄袭之嫌。”

汪远山不以为然说道:“我这平仄意境韵脚都对,咱们可没说不能篡改上一人的诗啊!”

玉京急了:“不行,不行,汪大人得再补上一句,不然该喝酒了!”

“好好好,我便依着你,这小丫头!”两个大人竟是被一个小丫头耍得团团转。

只见汪远山奋笔疾书,在纸上写下“秋月满楼杯得意”七字。

高泊自罚一杯,说道:“不错不错,这句好!”

老太师捋了捋白须,转而看向玉京,问道:“下面这句可要对上啊,不然就该你罚酒了!”

玉京想了想:这“秋月满楼杯得意”既写了现在的处境,又回应了前两句的琵琶之声,而且下一句又得对照着这句来写,确实是有些难度,稍有不慎,便得罚酒。

汪远山得意道:“是不是对不上了啊?看来咱们的小才女也犯难了,有道是:‘太白斗酒诗百篇’,看来你是没喝够啊!”

有时候一个不经意间,这点子就来了。

玉京被汪远山赶鸭子上架,望了望窗外,灵机一动, “谁说我对不上的?笔给我!”说罢,玉京在纸上写道:“寒江孤影舟自横”。

老太师看了看,这可真是下足了功夫,这句“寒江孤影舟自横”既写了远处的景色,又写了这么些年来小丫头自己的心境,如此短的时间,就能作出如此佳句,这可真是为难她了,连忙赞誉!

汪远山捋了捋须,说道:“看来确实是这才女还得是急中生智啊!老先生,该你了!”

老太师自信满满,早已胸有成竹,洋洋洒洒地写道:呼来美酒邀冰魄。

汪远山恭敬道:“老先生豪气不减当年哪!容我慢慢道来!”只见汪远山看了看玉京,竟不假思索地写下了“唤起情丝忆纱灯”七字。

玉京说道:“汪大人,你这是在想哪位良家闺秀呢?”

汪远山笑了笑,没有出声,而高泊则是又饮一杯。

老太师打趣道:“玉京啊,想当年,这汪大人年轻之时,那可是士子风流,传遍了京城啊!若是你早生几年,怕也要着了这汪大人的道,弄得自己茶饭不思,日渐消瘦啊!”

汪远山没有过多地解释什么,这种事情越解释越乱,一本正经地说道:“小丫头,该你了,写不出来又该罚酒了!”

没想到玉京早已趁着老太师打趣的时间写好了:“好咧,汪大人请看!”

“飘飘欲仙瑶台上”这句似乎是有点儿敷衍了,甭管是什么大家闺秀,总要夸赞几句。

最后,老太师补上了一句:“两袖红花雾腾腾”,一轮行酒令才算是圆满结束。

老太师提笔,将诗抄在了墙上,全诗如下:

谁家琵琶暗飞声?

夜随香风漫京城。

秋月满楼杯得意,

寒江孤影舟自横。

呼来美酒邀冰魄,

唤起情丝忆纱灯。

飘飘欲仙瑶台上,

两袖红花雾腾腾。

三人臭味相投,嬉笑之声不断地从小房间里涌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